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渔业船舶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共6篇)

第一条为加强渔业船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进一步明确渔业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和主体责任,防止和减少渔业船舶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渔港水域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和《福建省渔港和渔业船舶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三条渔业船舶安全生产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渔业船舶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实行“属地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以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涉及许可事项的,实行“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

渔业生产服务船舶(渔业辅助船)实行“总量控制、分类管理”。

第四条市、县人民政府主要职责: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定期分析渔业安全生产形势,统一领导本辖区渔业船舶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

(二)加强渔业船舶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渔港建设、应急指挥系统、渔船通讯救生等应急救援装备、渔业船舶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治理的资金投入,加大对渔业船舶、渔工的保险力度;

(三)定期组织有关部门对渔业船舶安全生产实施监督检查、专项整治及隐患排查治理,采取有效措施整改渔业船舶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必要时实行政府挂牌督办;

(四)督促所属部门(单位)制定和完善渔业船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救援演练,组织开展事故应急救援处置及善后工作;

(五)加强渔业安全监管执法队伍建设;

(六)法律、法规和上级政府规定的其它渔业安全生产职责。

第五条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主要职责:

(一)宣传渔业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二)落实村、船东、船长的渔业船舶安全责任制;

(三)实施日常安全检查、督促整改安全隐患;

(五)负责乡镇渔业船舶修造的源头管理工作;

(六)制定和实施渔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七)配合做好渔业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工作;

(八)法律、法规和上级政府规定的其它渔业安全生产职责。

第六条村(居)民委员会主要职责:

(二)与船舶经营者签订安全管理责任书、了解掌握渔业船舶安全动态、督促整改安全隐患,及时报告及协助制止非法建造和改装渔业船舶;

(四)督促各渔业村或渔业公司组织渔船编队编组出海生产,并加强监督检查;

(五)法律、法规和上级政府规定的其它渔业安全生产职责。

第七条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职责:

(一)负责制定本级政府年度渔业安全生产责任目标,并进行逐级考核;

(二)宣传贯彻渔业船舶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定,普及渔业安全生产知识;

(三)组织渔业船员上岗技能培训;

(四)建立健全渔业船舶安全生产考核评价体系;

(五)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监督检查制度;

(六)制定和实施渔业船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七)负责组织协调渔业船舶水上事故的调查与处理;

(八)法律、法规和同级政府明确的其它渔业安全生产职责。

第八条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机构主要职责:

(一)依法对渔业船舶安全实行执法监管;

(二)依法进行渔业船员考试发证;

(三)依法对渔业船舶水上事故进行调查与处理;

(四)法律、法规和同级政府明确的其它渔业安全生产职责。

第九条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渔业船舶检验机构主要职责:

(一)依法进行渔船和船用产品检验;

(二)负责渔业船舶及重要船用产品设计、制造、修理单位资格(资质)认可工作的现场考核,渔船修造技术和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三)法律、法规和同级政府明确的其它渔业安全生产职责。

(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对本行政区域内渔业船舶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指导、协调、检查和督促下一级人民政府和同级政府有关部门渔业船舶安全生产工作。

(二)发展和改革部门:

将渔业船舶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和技术支撑体系建设纳入基本建设项目计划,把渔业船舶生产安全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纳入发展计划,并督促、协调有关部门组织实施。

(三)经贸部门:

对渔业船舶修造企业实施行业监督管理,督促渔业船舶修造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完善渔业船舶修造企业安全生产的政策法规与行业标准,将渔业船舶修造企业安全生产纳入船舶修造业的发展规划。

(四)公安(边防、消防)部门:

公安机关负责协调本系统的执法力量,配合渔业船舶安全生产工作,协助海上搜救应急行动,维护海上治安秩序;公安边防部门负责查处和侦破海上发生的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治安和刑事案件,协助提供海上交通事故案件线索,指导船舶管理站落实沿海船舶边防治安检查等各项制度;公安消防部门负责依法督促渔业码头、渔港内油库、渔业船舶修造等企业落实消防安全措施。

(五)财政部门:

将渔业船舶安全生产所需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切实提高渔业安全生产和渔业防灾减灾能力。

(六)编制人事部门:

按照机构编制与当地渔业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原则,加强渔业安全监管执法队伍建设,加强渔业安全应急指挥和应急救助队伍建设,配备与渔业船舶安全监管工作任务相适应的人员。

(七)新闻宣传部门:

将渔业船舶安全生产宣传纳入日常宣传报导安排,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宣传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加强对渔业船舶安全生产重大举措和先进典型经验的报导,对严重忽视安全生产、导致重特大事故发生的典型事例予以曝光。

(八)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配合有关部门依法清理整顿各类非法建造渔船的企业,依据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的通报,对已被撤销渔船修造企业资质的企业,责令其办理经营范围变更或注销登记,拒不办理的,依法予以查处。

(九)福建省海上搜救中心:

负责组织制定沿海重大海上搜救和船舶污染事故应急反应工作的政策和制度,组织、协调、实施渔业船舶海上应急救援行动。

(十)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海事局:

负责按规定办理远洋渔业船舶的进出口岸查验手续;协助海洋渔业部门落实渔业船舶自动识别系统船载终端安装应用的各项措施。

(十一)渔业保险承办机构:

