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这座城市的独特气质里,不仅有“微尘”、“红飘带”传递出的爱心暖流,有海尔、海信、青啤锻造出的经济品牌,有点点帆影吐露出的奥帆情怀,还有流淌在百姓生活里的“平安”旋律。
中国十大最具安全感城市,中国社会治安最佳城市、中国见义勇为好司机城市……这是一张张让城市荣光的“平安”名片。
连续5年,青岛市民的社会治安满意率保持在95%以上;“清网行动”中,全市公安机关的清网率、故意杀人逃犯抓获数均居全省第一,位列全国36个大城市公安局前5位;全市政法机关60余项工作被中央推广并进入领导决策……这是一个个让百姓安居乐业、助推经济发展的“平安”数据。
回望过去的5年,在“平安青岛”这张城市名片背后,我们看到了“特级优秀人民警察”陈永富、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王涛、“警察爸爸”王弘山等一大批政法战线的典型人物,看到了一位位在深夜巡逻、在寒风中站岗、在执行路上奔走、在社区化解矛盾的普通民警、法官、检察官,还有一个又一个在危难时刻舍身忘我、出手相助的平凡百姓。正是他们,让我们的城市更宜居,让我们的生活更幸福。
【镜头】
2011年11月3日,某社区加工厂内,城阳经侦大队的4名便衣警察和诈骗在逃4年的姜某展开追逃大战。面对包抄的民警,姜某从4米多高平台跳下,民警林青山毫不犹豫紧跟跳下,右脚踝、左膝盖骨粉碎性骨折。突然,姜某又踉踉跄跄爬起企图再逃,林青山咬紧牙关,用身体将他死死压住……
这惊心动魄的追逃一幕,只是公安民警在“重拳出击”路上的一个片段。正是一个又一个的片段累积叠加,才铸就出“平安青岛”。
重拳出击,保一方平安
市委政法委提供的数字显示,去年全市市民的社会治安满意率达到96%,近5年来,这一数字始终保持在95%以上。2010年由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公布的十佳最具幸福感城市中,青岛位居首位,社会文明安全指数位居第一。
高分满意率的背后,是青岛市政法机关交出的一份高标准的“平安答卷”。近年来,我市警方致力于建立和完善全方位、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坚持不懈开展了“打黑除恶”、“打霸治痞”、“打四黑除四害”、“清网追逃”等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破获各类刑事案件2万余起,特别是一举摧毁了为害多年的以聂磊为首的黑社会性质犯罪集团,打黑除恶工作总成绩列全省第一,“清网行动”中被公安部记集体一等功,良好的治安环境为我市再度荣膺全国文明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构筑防线密织“天网”捕获嫌犯
“随警而动”是当前复杂的社会治安形势对公安工作提出的新课题,为了让“静态”的防控体系跟着警情“动起来”,市公安局在全市分层构筑起了以“一面两网三线”为主体的社会治安动态防控体系,密织了一张全覆盖、无缝隙的“天网”。该防控体系自启用以来,全市110刑事警情、“两抢一盗”警情、道路交通和火灾事故下降幅度均超过10%。
花费大力气建成的“天网”究竟效果如何?2011年10月24日晚8时许,我市发生了一起在自助银行内持刀抢劫案,市民赖女士被多名男子抢走1.2万余元,嫌疑人抢劫后搭乘出租车逃走,而报警的赖女士无法向警方提供更多有效线索。
这样一件看起来十分棘手的案件,警方仅用了40个小时就宣布告破,3名嫌疑人在即墨新兴路一家邮政储蓄所内汇钱时被一网打尽。“这起案子能够如此迅速侦破,就是得益于这张‘天网’中的视频监控系统。”参与侦破此案的市北公安分局刑警李海东如是说。
从办案民警公布的监控图像中,记者充分感受到这张“天网”的威力。在民警调取案发现场及出租车驶离方向沿途监控录像后,监控图像中不仅清晰记录3名参与抢劫的嫌疑人的体貌特征,不同地点的监控还拼接出嫌疑人逃跑的路线——3名嫌疑人抢劫后乘车到天幕城下车,走到辽宁路和寿光路路口搭乘了另一辆出租车离开,到四方长途汽车站门前又换乘第3辆出租车继续逃窜,最终在即墨青威公路附近下车。
正是一幕幕真实记录嫌犯逃跑路线的监控图像,让3名劫匪只能束手就擒,而类似的破案经历,在公安部门如今的侦查工作中,已经占到了相当大的比例。
警力下沉出家门就看到“派出所”
