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维护妇女权益的法治保障——妇联组织源头参与妇女权益保障法律体系建设综述广西妇女网

“妇女权益是基本人权。我们要把保障妇女权益系统纳入法律法规,上升为国家意志,内化为社会行为规范。”

2015年9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全球妇女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妇女权益的本质特征,为做好新时代妇女权益保障工作指明了方向。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妇女权益保障,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连续三次将“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写入党的施政纲领。全国妇联和各地妇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积极推进妇女权益保障法律体系建设,五年来,全国和省级妇联共参与2500多件法律政策的制定修改。随着我国法治化进程不断推进,妇女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各方面权益得到更有力保障。

将男女平等的宪法原则贯穿立法修法全过程

妇女权益保障是国家人权事业的重要部分,而法治是人权最有效的保障。

199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是我国第一部促进男女平等、保障妇女权益的基本法,是我国人权保障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实施30年来,为妇女各方面权益落实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推动了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深入人心,同时也亟须修改完善以适应新时代要求。

2019年,全国妇联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提交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的议案》。全国人大常委会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启动了妇女权益保障法全面修改工作。

历时三年,先后三次审议,全国妇联一直主动跟进,参与起草法律草案、配合调研论证、广泛征求意见、提出修改建议……2022年10月30日,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对外公布。本次修订涉及条款多,增加的规定多,结构上也有调整,全面夯实了妇女权益保障制度机制。

妇女权益保障检察公益诉讼机制是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的众多亮点之一。2023年2月,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妇联接到“孕期职工遭恶意调岗”的求助。新北区妇联立即了解情况,迅速向新北区检察院移送案件线索。区检察院、区妇联经过精心准备,召开了常州市首例女职工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保护公益诉讼听证会。依据妇女权益保障法,区检察院向职能部门发出诉前检察建议,建议对公司侵害不特定女职工劳动权益的情形依法处理,并针对办案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向全区10个乡镇送达了检察建议书,督促公司在女职工体检、女职工特殊保护条款写入劳动合同、建立女职工特殊保护制度等方面积极探索落地措施。

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后,在妇联组织的推动下,上海率先制定了妇女权益保障条例,四川及时修订了实施办法,安徽、福建、贵州等地也已将修订实施办法纳入地方立法计划。

“13年了,我终于拿回了自己的土地承包经营权。”2023年4月,一场因“外嫁女”身份被剥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纠纷在新疆塔城市人民检察院落下帷幕,“外嫁女”巴某终于拿回了被娘家人无偿占用13年的30亩口粮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及4.83万元承包费。

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土地承包权,然而有的地方以种种理由剥夺了出嫁、离婚、丧偶等妇女的合法权益。为回应农村妇女“证上有名、名下有权”的呼声,全国妇联积极推动农村土地承包法修改,增加了承包农户内家庭成员依法平等享有承包土地的各项权益、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或者林权证等证书应当将具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全部家庭成员列入等内容。

巴某的维权胜利,归功于农村土地承包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一系列法律在为妇女权益“撑腰”。

为保障妇女生育权益,在参与社会保险经办条例制定过程中,全国妇联积极推动有关个人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从失业保险基金中支付其应当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规定中,明确包含生育保险内容。

……

党的十八大以来,妇女权益保障的制度机制日益健全,我国已建立包括100多部法律法规在内的全面保障妇女权益法律体系。

为“家和万事兴”保驾护航

2022年1月6日,家庭教育促进法刚刚施行,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法院发出了全国首份家庭教育令。

2020年8月,原告胡某和被告陈某协议离婚,双方约定女儿由陈某抚养。后因陈某未按协议约定履行抚养义务,胡某于2021年10月向天心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全国首份家庭教育令的发出,是依法约束和惩戒家庭教育中“养而不教、监而不管”行为的有力司法手段,也给父母们自觉承担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上了一堂法治公开课。而家庭教育促进法从立法调研、建议稿撰写,到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妇联组织参与了整个过程。

