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文财税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完善涉税专业服务行业制度体系,规范涉税专业服务行为,助力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我们起草了《涉税专业服务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2.通过信函方式将意见邮寄至:北京市西城区枣林前街68号国家税务总局纳税服务司(邮政编码100053),请在信封上注明“《涉税专业服务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字样。

国家税务总局

2024年11月28日

涉税专业服务管理办法(试行)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涉税专业服务行为,加强涉税专业服务行业管理,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维护国家税收秩序,促进市场公平竞争,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有关决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涉税专业服务,适用本办法。

涉税专业服务是指接受委托,利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就涉税事项向委托人提供的税务代理等服务。

第三条税务机关对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及涉税服务人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涉税专业服务进行管理。

涉税专业服务机构是指税务师事务所和提供涉税专业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代理记账机构、税务代理公司、财税类咨询公司以及其他提供涉税专业服务的机构。

涉税服务人员是指在涉税专业服务机构任职或受雇提供涉税专业服务的人员,以及依照法律法规、部门规章规定提供涉税专业服务的其他人员。

第四条税务机关应当建立健全以实名制为基础的涉税专业服务信用管理与风险管理机制,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规范和支持涉税专业服务行业按市场化原则为纳税人提供个性化服务。

第六条税务机关应当严格规范税务人员与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及涉税服务人员的交往行为。

税务机关及其税务工作人员不得参与或违规干预涉税专业服务机构经营活动。

税务机关及其税务工作人员对在涉税专业服务管理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应当依法予以保密。

第七条税务机关应当严格落实监督管理职责,积极发挥行业协会自律监督和社会监督作用,加强对涉税专业服务行业党的建设的指导。

第二章管理范围

第八条涉税专业服务包括以下内容:

(一)纳税申报代办;

(二)一般税务咨询;

(三)专业税务顾问;

(四)税收策划;

(五)涉税鉴证;

(六)纳税情况审查;

(七)其他税务事项代办;

(八)其他税务代理。

第九条税务机关对涉税专业服务实行分类管理,包括一般涉税专业服务和特定涉税专业服务。

本办法第八条第二项、第七项、第八项为一般涉税专业服务,第八条第一项、第三项至第六项为特定涉税专业服务。

第十条从事涉税专业服务应当具有相应的税收专业知识和技能。

税务机关鼓励纳税人、扣缴义务人选择专业水平高、信用好的机构提供特定涉税专业服务。

第十一条税务机关对税务师事务所实施行政登记管理。

第三章管理与服务

第十二条税务机关应当建立健全涉税专业服务管理工作机制,对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及涉税服务人员实行集中管理与服务。

税务机关应当加强涉税专业服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与服务的智能化、数字化水平,实现涉税专业服务数据集成、智能分析、风险提示、实时监控、信息推送等功能。

第十三条税务机关应当加强对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及涉税服务人员的实名制管理,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及涉税服务人员应当以真实身份提供涉税专业服务。

依照法律法规、部门规章规定提供涉税专业服务的其他人员,应当于首次提供服务前,向户籍所在地、经常居住地或提供服务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如实报送本人的基本信息。

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及涉税服务人员应当如实签署申报表等涉税文书。

第十四条税务机关应当运用信息技术对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及涉税服务人员赋予信用码。

信用码采用二维码形式,经扫码可展示持有者的基本信息及其信用情况。

涉税专业服务机构报送基本信息并作出信用承诺,取得涉税专业服务机构信用码。

涉税服务人员应当通过电子税务局等渠道经实名认证,取得涉税服务人员信用码。

第十六条税务机关建立涉税专业服务业务信息采集制度,利用现有的信息化平台分类采集业务信息,提高分析利用水平。

第十七条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应当加强合规建设,按照涉税专业服务业务规范的要求,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质量管理制度、风险控制机制,规范承揽和开展业务。

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及涉税服务人员在业务实施过程中,应当加强对委托人的税法宣传辅导,促进提高税法遵从度。