协调有关部门做好渔业保险宣传工作,采取措施促进渔业保险工作的开展,协助有关部门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及时做好渔业保险案件的理赔。

第三章渔业生产经营主体及从业人员职责

第十一条渔业船舶生产经营主体对其渔业船舶安全生产全面负责,履行下列职责:

(一)制定并落实渔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二)依法配备船员,落实船长及其它船员的安全岗位职责;

(四)落实消防、救生、信号、安全救助终端、渔业船舶自动识别系统船载终端等安全设备资金的投入;

(五)定期对渔业船舶及其安全设备进行检查,确保渔业船舶处于适航状态;

(七)做好渔业船舶和船上人员的保险工作;

(八)开展渔业船舶水上事故、险情的自救和互救;

(十)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它职责。

第十二条船长对渔业船舶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履行下列职责:

(一)确保渔业船舶和船员证书证件齐全有效;

(二)确保船舶技术状况适航,消防、救生、信号、通讯、导航等安全设备符合要求,并保持良好状态;

(三)依法申请渔业船舶进出港签证,并接受安全检查;

(四)认真执行航行、作业及锚泊的值班瞭望制度;

(五)确保船员在临水作业时穿救生衣;

(六)遇有台风等恶劣天气时,应当及时就近避风,适时组织船员撤离;

(七)参与渔业船舶编队生产,听从编组组长船的船长在海上航行、作业的编队指挥,保持编队船舶的通讯联络;

(八)严格遵守有关渔业船舶的适航区域、作业类型、船员定额、抗风等级的规定,合理装载渔货、网具;

(九)开展渔业船舶水上事故、险情的自救和互救;

(十)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它职责。

第十三条渔业船舶生产从业人员职责:

(一)遵守有关水上交通、生产安全作业制度和规程,服从管理;

(二)及时报告事故隐患和不安全因素;

(三)积极参与渔业船舶水上事故抢救和救援;

(四)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它职责。

第四章渔船、船员安全行为规范

第十五条船长12米及以上渔业船舶推行公司化或者协会化的管理模式并编队生产。具体规定由省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另行制定。

第十六条渔业船舶必须按规定配备并正确安装救生筏。

第十七条渔业船舶接到各类船舶遇险求救信号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应积极施救。

第十八条船舶发生碰撞、触损事故时,事故双方当事人应尽力救助,不得逃逸。

第十九条进入网具储存舱室、冰舱、渔获物储存舱室时,应做好防范,预防硫化氢等有毒气体中毒事件的发生。

第二十条渔业船舶生产作业不得有下列情形:

(一)航行作业的海区超过《渔船检验证书》核定的航区及《捕捞许可证》上核定的作业区域;

(二)随船出海的船员总数超过《渔船检验证书》核定的救生设备可供使用的'总人数;

(三)渔业生产服务船舶(渔业辅助船)、养殖渔船从事海洋捕捞生产活动;

(四)从事载客载货等经营性运输活动;

(五)被责令停航的,未整改到位擅自开航;

(六)擅自改变船舶种类或作业类型,影响船舶安全性能;

(七)到无资质认可的修造企业建造、维修渔船;

(八)对船上易燃易爆物品不按规定定期检查和妥善管理;

(九)使用电、毒、炸等非法捕捞方式;

(十)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它禁止行为。

第二十一条渔业船舶船员不得有下列情形:

(一)职务船员疲劳操作;

(二)无证或超过其所持证书核定的等级上岗;

(三)酒后上岗;

(四)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它禁止行为。

第五章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

第二十二条渔业船舶水上事故包括水上生产安全事故和自然灾害事故。

第二十三条县级以上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机构(以下统称为渔船事故调查机关)负责本辖区渔业船舶水上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一)船舶或设施名称、所有人或经营人名称及通信方式;

(三)船舶或设施的损坏程度、人员伤亡情况;

(四)船舶救生、通讯设备的配备情况及救助要求;

(五)碰撞事故还应包括当事各方的船名号、航向、航速和船舶特征等。

第二十五条应急指挥中心接到渔业船舶水上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核实情况,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并按下列规定及时报告事故情况:

(三)一般事故上报至市级应急指挥中心,市级应急指挥中心应抄报省级应急指挥中心。

第二十六条各级渔船事故调查机关按以下规定组织调查:

(二)重大事故由省级渔船事故调查机关组织调查;

(三)较大事故由市级渔船事故调查机关组织调查;

(四)一般事故由县级渔船事故调查机关组织调查。

上级渔船事故调查机关认为有必要时,可对下级调查权限内的事故进行调查。

第二十七条船舶、设施在渔港水域内发生的水上事故由当地相应级别渔船事故调查机关调查。

渔业船舶在渔港水域外发生水上事故,由船籍地相应级别渔船事故调查机关调查。第一到达港与船籍地不一致的,船籍地渔船事故调查机关可委托第一到达港渔船事故调查机关调查;不同船籍港渔业船舶间发生的事故由其共同上级渔船事故调查机关调查,也可由其共同上级渔船事故调查机关指定的有关渔船事故调查机关调查。

第二十八条渔业船舶水上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应坚持实事求是、公平、公正的原则,各级应急指挥中心和渔业船舶水上事故调查机关应及时、准确报告事故,查清事故经过与损失,分析事故原因,确认事故性质,认定事故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