在婚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吗?这个问题一度成为妇女信访热点难点。

两年后的6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发布家事审判典型案例。任某诉侯某离婚案中,侯某主张任某与其共同承担48万元债务。依据民法典规定,法院判决认为,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本案侯某主张债务以其个人名义向银行贷款,且数额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款项未用于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并且没有证据证明是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故该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应由侯某个人予以偿还。

倾听妇女意见、开展调查研究、召集专家论证、提交提案议案建议,各级妇联组织紧跟立法进程,积极主动作为。目前,全国有16个省区市出台了落实反家庭暴力法的地方法规,12个省区市出台了地方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建立健全多部门协作联动的妇女权益保障机制

2019年,针对妇女就业歧视问题,全国妇联联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司法部、卫生健康委、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医保局、全国总工会、最高人民法院等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招聘行为促进妇女就业的通知》,明确招聘行为“六不得”就业歧视情形,规定行政处罚措施,建立健全联合约谈机制、司法救济机制等。

2020年,全国妇联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分别建立妇女权益保护工作机制,加大对严重侵害妇女儿童权益案件的打击力度,加强在妇女权益保障领域的合作;与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监委、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共青团中央等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明确报告责任主体和9类应当报告的情形,并推动强制报告制度纳入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

2022年,针对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落实问题,全国妇联、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卫生健康委等联合发布《关于加强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贯彻实施的意见》,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强化多部门联动执行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共同保护家庭暴力受害人合法权益。

行至半山不停步,中流击水再出发。在新征程上,妇联组织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充分发挥代表妇女参与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作用,促进保障妇女权益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全链条、全过程、全方位覆盖,不断提升广大妇女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中国贡献力量。