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应当建立业务记录制度,需要出具涉税报告和文书的,应当由承办业务的涉税服务人员签字并加盖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印章后交付委托人,由双方留存备查。法律、法规及国家税务总局规定报送的,应当向税务机关报送。

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应当支持涉税服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业务培训,保持其专业胜任能力。

第十八条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及涉税服务人员为委托人提供涉税专业服务,应当如实准确按照涉税专业服务类别对应的商品和服务税收分类编码开具发票。

第十九条税务机关应当建立涉税专业服务信用评价管理制度,涉税专业服务机构信用(英文名称为TaxServiceCredit,缩写为TSC)按照从高到低顺序分为五级,分别是TSC5级、TSC4级、TSC3级、TSC2级和TSC1级。

税务机关对涉税服务人员采取信用积分和执业负面记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信用记录,建立累积信用积分激励机制,并为其提供自身信用记录的查询及下载服务。

税务机关根据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及涉税服务人员信用情况采取激励和约束措施。

第二十条税务机关应当在门户网站、电子税务局和办税服务场所公示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名单及其信用情况,同时公示未经行政登记的税务师事务所名单、重点监管对象名单、涉税服务失信主体。

税务机关应当建立涉税专业服务机构信息公告制度,提供涉税专业服务机构信用等级及排名等查询服务,便于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自主比较选择涉税专业服务机构。

第二十二条税务机关应当为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及涉税服务人员提供便利化服务,不断优化税务信息系统的代理办税功能。

税务机关可以在涉税专业服务机构较为集中的区域,设立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办税服务专窗或专区。

第二十四条税务机关应当加强对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及涉税服务人员的宣传辅导,建立健全与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及其行业协会、纳税人之间的沟通机制。

税务机关可以委托行业协会对涉税专业服务机构提供涉税专业服务的执业质量进行评价。

全国税务师行业协会负责拟制涉税专业服务业务规范,报国家税务总局批准后施行。

第四章监督检查

第二十六条税务机关应当对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及涉税服务人员实行风险管理,对其逃避涉税专业服务管理、不依法纳税、执业违规等风险事项进行监督检查。

税务机关应当加强对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及涉税服务人员发布涉税违法违规信息问题的监测及处置。

第二十七条税务机关负责涉税专业服务的执业情况进行检查,包括以下检查内容:

(一)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内部制度建设情况;

(二)涉税专业服务机构报送的基本信息;

(三)涉税专业服务机构的执业资质;

(四)涉税专业服务机构报送的业务信息;

(五)涉税专业服务机构执行涉税专业服务业务规范情况;

(六)涉税报告和文书留存备查情况;

(七)其他监督检查事项。

第二十八条税务机关应当根据涉税专业服务机构的信用和风险等日常管理情况制定检查计划,明确检查的依据、频次、方式、内容和程序,抽取被检查对象;也可以根据举报投诉、涉税违法违规信息监测进行检查。

第三十条税务机关在检查完成后,应当形成检查报告。

对检查发现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及涉税服务人员存在违反本办法规定情形的,由主管税务机关进行处理。

对检查发现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及涉税服务人员存在其他涉税问题的,由税务机关按照规定进行处理;属于其他部门职责的,由主管税务机关移送有权处理部门。

对检查发现税务人员存在与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及涉税服务人员不当交往、涉嫌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行为的,由税务机关根据干部管理权限移送相应纪检机构处理,涉嫌违法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

第五章处理与处罚

第三十二条违反本办法,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提示提醒、责令限期改正或予以约谈,扣减信用积分或纳入负面信用记录(第一、二项情形除外);情节较重或逾期不改正的,由主管税务机关列为重点监管对象,扣减信用积分、降低信用等级或纳入负面信用记录(第一、二项情形除外),向委托人及委托人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风险提示;情节严重的,由主管税务机关列为涉税服务失信主体予以公告,向委托人及委托人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风险提示,所代理的涉税业务应当由其与委托人共同到税务机关现场办理:

(一)使用税务师事务所名称未办理行政登记的;

(二)提供涉税专业服务但未按规定报送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及涉税服务人员基本信息的;