如今的青岛,除了传统的派出所外,无论是旅游景点、商贸中心,或者是车站码头、居民区,一种被定义为“可移动的派出所”的警务室总会出现在你的眼前,看到眼前闪烁着红、蓝两色的警灯,心底总有一份安全感。像这样的“流动警务室”,公安机关在全市人员密集、治安复杂、案件多发的重点部位部署了84个,把警力最大限度地投向街面,让市民走出家门,就能看到“派出所”。“车载治安检查站”则扎严城市“篱笆”,在治安防控和打击犯罪上卓有成效,目前投入使用的26辆“车载治安检查站”已成为我市外控治安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公共安全管理工作上,“平安商圈”建设、“社区分级分类管控”、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等基层创安工作,夯实了社会治安工作的基础。本市消防部门构筑消防安全社会防火墙工程,全市连续4年杜绝了重特大火灾的发生。交警部门加大道路交通秩序整治力度,最大限度地做好疏堵保畅工作,本市也连续6次获得全国畅通工程“模范管理水平”称号。另外,市政府组建了2300人的城区校园专职安保队伍,大大提升校园安保能力,杜绝了校园重大安全事件。
打黑除恶拿下聂磊等“黑老大”
在“聂磊涉黑案件”侦破过程中,本市警方抽调360余名民警成立专案组,转战北京、上海、天津、黑龙江、河北、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17个省、市,先后抓获这一犯罪组织成员209人,从中逮捕161人,形成案卷达206卷,将该犯罪组织首犯聂磊及其成员抓获。
在花大力气提高社会防控力度的同时,青岛市公安局继续以打促防,把解决好影响群众安全感的治安突出问题作为构建治安防控体系的前提和出发点,牢牢把握控制社会治安的主动权。他们以“打黑除恶”为龙头,深入推进查处黄赌毒、治爆缉枪、禁毒断源等专项行动,形成对“黑恶霸痞”、“黄赌毒枪”全方位围剿的强大态势。
除“聂磊涉黑案件”外,胶南市法院也在2011年11月分别对唐海强等10人、王波等15人两起重大涉黑团伙案作出一审宣判,唐海强、王波二人分别因为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等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20年。
2010年7月26日,莱西市刘海军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团伙被一审宣判,首犯刘海军也因犯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等14项罪名,被判处有期徒刑20年。2011年1月4日,山东省“打黑办”发来贺电表示,刘海军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成功铲除,充分体现了青岛市政法机关打黑除恶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战斗力,是青岛市、山东省打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的又一重大战果。
清网行动逾9成在逃嫌犯落网
2011年5月起,公安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追逃专项督察“清网行动”,市公安局在203天的追逃战斗中,缉捕、规劝一大批负案在逃的犯罪嫌疑人,9成多逃犯在本次行动中落网,超前完成公安部、省厅及市公安局提出的工作目标,被公安部记集体一等功。在“清网行动”中,市公安局的清网率、故意杀人逃犯抓获数均位居全省第一,并且在全国36个大城市公安局中处于领先位次。
这样一份让人瞩目的追逃“答卷”,背后凝聚了全市公安民警为之付出的汗水、智慧甚至鲜血。
2011年10月21日,在抓捕故意杀人逃犯金某时,城阳公安分局刑警大队副大队长赵涌被房门玻璃刺伤手臂,他带伤擒获嫌疑人,到医院缝合9针后立即回到审讯室审查金某。面对如此拼命的警察,金某的精神防线在一个小时内就被摧垮,主动交待了故意杀人的犯罪事实。
2011年10月24日,是四方公安分局河西派出所民警朱海生原定要举办婚礼的日子,但婚礼当天仍在武汉抓捕逃犯的他,硬是让新娘参加了一场没有新郎的婚礼。直到将逃犯成功抓捕后,朱海生才和同事说起自己要结婚的事。当年11月9日,该所全体民警为成功抓捕两名逃犯凯旋归来的朱海生在派出所内举办了一场特殊的婚礼。
……