THE END
1.论涉外法治的底层逻辑毋庸置疑,“涉外法治”是当下法学界和法律实务界使用的一个高频词。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的政治要求以来,法学界在“何谓涉外法治”以及“怎样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等基础性问题上已经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尽管法学界对于“涉外法治”的一些基https://www.moj.gov.cn/pub/sfbgw/zwgkztzl/xxxcgcxjpfzsx/fzsxllqy/202411/t20241127_510335.html
2.规律之书法律的铭刻与自由的呼唤在遥远的古代,人们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创造了第一部法律法规全书。它是由一位智者根据当时社会情况编纂出来的一本厚重而庄严的书籍。这些法则被刻在石碑上,以供世人学习和遵守。这本全书不仅记录了每一个细微的规定,更重要的是,它成为了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石。 https://www.1lhyh3ij.cn/ke-yan-cheng-guo/415472.html
3.法则编码百条守规之路在现代社会,法律不仅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的工具,更是确保个人权益和自由的保障。100条法律法规如同一座座坚固的城堡,保护着每一个公民不受侵犯。 二、遵循常识:合理解读法律 在理解和执行法律时,我们需要遵循逻辑思维,不要盲目地接受任何事物。每一条法律都有其深意,在实践中我们应努力去理解其背后的道理,而不是简https://www.gntpr.com/ke-yan-cheng-guo/79303.html
4.法则纷呈揭秘法律法规的奥秘与实践法则纷呈:揭秘法律法规的奥秘与实践 一、立法之源 在现代社会中,法律法规是国家治国理政的重要手段,它们起着规范社会行为、维护公平正义、保护权益和促进发展的作用。这些法律法规来源于历史文化传统、经济社会需求以及国际关系等多方面因素。 二、体系构建 法律体系通常https://www.cehhoilbv.com/jun-lei-cai-pu/460498.html
5.法则编织百条守护之律一、法则之源:法律的起源与发展 法律,作为社会秩序和行为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从原始部落的习俗到现代国家的立法体系,法律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演变过程。在这一百条法律法规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的法律特点。 二、守护之律https://www.b9yemu9l.com/jun-lei-yang-sheng/462186.html
6.百条律则之谜揭秘法律法规背后的真相在一个名为“和平岛”的小国,居民们生活得非常和谐。这里有着一套完善的法律体系,称为“100条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被认为是国家秩序与社会稳定的基石,但它们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呢? 第一章:诞生与发展 100条法律法规起源于这个小国的创立之初。当时,为了避免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一群智慧的先贤们花费了数年时https://www.qtleqzhor.cn/ke-pu-wen-zhang/400545.html
7.普法宣传丨知法懂法,与法同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与此同时,它也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如果说宪法重在限制公权力,那么民法典就重在保护私权利,几乎所有的民事活动大到合同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yMjU2MDg3MA==&mid=2247514353&idx=3&sn=8b6ebc34cb52560448cb875d5172b8b6&chksm=e95ba91c191c7fd8eafc1d749a42c5145e34d1f03ecc89c557bb690ffd0fb10d178b72995521&scene=27
8.中国法律的起源1.从法律的形成途径来看,中国法律的起源,最初是在部族征服战争和祭祀礼仪活动等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经历了"刑始于兵"和"礼源于祭祀"等方式,因而形成了礼和刑两种不同的法律渊源,并且奠定了具有古代中国特色的先礼后刑,礼刑并用的法律传统. 2.从法律的基本性质来看,中国法律的起源,与宗法等级制度紧密结合,以血缘https://lvlin.baidu.com/question/1893047122319597588.html
9.《庆余年》被爆片源泄露,你觉得可能的源头在哪里?有可能承担什么权利方表示利用块链技术定位锁定盗版源头。权利方表示对于盗版行为,权利方利用系统的功能发现侵权的同时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1978709/answer/948201388
10.陕西法院全面加强诉源治理工作三人谈韩德洋:说实话,陕西的诉源治理也是在初步探索。从这几年司法实践来看,案多人少的矛盾问题,涉及到理论上的研究就是诉源治理。以前,许多人认为诉讼之前的调解就是诉源治理,但现在,我们觉得在认识上需要进一步深化。因为既然叫“源”,一定是矛盾萌芽和产生的地方。那么源头在哪里呢?习近平总书记批示的新时代枫桥经验的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3/07/id/7383825.shtml
11.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处在关键期从源头加强对投资者法律保护证监会首席律师、法治司司长程合红在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证监会主场论坛上表示,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必须依法规范证券发行人、上市公司、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证券期货基金管理人等重要主体的市场活动,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在源头上加强对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法律保护。 https://wap.eastmoney.com/a/202410193211251786.html
12.体育赛事节目是否构成作品,是保护的源头问题C在讨论体育赛事节目的法律问题之前,我们先做一些相关概念的辨析。 首先,我们需要界定体育赛事组织者相关权利的来源。大家都知道,企业或者电视台一般都是和国际足联,或者是和亚足联,甚至和奥委会签订相关的合同,或者是转播权。国际奥委会或者足联,他们有什么权利去授权电视台或者是企业进行转播?它的权利来源于哪里?目前有https://lti.ruc.edu.cn/sy/xwdt/wlzscq/2891da7be1f44f16917968ca219abaf2.htm
13.2019年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章节试题及答案学历提升8、“大德而小刑”的法律思想是( )的主张。 C A.朱熹 B.阮籍 C.董仲舒 D.丘睿 9.西汉儒家的法律思想的根本源头在( ) A.西周礼治 B.先秦道家 C.先秦儒家 D.先秦法家 多选 1、董仲舒法律思想的内容主要有( )。ABCD A.春秋决狱 原心定罪 B.阳德阴刑 C.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D.三纲五常 http://xueli.en369.cn/jiaocai/1686851386102451.html
14.规范法学的逻辑原点凯尔森以其独具特色的纯粹法学理论著称于世,他在40年的学术生涯中不断地对纯粹法学理论进行研究。基础规范是纯粹法学理论的核心概念,这是纯粹法学理论的枢纽。 (一)基础规范是法律规范效力的源头 人们为什么要遵守法律,法律规范的效力来自何处?凯尔森认为:“一个规范效力的理由始终是一个规范,而不是一个事实。探求一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1012/11/819919_69428172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