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水人出国打工名声在外!国外“取经”国内念!

作为外派劳务大省,山东去年外派各类劳务人员68673人,连续九年居全国第一位。说起济宁外派劳务市场就不得不提泗水,最高峰时能占济宁全市外派人员6成,孕育了一代异乡打拼的劳动者。远渡重洋,从谋生到取经,从出苦力到高端劳务,从赚洋钱到回国创业,这些故事谈不上惊天动地,却是一个变革时代的缩影。

外派劳务人员出现“缩水”

近日,记者来到泗水县外派劳务服务中心看到,前来咨询外派劳务事宜的劳动者并不多,据工作人员介绍,这与外派劳务市场的大环境走势有着密切关系,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留在国内打工。

据泗水县商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3年,该县连续4年每年外派人数突破2200人,主要派往日本、新加坡、韩国、阿联酋、阿尔及利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受各种因素的影响,2013年至2016年,外派人数减少至每年1500人以上,2016年实现外派1512人。总体来看,外派劳务已成为泗水县农业增收、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

“在泗水外派劳务人员流向国家中,日本占了绝大多数,近些年,日币贬值,这就意味着在日本打工的收入正在减少。另一方面,国内用工待遇不断攀升,人们更青睐于留在家乡务工。此外,时下用工年龄段集中的80后、90后大多是独生子女,文化水平也比较高,多数家长都不舍得将孩子送至国外务工。”泗水县外派劳务中心副主任刘奇志告诉记者,2010年至2013年期间,一名在日本务工的外派劳务人员每月收入大致在1万元至1.3万元(人民币)之间。受汇率影响,如今收入缩水至8000元左右,而在新加坡的外派劳务收入也降至5000元左右。同时,在国内务工的收入却接连上涨,一名建筑工可实现近万元的月收入。因此,务工人员回流在所难免。

出国淘金要牢记当地风俗

除了向日本、新加坡外派劳务之外,近年来,泗水也向阿联酋、安哥拉、欧洲、新西兰、非洲等地外派劳务人员,涉及机械、电子、农业、厨师、护工等几十个工种。

各类高端劳务输出明显增多

泗水县外派劳务始于1996年,至今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乱到治、逐渐规范发展的历程。一批又一批的务工人员从泗水走向世界,赚得人生第一桶金,更学到了先进经验。

由于基数众多,2004年,泗水县成为全省六个外派劳务(济宁市泗水县、泰安市宁阳县、临沂市沂南县、聊城市阳谷县、菏泽市牡丹区和曹县)基地之一。13年来,该县累计外派劳务人员2万多人,年均期末在外人数7000余人,累计创汇6.24亿美元,折合人民币43亿元,成为泗水农民发家致富的金钥匙。

如今,虽说外派劳务人员的数量正在减少,但高端劳务增多的现象已明显显现。在该县去年外派的1512人中,高端劳务人员有405人。那么,什么工作才能称之为高端劳务?据刘奇志介绍,去年有一批外派人员去往新西兰从事农场屠宰工作,年薪可以达到20至30万元人民币。此外,通过“定单式”培训和专项培训,以厨师、护理、豪华游轮等高端劳务为代表,全面提升了外派劳务的档次。

不少务工者回国开启创业路

在外派劳务服务中心服务大厅里,几块印有2016年的回国创业典型人物的宣传展板显得格外醒目。刘奇志告诉记者,每年他们中心都会选取10名发展较好的外派人员作为先进创业典型,他们从最开始的“打洋工”到转变思路,不仅圆了“淘金梦”,更多的是在外学习技术和积累经验,实现了打工者向创业者的转变。“前期,外派劳务服务中心只是从事简单的劳务外派,2013年我们开始增强对回国创业者的服务,在场所使用、人员培训、小额担保贷款申请等方面给予支持。”刘奇志说,目前,许多外派劳务人员回国之后,利用自己在国外赚来的第一桶金,加之新技术、宽视野,开启了创业之路,并在机械加工、石材开采、农业养殖等方面开创出一片新天地。

在日本一家肉食品加工企业工作的泗水劳务者

在日本从事板材加工的泗水人

新闻链接

回国创业典型

研修生兄弟筑起机械梦

2007年,陈超、陈毅兄弟为了改善家里的经济状况,决定去日本务工“挣洋钱”,在田中株式会社工作开始了自己的研修生生活。2010年研修期满,陈超、陈毅兄弟俩带着人生的第一桶金回到家乡,兄弟俩开办起了机床附件厂。2010年11月,他们拿出自己的积蓄和贷款,投资100万元创办了鑫鸿源机床附件厂。2013年,兄弟俩计划建设高标准的厂房,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带动更多的农民、下岗职工及回国务工人员实现再就业。

日本回来的“牛魔王”

今年28岁的钱兴富,2008年至2011年赴日研修,从事养牛工作。2011年下半年回到家乡的钱兴富,利用自己这三年学到的养牛技术在入云山村买下了一块土地,联合亲戚成立了泗水县奔盛养殖专业合作社。经过两年滚雪球式的发展,如今发展到7个牛棚、存栏量500头、年出栏量1000头的规模,总资产1000余万元。