(三)未按规定报送涉税专业服务业务委托协议、业务信息的;

(四)报送的基本信息、业务委托协议及业务信息与实际不符的;

(五)妨害税务机关依照本办法履行职责的;

(六)未以涉税服务人员身份,而以委托方办税人员身份办理业务,或者存在其他不以真实身份办理业务情形的;

(七)代为办理涉税业务未如实填报签署申报表等涉税文书的;

(九)涉税服务人员违反规定,以个人名义提供涉税专业服务的;

(十)其他违反税务机关管理规定的行为。

有前款第一项情形且逾期不改正的,除按上述规定处理外,应当由税务机关提请同级市场监管部门责令其限期变更市场主体登记;对超过市场监管部门限期仍不改正的,由税务机关提请同级市场监管部门吊销其营业执照。

(二)未按涉税专业服务业务规范执业,出具虚假意见的;

(四)公开歪曲解读税收政策,扰乱正常税收秩序的;

(五)唆使、诱导、帮助他人实施涉税违法违规活动的;

(六)利用服务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的;

(七)以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的名义敲诈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

(八)向税务机关工作人员及其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等亲属和其他特定关系人输送不正当利益或者指使、诱导委托人输送不正当利益的;

第三十四条存在第三十二条第一款所列情形的,情节较重或逾期不改正的,对机构处以一千元以下、对人员处以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对机构处以二千元以下、对人员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

存在第三十三条所列情形的,对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处以二千元以下、对涉税服务人员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对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处以五千元以下、对涉税服务人员处以二千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对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处以一万元以下、对涉税服务人员处以五千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五条涉税专业服务机构有证据证明涉税服务人员的违法违规行为属与本机构无关的个人行为的,可免予对涉税专业服务机构的处理处罚。

第六章附则

第三十七条各省级税务机关可以依据本办法,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并报国家税务总局备案。

第三十八条本办法所称“以上”“以下”,均含本数。

第三十九条本办法自年月日起施行。

本办法施行之前涉税专业服务有关管理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四十条本办法由国家税务总局解释。

关于《涉税专业服务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的起草说明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完善涉税专业服务行业制度体系,规范涉税专业服务行为,助力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根据《2024年税务部门规章制定计划》安排,税务总局研究起草了《涉税专业服务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以下称《管理办法》),拟以部门规章形式发布施行。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一、起草背景

(一)制定办法是完善涉税专业服务法规制度建设的重要措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要完善中介服务机构法规制度体系,促进中介服务机构诚实守信、依法履责。制定规章是完善涉税专业服务行业法规制度体系的必要环节。

(二)制定办法是促进涉税专业服务行业规范发展的有力支撑。一直以来,税务机关始终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从制度层面明确开放涉税专业服务市场,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为涉税专业服务从业主体营造了公开透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但在制度运行过程中,涉税专业服务行业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抓紧修改完善涉税专业服务管理制度机制,有利于进一步促进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三)制定办法是提升税收服务和管理效能的客观需要。税务机关始终坚持服务与管理并重的理念,《管理办法》明确多项措施,规范和支持涉税专业服务行业依法依规按市场化原则为纳税人提供个性化服务,提升涉税事项办理便利水平。明确发挥涉税专业服务行业的积极作用,使其成为促进税收现代化建设、提高全社会税法遵从度的有力“帮手”。同时,明确加强行业管理和执业管理,规范行业发展,增强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及从业人员的诚信服务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知法守法意识。

二、主要内容

《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共6章40条,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为总则,共7条,规定本办法的制定依据、适用范围、适用对象、执业规范、行为规范、管理方式等。

第二章为管理范围,共4条,明确涉税专业服务内容、实施分类管理、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原则要求、对税务师事务所行政登记管理等。

第三章为管理与服务,共14条,规定实名制管理、信用码管理、信息采集与报送、执业规范和业务记录、信用评价管理、信息公告、便利化服务等。

第四章为监督检查,共6条,规定检查主体、检查内容、检查方式、检查程序等。

第五章为处理与处罚,共5条,规定对存在违法违规情形的机构及人员所采取的处理处罚措施,以及对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管理责任的追究。

