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对照老牌互联网大国美国,过去5年,却是新陈代谢最剧烈的5年。虽然有苹果这样的老企业焕发新的活力。但是,我们看到的更多是Facebook、Twitter、Groupon等全新力量的强力崛起,雅虎、摩托罗拉、微软等老牌企业的快速衰落。美国在网民增长几乎饱和的5年中,产业创业和创新居然依旧生机勃勃,推陈出新,值得赞叹。
业界公认的中国互联网两次创业热潮,一次是90年末期的互联网泡沫期,一次是2003-2007年的Web2.0时代。尤其是后者,堪称中国互联网创业最好的年代,也是创新最活跃的时期。2003年时候,中国互联网主要还是三大门户一览天下,而很快,百度、腾讯和阿里等开始快速增长,基于手机增值业务的Tom、空中网、灵通势头强劲,盛大、九城等网络游戏公司形成气候,电子商务也开始发力。当然,最重要的是草根创业者真正如雨后春笋一般崛起,全国百万级的个人站长群体,成为创业创新的主力军,其规模,其多元,其活力,连美国都自叹不如。
1、网站访问量集中度严重偏高,远远高于美国:中国前20网站,腾讯、百度和阿里系(包括新浪)的流量比例占据60%以上(5年前前三名份额不到30%)。而反观美国前20网站,第一名是搜索引擎Google,第二名是社交网站Facebook,第三名是视频网站YouTube,第四名是老牌门户Yahoo!,第五名是维基百科Wikipedia,第六名是商务社交网站LinkedIn,第七名是微软的搜索引擎与门户WindowsLive,第八名是微博Twitter,第九名是电子商务亚马逊(Amazon),第十名是博客网站Blogspot.com。不但访问量分布相当均衡,更重要的是呈现良好的多样性和多元化,体现了互联网产业生态健康性。
2、市场价值的集中度更加严重:目前阿里、腾讯和百度三大巨头市场价值总和2500亿美元左右,占整个互联网产业市场价值的80%左右。而在2008年,前三强的市场价值份额不到30%。美国市场虽然Google市值一马当先,达到3000亿美元左右。但是,Amazon和Facebook也都进入千亿美元俱乐部,更有eBay、Priceline等相当一批几百亿美元的第二阵营。更加上市值远高于Google的苹果公司,以及2000亿美元级别的微软等传统转型的巨头制衡和竞争。整个产业格局
4、大手笔购并缺乏反垄断审查:阿里收购高德、新浪微博等股份,百度收购91无线等大手笔购并,进一步加强和巩固垄断地位,让其他中小创业企业更加失去生存空间。
5、尤其是最近5年,新创业公司脱颖而出的难度大大增加。被巨头购并成为主要选择。中国互联网未老先衰的迹象已经毕露无遗。
如果要继续维护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创新活力,保持行业的竞争力量,严防中国互联网走入创新的死胡同。就必须直面过去“失去的5年”的重大教训,尽快采取有效的政策和战略,有效抑制垄断力量的滥用,重新激活中国互联网的竞争活力,恢复创业创新的良好势头:
1、尽快建立中国互联网竞争与垄断定量定性研究的科学方法论,更好了解和评估中国互联网竞争和垄断的真实状况,以及走势情况,并且与美国等市场进行有效比较。每年定期发布中国互联网垄断状况和创新活力的研究报告。
2、对滥用垄断形成必要的威慑力。通过反垄断法,及时对滥用垄断行为采取法律手段。进一步对反垄断意识和行动进行启蒙和传播。
3、发挥互联网协会的中介作用,建立产业、法律、经济等多领域的专家组,通过研究报告、研讨会、协调会,以及各种竞争秩序的规制建立,为产业和政府提供决策支持。
总之,中国互联网竞争状况的改善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程度。对于滥用垄断行为的有效制约和威慑更是迫在眉睫。中国互联网不能成为一次性喷发的死火山,不能沦为少数几个巨头独霸天下的商场。我们应该站在网络空间安全和中国全球崛起的战略高度上,为中国互联网拥有更成功的下一个十年推波助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