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单独考试招生《语文》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
二、考试形式
三、试题难易程度分析
较易试题约占60%
中等试题约占30%
较难试题约占10%
四、题型及题型分值分布
五、参考教材
六、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考试内容概述
三、试题难易程度分布
判断题10题×1=10分
单项选择题30题×1=30分
五、内容比例
基础知识约占12%
集合与不等式约占20%
一元函数约占18%
三角函数约占15%
平面解析几何约占15%
数列约占10%
复数约占10%
六、参考教材
七、考试内容及要求
2022年单独考试招生《英语》考试大纲
考试方式:人机对话闭卷
考试满分:40分(单科成绩)
基础知识约占60%
灵活掌握约占30%
综合运用约占10%
四、考试题型
词汇与语法结构约占60%
完形填空约占20%
阅读理解约占20%
2022年单独考试招生《政治》考试大纲
考试方式:人机对话(闭卷)
考试满分:60分(单科成绩)
四、题型
单项选择题
基础知识90%
形势与政策10%
七、考试内容解析
第一章毛泽东思想
第一节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条件
第二节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
1.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2.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第二章邓小平理论
第一节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1.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条件
第二节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
1.邓小平理论回答的基本问题
2.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三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一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条件
第二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
第四章科学发展观
第一节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1.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
第二节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
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第四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第一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立的社会历史条件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2.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3.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
第二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立的科学体系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特质
第三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1.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3.建设美好世界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第五章世界观
(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二)物质
(三)意识
(四)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第一节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1.规律及其特点
2.人的主观能动性
3.尊重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第二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主观与客观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含义
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必要性
4.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要求
第六章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第一节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1.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
2.联系是多样的和有条件的
第二节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1.运动、静止及其相互关系
2.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九十五的灭亡
第三节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第七章用正确的方法观察和分析事物
第一节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2.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推动事物的发展
3.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
第二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三节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1.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
2.分清主流和支流
3.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第八章掌握认识世界的科学方法
第一节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及其特点
2.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第二节认识的辩证过程
1.从实践到认识
(1)感性认识
(2)理性认识
2.从认识到实践
3.认识过程的循环性和无限性
(1)认识过程的反复性
(2)认识的无限性
第三节透过现象,抓住本质
1.本质和现象
(1)本质和现象的含义
(2)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2.透过现象,抓住本质
3.把握事物的因果关系,正确认识事物
(1)原因和结果的含义
(2)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
(3)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关系
第九章从生产活动出发认识社会历史
第一节生产活动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1.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1)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2)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4)努力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
3.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第二节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1.生产力的含义及其构成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生产关系的含义及其构成
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第三节社会意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含义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第十章人生观
第一节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1.人生观的基本内容和基本问题
(1)人生观的定义
(2)人生观的基本内容
(3)人生观的基本问题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4)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2.树立科学人生观的意义
3.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及其基本内容
4.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5.在贡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1)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
(2)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6.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
(1)社会历史条件。
(2)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素质的提高。
第十一章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第一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作用和意义
1.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作用
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
第二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4.以“八荣八耻”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第三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特征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第十二章经济
第一节商品
1.商品经济的产生及其发展
2.商品的两个因素:使用价值与价值
3.商品的价值量
第二节货币
1.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2.货币的基本职能
第三节价值规律
1.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及其表现形式
2.价值规律的作用
第十三章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第一节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2)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3)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