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哲学历史经济学法学探究价值,四大青年教师在智慧树网进行思想风暴

6月6日四位不同专业方向的年轻教师在复旦大学围绕着“面对社会转型期的个体对于价值的追问”为【智慧树网】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场脑洞大开的思想风暴。几位老师间激烈的争辩使得主持人张晓燕风趣调侃,青年教师的特征就是读书少,想得又多、话又多,所以需要一定的法律秩序。多所学校在全国各地通过直播网络,使用PC或手机端收看直播,并参与互动。

郁喆隽德国莱比锡大学哲学博士

《末日哲学家》思想实验话题,通过不同的职业属性及附加条件,解读青年学生的价值观。

什么对于你而言是真正有价值的,而什么只是相对而言的有价值。

邓杰加拿大女王大学历史学博士

陈琳复旦大学-巴黎一大索邦经济学院博士

计划经济通过行政命令来运转;市场经济核心是价格。市场经济鼓励人们去创新。市场经济与道德,政府规制,质量标准,中介机构,消费者评价都是外界的压力,唯有诚信使得商家剖露自己的信息才是良性的。竞争诉诸于利己,吸纳了利他的完美利己是在意自己的荣誉。

比如一场雪灾造成了百姓家门的封堵,这个时候需要大量的雪铲。你的手上有10把雪铲,你会不会选择涨价?

如果涨价会因为市场经济效应吸引更多的雪铲进入灾区,加速帮助灾区解决问题,这是否也是一种帮助呢?市场就是铸造贪婪和恐惧的。灾后你是要让灾区尽快的恢复还是彰显善良的同时,缓慢的恢复?

张晓燕中国政法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联合培养法学博士

法律通过冷酷的威慑力来塑造规范秩序。法律为社会转型的时期,一个价值多元、利益分歧的时代提供一个对话平台。公共利益概念,程序正义,作为人性恶为假设,给予每个人应得的对待。

老爸给儿子起名字叫赵C,法律不让,到底还有没有公民起名权?

法律对终极价值的追求过程中,会有断裂的现象出现。现实与法律之间,永远有一个无法弥补的缺口。宪法由于是全体人同意才制定的,所以法律对现实有一定的滞后。但是,这种滞后会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同步发展。

郁老师:人格意识分裂的问题,这是世界上很多国家的人都会遇到的问题。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的,当我们来谈论价值观的时候,价值观并不是十分失控的,听其言观其行,从生活中每个小的选择,都能够体现他的价值观。首先知道自己底相信什么,并且你愿意付出怎样的代价去捍卫自己坚持的价值观。

邓老师:一个社会没有价值观的共识,是件很危险的事情。那我们应该提倡哪类价值观呢?暴力的价值观不值得提倡;只反映一部分人价值的价值观也不值得整个社会来提倡。应该提倡具有兼容性、持久性的价值观。

陈老师:我们自己找到自己价值观的时候,会让自己的人生豁然。对于中国而言,在物质上不发达的时候,在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是一个过程,并且我相信会好起来。

郁老师:的确大部分文化属性遭到了淘汰,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有课堂中的真善美,但是也有在课堂之外,包括老师、家长及社会上耳闻目睹的做法,可能表现出的让我们相信弱肉强食,相信社会达尔文主义,相信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首先要活下来。在刚才的思想实验中,我们的选择首先活下来,其次是恢复种群,繁衍人类。可什么是人类?我们要追求人类的多样性,不是要最强的人活下来,而是有很多文化的属性。为什么在人类进化中产生了哪儿多没用的东西,比如诗歌、音乐、哲学。我们认为恰恰是这些东西,是人之为人的东西。

陈老师:首先知其然之气所以然。收入差距是怎么衡量的,究竟有多大?根据各项调查,中国及全球大多数地方,收入的差距确实是很大的。那么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现象?第一,个人禀赋各异;第二,我们各自努力程度不一样;第三,对工作的偏好的不一样。这三点可能是造成收入差距很重要的原因。今天另我们气愤的,或者问出这样的问题,脑子里想的并不是因为以上三种原因导致的收入差距。而是因为机会的不均等。机会包括什么?家庭背景是对于机会均等的很大的质疑。我们再来看家庭背景包括什么:基因遗传,文化遗传,物质投资能力,腐败。针对这四种不同的途径,我们该怎么办?其中最好的办法是教育。教育的作用是去兽性,让大家的人力资本更加均等。从基础教育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针对不择手段的回应:作为个人而言,提高个人的能力,这是我们能做的最好的事情;作为国家而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提倡平等、共同富裕,个人的天赋不应该作为收入差距的最主要的原因。

感谢老师们的精心准备与付出,2015年秋冬学期,有更精彩的《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共享课程等着同学们,欢迎选修!

