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各地工会持续推进工会驿站建设,不断完善服务设施,丰富服务内容。截至目前,全国工会驿站已超过18万个。为创新工会驿站服务内容、提高驿站服务质量,不断推动驿站智能化,全国总工会发布第一期工会驿站创新典型案例,为各级工会持续深化驿站建设提供工作参考。
工会驿站创新典型案例(第一期)
一、天津南开通过资源整合数实融合解锁工会服务新密码
关键词:资源整合、数实融合、助力企业发展
创新点:依托科创园区技术优势打造智能化驿站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会服务反哺园区企业和职工。
点评:以驿站数智化建设提升工会服务能力,为企业和职工群众提供精准、贴心服务,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二、河北衡水打造“驿站+法律”微型法律服务综合体
关键词:“驿站+法律”、法律服务、微型综合体
创新点:依托工会驿站开展富有时代内涵、具备工会特色的“法律服务团”活动,打造职工维权解难新阵地。
主要内容:衡水市冀州区总工会在工会驿站融合“法律服务团”功能,打造“驿站+法律”微型法律服务综合体,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法律援助、劳动用工“法治体检”活动、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常态化法律咨询等活动,为外卖小哥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以及辖区职工群众普及劳动法律知识,增强广大职工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驿站驻点律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前来歇脚休息的环卫工人、外卖小哥互动交流,针对大家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以“面诊”的形式为大家提供细致详尽的咨询解答服务,针对不同情况量身定制维权方案,引导他们合理合法维护自身权益。综合体创设以来,发放普法宣传书籍1600余册,举办法治小讲堂、劳动法律知识巡回讲座、法律法规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活动50多场次,分别向家政服务、玻璃钢和胶辊制造企业发出“一函两书”3次,接受职工咨询400余人次,为职工提供咨询、代书、非诉调解、代理等法律援助10余件,挽回职工经济损失6万余元。
点评:“驿站+法律”微型法律服务综合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通过“小而近”“小而便”“小而全”的工会法律服务团,实现职工维权诉求解决在驿站。
三、黑龙江伊春赋能工会驿站旅游服务内涵助力提升森林城市“家”的温暖
关键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旅游服务、职工游客双服务
创新点:通过赋能工会驿站服务内涵,提升外来游客“家”体验,将工会工作嵌入党委政府工作内核。
主要内容:伊春市总工会围绕当地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在工会驿站有针对性地增加旅游服务内容,助力打造“伊春——森林里的家”森林生态旅游品牌,使工会驿站成为本地户外劳动者和外来游客共同的幸福温馨港湾。结合景点景区分布,依托政务、金融等单位设立职工、游客“双服务小驿站”。在服务户外劳动者群体的同时,赋能38名工会驿站管理人员为旅游推荐官,及时了解外来游客、特别是散客落地后的需求,有针对性增加对当地旅游线路、住宿餐饮等方面的咨询服务,让外来游客感受到森林里“家”的温暖。今年以来,全市赋能升级后的驿站已接待服务外来游客1万余人次。
点评:坚持工会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赋能工会驿站服务外来游客为切口,自觉助力提升森林城市“家”的温暖,助推当地经济发展。
四、上海浦东通过服务“引流”打造浦东陆家嘴CBD“网红”驿站
关键词:商圈、服务引流、“网红”驿站
创新点:在寸土寸金的陆家嘴商圈,打造170平方米超大驿站,开展多样化贴心服务,把小哥引进来、留得住。
点评:陆家嘴街道工会充分考虑到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需求,以服务“引流”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使工会驿站成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找得到、用得上、用得好,口口相传的爱心港湾。
五、山东枣庄驿站“跨界联建”大合唱智能升级提效能
关键词:跨界联建、综合服务、智能升级
创新点:“优化整合资源+满足多样需求”,推动工会驿站“用”起来、“活”起来。
