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反财经纪律行为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区别和联系澎湃号·媒体澎湃新闻

一、违反财经纪律行为与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基本概念

(一)违反财经纪律行为的概念

(二)关于旧《党纪处分条例》中规定的违反财经纪律行为,于新《党纪处分条例》六项纪律中的适用类型

(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概念

二、违反财经纪律行为的主要内容

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主要内容

(一)中纪委网站《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月报》栏目(汇总表—中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制)提示: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行为)类型包括:

(二)中纪委方正出版社《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政策图解》分为六大类:

(三)中纪委《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栏目(通报)将工作日午间饮酒等部分“违反工作纪律行为”也归类为“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范畴。

(四)“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与“违反廉洁纪律问题”的区别

(五)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最新变化

(六)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认定

四、违反财经纪律行为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区别和联系

一、违反财经纪律行为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基本概念

“财经纪律”是指党和国家制定的各种财经政策、法令、制度、规定、条例等的总称。是党员以及其他任何工作人员在各种财经活动中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

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是指违反财经管理法规、破坏国家财经管理秩序,按照党纪处分条例规定应当受到党纪处分的行为。

2003年12月31日,《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正式发布施行,其中包含违反财经纪律行为。

这一版的《条例》共178条,将违纪种类分为九大类: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行为,违反廉洁自律规定的行为,贪污贿赂行为,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行为,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失职、渎职行为,侵犯党员权利、公民权利的行为,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行为等。

2015年版: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为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六项纪律,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要求转化为纪律规范,体现作风建设最新成果,使党的纪律成为管党治党的尺子和全体党员的行为底线。

中央纪委审理室:鉴于新《党纪处分条例》并未规定财经纪律,对2003年《党纪处分条例》中规定的违反财经纪律行为,如何适用新《党纪处分条例》予以定性,我们经对“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的条规进行梳理研究,认为上述行为可以分别认定为违反廉洁纪律或国家法律法规规定。

例如,“个人借用公款”“将接受的礼品私分”应当认定为违反廉洁纪律;“将隐瞒、截留款合伙私分”“违反国有资产管理规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构成贪污或私分国有资产行为的,应当认定为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定行为,依据新《党纪处分条例》第二十七条或第二十八条作出认定处理;

对“以个人名义存储公款”“违反有关规定擅自开设银行账户”“擅自处理应当委托拍卖的物品”,可以依据纪法衔接条款第二十九条(违反其他国家法律法规规定行为)作出定性处理。

“八项规定”的全称是《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所以“八项规定”的全称既不是《八项规定》,也不是《八项规定、六条禁令》

凡是违反“八项规定”所列类型之问题的违纪行为及“四风”方面的违纪行为都叫“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行为,中央政治局委员所犯除外;

2012年12月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一致同意《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

在党的作风建设史上,2012年12月4日,已成标志性节点。

2017年10月27日,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审议《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细则》。人大、政协、军队、人民团体机关参照本细则执行。

各地区各部门均印发了规范本地区本部门各级领导干部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实施细则,这些实施细则是目前认定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基本遵循。

主要内容:

一、隐瞒、截留、坐支应当上交国家的财政收入的;

二、将隐瞒、截留款合伙私分的;

三、以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国家财政拨款、退税款或补贴的;

四、将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的钱款合伙私分的;

五、不按预算或用款计划核拨国家财政经费、资金的;

六、擅自动用国库款项或财政专户资金的;

七、个人借用公款超过6个月不还的;

八、以个人名义存储公款的;

九、在对内对外活动中接受礼品应当上交而不上交的;

十、将接受的礼品集体私分的;

十一、违反有关规定擅自开设银行帐户的;

十二、擅自使用、调换、变卖或损毁被查封、扣押、冻结、划拨、收缴的财物,或擅自处理应当委托拍卖的物品的;

十三、违反有关规定为他人担保的;

十四、违反国有资产管理规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

十五、违反“收支两条线”规定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将应当纳入法定帐簿的资产未纳入法定帐簿或转为帐外的(也就是小金库);

十六、在财务活动中违反会计法律、法规的;

十七、在财经方面有其他违纪违法行为的。

1.违规公款吃喝;

2.公款国内旅游;

3.公款出国境旅游;

4.违规配备使用公务用车;

5.楼堂馆所违规问题;

6.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

7.违规收送礼品礼金;

8.大办婚丧喜庆;

9.其他:提供或接受超标准接待、接受或用公款参与高消费娱乐健身活动、违规出入私人会所、领导干部住房违规问题、违规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宴请。

1.公务外出;

2.公务接待;

3.公务用车;

4.会议活动;

5.办公用房;

6.个人自律;

1.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行为大多数都是违反廉洁纪律的行为;

一是首次向社会公开发布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数据;

二是对查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的数据统计指标进行了优化调整。

图一:2020年之前

1、对象认定:

违反八项规定精神除了适用于党员外,还包括非党的领导干部。

2、适用规定:

