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环城东路55号的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是一个解决群众信访过程中多头跑、重复跑、反复跑的机构,也被称为群众遇到问题能“找个说法”的地方。今年以来,该中心共接待各类法律咨询1176人次,办理各类信访诉求和投诉举报事项196批366人次,受理各类矛盾纠纷501起,调解成功率达100%。那么,这是一个怎样的机构?它是如何运作,为群众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的?对此,记者采访到了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主任余文舟。
记者:我区为什么要专门建立这样一个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构?
余文舟:县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建设是省委、省政府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中一项开创性意义的重大改革,是浙江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重要窗口”建设中的一个标志性工程。浙江是企业和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先行地。现在,这项改革向社会治理领域延伸,正着力实现矛盾化解“最多跑一地”。今年以来,我区从“三大理念”出发,以争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创新发展新时期海上“枫桥经验”为目标,持续探索深化社会精细治理的鲜活实践,成立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主要是将司法资源、行政资源和社会资源集中在一个机构,变“多中心”为“一中心”,“一个窗口”无差别受理群众提出的各类信访诉求、纠纷化解和投诉举报事项,对重大复杂疑难信访矛盾事项实行联合接访、联合调处、联合督办。有了这个集中“找说法”的地方,也能够给群众带来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
记者:与之前的“多中心”相比,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有什么优势?
记者: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有哪些服务类型,如何快速精准获得服务?
记者:目前,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是否设有线上受理平台?如何操作?
记者:目前,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有哪些部门入驻?
余文舟:中心采用成建制、部分科室、主动式、随机式、共建力量等多种进驻机制。目前,共进驻了15个部门、72名工作人员。其中,常驻51人、部门轮流进驻10人,律师、调解员等社会力量入驻11人。区信访局整体入驻,区委政法委、区司法局、区公安分局、区法院、区检察院、区卫生健康局等部分科室入驻,区民政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区住建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9家涉及信访接待、应急联动指挥任务较重的职能部门根据需要轮流进驻中心窗口开展工作。
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机构设置
◆公共法律服务区
◆人民来访联合接待区
位于1楼,也被称为“信访超市”,设有公安信访、社会管理、综合服务、社会保障、检察5个窗口,开展部门轮流进驻联合接访,实施就地接待群众,调解各类矛盾纠纷,形成“信访吹哨、部门报到、联合化解、即接即办”的大信访格局。群众来到这里后,如果反映的问题涉法涉诉,则会转移进行诉讼服务。其余问题则会根据具体情况以当场答复、部门流转、联合调处、领导接待等形式进行处理。
◆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区
位于2楼,由不同类型的调解室组成。包含专业性行业性调解室、特色调解室和多元调解室。其中,专业性行业性调解室包括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医疗纠纷调解室、家事婚姻调解室、劳资纠纷调解室、交通事故纠纷调解室。特色调解室包括姚心放工作室、东海渔嫂调解室、新居民调解室、律师调解室。多元调解室为诉调对接室、老林警调室、检调室、访调室。同时,在这些调解室内,还集合了老娘舅、金牌调解员、律师、“两代表一委员”等社会组织力量进驻,类似矛盾化解的“专家门诊”。
◆劳动仲裁服务区
案例掠影
◆开通绿色通道实现法律援助
经过深入调查了解,该肇事车辆的所有权属于我市的一家汽车租赁公司,事故发生后,肇事者向汽车租赁公司隐瞒案件,并办理归还手续退回了押金,汽车租赁公司对此事故并不知情。同时肇事者也向保险公司隐瞒了案件未结案的事实,谎称双方已私了,已撤案处理,导致系统无法理赔。
◆海难事故逢疫情就地调解化纠纷
今年3月15日,一温州籍货船航经定海大猫山北水域时与一芜湖籍货船发生碰撞,造成温州籍货船沉没,船上6人中3人失踪,失踪人员中2人为温州籍,1人为台州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