第二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海事局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负责对在渔港水域外发生的渔业船舶与非渔业船舶(军事船舶除外)之间发生的碰撞事故进行调查,渔业执法监督机构配合参与,共同形成调查处理报告和意见。

第三十条对确认事故性质为渔业船舶水上生产安全事故的,其调查处理按《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和《福建省安全生产条例》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章责任追究

第三十一条对渔业船舶水上生产安全事故负有责任的船员、所有人和生产经营人(含单位),渔业船舶水上事故调查机关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港航监督行政处罚规定》等有关规定,按照事故性质和情节给予相应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渔业船舶未配备船载终端或故意不装船、不开机,故障后不及时维修的,经责令整改,但仍未整改到位的,应列入渔船黑名单,按照有关规定予以暂停发放、扣减、直至取消燃油补贴;造成海难事故的,依法追究渔船经营者和船长的安全责任。

第三十二条渔业船舶发生水上生产安全事故,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的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机构、渔业船舶检验机构、应急指挥中心等机构工作人员未依法履行职责,有下列行为之一、依法应当追究责任的,由有权机关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按规定受理、审核和审批渔业船舶证书证件的;

(二)未对申请进出港签证渔业船舶所持的渔业船舶证书、证件进行审核的;

(三)发现渔业船舶存在安全生产隐患,未责令经营者限期整改或责令渔船禁止离港的;

(四)隐瞒不报、谎报、拖延报告渔业船舶生产安全事故的;

第三十三条其他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依法应当追究责任的行为,由有权机关依法处理。

第七章附则

第三十四条渔业船舶水上生产安全事故是指以下情况造成渔业船舶损坏、沉没或人员伤亡的事故:

(一)碰撞:指船舶与船舶或船舶与排筏、水上浮动装置发生碰撞造成船舶损坏、沉没及人员伤亡,以及船舶航行产生的浪涌致使他船损坏、沉没或人员伤亡;

(二)风损:指渔业船舶因风力造成船舶损坏、沉没或人员伤亡;

(三)触损:指渔业船舶触碰岸壁、码头、航标、桥墩、钻井平台等水上固定物和沉船、木桩、渔栅、潜堤等水下障碍物,以及船舶触碰礁石或搁置在礁石、浅滩上,造成船舶损坏、沉没或人员伤亡;

(四)自沉:指渔业船舶因超载、装载不当、船体漏水等原因或不明原因,造成船舶沉没或人员伤亡;

(五)火灾:指渔业船舶因非自然因素失火或爆炸,造成船舶损坏、沉没或人员伤亡;

(六)机械损伤:指影响适航性能的渔业船舶机件或重要属具的损坏、灭失,以及操作和使用机械或网具等生产设备时造成的人员伤亡;

(七)触电:指船上人员不慎接触电流导致人员伤亡;

(九)溺水:指船上人员不慎落入水中导致人员伤亡;

(十)网具损毁:指因人为外力造成的网具损坏或灭失;

(十一)其它:以上类型以外的引起财产损失或人身伤亡的渔业船舶水上生产安全事故。

第三十五条渔业船舶自然灾害事故是指以下灾害造成渔业船舶损坏、沉没或人员伤亡的事故:

(一)台风或大风:指渔业船舶在准许航行作业区为沿海航区(Ⅲ类)、近海航区(Ⅱ类)、远海航区(Ⅰ类)分别遭遇8级、10级和12级及以上风力袭击,或在港口、锚地遭遇超过港口规定避风等级的风力袭击,或遭遇Ⅱ级警报标准以上海浪袭击,造成渔业船舶损坏、沉没或人员伤亡。依据风源确定为台风或大风类型;

(二)龙卷风:指渔业船舶遭遇龙卷风袭击,造成渔业船舶损坏、沉没或人员伤亡;

(三)风暴潮:指渔业船舶在港口、锚地遭遇Ⅱ级警报标准以上风暴潮袭击,造成渔业船舶损坏、沉没或人员伤亡;

(四)雷暴:指渔业船舶遭遇强对流发展成积云后出现的雷电袭击,引起火灾、爆炸,造成渔业船舶损坏、沉没或人员伤亡;

(五)海啸:指渔业船舶遭遇海底地震、海底火山爆发、海岸山体和海底滑坡等引发的Ⅱ级警报标准以上海啸袭击,造成渔业船舶损坏、沉没或人员伤亡;

(六)海冰:指渔业船舶在海(水)上遭遇预警标准以上海冰、冰山、凌汛袭击,造成渔业船舶损坏、沉没或人员伤亡;

(七)其它:指渔业船舶遭遇由气象机构或海洋气象机构证明或有关主管机关认定的其它自然灾害袭击,造成渔业船舶损坏、沉没和人员伤亡。

第三十六条渔业船舶水上事故分为以下等级:

(一)特别重大事故,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含失踪),或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较大事故,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一般事故,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10人以下重伤,或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第三十七条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第一条为加强小型渔业船舶管理,保障渔业船舶和渔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船舶检验条例》、《福建省渔港和渔业船舶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小型渔业船舶,是指船长未满l2米且主机功率未满44.1千瓦(60马力)的捕捞渔船、养殖渔船和渔业生产服务船,但排、筏除外。

本省小型渔业船舶修造、检验、登记以及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县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小型渔业船舶管理工作。

