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同安区根据上级的总体部署,从实际出发,找准切入点,先行先试、真抓实干,按照“党委重视、政法推动,人大支持、政府主导,司法协调、财政补贴,村居搭台、律师唱戏,方便群众、满足需求”的创新模式,大力开展“一村一律师、送法进村居”活动,率先为每一个村(社区)配备一名律师担任法律顾问,使律师服务基层组织常态化,有力促进了基层民主法治建设。
海峡法治在线-法制今报11月21日讯(厦门市同安区司法局黄辉煌苏鹏)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四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要“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民生领域法律服务”。两次全会为我们做好农村(社区)基层组织法律顾问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机遇。同安作为厦门地域面积最大的行政区,有81个行政村、48个城市社区,且有2/3人口在农村。今年以来,同安区根据上级的总体部署,从实际出发,找准切入点,先行先试、真抓实干,按照“党委重视、政法推动,人大支持、政府主导,司法协调、财政补贴,村居搭台、律师唱戏,方便群众、满足需求”的创新模式,大力开展“一村一律师、送法进村居”活动,率先为每一个村(社区)配备一名律师担任法律顾问,使律师服务基层组织常态化,有力促进了基层民主法治建设。
一、积极探索,摆上议程
近年来,同安区依托党政机关和工会、妇联、商会、侨联等群团组织,设立政府法律顾问团及法律服务工作站,组织协调律师为政府及企业提供法律顾问服务,为经济建设和法治建设贡献了力量。但是,法律顾问在服务“三农”工作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迫切需要推动此项工作进一步向农村、社区和各类基层组织延伸。为此,区依法治区办主动作为,积极探索建立基层组织法律顾问制度。
(一)深入调研。今年初,组织区政府法律顾问团开展律师法律服务被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专题调研,全面总结顾问团工作取得成效与存在问题。区司法局召开法律顾问团成员、辖区律师事务所主要负责人会议,座谈农村(社区)基层组织法律服务工作,听取律师代表的意见建议,就研究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推动法律顾问工作向农村社区和各类基层组织延伸的方式方法取得共识。区委领导高度重视,政法委把律师进村居列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特色内容,主动牵头,与区财政局进行沟通。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军荣和副区长黄向阳多次到司法局进行调研,对律师进村(社区)工作进行指导,并提出希望和要求。
(二)争取支持。今年区“两会”召开前夕,区人大代表柯溪水到司法局了解情况,探讨加强农村(社区)基层组织法律服务等问题。3月初,区“两会”期间,柯溪水根据区司法局调研报告向区人大提交了《关于把律师法律服务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议》,得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毛立臻的大力支持,区人大将该建议列入重点督办事项。5月14日,区政府常务会议专门听取区司法局汇报,研究农村(社区)基层组织法律服务工作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将农村(社区)建立法律顾问制度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6月5日,区政府办公室发文转发司法局关于做好农村(社区)基层组织法律服务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区财政每年给予区司法局3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聘请律师担任基层组织法律顾问的补贴。
二、村居搭台,律师唱戏
今年下半年,同安区以三个“法治先行”为主题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大力推动律师进村居工作。
(一)服务百姓,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同安区把律师服务基层组织作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特色内容。今年6月,洪塘镇石浔社区发生一起涉及居民超过百人、数额高达2200多万元的民间借贷纠纷。为了维护群众利益、引导群众依法维权,区依法治区办、区委政法委迅速采取行动。8月6日,组织区司法局、检察院、法院、公安分局、洪塘镇、石浔村委会及福建明鼎律师事务所,在石浔社区举办“服务群众·法治先行”法律法规宣传活动。明鼎律师事务所、石浔社区、洪塘司法所正式签订律师法律服务进村(社区)协议书,选派明鼎律师事务所主任陈忠志律师担任石浔社区法律顾问;协调组织明鼎律所10名律师,向群众发放《民间借贷纠纷解决与风险防范》宣传单,现场接受村民的法律咨询,开展法律援助。现场活动后,继续组织16名律师在洪塘镇政府和16个村居代表签订法律服务协议,力争充分发挥律师职能作用,为各村(社区)提供法律服务,特别是对涉及民间借贷的纠纷案件进行有效引导、提供法律保障。
二是服务改革,推进“富美同安”建设。当前,同安正在进入发展转型时期,在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中涌现出一批基层民主法治创建的示范村(社区)。为了更好推广经验、发挥辐射带动作用,8月22日,同安区在新民镇梧侣社区举办“富美同安·法治先行”法律法规宣传活动暨律师进村(社区)启动仪式。福建同翔律师事务所、梧侣社区、新民司法所签订协议书,选派同翔律师事务所主任张善建律师担任梧侣社区法律顾问。梧侣社区支部书记、人大代表柯溪水总结了梧侣社区在转型发展中加强依法治村的经验和成果,张善建、江洪律师为社区干部群众进行了“农村涉法问题”辅导讲座,现场解答了居民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民间借贷、房屋出租、婚姻家庭、征地拆迁补偿分配等法律问题,居民反响热烈。8月26日,厦门电视台、厦门日报、厦门广播电台等多家媒体对此次活动进行了专题报道。
三、方便群众,满足需求
作为厦门市探索建立农村(社区)基层法律顾问常态化机制的首创地区,同安区目前已取得一定成效。
(三)排忧解难受欢迎。为了便于律师更好地服务群众,计划在所有村居设立法律顾问工作室,得到村(社区)大力支持,已有10个村(社区)挂牌,对村(居)民全面开放。许多村(居)民由过去遇事找村(社区)组织或到政府上访,转为现在的找司法所、律师事务所,通过联系本村(社区)法律顾问进行咨询,在法律顾问的帮助和引导下走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对于一些伤亡纠纷、邻里纠纷、劳资纠纷,基层干部也主动联系法律顾问指导解决,帮助群众排忧解难。今年8月,某辖区企业发生一起员工集体围堵公司大门的群体性事件,社区干部主动联系理则达律师事务所法律顾问陈小明等律师到场进行说服调解,联合区信访局、工业集中区调委会、新民司法所等多个部门,进行多次协商、座谈。最终,该公司已根据调解协议发放拖欠工资款18万元,一起劳资纠纷群体上访事件在法律顾问专业指导下得以顺利化解,有利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同安区在建立农村(社区)基层组织法律顾问常态化机制方面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仅仅是起步,还必须按照四中全会有关“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的要求,总结经验,培育典型,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同时,把农村(社区)基层组织法律顾问工作与基层组织建设、普法宣传、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等工作有机结合,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多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