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根据《综合法律援助法》第30条第1款的规定,日本法律援助中心的主要服务包括:法律信息服务、民事法律援助、刑事法律援助、为法律服务资源不足地区提供解决方案、犯罪被害人法律援助、委托业务、对灾难受害者的法律援助等。

一、法律信息服务

(一)信息提供

1.多语言信息服务。2013年以来,日本法律援助中心通过用户、翻译和地区办事处信息人员之间的三方通话,开展多语种信息服务,以适当满足外国人查询日本法律体系和法律服务的需求。安装语言的数量逐渐增加,截至2019年4月,共提供了9种语言服务:英语、汉语、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越南语、他加禄语、尼泊尔语和泰国语。

2.信息服务。

(呼叫中心)

(2)日本法律援助中心通过其网站提供电子邮件咨询:该网站还提供可通过关键词进行搜索的常见问题解答(大约5000个)。该网站还提供全国2万个接入点的信息。

(3)地区办公室的信息服务:50个地区办公室、11个地区办公室派出机构以及12个次级派出机构都提供面对面的信息服务。

(二)法律教育

对于公众而言,法律教育非常重要。为了提高公众利用法律支持系统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从2010年开始,日本法律援助中心将法律教育作为其信息提供方式之一,在全国各地举办讲座和研讨会。

二、民事法律援助

(一)情况介绍

民事法律援助由法律咨询、法庭代理和文书制作三部分组成。

日本法律援助中心向日本公民和在日本合法居住的外国公民提供民事法律援助,这些人面临法律问题,但因经济困难而无法向律师寻求法律建议。民事法律援助适用于民事法律程序中的任何民事、家庭或行政事务案件。每个当事人可以在同一件事情上免费进行最多三次法律咨询(法律咨询援助)。可以在地区办公室咨询,可以向与法律援助中心签过合同的律师咨询,也可以在司法代书人办公室咨询。

日本不向民事事项提供直接财政资助,而是向法律服务使用者提供无息贷款,以支付他们的法律费用。这是日本有别于其他国家的地方。

大量的法律援助是由合同律师和司法代书人(包括教职员律师)提供的。近年来,合同律师的数量每年都在增加,截至2019年3月,日本法律援助中心有23371名合同律师(占日本律师总数的56.8%)和7440名临时代理律师(占日本司法代理的32.9%)。

(二)获准资格

(1)申请人的每月收入必须低于某一数额;

(2)申请人的总资产必须低于某一数额。

2.结果成功的可能性。

3.符合民事法律援助的宗旨。

所有申请民事法律援助的经济贫困资格是一致的。例如,对于单身者而言,如果其月收入约为18.2万日元(约合1,650美元),年度可支配资金不足180万日元(约合16,500美元),则可以享受免费律师咨询。对于一个四口之家的人而言,如果其月收入约为299,000日元(约合2,720美元),年度可支配资金不足300万日元(约合27,300美元),则可以享受免费律师咨询。据估计,目前的民事法律援助制度涵盖了约百分之二十的日本民众。

三、刑事法律援助

刑事法律援助由为犯罪嫌疑人辩护、在审判过程中为被告人辩护以及在家庭法院为未成年人提供援助三项内容组成。受国家委托,日本法律援助中心根据法院的请求,从在其处注册的律师名单中挑选辩护律师候选人。对犯罪嫌疑人的辩护活动在羁押场所进行,如警察局;对被告人的辩护活动在法庭上进行。

四、为法律服务资源不足地区提供解决方案

日本法律援助中心在因律师人数有限等原因致使居民无法轻易获得法律服务的地区设立了37个地方法律事务所,并向这些法律事务所常规性地派驻公职律师。他们不仅为贫困居民提供法律服务,而且为当地所有居民提供法律服务。

五、犯罪被害人援助服务

推荐律师——日本法律援助中心可以向犯罪被害人推荐具备有关被害人援助经验和知识的律师。

六、委托业务

在不损害其核心法律服务的前提下,日本法律援助中心还可以提供由国家政府、地方政府、非营利性机构和其他组织委托的服务。比如目前,由日本全国律师协会委托服务的适用对象,包括拘留前限制自由的嫌疑人、犯罪的受害者、难民、需要保护的儿童、智力障碍者以及出于人道主义需要律师的外国人和老年人。

七、对灾难受害者的法律支持

2012年4月以来,根据特别法案(日本法律援助中心为东日本大地震的受害者提供法律援助的特别措施),日本法律援助中心一直在为东日本大地震的幸存者和受害者提供法律援助,包括:向特定灾区居民(不论其经济状况如何)提供法律咨询;将法律援助的范围扩大到普通法院诉讼程序之外,如为解决与核电厂事故有关的损害赔偿问题而新创立的替代性纠纷解决程序(ADR);在法律程序进行过程中,暂缓受害者向国家偿付法律援助律师的各项法律费用。