县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对小型渔业船舶实施监督管理。

渔业船舶检验机构依法负责小型渔业船舶的检验工作。

县(市、区)尚未设立渔业船舶检验机构和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机构的,检验和登记工作由设区市渔业船舶检验机构和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机构负责。

第五条海洋小型渔业船舶检验、登记统一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小型渔业船舶证书》,内陆小型渔业船舶检验、登记统一发放《福建省内陆小型渔业船舶证书》。

第二章渔业船舶修造

第六条木质小型渔业船舶修造场(所)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相应的修造场(所);

(二)配备基本的加工设备和检测工具;

(三)拥有经考核合格、掌握木质小型渔业船舶性能和建造工艺的专业人员。

第七条县级渔业船舶检验机构负责木质小型渔业船舶修造场(所)的审查确认,并向社会公布。

市级渔业船舶检验机构指导木质小型渔业船舶修造场(所)的确认工作,并负责监督检查。

第八条由未经确认公布的木质小型渔业船舶修造场(所)修造的木质小型渔业船舶,有关渔业船舶检验机构和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机构不予受理、检验和登记申请。

第九条制造小型海洋渔业捕捞船舶应当凭有效的渔业船网工具指标批准书。

第十条钢质小型渔业船舶和玻璃钢质小型渔业船舶的修造场(所)的认可按农业部的规定办理。

第三章渔业船舶检验

第十二条下列小型渔业船舶实行登船检验方式:

(一)有固定甲板室的小型海洋捕捞渔船、渔业生产服务船的初次检验、换证检验,以及在换证期限内中间的一次年度检验;

(二)没有固定甲板室的小型海洋捕捞渔船、渔业生产服务船的初次检验或换证检验;

(三)小型海洋捕捞渔船、渔业生产服务船改变主尺度、总吨位、主机功率和作业方式后的当年年度检验;

(四)海洋养殖船的初次检验和换证检验;

(五)内陆渔业船舶的初次检验和换证检验。

第十三条实行登船检验的,检验人员应当实船确认船舶的类型、主尺度、主机轴系型式及功率等主要技术参数以及安全设备的配备情况。

(一)有固定甲板室的海洋捕捞渔船、渔业生产服务船除换证期限内中间一次年度检验外的年度检验;(二)没有固定甲板室的海洋捕捞渔船、渔业生产服务船的年度检验;(三)海洋养殖船的年度检验;(四)内陆渔业船舶的年度检验。

第十六条小型渔业船舶应当按照规定标明船名号,并满足下列基本技术要求和最低安全设备配备标准。

(一)基本技术要求:

1、船体结构可靠,水密性良好;

2、有排除舱底水的设施或工具;

3、动力机械安装可靠,工作正常。

(二)安全设备最低配备标准:

1、救生衣每人l件;

2、白环照灯1盏或手电筒1只;

3、锚泊用的锚或缆绳1副;

4、有效的声响器具l个;

5、符合规定要求的通讯安全设备。

第十七条小型海洋渔业船舶除满足第十六条规定的条件之外,还应当满足下列要求:

(一)没有固定甲板室的,

1、配备指南针l个、收音机1台;

2、航区限定在距岸或距庇护地不超过3海里;

3、船员数限定2至3人;

4、需要夜间航行的,按照《渔业船舶法定检验规则》规定配齐号灯。

(二)有固定甲板室的,除满足本条第(一)项要求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1、航行区域距岸超过3海里的,应当按《渔业船舶法定检验规则(2002)》要求,进行稳性简易衡准校核;

2、每船应配备灭火器1只;

3、船员数超过3人时,应配备救生圈1个;

4、应当按《渔业船舶法定检验规则(2002)》要求配齐号灯。

第十八条内陆小型渔业船舶除满足第十六条规定的条件之外,还应当满足下列要求:

(一)航区限定在实际作业区域;

(二)船员数超过3人时应配l个救生圈;

(三)需要夜间航行的,按《渔业船舶法定检验规则》(2002)规定配齐号灯。

第四章渔业船舶登记

第十九条本办法所称的小型渔业船舶登记项目是指:

(一)所有权登记;

(二)国籍登记。

抵押权登记、光船租赁登记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船舶登记办法》办理。

第二十条小型渔业船舶登记的港口是小型渔业船舶的船籍港。每艘小型渔业船舶只能有一个船籍港,船籍港可以由船舶所有人依居住地或经营地就近选择。

第二十一条小型渔业船舶只能有一个船名,船名编制按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关于渔业船舶登记有关事项的通知》规定授予。

第二十二条小型渔业船舶所有权的取得、转让和灭失,应当办理所有权登记,未经登记,不得对抗第三人。

第二十三条小型渔业船舶由两个以上法人、公民或其他组织共有的,应当办理所有权登记,未经登记,不得对抗第三人。

第二十四条登记机关在办理小型渔业船舶所有权登记的同时办理国籍登记。

第二十五条凡登记内容发生以下之一变更时,船舶所有人应申请办理变更登记:

(一)船名号;

(二)船籍港;

(三)船舶尺度、吨位或种类;

(四)船舶主机类型、数目或功率;

(五)所有权未发生转移的船舶所有人名称或住址;

(六)船舶共有情况。

第二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船舶所有人应当在30日内向渔政渔港监督机构申请办理所有权注销登记:

