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委、区政府以残疾人就业实际需求为导向,着力落实残疾人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加大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提升残疾人就业服务质效,稳定和扩大残疾人就业岗位。残疾人就业创业能力持续提升,就业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形成各界充分理解、广泛支持、积极参与残疾人就业创业的良好社会环境。
促进残疾人按比例就业
崂山区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行动。积极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为残疾人参加招录(聘)考试提供合理便利。崂山区残联制定分年度落实安置残疾人计划,并带头安置1名事业编制残疾人工作人员,促进残疾人充分融入社会,增强社会认同感和尊重感。
鼓励残疾人自主创业
加大残疾人创业扶持力度。按要求落实创业残疾人的各类补贴和税费减免政策,为172名残疾人个体户发放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合计158万元。
形成典型示范“头雁”效应。发挥各残疾人专门协会、扶残助残社会组织和残疾人就业创业带头人等作用,培树和奖励残疾人自主创业标兵,营造典型示范带动效应。选树并表彰5名区级残疾人自主创业标兵,推举金家岭街道听力残疾人王刚评为省级残疾人自主创业标兵,极大鼓舞了残疾人就业创业热情。
推动盲人按摩机构建设。按照《盲人按摩服务规范》标准,深入打造“齐鲁手创”盲人按摩服务品牌,2家盲人按摩所成功入选首批“齐鲁手创示范店”。对符合条件的盲人按摩机构按规定给予扶持。
兜底帮扶困难残疾人就业
通过“就业援助月”、“就业援助年”等活动深入残疾人家庭送政策,挖掘困难残疾人就业需求,及时推送岗位,精准帮扶。
稳步推进辅助性就业机构建设。助力34名残疾人实现辅助性就业,发放辅助性就业机构运行补贴、岗位补贴、稳岗补贴合计94万元,于沙子口街道新建1处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新增安置智力残疾人10名。
加大公益性岗位倾斜安置残疾人力度。利用公益性岗位对就业困难残疾人进行兜底性安置,城乡公益性岗位新增安置残疾人72人,累计安置277人。
做好高校残疾人大学生就业服务。完善“一人一策”就业服务台账,在摸底基础上提供就业指导服务,落实各类就业扶持及补贴奖励政策。鼓励残疾人高校毕业生参与各类线上线下就业招聘活动,点对点推荐就业岗位,提高按比例就业安置率。年度应届残疾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100%。
提升残疾人就业服务效能
加强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建设。积极开展残疾人就业援助、失业登记、就业困难认定、就业指导和创业帮扶工作,在区政务服务大厅专门开设残疾人就业绿色窗口,为残疾人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就业服务。建立残疾人就业创业档案,及时掌握残疾人就业动态情况,为开展精准帮扶提供有力支撑。
规范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用好全国残疾人职业培训管理服务系统,全年完成培训79人次、职业能力评估97人次,将培训、评估结果建立档案为下一步就业帮扶提供依据。挂牌1处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开展茶艺、中西式面点等就业技能培训。加强盲人按摩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崂山区盲人按摩专业技能培训班,组织参加盲人医疗按摩专业技术考试和职称评审,提升了盲人按摩从业者的专业素养。
以“赛”促“能”,强化残疾人就业本领。选拔优秀选手参加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暨第四届全国残疾人展能节,听力残疾人杜冬冬荣获配饰设计项目一等奖。组织参加青岛市第四届残疾人岗位精英赛,在十个区市中斩获团体总分第一名。
原标题:《【就业促进】山东青岛崂山区多措并举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