THE END
1.欧sir法考秘诀96:法考历史视角——法律制度的发展变迁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一系列以自由、平等、人权为核心的法律原则被确立,如法国大革命后的《人权宣言》、美国的《独立宣言》及随后的宪法,它们不仅宣告了旧制度的终结,更开启了现代法治国家的新纪元。这一时期,法典化运动兴起,如《法国民法典》的颁布,标志着民法体系的成熟与完善,对全球法律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37879165
2.法律硕士联考中国法律的起源一、夏朝:法律的萌芽 夏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标志着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的过渡。在这个阶段,法律开始逐渐从氏族习惯中分化出来,形成了一些具有强制性的行为规范。这些规范虽然简单粗糙,但已经具备了法律的基本特征,为后来的法律制度奠定了基础。 https://www.jianshu.com/p/a1ae34520e6e
3.简述社会主义法律产生的历史必然性。简述社会主义法律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查看答案解析【正确答案】 在人类的历史上,社会主义法律的产生具有历史的必然性。(1)创立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需要;(2)创立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需要;(3)创立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需要。(P45https://www.zikao365.com/ask/ad1811260900.shtml
4.西方法律思想史产生历史原因基于上帝创造了天使后堕落成了撒旦;创造了人后又偷吃了禁果,人就有了原罪。人是有原罪的,都会犯罪。https://wen.baidu.com/question/1376950830400031019.html
5.边沁功利主义法律观产生的历史土壤及其影响本文主要从三个角度解读边沁功利主义法律观。首先从产生的历史土壤入手,分析十八世纪的社会时代背景,英国传统法律的局限,边沁个人性格和生平三个因素。其次,边沁对哪些发展,其中边沁功利主义刑罚观的发展创新是重点内容。最后,对边沁功利主义法律观的局限性和影响的概述。着重发掘《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对于犯罪心理学的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2010162837.html
6.05年10月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总结(一)十四、法律的起源; 法律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适应特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要求而产生的社会历史现象.它既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恒不变和永远存在下去的. 十五、法律具体产生的过程大致是这样的:①随着阶级的出现,原始社会的习惯逐渐渗入了阶级性; http://www.dadeedu.com/html/dade_855.html
7.法律的概念及其历史发展.ppt法律的概念及其历史发展.ppt,第五章;目的要求;;案例;案例分析;大学生为何要学法律;当面对物质的诱惑,你会不会产生据为己有的欲望;当面对鲜艳的刺激,你会不会不能抑制青春的冲动;当面对暴力,你会不会手足无措;当面对挑衅,你会不会付诸武力;当面对侮辱,你是否会忍辱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8/0704/5320343122001301.shtm
8.舒国滢:《法学的知识谱系(全三册)》法学院本书精装版于2020年9月出版后,曾获评《法治周末》2020年度“十大法治图书”、杜威法律公社2020年度“十大法治好书”。 【目录】 序 导论:如何看待作为一门学问的法学? 一、法学与自然科学 二、如何看待中国古代律学的性质? 三、西方法学的中国/汉语表达:“翻译法学”与“斗争法学”生成的历史背景 http://fxy.cupl.edu.cn/info/1050/12798.htm
9.选择专业还是要自己喜欢:陈士渠忆高考新华访谈上大学期间看了很多古今中外的历史书籍。有句话叫“读史使人明智”,就是历史书读得多了,会让一个人变的更加智慧,所以这还是很有意义的。在研究历史的过程中,我对法律产生了兴趣,我们当时有门课叫中国法制史,我发现法律很严谨,而且守护的是社会的公平正义。法制建设关系每个人的利益,如果法律很完备,社会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renwufangtan/talking2/
10.道德与法律的嬗变——法治与德治之历史与现实反思</Script> 内容摘要:法律与道德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不可分离,二者的关系是一个历史与现实中永恒的话题。人类的法律发展史告诉我们,从法律的产生到法治的实现就是一个道德法律化和法律道德化交互演进的过程。道德法律化强调人类的道德理念铸化为法律,即善法之形成过程;法律道德化强调法律内化为人们的品质、道德。https://www.fwsir.com/yanjiang/html/yanjiang_20071108001543_67590.html
