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行为的内容主要是什么?行政行为的概念特征是什么?

1、赋予权益和剥夺、限制权益赋予权益是指赋予行政相对人法律上的权能、权利或利益。所谓权能,是指从事某种活动或行为的资格,如授予律师资格、颁发营业执照使其获得经营的资格等。所谓权利,是指使行政相对人自己能够实施某种行为,或要求他人不为某种行为的自由,如颁发驾驶执照,使其获得驾车的自由,其他任何人非经法律规定不得干预等。所谓利益,是指基于某种权利所得到的好处或便利,如依法发放社会保障金,给予行政奖励等。

剥夺、限制权益是指剥夺、限制行政相对人已有的法律上的权能、权利或利益。如吊销营业执照、收回律师资格、收回社会保障金、责令停产停业等。剥夺、限制权益一般是以行政相对人有违法行为为前提,是对违法行为的制裁。

2、科以义务或免除义务科以义务是指行政主体使行政相对人承担某种作为或不作为义务,如税务机关的征税行为使行政相对人承担纳税义务;城市规划部门要求行政相对人停止违章建筑的施工并拆除违章建筑的决定使行政相对人承担停止施工和拆除违章建筑的义务。

免除义务是指行政主体免除行政相对人原有的义务。如税务机关免除行政相对人的纳税义务等。

3、确认法律事实与法律地位确认法律事实是指行政主体依法确认对某个法律关系有重大影响的事实是否存在,如交通事故或医疗事故的鉴定结论就属于对交通事故或医疗事故的事实予以确认,确认结果将会对法律责任的分担起重要作用。

确认法律地位是指行政主体依法对某个法律关系中的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是否存在以及存在的范围加以确认,如房屋管理部门对房屋产权的确认、土地管理部门或人民政府对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的确认等。

行政行为的概念特征是什么?

行政行为,行政主体作出的能够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行政行为的概念包括以下几层含义:

1.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所为的行为。

2.行政行为是行使行政职权,进行行政管理的行为。

3.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实施的能够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

行政行为的程序要求是什么?

1、主体合法

所谓主体合法是指作出行政行为的组织必须具有行政主体资格,能以自己的名义作出行政行为,并能独立承担法律责任。根据中国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能够成为行政

由于行政行为通常是由行政主体的具体工作人员实施的,因此这些工作人员应具备法定条件,才能保证行政行为的合法有效性。另外,主体合法除了要求行为主体必须是行政主体以外,还要求其行为必须在权限范围内。若行政主体的行为超出其权限范围,则其行为不合法。

2、内容合法

内容合法要求:

(1)行为有确凿的证据证明,有充分的事实根据。

(2)行为有明确的依据,正确适用了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

(3)行为必须公正、合理,符合立法目的和立法精神。

3、程序合法

程序是实施行政行为所经过的步骤、时限方式等。任何行政行为均须通过一定的程序表现出来,没有脱离程序的行政行为。行为的程序是否合法影响着行政行为实体的合法性。程序合法要求:

(1)行政行为符合行政程序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2)行政行为应当符合法定的步骤和顺序。

(3)行为必须在行政机关的权限内,越权无效

(4)符合法定形式

(6)必须在法定期限内完成

4、职权合法

5、形式合法

行政行为的意思表示必须借助于一定的载体才能为相对人所知晓,这种载体就是行政行为的形式。法律从严格执法和保护相对人的角度出发,往往对行政行为的形式作出严格的规定,要求行政行为必须具备某种书面形式或必须是特定意义的符号。如果行政行为不具备法定形式,则构成违法。

THE END
1.法律三性指的是什么律师普法法律三性指的是什么2020-08-01 14,113 普法内容1、是指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 2、证据的“三性”看似简单,实际上真正的理解适用是非常复杂的,在法庭上对证据质证主要是围绕“三性”进行,最终,法院也通过对证据的“三性”进行审查而决定是否采纳。需要明确一点是,证据的客观性并不等于证据的真实性。某个证据https://www.110ask.com/tuwen/5130862827524060245.html
2.民法撤销权是指什么内容?导读:1、从形式而言,撤销权的对象包括:1、我国《民法通则》中的“民事行为”。2、要约。3、遗嘱。2、从法律归属而言,撤销权的对象包括三类:1、行为人自己的行为。2、他人的行为。3、行为人和他人的行为之间存在的合同。 民法撤销权是指什么内容? 一、形式上划分: https://www.64365.com/zs/757541.aspx
3.国家安全指的是什么内容法律讲堂国家安全指的是什么内容 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换句话说,国家安全内涵丰富,既指国家处于安全状态,又指国家维持这种安全状态的能力。 https://www.fadada.com/notice/detail-21591.html
4.05年10月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总结(一)一、法的渊源:(法律渊源) 指那些来源不同(制定法与非制定法、立法机关制定与政府制定,等等),因而具有法的不同效力意义和作用的法的外在表现形式,又称“法的形式”。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渊源主要包括:(8种) ①宪法;②法律;③行政法规;④政府规章、地方性法规;⑤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⑥特别行政区制定的法律http://www.dadeedu.com/html/dade_855.html
5.(转载)普法宣传一起学习《宪法》知识!宪法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基础,是公民权利的根本法律保障,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统一的基础,是依法治国的基本依据,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5NzA2MzgzOA==&mid=2247495668&idx=2&sn=88105b288cda795bbc15b32a8afb1ff1&chksm=ff3b16fa9885c97b4f5f73dd2f0877b2ce12fabd8666acd8698cb110360a18d6892c6d1e48b7&scene=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