(一)船舶所有权转移;

(二)船舶灭失或失踪满6个月;

(三)船舶报废或拆毁。

逾期未办理小型渔业船舶所有权注销登记的,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机构应当予以公告,公告期为30日。公告期届满后,对其所有权和国籍登记予以注销。

办理小型渔业船舶所有权注销登记应当收回小型渔业船舶证书。

第五章渔业船员配备、培训与考试

第二十七条小型渔业船舶职务船员配备驾驶员和轮机员各1人,但无固定甲板室和挂机(桨)的小型渔业船舶,可以配驾机员1人。

第二十八条县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就地组织培训。

对小型渔业船舶船员考试科目的设置,以实际操作为主,着重考核船舶操作以及安全法律法规知识。

第六章渔业船舶证书的申请(报)与办理

第二十九条申请(报)办理、变更、注销小型渔业船舶证书的,应当填写申请(报)表,向县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所属的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机构提出申请(报)。

第三十条申请(报)办理小型渔业船舶证书应当交验下列材料:

(一)取得船舶所有权的合法文件。

1、新制造的渔业船舶,应当交验建造合同和交接凭证的原件。

2、购买取得所有权的,应当交验买卖合同、交接凭证和原登记机关出具的'“注销登记证明书”的原件。

3、通过继承取得所有权的,应当提供具有相应法律效力证明文件的原件;通过赠与、拍卖、法院判决取得所有权的,应当提供具有相应法律效力证明文件的原件。

4、两个以上的法人、公民或其他组织共有的,应当提供共有股份协议的原件。

(二)船舶所有人的身份证明的原件和复印件。

(三)其他要求交验的材料。

第三十一条申请办理变更登记应当交验下列文件:

(一)小型渔业船舶证书;

(二)扩大主机功率的捕捞渔船应提供海洋渔业船网工具指标批准书;

(三)登记机关要求交验的其他材料。

第三十二条申请(报)人口头申请的,负责受理工作的人员应当代为填写申请(报)表,交由申请(报)人核对或者向申请(报)人宣读,并由申请(报)人签字确认。

第七章渔业船舶安全监督管理和保障

第三十三条小型渔业船舶所有人(经营人)对小型渔业船舶安全生产全面负责。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依法并按照省人民政府有关规定,履行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县级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小型渔业船舶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具体的监督管理工作由县级渔政渔港监督机构承担。

第三十四条小型渔业船舶临水作业时,作业人员必须穿着救生衣。

第三十五条小型渔业船舶进出渔港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签证登记。

小型渔业船舶应当服从当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民委员会、乡镇船舶管理站、签证站的日常安全监督管理。

第八章附则

第三十六条本办法中的换证检验是营运检验的一种方式,是在初次检验完成后每四年进行的一次常规检验;年度检验是营运检验的一种方式,是在初次检验与换证检验之间或换证检验与换证检验之间每年进行的一次常规检验。

第三十七条本办法自8月1日起施行,以前的省海洋与渔业局发布的有关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按本办法执行;本办法未规定的,按国家的有关规定执行。

关于广东省渔业船舶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全文)

第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指导、协调和监督渔业船舶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依法查处无照修建渔业船舶和销售假冒伪劣船用产品的行为。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渔港消防船的业务指导,监督渔业码头、渔港内油库、渔业船舶修造等单位及在港渔业船舶落实消防安全措施。

海事管理机构负责调查处理渔港水域外发生的渔业船舶与非渔业船舶之间的水上交通事故,追查肇事逃逸船舶,但是,与军事船舶、参加比赛的体育运动船艇之间的水上交通事故除外。

渔业船舶检验机构负责依法对渔业船舶设计、制造、改造、修理单位进行监督管理,依法检验渔业船舶和船用产品。

海上搜寻救助指挥机构负责组织、协调和指挥海上遇险人员搜寻救助。

第十五条各级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渔政监督管理机构开展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时,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一)要求被检查单位或者个人提供渔业船舶和船员的证书证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防台风预案、安全生产管理档案等有关文件和资料;

(二)要求被检查单位或者个人对渔业船舶安全生产的有关问题作出说明;

(三)进入被检查渔业船舶或者渔业船舶生产场所进行勘查、取证;

(四)责令改正违反渔业船舶安全生产规定的行为。

第十六条对被责令改正的渔业船舶,应当通报渔业船舶所有者户籍所在地或者企业注册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第十七条渔民专业合作社、渔业行业协会应当加强行业自律,宣传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督促落实安全生产基本要求,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和检查。

第十八条船员和社会公众可以向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渔政监督管理机构举报渔业船舶事故隐患和安全生产违法行为。

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渔政监督管理机构接到举报后,应当及时核查,并依法查处。

第四章应急与救助

第十九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领导,健全预警预报信息发布机制,完善应急处置配套设施建设和遇险人员撤离、安置以及灾后复产配套措施,做好物资储备。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协助组织渔业船舶自救互救以及渔业船舶回港和渔民上岸避险,并按照规定上报有关情况。

第二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订并组织实施渔业船舶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组织渔业船舶开展应急演练。

在危及船员生命安全的紧急情况下,船长应当及时作出弃船决定,并最后离船。

第二十三条渔政监督管理机构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按照规定上报当地人民政府和有关主管部门,并进行应急处置。

