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集美区检察院检察官到集美中学附属滨水学校给同学们讲授法治课。
▲在集美区检察院12309检察服务中心,检察官为来访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服务。
▲集美区检察院检察官出庭支持公诉一起非法经营案。
▲2022年6月,集美区检察院联合多部门深入娱乐场所开展保护未成年人专项检查。
解读集美区检察院工作报告
图/集美区检察院提供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黄琬钧通讯员集检宣)谋大局,不负司法使命;破难题,优化营商环境;解民忧,保障人民权益。2022年,集美区检察院依法能动履行各项检察职能,全面提升法律监督质效,各项检察工作在稳进、落实中取得新进展。
2022年,集美区检察院深耕典型案例培育,1个案件入选最高检优秀案件,2个案件入选市院十佳案例;队伍素质能力持续提升,先后获评市级以上集体荣誉、个人表彰33次,涌现出全省检察机关优秀办案检察官、优秀检察宣传工作者等一批业务能手;科学运用“案-件比”质效评价标准,优化“案-件比”指标至1.05,同比下降40.33%,压减了442个非必要办案环节,减少群众诉累。
数据无言,却留下了奋进的印记。这一年,集美检察人以一以贯之的人民立场、一如既往的责任担当,主动融入中心大局,聚焦主责主业,“四大检察”全面发力,以高质量检察履职推动集美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示范区建设迈上新台阶。
高质效
维护社会治安稳定
守护社会安定、人民安宁,今年来,集美区检察院以高质效法律监督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集美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依法惩治各类影响群众安全感的刑事犯罪,共批捕210人,起诉1248人,其中严重暴力犯罪46人;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打掉恶势力组织4个,持续推进“断卡”和反洗钱行动,起诉利用网络实施的犯罪75人,有效整治网络黑灰产业链;服务常态化疫情防控,快捕快诉全市首例妨害传染病防治案,引导群众自觉维护防疫秩序;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依法不批捕54人,不起诉247人,审前羁押率降至18.67%;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率和确定型量刑提出率分别为93.39%和93.44%,位居全市前列……
为更好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办案效果,集美区检察院围绕校园安全、网络整治、寄递监管等突出问题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18份,数量同比上升157%,均被建议单位采纳,并落实整改。
信访工作可以“望”民情、“闻”呼声、“问”计策、“切”症结。集美区检察院以12309检察服务中心为平台,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品牌,抓实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工作,对102件群众来信来访全部做到7日内程序回复、3个月内办理过程或结果答复。今年,被最高人民检察院授予第十届全国检察机关“文明接待室”荣誉。
高站位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一流的营商环境是企业健康发展的有力支撑,也是城市发展的名片。今年的第22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期间,集美区检察院联合区政府、区法院和税务部门靠前服务,率先推出“企业全域服务”试点方案,进一步为企业做好服务,优化营商环境。试点中,集美区检察院围绕涉企保护性司法政策、企业合规经营、监督纠正不当执法行为等方面提供专项服务,以能动履职护航集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集美区检察院在深化府检联动、优化集美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等方面多措并举,助推集美区在各区营商环境评价考核中连续两年位居全市第一。今年,集美区检察院进一步聚力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一方面,坚决打击侵犯企业和企业经营者合法权益的犯罪,办理涉企案件36件63人,开展涉企被害人财产刑执行专项监督13件,推动司法各环节追赃挽损387.7万元。同时,稳步开展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工作,促进企业合规守法经营,预防和减少企业违法犯罪。今年7月,集美区检察院成立了由9家行政单位组成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管理委员会,凝聚起司法、执法、行业监管合力。今年来,办理了集美区首个涉案企业合规案件,制发涉企检察建议10份,促成18家商事主体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某公司采纳检察建议后完善了3项规章制度、8份标准函件,规范经营后新增收入超亿元,带动就业51人。此外,集美区检察院还深化落实助力企业纾困减负“六条措施”,为涉案企业开通绿色通道,促合规、保增长。