11.因历史遗留问题产生的房地产权属纠纷是否属人民法院主管110网律师《民事诉讼法》规定不由人民法院主管的案件是指,依照法律、法规以及司法解释的规定,应由有关机关处理而不由人民法院处理的案件。如1987年10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与城乡环境建设保护部《关于复查历史案件中处理私人房产有关事项的通知》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房屋案件中,遇到有关落实政策的案件,私房因社会主义改造遗留问题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671775.html
12.法的起源(精选三篇)显然,这种形态的市民伦理体现出一种特有的道德追求,对西方法律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重要的乃是促进法律形式主义运动在西方生成和发展。 在传统东方社会,作为社会基本单元的农村公社是以血缘关系为主导兼具地域性的组织机体。尽管在历史进程中,农村公社开始割断村社成员之间血缘上牢固而狭窄的联系,但这种血缘联系并未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ru8ai3f.html
13.中国民法学的历史回顾与展望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虽重视法典编纂,产生过唐律、民律、清律等杰出的法典,均属于刑事法律。其中涉及民事生活关系的条文,如户、婚、钱债等,不符合近现代民法的主体平等、意思自治、权利义务结构和民事责任等特征,实质上仍属于刑法规范。至于一般民事生活关系,则由类似习惯法的“礼”调整,因此应当肯定中国历史上不存在民法https://www.bjac.org.cn/news/view?id=1280
14.浅析经济法的产生发展及其法域属性和价值取向内容摘要:由于传统法律部门无法调整和解决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特殊的法律关系,所以经济法作为一个新的法律部门应运而生。不同历史时期政府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有其不同的特殊性,市场机制与国家干预始终相辅相成,经济法律规范的制定基本以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为指导。经济法是适应国民经济运行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经济法https://m.qz48.com/h-nd-414.html
15.中国法律思想史精简总结商鞅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分为上世、中世、下世三个阶级,他认为,在下世,人们激烈争夺,为了确定事物的所有权,需要制定法律,即产生了国家和法律。②变法论。商鞅认为,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统治者应“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实行变法是历史的必然。⑵“以法治国”论。法家认为法是由官府制定、颁布的,并具有强制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101/16/4974854_83164416.shtml
16.蒋传光:马克思主义法学为什么是有意义的?马恩原典导读: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原理,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科学地揭示了法律的产生、本质和发展规律,形成了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一些基本原理,如经济决定法律,法律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法律的历史性,法律的阶级性,法律与国家的内在一致,私有制下的违法必然等。在马克思主义法学中,承载法律本质的价值观和实现法律价值的法治观,对当http://www.marxistjuris.com/show.asp?id=713
17.西方法律思想史简史他认为大众不喜欢无政府的状态因而急切地想逃离自然或无政府状态,政府由此而产生。梅因作为历史法学派在英国的代表,以一本《古代法》著称于世,他的贡献在于研究了古代法及其观念,古代法和现代法律观念的关系。,采用了历史的方法,值得讨论的是他认为当原始法律一经制出法典,所谓法律自发的发展便告中止,自此以后,对于https://m.douban.com/note/353175824/
18.法学②以往的法学同时肯定法的继承性都是在批判地继承人类历史上优秀法律文化遗产的同时创立和发展的。 ③以往的法学家都认为法是永恒存在的。当然还有具有某种强制力的行为规则。 法学家们对法学方面的主要贡献是: ①他们在阐明法学研究的同时也就说明了法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②他们在考察和研究社会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实践https://baike.sogou.com/v821232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