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民生实事增进民生福祉|公共服务持续“上新”让温暖走进群众心坎里

今年以来,吉林省回应群众期盼,不断加大民生投入,各项民生实事项目推进有序。

一个个民生承诺变成一件件民生实事,百姓的幸福指数也进一步得到提升。

“构建15分钟医保服务圈”

在长春市二道区东惠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很多居民从附近赶来办理业务,在15分钟的路程范围内,就能办理医保业务,快速又方便。

“拧”紧百姓家中的“安全阀”

“安装了这个报警与切断阀联动系统真的太好了,以后我们就可以放心了,也更有安全感了。”长春市某面馆李老板开心地说。

今年以来,省住建厅多措并举,推动瓶装液化气居民用户“阀管”改造、餐饮等用户报警切断装置加装。制定“阀管”改造清零行动方案,编制改造技术、器材选型基本要求等手册,全面排查,建档立册,计划推进,多渠道筹措资金,宣传引导用户主动改造。

110条客运班线公交化

如何满足人民群众在交通出行领域的新需求、新期待?

近年来,省交通运输厅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推进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

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开通公交化改造线路1237条,长春市与所辖外6县(市、区)及吉林、舒兰、辽源、伊通、长岭已开通城际公交,长春市一小时经济圈城际公交网络已基本形成。

延边、白山、通化等地以市州为中心,基本实现了地区至所辖县市的公交化改造。

各县市积极推进县域内公交化改造,满足城乡居民均等化的公交出行需求,双阳区、延吉市、乾安县等12个县市已率先实现全域公交。

今年,吉林省将开通110条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路线,目前,已经改造91条。

公交化改造线路以票价低、班次多、服务好的优势吸引了大量客流。据统计,公交化改造后,票价平均降低20.8%,发车班次增加31.3%,客流量增加32.2%,企业效益明显好转,从业人员收入得到了保障,有效激发了客运市场活力,实现了政府、企业、社会、乘客多赢的良好局面。

法律援助“百千工程”让服务看得见、摸得着

2024年,吉林省法律援助工作已经连续开展14年,被列入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任务和民生实事。

自“百千工程”开展以来,吉林省法律援助机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在全省建立1100个法律援助联络点,向基层延伸法律援助服务,让更多需要获得法律援助的特殊群体,就近就便获得法律援助。

近日,东丰县拉拉河镇法律援助联络点负责人联系东丰县法律援助中心称,白某某与子女发生赡养费纠纷需要法律援助。

据了解,白某某现年75岁,双目失明,无劳动能力,无固定收入,生活不能自理,需专人照护。但五名子女互相推诿,无人履行法定赡养义务,也拒绝支付赡养费。

接到求助信息后,东丰县法律援助中心主任带队来到白某某的住所,现场立案受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老人的五个子女意识到,赡养老人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为人子女的法定职责和义务。最终,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五名子女与白某某达成了赡养调解协议,协议内容完全实现了老人的诉请,真正做到了“调如所请”。

老人白某某激动地说:“法律援助制度和政策是真正给老百姓排忧解难、为民办实事呀!”

深化便民、利民、惠民措施,“百千工程”为群众提供了更优质、高效、便捷的法律援助服务。

截至7月末,全省共建立1210个法律援助联络点,全省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万余件,为基层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法律援助服务,让法律援助服务看得见、摸得着。

向水而行生态惠民

盛夏,从四平市的南北河到东辽河,从招苏台河到西辽河两岸,从承载乡愁的家乡河湖,到穿村入屯的千百溪流,涓涓碧水在沃野田畴间迤逦穿行。

今年以来,吉林省各地向水而行,加大农村污水治理力度。

多元化推进污染防治。延吉市小营镇五凤村,投资644.79万元,采用集中收集转运方式处理农村生活污水。通过农村污水治理工作,五凤村的农村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污水乱排乱放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环境整治再发力,和美乡村焕新颜。安图县明月镇龙林村,针对人口少,居住分散情况,采取制度管控模式治理农村生活污水。

规民约、红黑榜,以及“积分超市”兑换制度,充分调动村民保持环境、清洁环境的积极性,结合河长制常态化监督“四乱”滋生,真正实现了“三基本”的成效,使整个村、屯、河湖沿岸变得干净整洁,焕然一新,充满生机。

截至7月底,2024年已新增完成515个行政村的生活污水治理(管控),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为助力地方解决资金难题,省生态环境厅筹集中央及省级资金7055万元,优先支持一批条件成熟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并推动10个项目纳入中央及省级储备库,总投资约1.25亿元。

“互联网+明厨亮灶”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

厨房分区明确,厨具、菜品摆放井然有序……通过“云上巡查”,吉林省校外供餐单位厨房在全天候监管中,这也让用餐单位安心、放心。

吉林省采用校外供餐单位送餐的学校有292家,日供餐量约40万份,约占在校用餐学生总数的1/10。

从2019年开始,吉林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截至目前,学校食堂和校外供餐单位100%完成。

