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的开放带来了资本运作的活跃。《中国经营报》记者从香港数码港方面了解到,作为香港最大的科技企业孵化器,截至今年11月,这里已经汇聚了超过270家Web3.0概念公司,累计融资超过4亿港元,其中由中国内地创始人创办的公司已占三成。
距离香港特区政府2022年10月底发出《有关香港虚拟资产发展的政策宣言》过去两年,种种迹象显示,香港Web3.0行业发展正在进入新阶段。
巨头布阵
圆币科技行政总裁刘宇(RitaLiu)近期颇为忙碌,她在两场股东会间隙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在沙盒中,圆币科技将对发行的港元稳定币(HKDR)展开例如数字资产交易、跨境贸易支付等应用场景的测试,未来测试成熟以及监管放行后,计划在香港持牌虚拟资产交易所HashKeyExchange正式上线HKDR。
由于价值与某种货币或资产挂钩,在刘宇看来,稳定币可以看作Web2.0世界和Web3.0世界的重要连接器。HKDR的优势是得到了香港监管支持,合规性明确。而稳定币公司在全球市场上,已有成熟的市场表现和商业模式。
有别于直接入局稳定币赛道,蚂蚁集团在Web3.0业态中选择了一条“数实融合”的路线。
大公司对于Web3.0领域的布局可视为一种对“创新者窘境”的应对。上海曼昆律师事务所创始人刘红林律师长期专注Web3.0领域合规研究,在他看来,巨头总会担忧来自边缘的创新,其涉足Web3.0更多是针对下一个增长点和技术趋势的布局。
事实上,在2017年以后,很多互联网大厂均针对加密项目进行过不同程度开发,虽然在技术侧并没有太大门槛,但应用场景颇难实现商业化。据记者向一位业内人士了解,一些大厂和原生区块链公司与各级政府也合作了不少联盟链项目,但多是不温不火。此后,NFT(数字藏品)赛道同样也没有太大的水花。而此次大型科技公司押注香港市场。
由于与当地监管的深入绑定以及场景的相对明确,也有了些许“这次真的不一样”的意味。
政策加速器
机构的抢滩背后,是香港监管当局在2022年开始对Web3.0领域明确支持的政策导向。
2022年10月底,香港特区政府发布《有关香港虚拟资产发展的政策宣言》向业界明确了香港大力发展虚拟资产、打造全球虚拟资产中心的政策方向,也确立了由特区政府通过香港财库局总览,香港金管局、香港证监会跨部门监管的监管框架。
从监管态度上看,相比新加坡,中国香港的政策更加谋求发展与监管并重。在这种监管理念下,稳定币和代币化成为目前香港金管局在Web3.0领域锚定的两个重要方向。在业界看来,由于可以实现与传统金融系统交互或与现实资产的锚定,实现相对低波动的稳定价值,上述两大赛道是目前监管相对的“舒适区”。
今年3月,香港金管局正式推出针对港元稳定币的监管沙盒,以设立一个在维系金融体系稳定和推动创新之间保持适当平衡的监管制度。同月,为支持香港代币化市场发展,金管局启动全新的批发层面央行数码货币(wCBDC)沙盒项目Ensemble。
前述主流机构参与的主要是这两个沙盒,并且实现了相当的参与深度。以蚂蚁数科为例,其不仅参与了Ensemble沙盒中的两个项目,还是Ensemble项目架构的工作小组成员。
关于在香港的布局,蚂蚁数科副总裁、中国区业务发展部总经理孙磊向记者表示,目前布局Web3.0的思路是与香港当局紧密合作,与香港金管局一起把事情做好,优先服务金融一类的优势领域。
代币化主要是指利用区块链技术,并结合智能合约,将任何价值或权利以代币形式储存及转移,包括现实世界资产(real-worldasset)和金融资产。
支付和融资新基建
记者注意到,美国知名支付科技公司Stripe在今年10月底就披露,将收购稳定币基础设施提供商Bridge,市场消息称这笔交易的估值大约为11亿美元。
刘宇告诉记者,在传统国际报文系统中,资金需要通过几次清算,信息流和资金流割裂,效率低下、费用高昂,且会产生较大的对手方风险。由于稳定币拥有区块链技术特点,其可以实现原子结算(AtomicSettlement),即即时结算,有效解决了信息流和资金流的不统一问题,在跨境贸易场景中需求很大。
此外,在沙盒内测试的港元稳定币也必须保证资产的透明性。“我们会在公链上公布每天流通和储备资产的数量,每个月会有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刘宇透露。
相对于稳定币,RWA的发展则更为早期。记者注意到,虽然国际上许多国家正在积极探索其应用,但在香港,此前主要以一些传统金融机构尝试参与为主,涉及的也是金融资产而非实物资产。
蚂蚁数科CEO赵闻飙曾将RWA比作一次mini-IPO。据记者了解,目前针对RWA项目,蚂蚁数科已经开发了被称作“两链一桥”的平台——“资产链”“交易链”及“可信跨链桥”。孙磊告诉记者,目前RWA的重点环节是产品化、标准化,然后才能谈市场化。目前业务重点是围绕重要客户共建解决方案,建立标杆。先解决资产端标准问题,下一步再去解决资金端问题。“目前不少传统资金和新兴资金都对项目表示了兴趣,年底会有更多RWA发行。”他透露。
而在融资价值上,目前处于发展初期的RAW显然还需要更多确切案例进行支撑。刘红林举了个例子:目前市面上较多RWA案例实质上是在交易完成后再增添Token发行,实现的更大价值是“增信”,在降低各方交易成本方面的价值还有待长期验证。此外,从流动性上看,目前沙盒内和沙盒外的RWA项目主要还是面向机构投资人而不是散户,这也抑制了其市场活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