第二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建立渔业船舶海难搜救互助金,补偿和奖励积极参与渔业船舶遇险搜寻救助的单位和个人,救助因事故导致生活困难的'人员。

渔业船舶所有者、经营者应当依法为船员购买工伤保险。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六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所属渔政监督管理机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渔业船舶所有者、经营者为单位的,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渔业船舶所有者、经营者为个人的,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一)未配备适任船员的;

(二)未配置或者使用安全生产设备的;

(三)未安装电子身份识别标签的。

第二十七条渔业船舶船长违反本办法第八条规定,未落实船员岗位安全生产职责或者航行安全、跟帮生产等安全生产制度的,由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所属渔政监督管理机构予以警告。

第六章附则

第三十条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安全生产设备,是指渔业船舶救生、消防、航行、信号、通信等设备。

(二)渔业船舶跟帮生产,是指以两艘以上渔业船舶为一个帮组,共同出航作业,航行与作业期间相互联络,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及其他紧急情况时相互救助的生产组织形式。

(三)休闲渔业,是指以休闲娱乐为目的,从事水上垂钓、捕捞、采集、观光、体验渔业生产等与渔业有关的休闲活动。

第三十一条本办法自10月1日起施行。

广东省渔业船舶安全生产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了加强渔业船舶安全生产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渔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广东省渔港和渔业船舶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渔业船舶的安全生产及其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渔业船舶所有者、经营者应当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渔业船舶船长对渔业船舶的安全生产承担直接责任。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渔业船舶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支持、督促各有关部门依法履行渔业船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加强对渔业船舶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检查,协助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渔政监督管理机构负责渔业船舶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和业务指导。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推动渔业船舶更新改造,鼓励和引导使用标准化渔业船舶,提高渔业船舶安全适航性;划定并公布渔港水域,加强渔港、避风塘等防灾减灾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管理和维护,提高渔业船舶安全生产保障能力。

第七条渔港范围内生产经营者应当履行消防安全职责,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

渔业船舶所有者、经营者应当建立渔业船舶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按照规定配备适任渔业船员(以下简称船员),配置和使用消防、救生等安全生产设备,安装电子身份识别标签,定期保养渔业船舶,确保渔业船舶安全适航。

渔业船舶所有者、经营者为企业的,还应当配备渔业船舶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制定渔业船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应急预案,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档案和考核与奖惩制度,定期组织开展渔业船舶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渔业船舶安全生产设备配置标准和管理规定由省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另行制定。

第八条渔业船舶船长应当落实船员岗位安全生产职责以及航行安全、跟帮生产等安全生产制度;定期组织检查安全生产设备、证书证件、船员配备以及渔业船舶适航等情况,排查生产安全事故隐患,落实整改措施。

船员在船工作期间应当履行船员职责,服从指挥和管理,按照规定使用安全生产通信指挥系统终端,发现隐患应当向船长报告并及时排除。

第九条禁止渔业船舶从事下列活动:

(一)违法载客或者从事休闲渔业等活动;

(二)擅自改变船体结构;

(三)危险天气警报未解除情况下出航;

(四)超过核定航区或者抗风等级航行和作业;

(五)在主航道、通航分道、桥梁水域、枢纽闸口水域、横水渡口水域、锚地、码头前沿以及回旋水域等通航密集区域从事捕捞活动;

(六)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禁止活动。

被责令停航的渔业船舶,应当按照要求整改后方可从事渔业生产活动。

第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损坏渔业船舶助航、导航、通信、消防等公共安全设施设备。

造成公共安全设施设备损坏的,应当依法赔偿。当地主管部门对损坏的公共安全设施设备应当及时修复。

第十一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渔业船舶安全生产责任管理年度目标和工作措施,将渔业船舶安全生产纳入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落实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明确渔业船舶安全生产责任人,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立渔业船舶跟帮生产制度和渔业船舶安全生产管理台账,督促渔业船舶所有者、经营者以及船长依法生产,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

第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渔政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履行下列监督管理职责:

(一)宣传贯彻渔业船舶安全生产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普及渔业船舶安全生产知识;

(二)组织实施渔业船舶安全生产分类监管,开展渔业船舶安全检查及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三)组织实施渔业船舶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协调渔业船舶安全生产应急处置;

(四)开展渔业船舶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建设渔业船舶安全生产动态监管信息系统;

(五)调查与处理渔业船舶水上事故;

(六)指导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开展渔业船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七)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监督管理职责。

第二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建立渔业船舶海难搜救互助金,补偿和奖励积极参与渔业船舶遇险搜寻救助的单位和个人,救助因事故导致生活困难的人员。

第二十六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所属渔政监督管理机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渔业船舶所有者、经营者为单位的,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渔业船舶所有者、经营者为个人的,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章安全生产保障

渔业船舶所有者、经营者应当建立渔业船舶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按照规定配备适任渔业船员(以下简称船员),配置和使用安全生产设备,安装电子身份识别标签,定期保养渔业船舶,确保渔业船舶安全适航。

