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要钱,我只要儿子,一家老小等着他回家……”3月1日晚,扬州市科技新城杭集镇派出所调解室内正在调解一起纠纷。2月25日晚,死者王某与刘某等5名同事一起聚餐饮酒,饭后刘某等人将王某带至上班厂区,后王某自行回至出租屋,上楼时意外摔倒,经抢救无效死亡。事件发生后,死者王某家属不同意尸检,并与刘某等人在赔偿责任上产生纠纷,因此寻求110帮助。
公安机关接警后,立即与区、镇司法行政部门联系,启动“110+12348”矛盾纠纷处置机制。司法行政部门随后组织牙刷行业调委会主任、法律顾问成立调解小组联动派出所开展矛盾化解工作,鉴于王某当晚少量饮酒事实,且未经尸检,在无法确定王某是否醉酒的情况下,调解小组借鉴国家醉酒死亡判例,从法律层面、道义层面出发,多次组织双方进行面谈。最终,刘某等人作为朋友自愿赔偿,王某所在公司也组织募捐,对王某家属进行慰问,矛盾得以化解。
扬州市生态科技新城作为扬州建设的“四个中心”和“最美窗口”,经济迅速发展,外来人口数量庞大,矛盾纠纷复杂多样,生态科技新城积极践行“110+12348”三项举措,矛盾纠纷化解坐上“快速车”。
建立联动机制,矛盾分流“快”化解。新城司法行政部门与派出所建立联动机制,以“工单转办”形式建立公安110与12348平台双向流转机制。对辖区内110接报涉及婚姻家庭、邻里、合同、债务、劳动保障、财产继承等纠纷类的“双非”(非警务求助、非紧急诉求)及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司法行政业务求助事项,由属地司法所提供线下闭环法律服务。12348转接涉警务类事项,涉及可能危害公民人身生命财产安全、扰乱社会公共秩序,涉及违法犯罪线索,或可能引发闹访、集访等不稳定情形时,及时对接转入110,由公安机关按照警务求助、警务诉求事项流程办理,切实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壮大调解队伍,专人专调“精”化解。健全以镇人民调解委员会为核心,村(居)人民调解委员会为基础,行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为触角的多层次、宽领域、规范化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将经验丰富的基层派出所民警、辅警、离退休老干部聘为专(兼)职人民调解员,轻微治安纠纷就地化解,医患纠纷、工伤纠纷等精准分流。同时深化“诉调衔接”,与市中级法院建立网格法庭,密切配合,做好重大纠纷的诉前调解和诉中调解。做优“访调联动”,镇信访部门与司法、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同区域办公,设立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为化解信访案件提供专业支持和快捷服务。
增加资金保障,统筹考核“优”化解。明确区司法局、区公安分局分管领导、履职部门和具体责任人,将12348和110联动服务工作作为党委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纳入年度重点工作予以推进,并分阶段予以考核评估。同时,印发《生态科技新城促进人民调解工作经费管理办法》,设立专项经费20万元用于人民调解工作,完善资金发放规则的同时,以“一案一补”为原则,严格考核管理,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尊敬的读者:
感谢各位一如既往的信任和关爱,更感谢各位长期以来的支持。
该数字报电子版半年内的所有报纸版面为免费阅读,其他版面开始收费阅读。更权威的资讯,更便捷的形式,更周到的服务将大幅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