THE END
1.日本推出免费法律服务以打击海外盗版网站通常来说,寻求在线版权保护的公司可以依赖公司内部专家或外部的反盗版公司提供的专业建议。但是,日本的权利所有人面临的一个较大的问题是,海外盗版网站的活动使寻求执法变得复杂化。为此,日本新建了一个全新的提供免费法律咨询的门户网站,希望为权利所有人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 https://www.ccpit.org/a/20220919/20220919urku.html
2.日本法律援助日本律师日本律师介绍日本律师中介日本法律咨询世界华人赴日法律服务(援助)联络平台|日本法律援助|日本律师|日本律师介绍|日本律师中介|日本法律咨询|日本华人法律支援|联络平台|为全球华侨华人服务的律师平台|http://www.china-japan-law.com/
3.日本刑法中对未成年人发生关系是怎么定性的?婚姻法律顾问 咨询我 根据日本刑法规定,日本的最低合法年龄为13岁。日本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罪规定,以暴力来胁迫进行性行为者犯罪,未满13岁者不论有无暴力胁迫皆算。但日本刑法罪没规定以金钱、条件胁迫的条件者违法。因此《儿童福祉法》第34条规定,以权力强制、条件胁迫让未成年人让其者有罪。但实际判决解释是https://mip.64365.com/question/19967593.aspx
4.协力人文“不响”的在日执业律师(一)——守正不移姚重华任职于上海市协力律师事务所和日本的协力法律事务所,并在大阪商工会议所以及大阪国际经济振兴中心担任中国法律咨询员。1987年,就职于上海市第二律师事务所,主要负责刑事辩护业务。1988年春,进入日本京都大学学习(专业为民商法方向),1994年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3MzM5MDkzMQ==&mid=2650490496&idx=1&sn=27175b1cd9b468cf0dba831a865c26a2&chksm=860f70a1aadbcb82da4936a86985b0b6a366d75a24952b183a0b5de2b7eea78cf6ee61f69836&scene=27
5.日本教唆犯罪怎么判刑事辩护法律团队 咨询我 法律解答 教唆犯罪就是指故意通过说话、写字或者别的方式,让别人去犯罪。这种事在我们国家法律里也是犯法的,刑事责任大小要看他教唆什么罪行,严不严重,还有教唆时候是怎么想的,具体做过些啥。如果他成功把人教唆去犯罪,那他跟那个真正的罪犯就要负相同的刑事责任。法院在判刑的时候会综合https://m.66law.cn/case/28226023.aspx
6.有内涵的人都在关注这些公众号!法律知识咨询学习平台简介:数十个500人的法律群等你加入!法律知识咨询交流、法考法硕学习复习、律师合作办案、法律职业交流交友……每天学点法律知识,保护好自己!法律知识咨询学习平台,期待你的关注!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人生感悟国学智慧 ID: guoxuezhih 简介:感悟人生真谛,传承国学文化,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5198940.html
7.日本留学专业介绍法学前程日本留学新闻资讯法学专业是日本留学专业中的一大热门选择。日本法律虽然受到英美法系的影响,但整体还是和中国一样属于大陆法系国家。 法学专业介绍 法学,又称为法律学、法律科学,是以法律、法律现象及其规律为研究内容的学科。 日本法学可以分为基本法学和应用法学两个类别。 https://qianchengriben.com/news/detail/id/6143
8.刑法中的不法收益之剥夺以没收追缴制度为中心关键词:法律剥夺 制度 犯罪 日本的没收、追缴制度的基本框架是由刑法总则规定的(第19条、第19条之二)。刑法总则的这一规定,可以适用于所有法令规定的犯罪(第8条),但是,刑法分则条文(例如贿赂罪)以及诸多特别法的规定中,亦有没收或者追缴的特别规定,由此,对刑法总则的没收或者追缴的规定进行修正的情形为数不少。http://data.110.com/a963905.html
9.理论资讯美国、德国、日本三国非常重视职业技能培训,经过多年的发展,分别形成了“生涯与技术教育”模式、“双元制”模式以及“多层次立体化”模式。分析美、德、日三国职业技能培训经验,可归纳为满足学习者多样化需求、建立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健全职业技能资格框架、落实多元化的资金筹集机制、鼓励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促进职业技能https://www.nmpaied.org.cn/article/264497
10.在日本被诈骗,在国内可报警吗?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律师,以确定最佳行动方案。 找法网咨询顾问 2024.11.27 19:39:59 解答 咨询我 可以报警。若诈骗行为发生在日本,建议先在日本报警并收集证据。回国后,可携带相关证据向国内公安机关报案,或者咨询律师后直接向法院起诉。确保行动迅速,以维护自身权益。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官方 2024.11.27 19:41:20https://m.findlaw.cn/ask/question_66055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