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法制网讯(□李增高张蕾黄云星)拿到赔偿款的那天,马菊香(化名)睁着眼睛躺了一夜。一闭上眼,脑海中就像放电影一样,那场交通事故一幕幕地出现在眼前。
一年八个月的维权路,马菊香说如果是电影,那么主角不是她而是常晓——免费打官司的好律师。
2023年,新疆法律援助机构积极坚持“以人为本、应援尽援”的服务理念,为维护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马菊香是伊宁市喀尔墩乡居民,她和丈夫有两个乖巧的女儿,日子过得幸福而温暖。2021年4月7日,上天跟这个家庭开了一个“玩笑”,马菊香的丈夫余某驾驶电动三轮车与一辆小型轿车发生碰撞,因抢救无效死亡。
马菊香得知消息后,连围裙都没摘,一路奔向事发地。
“一地的碎片、血迹,医院的病床上,孩子爸一动不动,一句话也没有留下。”马菊香回忆说。
还没来得及悲伤,马菊香就转头参与交通事故的处理。伊宁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余某负事故的主要责任,小型轿车司机杨某负事故的次要责任。
马菊香的大女儿因病丧失劳动能力,小女儿还在上学,丈夫的离世让一家人雪上加霜。
伊宁市法律援助中心通过审核后,指派新疆宇通律师事务所律师常晓承办该案。常晓全程认真、负责地承办该案件的一审、二审,经伊宁市、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两级法院审理判决,本案受援人马菊香及两个女儿最终获得赔付42万余元。
2023年12月13日,马菊香将写有“法律援助为民解忧”的锦旗送到伊宁市法律援助中心,感谢帮助她的人。
法律援助让人人都能平等地站在法律面前。这绝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一个答案。
2023年以来,新疆各级法律援助机构提供法律服务咨询235419次;转办法律服务网“农民工欠薪绿色通道”案件251件,涉及1514名外来务工人员,挽回经济损失724万余元;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咨询解答12.4万余人次。
开展法律援助,彰显人间正义。2023年,自治区各地深化“应援尽援应援优援”的服务理念,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普惠、优质、便捷的法律援助服务,让高品质的法律援助服务惠及更多群众。
伊犁州对法律援助中心进行升级改造,实现咨询接待、申请受理、审查指派、协商调解、文书档案存放等功能;乌鲁木齐市打造主城区“半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点窗口1144个,组织1400余名律师采取预约或坐班方式就近上门为群众提供服务;和田地区充分发挥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互联网+法律服务”、便民服务窗口、工作站(点)咨询服务功能,为各族群众提供线上线下法律咨询服务等。
目前,新疆已经打造了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群众可以结合实际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
法律援助是政府责任也是社会责任。去年以来,16名“1+1”法律援助律师在自治区10个地(州、市)16个县(市、区)开展基层法律服务,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一年来,法律援助累计接待法律咨询10865人次,受理案件307件,代写法律文书391份,普法宣传174次,化解社会矛盾纠纷96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