通过“清网行动”,公安部门查明和抓获了一批潜逃年代久远、藏匿地点隐秘、缉捕难度较大的逃犯。去年以来全市累计破获各类现行刑事案件的总量同比提高8.7%;命案现案破案率达到96.5%,同比提高1.9个百分点,有7个分市局实现命案全破,数量之多创历史新高。
公安“110”5年处警555万余起
“祝最伟大的爸爸父亲节快乐!”2011年6月19日父亲节,黄岛公安分局巡警大队副大队长王弘山收到了“冰冰”的这条短信,“冰冰”是他帮扶了16年的孤儿。16年的付出换回一声“警察爸爸”,这位有着近20年警龄,被同事称作“拼命三郎”的铁汉眼泪夺眶而出……
铁骨柔情,解百姓之困
有困难?找警察!
1月12日上午10时,一辆警车停在莱西市某银行门口,两名民警下车后快速查看周围环境,一名女子在第3名民警的陪同下带着一个皮包进入银行,快速办理完了10万元的汇款业务。“这也太酷了,存钱取钱还有警察当保镖。”目击这一幕的刘先生感慨地说。不要以为这个女子有什么特殊身份,她只是一家普通公司的员工。仅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就有30多家企业60多名市民享受到“护送”待遇,警方护送总金额达到1400多万元。莱西市公安局民警说:“警力护送服务其实是一项防范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街头侵财类犯罪的发案率。”他们表示,岁末年初是这类案件的相对高发期,飞车抢夺和跟踪抢劫不仅给取款人带来财产损失,也影响社会安定,与其在发案后出动大批警力破案,不如提前加大力气搞好防范。
类似替民解困的温情行动,在我市政法系统比比皆是。去年11月,山东地区白菜滞销,菜农叫苦不迭。市公安局的“爱心购菜车队”来到即墨市移风店镇,选择了10多个家庭困难且种白菜面积较大的菜农,购买16万公斤白菜。“要不是公安民警帮忙,俺家的白菜怕是要烂在地里了。”菜农曲秀美说。
据悉,仅2011年,全市政法机关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警就先后与1700余个基层单位和1.8万余名帮扶对象建立起联系制度,帮助群众解决各类问题8万余件。
检察长热线24小时倾听
“谢谢检察长热线……”近日,家住城阳区的王大妈拨通了青岛市检察长热线“96699”,向检察官表达了谢意。原来王大妈因两个儿子不孝将他们告上法庭,之后有一次去医院看病她没有让儿子陪同,竟被两个儿子“钻空子”拒付医药费。无奈,王大妈拨通了“96699”检察长热线求助。
青岛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热线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自2008年5月青岛市“检察长热线暨民生检察服务热线”开通以来,24小时接听群众来电,已经受理类似王大妈这样的来电、网络咨询、网络举报7307件,其中涉及民事问题的3298件,涉及刑事的1201件,法律咨询2570件,为群众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检察长热线”在接到非检察院管辖的线索后,还会转交给其他部门,并通过定期回访等形式保证转交问题得到落实。
法律援助为农民工“撑腰”
记者从市司法局了解到,2011年全市法律援助机构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5474件,比去年增加了36%,共帮助受援者挽回损失或取得利益5703万元。在受法律援助的受益群体中,受援的农民工和农民分别占受援者总数的27.2%和25.4%,成为受益群体中的“主力”,无论是民事、刑事还是行政案件,农民工都是最大的法律援助受益群体。
在法律援助案件中还呈现“民升刑降”态势,即刑事案件明显呈下降趋势,包括未成年人的刑事犯罪呈下降趋势,这从一个方面反映出社会治安相对好转,社会和谐度进一步提高。
建慈善基金不让英雄流血又流泪
路见不平,出手相助,历年来青岛涌现出多名见义勇为先进分子,其中也有一些人在此过程中献出宝贵生命或留下终身残疾。为加大对见义勇为人员的救助、抚恤力度,市见义勇为基金会与市慈善总会共同设立了“见义勇为慈善基金”救助项目,由市慈善总会列出专项资金,用于向家庭生活困难的见义勇为人员提供帮助。
2008年以来,青岛市共表彰见义勇为人员1293人13个集体,发放奖金188.23万元。其中,市见义勇为基金会表彰32人,发放奖金13.4万元;各区(市)表彰1261人13个集体,发放奖金174.83万元。