第六章为附则,共4条,包括具体实施办法、部分释义、生效日期和解释权等。

税务总局发布《2019年以来系列税费支持政策即问即答汇编》

THE END
1.法律援助申请的条件有哪些?法律援助申请的条件有哪些? 答: 1.申请人系公民或者符合法定条件的其他当事人且没有委托代理人或者辩护人; 2.因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需要法律援助; 3.申请事项在龙华区审理; 4.符合本市的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或者申请事项依法不受经济困难条件限制;http://www.szlhq.gov.cn/lhxinqu/gzcy/zwjg/1222601/content/post_11817680.html
2.开,销售发票,经纪代理服务,服务费,开票,申报,增值税,免税,政策经营范围有国际货运代理,开的销售发票,内容是 经纪代理服务-运输代理服务费,开票内容没有国际货运代理几个字,申报增值税的时候是免税的吗?享受免税政策吗?-相似问题列表http://www.kjb100.com/like/254671.html
3.法律援助补贴享受优惠的3个问题一、取得法律援助补贴有什么优惠政策? 根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法律援助补贴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规定,对法律援助人员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规定获得的法律援助补贴,免征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 二、法律援助补贴免税需要符合哪些条件? (一)免税申报的主体 http://www.xinchen0351.com/h-nd-8480.html
4.工资免税怎么申请律师普法工资免税怎么申请2020-03-22 1,055 普法内容1、打开自然人电子税务局,选择公司名称,输入登录密码,点击登录。 2、进入系统主界面,点击综合所得申报。 3、进入综合所的申报主界面,点击正常工资薪金所得。 4、页面弹出申报界面,输入员工的工资资料。 5、资料输入好之后,把页面拉到最后面,在减免税额处填写免税的金额https://www.110ask.com/tuwen/8756303440492232755.html
5.个税赡养老人如何申报诉讼指南: 起诉书怎么写 诉讼费 聘请律师合同 诉讼费收费标准 诉前保全 诉讼时效 诉讼保全担保 追诉时效 诉讼时效中断 诉讼时效司法解释 官司打输了律师费谁出 律师函的法律效力 展开 法律援助: 如何申请法律援助 申请法律援助的条件 法律援助的范围 律师法 工信部投诉 离婚: 女方提出离婚吃亏在哪 离婚证 离婚起https://www.66law.cn/laws/1770507.aspx
6.盗用他人信息申报个税如何处罚?盗用他人信息申报个税的行为构成诈骗罪,处罚标准是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https://mip.64365.com/zs/1415843.aspx
7.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北京市残疾人政策服务手册4.城市低保边缘家庭的重残人如何申请获得民政部门生活补助? 城市重残人(年满16周岁以上且生活不能自理的一级、二级、三级视力残疾人)家庭月人均收入高于本市当年城市低保标准、低于本市当年最低工资标准的,重残人本人参照城市低保标准享受生活补助,并按救助系数1.1享受分类救助待遇,但不享受粮油帮困等其他城市低保配套https://www.bdpf.org.cn/n1508/n1509/n1511/c34729/content.html
8.个体工商户减免税申请(通用14篇)篇3:个体工商户减免税申请 美国的W.B·梅格斯博士在《会计学》中指出:人们合理而又合法地安排自己的经营活动, 使其缴纳尽可能少的税金, 他们使用的方法可称之为纳税筹划。少缴税和延迟缴税是纳税筹划的目标所在。王素荣在《税务会计与税收筹划》中提到: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在不违反税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https://www.360wenmi.com/f/fileuzsa0cgg.html
9.法律援助补贴免征个税申报操作流程自2022年1月1日起,对法律援助人员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规定获得的法律援助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法律援助机构向法律援助人员支付补贴时,在自然人电子税务局(扣缴端)为取得法律援助补贴的人员,按“劳务报酬”进行免税申报。具体操作指引如下: 第一步:在【综合所得申报】中选择【劳务报酬(一般、法律援助补https://www.niuacc.com/zxsscl/209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