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法援中心:对于急需法援的案件先行办加急办督促办法律援助律师群众办实事

急需法援的案件先行办、加急办。8月23日,司法部公布修订后的《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程序规定》(以下简称《程序规定》),自2023年9月1日起施行。

北京市法律援助中心副主任宋岚表示,作为基层法律援助机构,对于急需法律援助的案件采取先行办、加急办、督促办的方式。

法律援助是国家建立的为经济困难公民和符合法定条件的其他当事人无偿提供法律咨询、代理、刑事辩护等法律服务的制度。澎湃新闻注意到,2022年1月1日起施行的《法律援助法》,扩大了法律援助范围、增加法律援助服务形式,并专章规范法律援助的程序和实施,明确规定了申请、审查、指派等程序以及特殊情形的处理要求。

为提高法律援助案件办理程序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司法部对2012年公布施行的《程序规定》进行了全面的修订,进一步规范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程序。

作为基层法律援助机构,如何落实修订后的程序规定?北京市法律援助中心副主任宋岚介绍,修订后的程序规定进一步明确了法律援助案件从申请受理到审查指派,再到承办结案等一系列的程序要求,“这是基层法律援助机构贯彻落实《法律援助法》,规范办理法律援助案件,更好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重要制度文件。”

宋岚表示,修订后的程序规定强调了办理法律援助案件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北京市法律援助中心高度重视法律援助案件质量工作,对案件实行了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监管。在事前,我们提高准入门槛,择优选择法律服务机构,保障办案团队的水平;定期培训,强化思想认识,提高业务能力。在事中,通过询问承办律师的案件进展,旁听案件庭审等方式,实时指导承办律师办案;建立重大疑难案件会商制度,组织律师、专家对疑难复杂案件进行集体研究。在事后,组织开展案件检查工作,从法律法规适用是否正确,案件办理程序是否规范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开展案件回访工作,侦讯办案机关的意见,真实全面了解承办律师的履职情况。

与此同时,北京市法律援助中心还定期开展专项的维权活动,了解未成年人、妇女、进城务工人群等法律服务需求,有针对性的提供法律服务,切实提高重点人群对法律援助工作的满意度。

THE END
1.司法部发布新修订的《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程序规定》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进一步规范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程序,提升法律援助服务质量,司法部对2012年公布并施行的《程序规定》进行了全面修订。 新修订的《程序规定》共六章46条,与原《程序规定》相比,新增加7条,单设“指派”一章,重点修订了以下内容:一是明确承办人员。规定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法http://legalinfo.moj.gov.cn/zhfxfzzx/fzzxzttj/202308/t20230823_484877.html
2.法律援助工作要点大全11篇件服务质量监督卡”,对法律援助案件实行跟踪回访;二是对法院判决或调解分期给付的已结案件进行登记造册,适时了解履行给付义务情况,及时提醒、帮助受援人在法定期限内申请强制执行。 三、强化便民举措,做亮文化品牌 法律援助文化是如皋法律援助工作的品牌特色。我们将发挥文化导向功能,通过行为文化将法律援助精神“内化于心https://gslkxk.fabiao.com.cn/haowen/9566.html
3.2023案件自查报告通用8篇第一阶段(4月1日-30日):由公证处、法律服务 所、司法所和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进行全面自查。自查范围为个人办理的2010年至2011年5月期间办结的公证、法律服务、人民调解和法律援助案件的案卷装订归档情况,对发现问题的案卷认真填写《案卷质量自查登记表》并及时进行重新订档。 https://www.liuxue86.com/a/4875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