升级改造后,可有效解决原材料管控不到位、加工环境不卫生、“三防”设施不规范等制约校园食品安全的重点问题,保障在校师生饮食安全。

通过“互联网+明厨亮灶”升级改造,构建“7x24”小时“云上巡查”系统,有效缓解基层监管力量不足的压力,解决“重点监管谁、主要监管什么”等问题,推动实现由传统监管模式向数字化监管模式的转变。

THE END
1.顺义打造“一刻钟法律援助服务圈”顺义区司法局四级调研员李新介绍,为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顺义区司法局致力于打造“一刻钟法律援助服务圈”,搭建起以区法律援助中心为终端和核心,镇街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为中坚,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为基础的三级法律援助服务网格621个,使法律援助真正走进基层、贴近群众。 https://www.moj.gov.cn/pub/sfbgw/fzgz/fzgzggflfwx/fzgzggflfw/202411/t20241118_509774.html
2.打造“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让法治守护在身边【嵊泗新闻网12月2日讯】(嵊泗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董梦媛)近日,位于宝钢马迹山港的法律服务点正式投入使用,这也是我县建成的第39个服务站点。去年年底以来,县司法局依据相关政策要求,制定工作方案推进“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建设。该项目如同一座坚固的法治桥梁,紧密连接着司法服务与普通民众。 http://ssnews.zjol.com.cn/ssnews/system/2024/12/02/034825062.shtml
3.总工会关于大力开展工会法律援助工作打造“一小时法律服务圈打造工会“一小时法律服务圈”,是指工会通过设立法律援助机构和工作网点,聘请律师和法律工作者参与工作,使职工(含农民工)和各级工会在有法律维权需求时,能够在一小时内寻求到高效、优质和专业的法律服务。 基本要求是:通过提高工会法律服务的覆盖面和服务范围,服务能力以及服务效率,最大限度地满足职工(含农民工)和工会https://www.nnzgh.org/xxgk/flfg/2022-04-13/17729.html
4.肥城市14个法律法援站串起一小时服务圈城事中华泰山网肥城市14个法律法援站 串起一小时服务圈 近日,肥城市司法局通过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法律援助联络员等措施,形成覆盖全市的法律援助服务圈,受援市民搭乘交通工具1小时之内,即可到达法律援助机构。 去年8月,刘女士在上班期间遇到车祸,被送往医院治疗,医生诊断为小腿骨折,全身多发性软组织损伤。出院后,她多次去单位催讨https://www.my0538.com/2015/0126/177480.shtml
5.安县司法局八件实事数据分析报告3篇(全文)本月在全局同志的共同努力下我局在全县范围内已基本完成了一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建成18个法律援助工作站,在政务中心设立法律援助中心,方便了广大群众进行法律咨询,并为其提供法律服务。在本月又新受理法律援助案件,已办结 服务群众 七、人民调解化纠纷促和谐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6iifokgw.html
6.法律援助个人工作总结通用在服务硬件上,积极推进“临街落地”便民服务窗口建设,建立了“临街落地”便民接待窗口,接待窗口设立了“无障碍通道”,提供残疾人拐杖、轮椅等辅助工具,体现服务人性化。在服务软件上,充分利用法律援助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不断延伸法律援助触角,扩大法律援助范围,继续扩大充实“一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完善“一站式”服务https://www.liuxue86.com/a/5100241.html
7.山东淄博"一小时服务圈"保障经济发展昨日,记者从市司法局获悉,为保障淄博市经济发展,市司法局出台服务全市经济发展7条措施,通过组建专项法律服务团、开通法律援助直通车、打造法律援助一小时服务圈等措施,积极为全市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服务环境和社会环境。 记者了解到,市司法局组建成立“中小企业法律服务团”、“金融法律服务团”等法律服务团http://3g.sdchina.com/show/3085189.html
8.打造城镇半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力争到2026年底构建布局合理、管理规范、服务精准、保障有力、便民高效的基层法律援助工作体系。 意见明确,积极创新基层法律援助便民服务,加强法律援助工作站和联系点建设,打造“城镇半小时、乡村一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拓展便民利民服务渠道,试点推行法律援助智能终端服务,开展法律援助“进百村入万家”工程,实现法律https://newspaper.hf365.com/hfwb/wap/content/202410/25/content_482301.html
9.山东曲阜:“四个一”多元解纷打造孔子故里儒家文化司法品牌创建与司法所、派出所“一庭两所”联调联动机制,设立派出所驻法庭警务室,共同发力第一时间诉外调处矛盾纠纷。与法律援助中心共同开通“先援助、后查证”绿色通道,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62人。 “以敬执业”,打造一小时司法延伸“服务圈” 2020年,该院成立尼山环境资源巡回法庭,选派业务骨干成立环境资源专门办案团队,巡回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3/12/id/771150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