青岛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增勇表示,要建立固定长效的保障机制,强化对见义勇为人员及其家人的爱护,关心他们的生活,保障子女上学、就业,保障家人医疗、养老,着力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不能让见义勇为的英雄为正义流血,又为生活流泪。
逼老赖还钱“限高令”登上《焦点访谈》
青岛法院近年来推进执行机制改革,努力缓解“执行难”,各区市法院加大执行公开力度,完善执行对话、执行告知等阳光执行措施,建立执行信息短信平台,向当事人发送短信10万多条,收到当事人短信2万多条,得到最高法院副院长江必新、省高院院长周玉华的批示肯定。青岛市南区法院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做法,被最高法院在全国法院推广,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进行了深入报道。
2010年8月,市南区法院发出第一批总共31人的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令,包括外出不得选择飞机、软卧;不得旅游和度假、子女不得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等10条内容。目前累计对近200名老赖限制高消费,其中20多人在接到限高令后,主动履行还款义务,还有不少老赖因为担心被列入限高名单,主动还款避免被公告曝光。
兑现“法律白条”全国法院推广青岛做法
“孙子的奶粉钱有了,儿子在另一个世界放心吧。”2011年11月8日,来自菏泽的一对老夫妻抱着两岁孙子在市中院领到了两万元救助金。老夫妻的儿子2008年在青岛被杀害,凶手已判刑,但一直未获得赔偿。据介绍,当日市中院集中发放刑事被害人救助金,对15名被害人及亲属发放救助金19万元。
“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是市中院从2004年11月在全国率先开始实施的,2005年在全市基层法院推开。”市中院院长邹川宁介绍,目前最高法院和山东省高院已推广青岛法院的具体做法。市中院有关负责人表示,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建立实施,化解了一批长期上访申诉老户,缓解了部分刑事被害人的生活困难,推动了国家司法救助制度的完善,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荣誉之路青岛成全国最具安全感城市
●2007年,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首次发布“全国最安全城市”排行榜,青岛位居前列。经旅游部门组织众多专家和网友调查投票,我市又以9.0的城市安全指数入选“中国十大最具安全感城市”。
●2010年,由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中国市长协会《中国城市发展报告》工作委员会、复旦大学国际公共关系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中国城市国际形象调查中,青岛获得社会治安(单项)最佳城市,在省公安厅组织的群众满意率调查中,市民对我市治安状况满意度的增幅列全省首位。
●2010年由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公布的十佳最具幸福感城市中,青岛位居首位,社会文明安全指数位居第一。在山东参加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举行“畅通工程”评价的28个城市中,仅有4个城市获得一等管理水平,青岛名列其中。
●2011年1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等部门联合发布2011年《公共服务蓝皮书》中,青岛的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居全国38个主要城市榜首。在评比中,众专家对青岛良好的治安情况评价非常高,安全指数为9.0,列排名榜首,成为全国最具安全感城市。(记者段海鹰通讯员王进齐元星姜鹏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