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刊载“成长中的军航”系列报道之——《心系国防主动作为,着力打造法律拥军“军航样本”——重庆军航律师事务所开展为军法律服务纪实》。
“成长中的军航”系列报道
心系国防主动作为
着力打造法律拥军的“军航样本”
——重庆军航律师事务所开展为军法律服务纪实
图为军航所殷地明律师为重庆武警总队开展《民法典》知识培训
一、规划先行,构建为军法律服务的顶层框架
军航所成立之时便确立以服务“五军”对象为己任,提出了“党建引领、锻铸匠心,服务五军、包容发展”的发展宗旨,为军法律服务系服务“五军”的重头戏。为此,军航所极早就为军法律服务的顶层框架作出规划,确保了为军法律服务工作有的放矢。
一是强化制度规划,确保为军法律服务有章可循。为保证为军法律服务的专业性、合规性、及时性,军航所在成立之初就研究制定了《为军法律服务中心工作指引》《为军法律服务经费保障办法》《为军法律服务专业律师选定办法》《为军法律服务保密工作指引》《军人军属涉法接待与咨询工作指引》《涉军纠纷案件办案操作指引》《军人军属法律援助案件办案操作指引》《民兵预备役和国防动员系统法律服务方案》等8个专门性操作性文件,保证在具体服务中有可行的操作指南、有规范的工作流程、有明确的工作要求、有充足的经费保障。
二是强化组织规划,确保为军法律服务顺利展开
组织规划是保证为军法律服务落地的关键环节。军航所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规划与构建了为军法律服务的组织保障体系。
成立“为军法律服务党员律师志愿者突击队”。军航所为增强为军法律服务工作的示范性,在律所“‘五军’法律志愿者服务队”下设立了“为军法律服务党员律师法律志愿者突击队”,突击队由8名退役军人党员律师组成,在为驻渝各部分队基层官兵提供如免费法律培训、免费法律咨询等集中性公益性法律服务以及办理法律援助等特殊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创建“涉军纠纷公益调解室”。2022年8月13日,经重庆两江新区司法局批准,“重庆军航律师事务所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军航所正式设立,军航所充分利用“重庆军航律师事务所人民调解委员会”成立的契机,大胆探索在“重庆军航律师事务所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现有人民调解机制下增加“涉军纠纷”公益调解功能,创新性地设立“涉军纠纷公益调解室”,并在律所内选派5名有经验的人民调解员组成了“涉军纠纷公益调解工作组”,建立并完善了工作机制和工作流程,“涉军纠纷公益调解室”创建后,针对人民法院转交、律师受托代理、军人军属投诉与咨询等涉军纠纷信息,“涉军纠纷公益调解室”均及时指派人民调解员开展调解工作,积极化解涉军群体的矛盾和纠纷,为创造和谐社会做出了贡献。
三是强化人才规划,确保为军法律服务专业精准
高质量开展为军法律服务,法律专业人才是基础。对此,军航所在为军法律服务团队成员的选择上有针对性地作了部署和安排。在军航所的专业律师团队中,有6名执业律师系创所之前便在一些知名律所执业10年以上的专业律师,其专业能力及执业经验较为丰富,另有4名退役军人律师系转业前长期在军事法院、军事检察院、军队保卫部门、军队法律顾问处等工作的司法专业骨干,对军队法律服务工作的特点及流程较为熟悉。军航所及时根据律师专业能力结构及为军法律服务的要求等将此10名律师组成了为军法律服务的律师服务团队,选派进入律师服务团队的律师成员不仅专业过硬,且均具有军队服役背景,在政治上可靠、保密观念强、作风纪律严谨,能满足为军法律服务的专业性、保密性、政治性要求。
四是强化保障规划,确保为军法律服务持续推进
图为军航所李少雄律师(右前一)为武警某部官兵开展法律案例讲解
二、机制保障,筑牢为军法律服务的前线阵地
为军法律服务主要是以军队和军人军属为服务对象,兼具为官兵亲属提供服务的功能。要想为军法律服务见成效,光有设想和规划还不够,还必须要有军队支持、受官兵欢迎才能发挥应有的服务效果。对此,军航所从建设稳定的服务机制入手,因地制宜、不失时机地开展活动,达到了及时高效、专业精准、军队放心、官兵满意的服务目的。
二是构建“军地共建法治军营”合作机制,确保为军法律服务师出有名。2020年7月17日下午,由解放军成都军事检察院主办、军航所协办的“军地维护国防和军事利益研讨交流会”在重庆欧瑞锦江商务酒店顺利召开,标志着重庆地区“军地共建法治经营”活动拉开了帷幕。解放军成都军事检察院策划并主办了这次“军地维护国防和军事利益研讨交流会”,军航所作为协办单位全程推进并保障了会议顺利召开。来自交流会的主办方、协办方、协作单位、驻渝部队、重庆市司法行政系统、重庆各区县退役军人系统、重庆市退役军人创办企业等60余名代表共聚一堂,共同就“如何更好地维护国防和军事利益、保障军人军属合法权益”这一时代主题开展交流与研讨。交流研讨会上,解放军成都军事检察院向军航所授予了“军地共建法治军营合作律师事务所”牌匾并签订了《法治军营共建协议》,明确了共建共创的工作任务和责任。军航所受领任务后,进一步将“为军法律服务中心”的工作职能细化为法律宣讲课件编写小组、民商事法律服务小组、刑事预防与咨询小组、通联小组等具体工作组织,建立了常态化的为军法律服务接待与值班制度,有效地保证了各项共建活动落到实处。
图为解放军成都军事检察院向重庆军航律师授予“共建法治军营合作律师事务所”牌匾
三、直击短板,提高为军法律服务的覆盖面
图为军航所何健律师(右前一)在为基层官兵开展面对面的法律咨询
三是为驻渝部队提供优质、高效的民事法律服务。
军航所为支持驻渝各基层部分队处理民事涉法问题,组织专业律师针对军队基层可能面对的各类民事法律事务提供如案件代理、专项非诉讼、专项咨询等法律服务,帮助基层部分队厘清了民事法律问题与军事管理问题的边界,有效维护了部队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以实际行动支持了军队和国防建设,受到接受法律服务的领导机关的充分认可。近五年来,军航律师为驻渝部分队代理停偿纠纷、物业管理纠纷、医患纠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物资采购合同纠纷、融资租赁纠纷、合作经营纠纷、内部建房及分房纠纷、保洁保安合同纠纷、军产及国防资产侵占纠纷、违规发放费用纠纷等民事案件22件次,受托为基层部分队出具各类法律意见书25份次。
图为军航所李高飞律师(右二)为即将退役的残疾人退役军人提供劳动就业方面的法律咨询
四是积极开展送法进军营活动。
同为军航所张承明律师(左二)、纪强君律师(右三)为驻渝某部官兵提供免费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