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纠纷求助无门时,当心被声称能帮你法律维权的“骗子”盯上立案律师法民事纠纷案件

俗话说,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当你正被顽疾折磨求医苦难时,当心要被医疗骗子保健骗子盯上,当你正被法律纠纷困扰求助无门时,当心要被诉讼骗子维权骗子盯上。打着“医学专家”名号宣传的,未必就是真正的医疗专家,打着“专业维权”名号宣传的,未必就是真正的法律人士

6月19日,通过前期大量的研判线索,南昌市公安局东湖分局刑侦大队捣毁该电信网络诈骗窝点,抓获该公司人员60余人,截至目前,受骗群众多达700余人,遍布全国各地,涉案金额高达226万余元。

就算是律师,也不敢仅凭网上咨询就打出“保立案”、“保回款”承诺,看到网上那些铺天盖地的号称法律人士的“法律咨询宣传”,真的为他们后怕。要知道,诈骗罪6000元就够刑事立案标准了,他们是不明白法律规定不知道一旦被查的严重后果,还是心存侥幸致死地而后生。

因为办法律公众号的缘故,经常收到不到网友提出的法律维权求助的信息,普遍感觉他们只是信了那些所谓的案例宣传、法律宣传,认为法律维权、诉讼维权乃至冤假错案平反,跟喝水吃饭一样容易,只要找到法律人士帮助自己,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实现。

更为令人担心的是,有些“法律人士”(其实根本就不是学过法律的,甚至连法律高等教育都没学过,更别说什么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了)、不良的法律人士(包括某些律师在内)瞅准了一些网民不了解法律行业内情、轻信司法诉讼是维权有力途径、公平正义只要主张就能实现的心理,把其他行业的销售话术运用到了法律行业,只要能收费就没有不敢承诺的案件结果、没有打不赢的官司、没有拿不回来的欠款,很容易落入“法律骗子”的陷阱。

看看如今的法律宣传,到处都是要积极拿起法律武器维护权益、司法诉讼不仅公平正义而且省时省力、有了纠纷有了冤案只要找了律师就会负责到底等等,有几个法律宣传是告诉没有司法经验的老百姓真实司法情况的?

例如,有的律师宣传是,有了冤假错案不要怕,律师有办法;以后不再有立案难,最高法院已经出手;别人欠钱不还怎么办,律师三招解决;对方没钱执行不用怕,法院穷尽办法执行到底......

如此的宣传,是否会造成没有经历过司法程序的,还真的以为有了纠纷,找了律师走了司法程序,就坐等执行拿钱就行了?如此的宣传,是不是正好给了那些骗子打着“包立案”、“包胜诉”、“包执行”等,提供了可乘之机。

可惜的是,很多自媒体的律师,走的就是类似的路线,如某位北京的网红大律,满足的“公平正义”、“纠正冤假错案”等等,用网友的话反驳之是,拿出自己平反的冤假错案看看啊,天天喊口号算啥?

根据“江西公安”的“法律咨询反被骗!多名'律师落网'”的案件报道,“受骗群众多达700余人,遍布全国各地,涉案金额高达226万余元”,一个案子才收费了3000元,也就是说,受骗的网民大多是经济纠纷不大、没有过司法诉讼经验的底层社会民众,利用的就是他们没有过司法经验、轻信法律宣传的弱点。

曾经有个律师跟烟语君讲,机缘巧合之下,他被邀请进入了某法律公司的直播间,其中的宣传方式和氛围令其瞠目结舌,禁不住在屏幕上问了一句,你们这么搞符合法律规定吗?继而自己就被提出了房间,再也进不去了。

THE END
1.法律援助有用吗法律援助有用吗 更新时间: 2018-11-22 09:14:24 音频内容: 申请法律援助打官司主要是可以减免律师费用。但是,法律援助一般只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对象进行,不是所有公民都可以申请的,如拿最低工资的人,申请劳动仲裁可以申请法律援助。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https://mip.64365.com/answer/12802.aspx
2.法律援助律师可靠吗?爱问知识人统称“法律援助中心”。广东杰誉律师事务所为您提供答疑和解决方案,咨询不收费,一对一专职律师全程服务https://iask.sina.com.cn/b/1tIYvcCFnYF.html
3.上海法律援助问答上海律师网上海如何找法律援助律师 上海提供多种形式的法律援助服务,包括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律师委托服务等,市民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找到需要的法律援助律师: 公益法律援助中心:上海市公益法律援助中心是由上海市司法局和上海市律师协会联合创办的法律援助机构,提供免费法律咨询、代理、调解、诉讼等服务,市民可以前往公益法律援助中心咨询https://www.hllawyers.com/yz/
4.重庆网贷逾期事务所有哪些,揭示重庆网贷逾期事务所全貌,让你心中重庆网贷逾期解决机构主要涵西南、重庆逾期债权清收中心、重庆律师协会法律援助中心和重庆市人民法院实局。借款人可以依据不同的需求选择适合本人的机构,并拨打相应的电话实行咨询或寻求帮助。逾期借款难题对借款人和借款机构都具有一定的风险,及时与专业机构联系应对是解决疑问的关键一步。https://www.hezegd.com/lawnews/zixun/722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