讨薪无门苦堪言。我叫杨华(化名),今年55岁,家住金安区某镇。我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常年在工地上做活,所以在水电工程方面我的经验还是比较丰富的。我和刘某都是同镇人,2014年,刘某在浙江承包了一处工程,他知道我非常熟悉水电工程这一块,就邀请我去给他干活,我想着都是家门口的人,知根知底的,干起活来肯定比较好沟通,于是就欣然答应了。
开始给他干活还挺好的,工资到点就发。但从2015年4月份开始,由于刘某自身管理不善,工资总是不能按时按量支付。每次找他要剩余的工资,他嘴上都是答应,说资金到位立马就给,还请求我继续帮他做,我也是怕跟他闹太僵,于是一直坚持干到了2015年底。我中间数次找他要工资,还是各种推脱,跟工友老刘商量后,我们报了警,当着警察的面,刘某给我写了份欠条。
同乡告知找法援。之后我忙着去其他工地干活,就把这事给忘了。后来因需要用钱,想起刘某还欠着我的钱,就又把这张欠条翻出来了。只是打官司这种事情我也没经历过,要提供什么材料,经过哪些程序也是一窍不通。有次我和同乡工友聊天正说起这事,他和我说司法所的同志之前来村里宣传,好像国家有法律援助的民生工程,提供法律援助律师免费帮助农民工朋友讨薪。我心想,这真是太好啦!
烦薪之事终解决。我和贾律师来到金安区法院张店法庭。开庭的时候,刘某虽然没有来,但是庭审过程很顺利,不一会就结束了,不久,我就收到了法院寄来的胜诉判决。
一项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小事看起来很不足为奇,但却温暖了每一位有需求的老百姓的心,让我们在黑暗中看到了光明,增添了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力量。感谢党和政府,为我们贫苦百姓建立了这么一项惠民利民的好工程,在我困难无助的时候帮了我一把,让我感受到民生工程的温暖,希望政府的民生工程越办越好,继续为困难人民发声,为困难群众办事。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