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南都记者从广州市司法局获悉,近日,经市委编办批准,广州市司法局正式设立“涉外法治工作处”,这是全国司法行政系统设立的第一个涉外法治工作专门机构,也是落实司法部、司法厅关于涉外法治工作的部署要求,强化涉外法治工作组织架构的地方创新和实践。
广州市涉外法治建设工作会议。
南都记者从广州市司法局了解到,广州抢抓重大国家战略机遇,聚焦涉外法治工作需要,将涉外法治工作纳入法治广州建设总体布局,还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广州涉外法律服务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广州基本建成国际民商事争议解决优选地的总目标。
据介绍,广州市司法局已形成工作联动机制,联合27家单位在广东省率先建立涉外法律服务联席会议机制,定期召开全市涉外法治工作会议,对广州涉外法治建设工作提出具体部署,明确涉外法治工作重点和各部门主要任务,形成立法、司法、执法、守法和法律服务的大协同格局。
在加强涉外领域立法方面,广州制定了《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条例》《广州市公共场所外语标识管理规定》。为了提升涉外执法效能,广州市公安局制定《广州市外籍人员社区工作志愿者管理办法》,全市设立178个外国人管理服务站;广州海关深化与港澳海关合作,持续加强知识产权边境保护和打击海上跨境走私工作。
提升涉外法律服务供给能力,是广州强化涉外法治工作的重要环节。目前,广州立足本土丰富的法治资源和区位优势,高标准建设广州湾区中央法务区,推动形成“一中心三片区”高能级法务生态圈,并加快推进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制定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打造全球互联网仲裁优选地。
在构建衔接港澳的税惠落实机制上,广州制定国内唯一充分衔接香港和澳门的个人所得税收规则的计税方案,创新开发双渠道的港澳税负测算系统。深化港澳资企业商事登记公证文书简化试点,积极做好我国加入《取消外国公文书认证要求的公约》,并且推进港澳居民法律援助工作,为在南沙工作居住的港澳居民提供与广州市民均等的法律援助服务。
此外,广州继续深化港澳律师内地执业试点,在全国首建粤港澳大湾区律师执业孵化站、粤港澳大湾区律师工作委员会、涉外律师学院,积极推动在南沙开展中外律师所联营、内地与港澳律师所合伙联营机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