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的行为,主要由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具体规定和程序处理。

3、性质认定:

在性质认定上,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一般属违反廉洁纪律性质,也可能违反工作纪律、财经纪律等其他纪律,具体性质需根据被审查人的具体行为和党纪规定作出认定。

4、适用条款:

在条款适用上,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的行为,并不是直接依据中央八项规定作出定性处理,而是依据《党纪处分条例》分则对应的具体条款。

5、时限把握:

6、文书表述:

在纪律审查文书表述上,进一步凸显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的处理。为推动各级党组织驰而不息地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建议在审理报告等纪律审查文书“主要违纪事实”中,将被审查人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单独列出来,表述在“违反政治纪律行为”之后、“违反组织纪律行为”之前。

区别:

应该说从概念、内容和违纪的对象、处理违纪适用法规上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并不一定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比如违规用公款支付应由个人承担的费用、往来款长期不清理、差旅费报销不规范、未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制度等都属于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但并不是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反财经纪律行为和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都是是巡视、巡察以及各部门审计、检查重点,其中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重中之重,违纪处理上也更为严格。

联系:

严肃财经纪律是保障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贯彻执行的重要举措,通过严肃各项财经纪律,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落细。

中央八项规定在财经纪律方面的规定及要求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中办、国办、中纪委等部委先后出台了30多项廉政新规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各省市县也相继出台了办法、规定。

在财经纪律方面先后出台了《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违规发放津补贴行为处分规定》《因公临时出国经费管理办法》《中央和国家机关培训费管理办法》《中央和国家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等18项规定,对财经纪律问题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并从经费管理、公务接待、会议活动公务出差、临时出国境、公务用车和办公用房建设和清理等七个方面列出问题清单涵盖了从“舌尖”到车轮”、从月饼、贺卡、到烟花爆竹等消费规定,进一步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要求落到实处。

原标题:《违反财经纪律行为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区别和联系》

THE END
1.CPA选读:法律基本概念按照全国人大对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划分的说明,税收法律制度、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法律制度、维护市场秩序的法律制度、行业管理和产业促进法律制度、农业法律制度、自然资源法律制度、能源法律制度、产品质量法律制度、企业国有资产法律制度、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对外贸易和经济合作法律制度等内容都属于经济法部门。https://zhuanlan.zhihu.com/p/530988948
2.法律基本概念法律基本概念如下: 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国家的统治工具; 2,法律是由享有立法权的立法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并颁布,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总称; 3,法律是https://lvlin.baidu.com/question/762476572303919084.html
3.法律部门和法律体系(概念我国现行的法律部门和法律体系)法律关系(一)法律体系与法律部门的概念 1.法律部门又称部门法,是指根据一定标准和原则所划定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称。法律部门划分的标准首先是法律调整的对象,即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 2.法律体系,法学中有时也称为“法的体系”,是指由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一个呈体系化的有机联系的统https://blog.csdn.net/m0_56501550/article/details/125030604
4.初级会计+第一节法律基础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着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这一意志的内容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 2.法律的概念 狭义 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文件 广义 法的整体,即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各种行为规范的总和 http://bang.api.duia.com/duibaApp/appViewTopic?topicId=2056
5.具体行政行为的概念及其内容有哪些具体行政行为的概念及其内容有哪些 一、具体行政行为的概念 具体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力,对特定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作出的有关其权利义务的单方行为。 具体行政行为有四个要素: 1、是行政机关实施的行为,这是主体要素。不是行政机关实施的行为,一般不是行政行为。但是,由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或者行政https://m.64365.com/zs/724225.aspx
6.哈特《法律的概念》导读,这是语言所固有的,”“规则本身是使用语言的一般规则,而一般词语的使用本身也需要解释,……它们不能自己解释自己。”3 由于这些缘故,人们对于法律的概念有着长期的争论,哈特把这些争论总结为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法律与强制命令之间的关系,第二,法律义务和道德义务的关系和第三,规则在什么程度是才可以算是法律。http://www.iolaw.org.cn/global/en/new.aspx?id=1360
7.法律的概念(豆瓣)对哈特的法律的概念的简介 哈特《法律的概念》的框架和内容简介 哈特的《法律的概念》一书内容上十分丰富,他从反驳奥斯丁的“法律命令说”着手,分别从内容、适用范围、起源模式这三个方面,分析了法律与以威胁为后盾的命令的不同。在此基础上,哈特提出了他著名的“法律规则说”,即把法 (展开) 146 2 2回应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836950/
8.法学理论的几个基本问题现在世界上关于法的定义五花八门,有几十种之多。对法律是什么的回答既体现不同的价值观,也体现不同的认识论。马克思主义法学把法定义为:法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体现国家意志的、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的、由国家以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行为规范。从这个概念可以看出法的以下几个基本特征。http://www.npc.gov.cn/zgrdw/npc/xinwen/2004-02/29/content_3378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