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局不给认定工龄,可以依法进行投诉或寻求其他法律救济途径。
法律救济途径:除了投诉外,您还可以考虑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一种可能的选择是申请劳动仲裁,由劳动仲裁机构对您的工龄认定争议进行裁决。如果对劳动仲裁结果不满,您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寻求司法救济。
法律分析:人社局不给认定工龄,可以向劳动局投诉,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或者直接起诉解决。
人社局不给认定工龄,具体情况如下:
1、只凭借人事局出具的文件或者是证明,是没有法律效力的。因为人事局并不负责招工,现在的人事局和劳动局已经合并,但是人事局认定的前提条件必须是:劳动者的招工档案和个人人事档案,证明或是文件,只要有熟人或是关系,人人都可以开具,所以当地社保部门的做法是无可非议的,也是符合程序的;
2、工龄计算方法: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
(一)劳动合同期满的;
(二)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三)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
(四)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五)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一、劳动局如何认定工龄
1、劳动局认定工龄的方法如下:
(1)工龄的认定可以从单位发放工资的记录来进行认定;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
(二)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
(三)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二、什么情况下前后工龄连续计算
职工发生以下情况,其前后工龄连续计算:
1、凡经企业管理机关、企业行政方面调动工作、安排下岗者,调动、下岗前后的工龄应连续计算;
2、经企业管理机关、企业行政方面调派国内外学习者,其学习期间以及调派前后的工龄应连续计算;
3、因企业停工歇业或者破产,职工经企业管理机关调派到其他企业工作者,调派前后的工龄应连续计算;
4、企业经转让、改组或者合并,原有职工仍留企业工作者,其转让、改组或者合并前后的工龄应连续计算;
5、职工在疾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医疗期间,在6个月以内者,连续计算为本企业工龄;超过6个月病愈后,仍回原企业工作者,除超过6个月的期间不算工龄以外,其前后工龄应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