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马艳通讯员韦金雨
“在律师和法律援助的帮助下,我终于可以回到学校继续上学了。日后,我一定做个遵纪守法,做对社会有用的人。”16岁的杨某因涉嫌盗窃罪被公安机关抓获。长洲区法律援助中心根据长洲区人民检察院的《提供法律援助通知书》为杨某指派广西正立律师事务所梁锐律师承办。
承办律师通过会见杨某及其家长,以及查阅案件证据材料,发现杨某还是在校学生,虽有盗窃行为,但起因系其法律意识淡薄,同时造成的影响较小且其认罪态度较好,依法可以不予起诉。承办律师向学校充分了解杨某的情况,同时向检察院申请召开听证会。在承办律师的努力下,长洲区人民检察院于2021年3月26日上午对该案组织召开了一场不公开听证会,最终为杨某争取到了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
这是广西梧州市法律援助机构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援助的一个缩影。梧州市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破解市域社会治理难题为突破口,踏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充分发挥法律援助柔性治理优势,主动担当作为,着力改革创新,建立未成年人法律援助“一二三四”工作模式,构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法治屏障。
建立一项合作保护机制,全方位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梧州市法律援助中心着力将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工作放到全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大局中进行谋划和推进,主动与梧州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加强探索合作,双方签订《梧州市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和社会保护合作协议书》,将服务从对未成年人的法律援助拓展到社会保护层面,构建多部门支撑的法律援助体制。自2020年合作探索以来,梧州市法律援助中心和梧州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已经为7名未成年人提供合作服务,帮助未成年人解决遗产继承问题、上户口问题和被虐待等问题取得很好的社会效果。
组建两个团队,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组建妇女儿童律师团。充分发挥梧州市法律援助中心作为”妇女儿童维权岗”的优势,组建妇女儿童律师团,目前,成立了50名律师组成的妇女儿童律师团。2020年以来,律师团办理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案件659件,其中涉及刑事567件、民事92件,为未成年人挽回经济损失124.13万元。
建立小豆苗法治宣讲团队。随着留守儿童、青少年涉法涉诉问题不断增多,梧州市各级法律援助中心秉承一路护航的宗旨,整合律师资源,打造“小豆苗守护者”法治宣传志愿服务品牌,大力开展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宣传教育,积极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2020年以来,宣讲团共有15名成员,到小学、中学、社区开展涉及未成年人宣讲21场次,约1万人次未成年人受益。
采取三大手段,为未成年人提供优质高效法律援助
对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做到免于审查经济状况。梧州市法律援助中心推动《关于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实施意见》的出台,对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工作提出更高要求,明确未成年人主张权利的,免除经济困难审查;加强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工作等。建立《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工作制度》,明确办理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案件的原则、流程、旁听、回访制度,加强对援助律师承办法律援助案件的质量监督,指派办案经验丰富、业务水平较高和责任心强的律师承办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案件。制定《首问责任制度》《一次性告知制度》《限时办结制度》和《受援人权利义务告知书》,进一步促进全市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提升了法律援助服务青少年的能力和水平。
对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做到“三个当场”。梧州市法律援助中心对于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做到,当场受理、当场指派、当场见到律师,专人跟踪,确保质量,对遭受性侵害的女性未成年被害人,指定女性律师提供法律援助。自机制建立以来,共为28名未成年人涉及抚养费纠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赔偿纠纷、劳动报酬纠纷等提供法律援助。
对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做到全城通办。在疫情防控期间,梧州市法律援助中心主动担当,敢于创新有想法,确保服务质量不打折。为了减少群众出门和人员聚集,在全区率先设立“疫情防控期间法律援助律师库”,常备律师名单28人,做到当事人当场申请、法律援助机构当场审批、邀请律师当场介入,实现未成年人申请法律援助只跑一次。梧州市法律援助中心推创“跨区域指派律师,法援申请全城通办”做法,打破属地管辖,为未成年人提供更便捷的法律援助。法律援助同城通办为5名偏远村镇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援助。
建成四级平台,筑牢纵深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协作圈
梧州市建成行政村(社区)、乡镇(街道办)、县(市、区)和市级四级法律援助平台,共1253个法律援助工作站,实现“农村一小时,城市半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建构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协作圈。
以“法律援助进万村”活动为抓手,结合“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工作深入乡村社区,筑牢村级平台法治屏障。截至目前,全市建成1000个村委(社区)法律援助工作站,配备1003名法律援助联络。
在全市67个司法所设立了法律援助联络点,打通联系网点的“绿色通道”,结合司法行政职能,将普法、调解、特殊人群管理过程中需要法律援助的,主动引导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在梧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万秀区司法局在梧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成立广西首家特殊教育学校法律援助工作站,将“法援惠民生,关爱残疾人”法律援助品牌建设工作落地见效,着力解决特殊未成年人的法律问题。
在全市36家律师事务所设立了法律援助联络站,在广西首创在律师事务所设立法律援助联络站,充分发动律师群体服务社会职能,便于未成年人获得法律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