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市通办!青岛创新打造法律援助“升级版”
“12348”热线全时空在线服务,援助律师团队伍不断壮大,让困难群众申请援助更便捷。
2020年以来,青岛市法律援助工作坚持民生引领,紧扣“便民”主题,统筹疫情防控和业务开展,深化完善各项便民举措,各项法律援助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2020年,全市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5731件,同比增长18.3%;“12348”热线累计接听解答咨询120129人次,同比增长54.7%,满意度平均达到98.3%。
让群众少跑腿
推出“全市通办”等便民举措
制定出台了《关于实行法律援助申请“全市通办”的实施意见》,在全市法律援助机构内部建立信息化业务流转机制,改进法律援助受理审查模式,打破区域层级限制,群众申请法律援助可就近选择任一法律援助中心提交申请,实现群众申请援助就近可办、一次办好。
深化“互联网+”
提升法律援助信息化服务水平
正式引入应用“法援在线”综合管理平台,在市一级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试用调试和本地化升级改进后,在全市推广应用,不断推进法律援助案件申请、受理、指派、结案、数据追踪等一条龙线上业务办理,“法援在线”的进一步深度应用,将极大提升法律援助管理服务效能。
依托青岛市政务信息共享平台,开发设计了法律援助重点群体数据查询软件,建立查询端口,与市大数据局、市民政局、市残联等部门进行平台数据共享,实现了低保人口、困难临时救助家庭、重度残疾人等特殊人群数据在线实时查询。在线查询到的困难群众申请援助时,无需再提交经济困难证明,简化了群众申请法律援助的手续,真正让“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
提供全时空在线服务
整合打造“12348”热线服务升级版
强化运行保障。面向全市遴选组建464人“12348”专线值班团队,并分批次进行岗前培训,确保热线服务专业化;协调市财政每年拨付140万元专项经费,保障热线平台接话运行。
强化接话服务质量管理。规范接话服务用语,增设接话服务质量评价功能,进行即时满意度调查;优化考核机制,实施专线值班人员审查考核制、值班考勤制度和援助律师跟线值班制度;出台值班律师管理考评办法,建立群众满意导向的值班考核机制,对值班律师按ABC三个等级实行日常考评,综合接话量、投诉比、满意率等指标对值班律师实行定期考核、末位淘汰。
加大特殊群体援助力度
提供“三优服务”开通“绿色通道
持续开展法治扶贫工作,按照政策不变、力度不减的原则,对贫困户继续免于经济困难审查,并实行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的“三优服务”。
加大农民工法律援助力度,组织开展“农民工讨薪法律援助专项行动”、《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宣传月活动,畅通农民工讨薪、工伤法律援助“绿色通道”。2020年,全年累计受理涉农民工援助案件2741件,帮农民工讨薪2697.13万元。
坚持主动延伸服务。深入开展“法援惠民生·扶贫奔小康”主题活动,积极做好涉疫纠纷排查化解和法律援助服务;大力开展涉军维权工作,设立退役军人法律援助工作站,联合开展“送法进军营”、退役军人法律咨询宣传周活动,组织开展法律援助进乡村、进工地、进狱所,开展重阳节、宪法日等重点节日主题宣传;加大与市律协社会责任委员会联合协作,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推进法律援助工作的良好氛围。
强化人权司法保障
不断深化刑事法律援助改革
青岛在全国、全省较早开展了刑事法律援助改革试点。早在2016年,青岛市就作为全国18个试点城市之一,开展了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工作,联合公检法安五部门出台了《关于开展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工作的实施意见》,在全市6家看守所、两级法院、检察院全部建立工作站,制定出台《认罪认罚案件值班律师工作管理办法》,遴选组建专业化值班团队,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有效法律帮助。2018年在全省率先出台《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办法》,创建完善刑辩律师全市调配、疑难案件专人承办、差异化补贴发放、值班律师与辩护律师衔接等六项试点机制,刑事辩护全覆盖还被媒体评为青岛市年度十大政法新闻。青岛市曾在全省法律援助会议上做刑事法律援助工作典型经验发言。2020年全市累计办理刑事法律援助案件8297件,占比52.7%,其中认罪认罚案件5337件,刑事全覆盖案件2486件。
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推行法援标准化壮大法援律师团
推进标准化便民服务,深化落实司法部刑事、民事行政及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服务标准和《山东省法律援助服务标准》,制定出台《关于在全市推行法律援助标准化便民服务的实施意见》,组织开展标准化服务专门培训,提升服务规范化水平。
推进实施“专业律师承办、一案专人监督、全程跟踪评查、案件集中评议、质量效果挂钩”的法律援助案件质量“五步法”监督机制,并重新组建了642人的市级法律援助律师团,人员同比增长44.3%,案件指派按照8个专业组进行,保障案件办理专业化。
出台《青岛市法律援助中心案件指派制度》,优化完善案件指派制度,充实办案团队、规范“点援制”、明确承办数量上限等,促进案件指派合理化、义务履行均等化。
提升法律援助知晓率
努力构建法律援助工作宣传新格局
编辑:郝俊平
审核:毕于乾
往期回顾
Reviewofpreviousperiods
●法治故事|为了73个农民工兄弟
●习近平: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