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四川从优秀村(社区)干部、优秀工人农民、服务基层项目人员、事业编制人员、退役军人中考试录用基层机关(单位)公务员(参公人员)考试公告已经发布!
▼▼四川定向乡镇公务员考试公告|职位表|报名入口▼▼
资格初审:2月24日-3月3日8:00
网上缴费:3月4日8:00
准考证打印:3月22日-3月25日
成绩查询:4月下旬
▼▼四川定向乡镇公务员职位|专业|报名大数据查询系统▼▼
——考试及资格审查——
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考试总成绩按满分100分计算。笔试成绩、面试成绩分别占考试总成绩的50%。
(一)笔试
1.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公共基础知识》两科,每科卷面满分100分。《公共基础知识》主要测试应试者对政治理论、法律基础、科技基础、公文写作、乡村振兴、农业生产和农业科技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
笔试成绩=《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成绩×20%+《公共基础知识》成绩×30%。
3.成绩查询:笔试各科成绩于4月下旬在报名网站公布。对缺考、零分等特殊情况有疑问的,应于成绩公布之日起2日内登陆报名网站提交核查申请,核查结果于申请结束后3个工作日内在该网站公布。5月上旬,考生可登陆报名网站查询本人笔试成绩和职位排名。
(二)面试资格审查
各市(州)党委组织部负责面试资格审查。根据考生笔试成绩,按照1:3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依次确定进入面试资格审查的人员名单(笔试有缺考科目者不得进入资格审查)。拟进入面试资格审查的zui后一名笔试成绩相同的,并列人员一并进入资格审查。进入资格审查人数达不到录用名额3倍的职位,该职位符合条件的笔试人员全部进入面试资格审查。
资格审查不合格或自动放弃出现的缺额,在报考同一职位的考生中,按笔试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确定递补人员。未在规定时限内参加面试资格审查的,视为考生自动放弃面试资格。资格审查合格的人员,按川发改价格〔2017〕472号文件规定缴纳面试考务费80元。
(三)面试
——四川定向乡镇公务员考试笔试《公基》备考资料——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高考的那些事。。。
一、什么是高考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高考”,是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设置的全国性统一考试,每年6月7日-10日实施。参加考试的对象是全日制普通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招生分理工农医(含体育)、文史(含外语和艺术)两大类。普通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照招生章程和计划,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二、高考的发展历程
1.废科举,引入高考
2.新中国成立之前的高考
1905年,科举考试制度寿终正寝,从此我国现代高考制度登上了历史舞台。
1936年,全国已经有100多所大学,当时的高考制度是各所高等学校自主组织命题,学生可以选择报考多所大学,也可能同时被多所大学录取。
3.新中国成立后的高考
新中国成立后,高考制度又经历了几次变革,每一次变革推动着时代的进步。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学沿用民国旧制。高等学校单独招生考试,能上大学的大多是知识分子家庭的孩子。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废除高考,高校停止招生。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了1977年。
2001年,教育部对报名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考生条件进一步放宽。取消了普通高考报名年龄不超过25周岁、未婚的限制,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标志着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向“全民”“终身”敞开了大门。至此全国各地每年都有25周岁以上的大龄考生步入高考考场。
2003年,实施了20多年的7月高考制度迎来变革,教育部决定将高考提前一个月,固定安排在6月的7号和8号。678谐音“录取吧”给了很多家长和学生的一份简单的心理慰藉。
另外,其实国家之所以会定在这几天,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天气。在6月初的时候,我国有很多地方还没有进入到真正的夏日,所以气温也不会像7月份那么高。而且7月份的南方,除了高温以外,还会出现台风、发洪水等现象。这些自然灾害必然是会影响到高考生正常考试的,所以,为了不影响考生的正常发挥,避免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国家才会把高考提到6月份。
三、面对高考,所有人祝福:高考加油!
对于“加油”这两个字,我们不陌生,但是你知道它的由来吗
清朝道光年间,有一举人张锳,为官三十余载,他一生zui为重视教育事业,在任期间,每到午夜交更时分,他都会派两个差役挑着桐油篓巡城。如果见哪户人家有人在挑灯夜读,便去帮他添一勺灯油,并且送上鼓励,这就是“加油”的由来。
其实,不单单是“加油”,我们很多时候还会祝愿高考考生们“金榜题名”“勇夺桂冠”“独占鳌头”“状元及第”“勇夺魁首”“稳居榜首”……
这些都是我们美好的祝愿,但是,对于选拔人才的考试“高考”,这些词你真的用对了吗一起了解一下吧
“金榜题名”出自科举,意思是指科举得中。
“勇夺桂冠”中的“桂冠”源自于:古希腊授予杰出的诗人或竞技项目的优胜者以桂冠,即用桂叶、桂花编成的花环。后来通常用桂冠指代光荣的称号,也用来比喻冠军或杰出人物,其实用于选拔人才的考试“高考”是有些欠妥的。
“独占鳌头”中的“鳌头”出自科举,指科举之状元在御殿唱名时站的地方是一只鳌头。那个地方只能是状元的位置,所以叫独占鳌头。
“状元及第”是中国传统寓意纹样。明清时期,“状元及第”象征功名和高官厚禄。纹饰主要以三个孩童组成,中间大孩高举冠盔,表示得中状元,旁二孩手持如意、喜报以示庆贺。“状元及第”即考中且高踞榜首。
“稳居榜首”出自科举。考完科举后的成绩榜,文雅的叫法叫桂榜,桂榜第一,称榜首。
四、高考作弊,警钟长鸣
我国《刑法》明文规定了组织考试作弊罪:第二百八十四条之一第一款,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19年zui高人民法院、zui高人民检察院公布《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其中规定了:
第一条,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之一规定的“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仅限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所规定的考试。
根据有关法律规定,下列考试属于“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
(一)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
(二)中央和地方公务员录用考试;
(三)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资产评估师资格考试、医师资格考试、执业药师职业资格考试、注册建筑师考试、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等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四)其他依照法律由中央或者地方主管部门以及行业组织的国家考试。
前款规定的考试涉及的特殊类型招生、特殊技能测试、面试等考试,属于“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
同时《教育法》第七十九条第一款,在国家教育考试中作弊的,由教育行政部门宣布考试无效,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由此可知,高考作弊是高考的公平公正违法犯罪行为,各位考生、各位家长、各位老师、各培训机构以及组织考试的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应当警钟长鸣!
【试题演练】
1.()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而中断了十几年的中国高考制度得以恢复,中国由此重新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
A.1976年
B.1977年
C.1978年
D.1979年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历史知识。1977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而中断了十年的中国高考制度得以恢复,扩大了高等教育的入学门槛(1966-1976年是由工、农、兵推荐上大学)。因此,选择B选项。
2.甲在高考中因组织作弊,按法律规定应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后甲侥幸逃脱,按照我国法律规定,对高某所犯罪行的追诉期限为:
A.5年
B.6年
C.10年
D.20年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刑罚及其具体运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一)法定zui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5年。(二)法定zui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10年。(三)法定zui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15年。(四)法定zui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20年。如果20年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zui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后,仍然可以追诉。本题“甲在高考中因组织作弊,按法律规定应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法定zui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追诉时效的期限为5年。BCD项为干扰项,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
3.2021年全国统考于6月7日举行,这是恢复高考以来的()全国高考,2021年1078万考生参加高考。
A.第43次
B.第44次
C.第45次
D.第46次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历史常识。1977年9月,中国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已经停止了10年的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以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拔人才上大学。这是具有转折意义的全国高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高考的招生对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因此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为恢复高考以来的第45次全国高考。因此,选择D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