THE END
1.解析常用法律1000条法律基础知识的全方位指南在日常生活中,了解和运用法律知识对于个人的权益保护和合法权益维护至关重要。《常用法律1000条》作为一种简化版的法律资料,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快速学习并掌握基本法律原则的平台。以下是对该资料的一些关键点解析: 法律体系概述 法律体系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之一,它通过一系列明确、具体、可操作性的规章制度来规范社会关系。https://www.fikyjuyw.cn/nong-ye-zong-he/405456.html
2.常用法律1000条揭秘我国法律的日常智囊团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法律的存在无处不在,它就像一位默默无闻却又不可或缺的智囊团。有时候,我们可能会感到迷惑,不知道哪些法律是我们最需要关注的。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常用法律1000条”,它到底是什么?以及我们如何从中汲取知识。 首先,“常用法律1000条”并不是一个具体的法规,而是一种概念性上的总结。这包括https://www.qmso18vkw.cn/jun-lei-zi-xun/412204.html
3.普法课堂现在有多少部法律?2024年11月12日,中国人大网公布最新版的法律目录:现行有效法律目录(305件),并且包含了各部法律的颁布和修订时间。每天学点法律知识编辑推送,供普法学习参考: 点击名称阅读法律全文·收藏分享随时学习查询 现行有效法律目录(305件) (截至2024年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5MzQzMjI5OA==&mid=2247516020&idx=4&sn=23c9cead7337a1efc44d8de9cf0e7911&chksm=ed91923394daedf95039f942d2c02a25d956e3922f8b25b14541168b3954d65bfbfc2308aa9e&scene=27
4.百法纷争法律千条的反差世界在这个充满变数的时代,法律就像一把双刃剑,它既能保护弱小,也可能成为权力的工具。常用法律1000条,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和选择。今天,我们将探索这些法律背后的故事,以及它们如何塑造我们的社会。 法律与生活的交织 https://www.cojznovtpy.cn/xue-shu-huo-dong/357367.html
5.常用法律1000条解析百姓生活中的关键法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法律问题。例如,购物时的退货政策、租房合同的签订、工伤保险的申请等,这些都是我们需要了解并遵守的一系列法律规定。而“常用法律1000条”则是指一系列在中国司法实践中频繁应用的法律条文,它们涵盖了婚姻家庭、劳动争议、知识产权保护等多个领域,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法律资源。 https://www.b9yemu9l.com/jun-lei-zi-xun/443727.html
6.常用法律1000条我来教你如何不再怕遇到法律问题了如果你是那种总感觉自己不够了解法规,害怕一不小心就踩了什么红线,那么这篇文章就为你解锁了一扇门——常用法律1000条!以下,我将带你一起探索这个神奇的世界,让你的生活变得更加从容自信。 1. 法律知识不是过时的书本 首先要明白的是,常用法律1000条并不是指我们必须记住所有1000个条款,而是一种思维方式。在实际https://www.erdqcvtxm.cn/gong-qiu-shi-chang/386274.html
7.现行有效法律目录(305件)(截至2024年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闭幕 按法律部门分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88年) 51.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国家豁免法(2023年通过) 52.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2023年通过) 民法商法(25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0年通过) https://ssfb86.com/mobile/News/detail/newsid/8482.html
8.常用法律1000条别让这些小规定给你整乱了心简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一些法律条款,但这些法律背后的含义和我们平时的沟通方式有时候是差别很大的。比如,当你在网上购物遇到问题,可能会想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但具体的规定你可能不太清楚。 《常用法律1000条》这个词汇听起来似乎很抽象,但其实它包含了很多我们日常生活中都可能涉及到的法律知识,比如合https://www.gvc8vf4gh.cn/jun-lei-cai-pu/187710.html
9.法律知识解密常用法律1000条法治生活的智囊团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论是购物、出行还是就业,几乎所有的行为都受到了一系列法律条款的约束。其中,“常用法律1000条”作为民法典的一部分,对我们的社会和经济活动产生了深远影响。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如何利用这套法律体系来应对各种生活中的问题。 首先,让我们从消费者权益保护开始。根据《常用法律1000条》,消费者https://www.cehhoilbv.com/jun-lei-cai-pu/462400.html
10.我国现行有效法律298部全汇编!共298件部法律 (按法律部门分类) 一、宪法(1件+5修正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2年12月4日通过。1988年4月12日第一次修正,1993年3月29日第二次修正,1999年3月15日第三次修正,2004年3月14日第四次修正,2018年3月11日第五次修正) 附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http://www.isenlin.cn/sf_F118B7D796584B2E971B957B7C0CE244_209_nfp0658.html
11.法律大全1至1000条刑法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是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的法律。 法律大全1至1000条刑法讲解相关内容就介绍到这里吧,如果对本文章还有什么不能够理解的,可以通过找律师进行咨询指导,他们能够直接的告诉你的答案。https://www.fljg.com/xingfa/676923.html
12.小程序之100推荐:901~1000法条大全小程序简介:提供我国现行法律的搜索、查询服务,打造权威的法律法规查询系统。 请至极乐小程序商店搜索『法条大全』,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920、汽车报价库 汽车报价库小程序简介:汽车报价库囊括9000多款车型,全国20000多家合作经销商,为您提供最专业贴心的汽车查询服务。 https://blog.csdn.net/weixin_34248705/article/details/92047659