暖民心
用情关爱特殊群体
“防范校园欺凌、预防性侵害及诈骗,同学们应当如何保护自己?”8月31日,集美区检察院通过法治直播云课堂,为辖区中小学校师生和家长带来了秋季“开学法治第一课”,直播点击率突破138万。
集美区检察院不断延伸监督效果,进一步加强对特殊人群的关爱和服务。集美区检察院立足区情,创新机制加强未成年人保护。今年来,推进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统一集中办理,加强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严格落实入职查询和强制报告制度,督促区教育局对9227名教职人员进行审核。同时,联合区妇联、法院等部门成立“家事服务驿站”,针对“问题父母”制发18份督促监护令,妥善解决失教失管问题,筑牢家庭保护第一道防线。为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集美区检察院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律监督专项行动,针对办案中发现娱乐场所违规接待、雇佣未成年人等问题,督促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排查整治92家酒店、宾馆、酒吧及私人影院。
同时,集美区检察院努力给困难群众送去检察机关的关怀与温暖,构建起司法救助“一盘棋”格局。对内,健全信息共享、线索移送及结果反馈一体化办案机制。对外,密切联动区乡村振兴局、妇联等职能部门,将司法救助融入低保、医疗、就业、教育等8项社会帮扶,今年共发放司法救助金人民币29.2万元,帮助4名因案致贫、返贫的被害人及家属渡过生活难关。
今年,针对交通肇事案件被害人施某受伤后遗症严重,医疗救助资金匮乏等困难,集美区检察院及时依法启动司法救助程序,走村入户调查核实案情,面对面引导当事人提交国家司法救助申请,还根据案件具体情况与法律援助中心、居委会等主动沟通,共同开展上门听证,现场开展法治宣传,向施某发放司法救助金5.7万元,不仅为当事人解了燃眉之急,还为其后续维权提供全方面的帮助。
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集美区检察院积极投入打击整治养老诈骗、根治欠薪等专项行动,对22件劳动争议案件依法作出支持仲裁、起诉决定,起诉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3件,依法守护弱势群体“钱袋子”安全。
护生态
守护群众美好生活
让盎然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守护生态是检察机关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辖区部分古树名木不同程度地存在被人为损害、生存生长环境受到破坏、养护不力等问题。”今年春节前夕,集美区检察院检察官在发现问题线索后,立即组织力量对辖区古树名木保护情况进行排查。经调查取证,依法向区市政园林局、区农业农村局和集美街道、侨英街道、灌口镇政府分别制发检察建议,督促依法履职。
今年以来,集美区检察院在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领域共立案12件,其中针对辖区内古树名木养护存在的问题,制发了检察建议书5份。
这是集美区检察院守护生态环境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院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切实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坚持打击保护、修复补偿、源头治理并重,拓宽公益诉讼监督覆盖面,做到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四大领域全覆盖,并聚焦辖区生态环境,实地查看园博苑、集美湖、深青溪、瑶山溪等地,精心守护辖区内的绿水青山,公益诉讼工作成效显著。
宏阔蓝图已绘就,昂扬奋进正当时。2023年,集美区检察院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检察职能,切实扛起党和人民赋予检察机关的责任,找准依法能动履职的切入点、着力点,全面加强法律监督工作,努力为集美区在全市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中走前头作示范提供更有力的检察保障。
【链接】
“四大检察”
全面发力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刑事检察做优做实
坚持在办案中监督、在监督中办案。加强对刑事立案和侦查活动的监督,监督立案2件、撤案11件、纠正漏捕漏诉30人,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检察建议19份,规范执法活动。加强刑事审判监督,发出纠正审理违法意见书、检察建议9份,维护司法权威。充分发挥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的作用,健全与公安机关信息共享、案件会商、同步监督等机制,制定3类罪名40条类案证据指引规范证据标准,提前介入重大疑难复杂案件61件。立足刑事执行检察职能,创新打造“善执”社区矫正工作品牌,以理念更新、融合监督、数智赋能让社区矫正对象“出得去”“管得住”,共开展外出管理监督200余人次,社矫对象无一脱管,经验做法在全国检察机关交流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