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做好欠薪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陕西省西安市法律援助中心认真落实司法部“一次办好”和省司法厅“十项举措”,结合西安市司法局开展“冬暖人心法润万家”公共法律服务惠民活动,积极开展“法援惠民生助力农民工”活动,聚焦保障农民工权益问题,切实为农民工讨薪维权保驾护航。
统筹融合“三大平台”提供24小时全天候服务
全市法律援助机构依托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充分发挥法律援助中心、街道工作站、村(社区)工作点三级服务平台的职能作用,将法律援助事项受理权限下放至公共法律服务站法律援助窗口,依托“15分钟公共法律援助服务圈”实现农民工法律援助“一体化”受理。设立农民工欠薪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对到窗口办理法律援助申请的农民工,一律免于审查经济困难条件,做到当日申请、当日受理、当日指派。西安市法律援助中心在经开区、西安火车站创建“薪暖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在依法保障农民工权益的同时提供惠民暖心服务,有效化解农民工讨薪纠纷。
宣传普法源头预防提高农民工依法维权意识
提质增效畅通渠道“援调结合”处理欠薪案件
全市法律援助机构开启农民工维权“绿色通道”,对因欠薪、工伤申请法律援助的农民工,实行“零门槛”一次办结、24小时内完成审查指派工作,法律援助律师以最快速度介入农民工维权工作。同时,对农民工申请法律援助的案件,实行优先接待、优先受理、优先指派,全面执行农民工欠薪、工伤案件免于经济状况审查的要求,办理过程坚持“援调结合”降低维权成本,缩短维权周期。各区县法律援助中心结合地域特点,采取“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劳动仲裁”“枫桥+乡约”等服务模式,协助农民工充分运用和解、专项调解等多元化手段快速解决农民工欠薪案件。自2023年12月以来全市法律援助机构持续发力,受理农民工案件284起,为农民工追回损失227.88万元。
强化部门协调联动优化完善农民工工作机制
规范建设法律援助中心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工作站、法律援助驻法院工作站等涉及农民工工作的服务站点,加强与工会、人社局、残联、妇联等部门间的沟通协作,建立联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建立高效、顺畅的农民工权益保障工作衔接配合机制,优化农民工法律援助协作、转办机制。各区县法律援助中心均选派人员入驻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一厅式”集中办公场所,联合多家单位共同接待受理,快速解决农民工欠薪问题。
市区内启动法律援助“全市通办”模式,方便农民工就近申请法律援助。广泛开展农民工案件异地协作机制,对于需要异地办理的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及时与办理机构联系,通过信息化手段为受援人提供高效法律援助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