13.常用法律1000条总之,无论是在个人还是企业层面上,《常用法律1000条》的学习与实践都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能帮助我们避免潜在风险,更能提升我们的专业素养,使我们的行为更符合社会道德规范,从而共同维护一个更加公正、谦逊、文明的地方。https://www.1lhyh3ij.cn/ke-yan-cheng-guo/416122.html
14.民法典第1000条内容是什么?专家导读 民法典第1000条内容,主要是涉及到一方存在侵权的行为而需要对另一方追究的相关责任情况,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双方无法协商达成一致意见的,还可以起诉到法院,由法院根据实际来进行判决处理。 民法典第1000条内容是什么? 一、 民法典第1000条内容是什么? 根据《民法典》(施行)第一千条 行为人因侵害人格权承担https://mip.64365.com/zs/1325335.aspx
15.www.maijia7.com/yyys/10247783.htm截至 2024 年 6 月底,美团无人机已经在深圳、上海、广州等城市开通 31 条航线,并累计完成订单超 不过,入选名额也较少,2021 年美团首批飞手招募时曾有超过 1000 名骑手报名参与转岗,最后只筛选最后 经济及社区发展、政治、法律和政策、历史、社会学、环境以及公共健康等等,算是社科领域比较综合的夏校。http://www.maijia7.com/yyys/10247783.htm
16.河南省刑事立案量刑最新标准大全(150项罪名)新闻动态2、盗窃罪(刑法第264条)【1】【6】 (一)盗窃价值2000元为“数额较大”(特殊情形(1-8)为50%),两年内三次盗窃的,入户盗窃的,携带凶器盗窃的,或者扒窃的,应予立案追诉,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二)盗窃价值5万元为“数额巨大”(特殊情形(3-9)为50%),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http://www.luoyanglc.jcy.gov.cn/newsshow.php?id=84
17.最高法:建设工程质量保证责任不能通过协议免除;地基工程经鉴定不保修期内出现的非因使用不当、第三方或者不可抗力造成的质量缺陷,承担无条件按交付时的原貌和质量标准实施修复的责任,保修责任不同于地基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的质量保证责任,且《协议书》第六条也约定:“本工程质量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及双方签订的《建设工程施工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5198317.html
18.山东省刑事立案量刑最新标准110网律师一、盗窃案:(刑法第264条) (一)盗窃价值2000元为“数额较大”(特殊情形(1-8)为1000元),两年内三次盗窃的,入户盗窃的,携带凶器盗窃的,或者扒窃的,符合立案标准。 (二)盗窃价值6万元为“数额巨大”(特殊情形(3-9)为3万元); (三)盗窃价值40万为“数额特别巨大”(特殊情形(3-9)为20万元); 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678734.html
19.最全的百科知识大全(10)和珅:原在清廷銮仪卫当差,因逢迎献媚,为乾隆所宠,官至文华殿大学士。乾隆死后,嘉庆帝宣布他20条罪状并令其自杀,被抄家,家产约值8亿两黄金,等于朝廷10年收 入。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1955年授予) (1)朱德 (2)彭德怀 (3)林彪 (4)刘伯承 https://www.360doc.cn/article/11735161_283112966.html
20.驾考学车宝典2025科目一1000题及答案12驾驶机动车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发生交通事故属于交通违章行为。正确错误 13雾天行车为了提高能见度,应该开启远光灯。正确错误 14驾驶未按规定定期进行安全技术检验的公路客运汽车、旅游客运汽车、危险物品运输车辆以外的机动车上道路行驶的,一次记1分。正确错误 15当机动车驾驶人准备超车,但无法保证与被超车辆的安https://ybjk.jsyks.com/dc737
21.黑产链大起底!25元可买1000条女生语音,还能另定制“聊污”内容从制作、贩卖,到利用这些语音、视频伪装成女性进行“撸包”骗取钱财,这条黑色产业链上的每一环需面临什么样的法律风险?南都记者就此采访了多位法律专家。 “几乎想象不到合法的使用场景。”对于上述女性社交语音包的用途,多位受访专家持一致观点。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告诉南都记者,判断一项技术是否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909/20/c2639899.html
22.每日学一“典”第1000条关于侵害人格权民事责任中关于消除影响恢《侵权责任法》第15条规定,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主要有:(1)停止侵害;(2)排除妨碍;(3)消除危险;(4)返还财产;(5)恢复原状;(6)赔偿损失;(7)赔礼道歉;(8)消除影响、恢复名誉。以上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本法第995条亦规定,人格权受到损害的,受害人有权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请求https://zhuanlan.zhihu.com/p/609501074
23.2022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卷二)题库大全2022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卷二)题库大全-上(单选部分4).docx,PAGE PAGE 1 2022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卷二)题库大全-上(单选部分4) 一、单选题 1.庞某有1辆名牌自行车,在借给黄某使用期间,达成转让协议,黄某以80元的价格购买该自行车。次日,黄某又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306/8046106106004061.shtm
24.北京至济南的铁路长1000千米,它可以看作一条()9元 4元 5元 2元 6元(1)如果贝贝想买一袋 和一条 需要()元。□○□=□(元)(2)如果贝贝想买一瓶 和一袋 需要()元。□○□=□(元)(3)贝贝打算用10元钱买一条 能找回()元。□○□=□(元)如果还想买一瓶 剩下的钱够不够?();如果不够,还差()元。□○□=□(元)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https://www.shuashuati.com/ti/44abfe65197249adbe61cb09edb1f086.html?fm=bdbds3ab50e32d23b91734d1815cdff72b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