主要内容:枣庄山亭区总工会通过座谈、问卷等形式征求意见,让户外劳动者成为工会驿站建、管、用的当事人、主人翁。将驿站全部纳入“齐鲁工惠”阵地导航模块并安装智能门禁,实现工会驿站能够进得来、待得住、用得好。实施“专业管理+志愿队伍”双重服务机制,创新建立“幸福账单”,针对户外劳动者“心语心愿”,推动工会服务下沉、人员下沉、项目下沉,列支专项资金,不定期开展普惠活动。同时,通过驿站做强思想引领、健康管理、维权服务三项功能,探索建立“驿站+法院+人社+司法”的“枫桥”调解机制,联合公安、交运、市场监管、社会工作等部门,深化跨界联建,举办就业创业培训、“会聚良缘”联谊会、“一盔一带”宣讲、快递外卖员技能大赛等活动,推动驿站服务由工会“独唱”向党政、群团、企业、社会“大合唱”转变。今年以来,通过驿站累计服务户外劳动者7550人次、开展“驿心向党”宣讲153场、举办新业态心理健康讲座37场、处置信访热线5起、帮助讨回欠薪8258元、满足职工群众心愿216条、吸纳3名同志为入党积极分子。
点评:针对职工群众多样化需求,通过资源优化整合,切实发挥工会驿站作用效能,盘活工会服务阵地,有效解决部分驿站建而不用、功能单一、开放无人的难题。
六、河南郑州打造工会驿站“10+N”集成服务示范点
关键词:“10+N”集成服务、示范点
创新点:聚合工会服务阵地,拓展工会驿站多元化服务,扩大工会服务辐射半径。
主要内容:郑州市总工会利用二七区大学路街道工会驿站嵌入骑手之家、职工之家、女工驿站、职工餐厅、职工超市、职工书屋、心理健康服务站、党群服务站、达人驿站、企业服务中心等10个服务阵地,搭建工会驿站“10+N”服务平台,打造集成服务示范点,服务覆盖周边278家单位、6.5万多名职工群众。驿站定期开展政策宣讲、免费早餐、自助体检、心理咨询、技能培训、就业帮扶、法律援助、义务理发等N项特色服务,通过直播带岗、AI真人助播带岗,开展就业帮扶,做到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主题。自开放以来,该驿站日服务700余人次,其中夜间服务近200人次,日发放免费早餐100份,提供优惠餐食200余份,为2万余人次提供了就业帮扶助力。
点评:通过工会服务阵地集约融合社会资源,实现工会驿站“一站多能”。
七、湖北孝感“大数据”选址“矩阵式”服务让骑手“满电”出发
关键词:大数据选址、“矩阵式”服务
创新点:在“大数据”选址基础上,打造“一键入会+服务矩阵+源头维护”多功能工会驿站。
主要内容:孝感市总工会调取网约配送平台系统后台数据,对穿梭在孝感城区1500余名骑手的配送动态流量进行大数据分析,在骑手最繁忙的路线上选址建设铁塔交通大道“骑手之家”工会驿站,每天有超过1/3的骑手工作时途经该驿站。利用“当一天站长”活动,和骑手面对面交流,针对反映的组织难找、入会繁琐等意见,直接将工会联合会办公地点设在驿站,现场指导骑手通过湖北工会APP二维码“一键入会”。利用智能化技术手段,引入第三方市场主体,全时提供智能换电、车辆租赁、免费维修等矩阵式服务。探索在驿站召开网约配送运营企业集体协商会议,开展工会法律顾问每月说法活动,组织普法讲座、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12场次,服务骑手570人次。
点评:依托大数据分析选址建设和全链条工会服务,通过“微”服务助力骑手“满电”出发。
八、湖南永州“云值守”数智化驿站
关键词:云值守、AI、数智化
创新点:通过“云值守+AI智能分析”,创新工会驿站数智化新模式。
九、广东广州创新打造“24小时餐厅+KCOFFEE+H5掌上驿站”肯德基爱心驿站
关键词:连锁餐饮、掌上驿站、肯德基
创新点:打造“24小时餐厅+KCOFFEE+H5掌上驿站”肯德基爱心驿站,为户外劳动者提供便捷服务。
点评:以连锁餐饮为依托,融合线上线下资源建设驿站,打造户外劳动者“加油站”,用“小”空间筑造“大”港湾。
十、甘肃张掖把24小时智能化驿站建在物流快递街区让工会服务暖在快递小哥心窝
关键词:24小时、智能化、物流快递街区
创新点:在快递员密集的物流快递街区,打造“全时+智能+特色服务”工会驿站,提升快递员就业群体生活品质。
主要内容:张掖市临泽县总工会推动政府有关部门归行纳市,将县内物流平台企业和快递平台企业迁址到交通更加便捷、作业空间更大的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并以此建设工会劳动者驿站,为25家平台企业178名“快递小哥”提供服务。通过增设24小时无人值守、人脸识别门锁、人流检测、远程开门等智慧管理功能,打造“全时+智能+特色服务”工会驿站快递小哥等户外劳动者任何时候都可以直接刷脸进入,随时享受暖心服务,未及时录入的,也可以通过身份证实名认证进入。驿站内还开辟设置健康墙和健康桌,配备超声波测量仪、智能电子血压仪等基本的检测设备,经常邀请医疗、心理专家定期提供职业病防治、健康知识、心理健康等讲座和义诊,帮助劳动者提升健康意识,缓解工作压力,解决心理问题。驿站以“驿站枫桥”二维码形式链接调解员、法律志愿者、律师等“工”益力量,实现维权服务24小时“不打烊”。
点评:立足快递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需求,通过“全时+智能+特色服务”工会驿站建设模式和“小而精、小而美、小而优”的服务举措,助力提升快递员就业群体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