THE END
1.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联合国预防犯罪和刑事司法委员会举办会议纪念《联合国关于在刑事司法系统中获得法律援助机会的原则和准2023-03-30 南非法律援助经济困难审查制度2021-07-13 巴西法律援助制度简介2021-03-26 日本法律援助中心的业务范围2021-01-14 日本法律援助中心的组织结构2020-12-25 https://www.moj.gov.cn/pub/sfbgw/jgsz/jgszzsdw/zsdwflyzzx/flyzzxzcxx/zcxxgjwfyxx/index.html
2.50,000+件の日本語英語の求人勤務地2024年11月7日Indeed【委】オンライン登録日本語講師 九段日本文化研究所?日本語学院株式会社 東京都 千代田区 神田三崎町 主婦?主夫歓迎平日のみOK学生歓迎扶養内勤務OKシフト自由副業?WワークOK駅近5分以内6+ た働 き方ができます! 事業内容 日本語学校経営?茶道教室?企業団体自治体への日本語研修等 その他 おhttps://jp.indeed.com/m/jobs?q=%E6%97%A5%E6%9C%AC%E8%AA%9E+%E8%8B%B1%E8%AA%9E&vjk=064af1198f3b58b9
3.中国女孩遭日本老板偷窥新闻中心日本老板偷窥中国女孩案被移交当地检察院 中国协商团携带家属索赔书抵日 昨日中午,中国赴日协商团抵达日本,他们此行带去了女研修生家属的索赔要求…[发表评论] 偷窥中国女研修生的日本老板将被日警方起诉 5月28日,日本有关方面正式宣布:在德岛一家园艺公司的中国女研修生宿舍内偷偷安装监视摄像头的日本老板(64https://news.sina.com.cn/z/watchgirl/
4.3g.sdchina.com/touch/4077954.html研修生兄弟筑起机械梦 2007年,陈超、陈毅兄弟为了改善家里的经济状况,决定去日本务工“挣洋钱”,在田中株式会社工作开始了自己的研修生生活。2010年研修期满,陈超、陈毅兄弟俩带着人生的第一桶金回到家乡,兄弟俩开办起了机床附件厂。2010年11月,他们拿出自己的积蓄和贷款,投资100万元创办了鑫鸿源机床附件厂。2013年http://3g.sdchina.com/touch/4077954.html
5.外派培训服务协议书13篇(全文)当前的状况:外派劳务研修生的选派其程序是由外派劳务公司根据劳务需求, 选派有一定技能的研修生通过面试合格后参加培训学校规定学时的培训, 结业后由考试中心进行考试验收, 考试合格后颁发《外派研修生培训合格证》。 由于大连与日本得天独厚的条件与特殊历史关系, 对日研修生数量占外派劳务相当大的比重。发展对外劳务https://www.99xueshu.com/w/fileav3fo8kh.html
6.中新网[华人] 调查显示:日本德岛雇佣外国研修生企业九成违规 5-13 10:35 [金融] 国外期货价格走低 战略性建仓机会即将来临 5-13 10:35 [房产] 成都地产圈有种乡愁病 5-13 10:35 [汽车] 新规“醉驾入刑”是尊重生命 5-13 10:35 [体育] 足协杯历经13轮点球惜败浐灞 恒大倒在“十三点” 5-13 10:34 [娱乐https://www.chinanews.com/scroll-news/2011/0513/news.shtml
7.东北网2011年07月14日新闻汇总[204][平安龙江] 花心老公介绍妇女卖淫获刑 妻子欲轻生电话托孤 2011-07-14 16:02 [205][平安龙江] 日本一女交换生迷路遇“色狼”的哥遭性侵 2011-07-14 16:02 [206][平安龙江] 高雄女子装避孕器仍怀孕 原是因有双子宫 2011-07-14 16:02 [207][平安龙江] 勇敢女子救下正被施暴同伴 自己反遭强奸 201https://www.dbw.cn/system/2011/07/14/0_20110714.shtml
8.2025中日企业知识产权合作会议及赴日考察活动预通知为加强中日企业知识产权及ESG工作经验交流,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促进企业间全方位加强合作,中国专利保护协会(PPAC)拟于2025年4月18日在日本东京与日本知识产权协会(JIPA)共同举办2025中日企业知识产权合作会议,并组织企业赴日本有关单位深度考察与交流活动。现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ODM2NzMzNQ==&mid=2649916683&idx=1&sn=5998ee97ddfa8da5bb267e397ef8aa82&chksm=89c7fc0b4dfb68bfc17075d3151e80ee331fa367ee200f249e15e4e9d062ebc22f432a521ec5&scene=27
9.黑龙江省讷河市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调查报告(通用8篇)学田镇学田村李金凤、李金辉两姐妹,通过参加外出务工人员培训,学到了服装加工技术和美容美发技术。她们通过中介组织到大连从事服装加工,因能吃苦并钻研技术,被选送到日本做研修生。回国后二人又重修第二专业——美容,并在大连开办了自己的美容店,年收入在20万元以上。https://www.360wenmi.com/f/filemuwgb2s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