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菊打官司的法律反思

2、律师走上司法程序。年三十晚,秋菊难产,最终在村长帮助下才顺利产下一名男婴。本想就此不再计较,却在男婴满月的那天,警车到了村庄,将村长带走了。追着警车,秋菊只剩一脸茫然。我们不禁想问,谁错了?秋菊的丈夫被村长踢了,心里一直想要个说法,这是她心里最质朴的渴求,她没错。各公安局或者公安做的调解,是对村长面子的处处照顾,最终是对公家和私家双重利益的小心维护,反映的是“村长的面子”对中国行政体制运作和基层秩序维护的双重意义1,也没错。法律不近人情,公正判决,将伤人的村长依法拘留,也没错。只是当这些都纠结在一起时,人情出现了,便出现了差错。秋菊一路坚持讨要说法,即使大腹便便依然带上家里的辣子去卖,到县里、

3、市里去上诉,似乎她已经知道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利益。但是当她追着警车时的茫然便可知道,她对法律并不了解,更何谈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意识?而即使在秋菊“讨要说法”的过程中,人情社会的影子依然十分浓烈。首先,秋菊不理解案件的性质,也不清楚司法程序。本来村长踢人了导致了轻伤,只是单纯的民事案件,可以通过调解来解决。不管是李公安还是县公安局的判决,秋菊一直不服,终于在严局长的帮助下走上了诉讼的道路。当法医经过鉴定后,将事件定位为刑事案件,性质因此升级。程序也开始变得繁琐。而秋菊对此一无所知。在帮助之下,秋菊找到了吴律师,吴律师答应全权负责此案,秋菊虽疑惑但还是接受。到后来,秋菊原谅了村长,但当初的诉讼仍未

4、撤销,法院宣布了判决,警车依然来到了村庄,把村长带走了。对程序的不清楚使她以为原谅不原谅村长只在于说法讨到了没有,故在村长帮了她以后便决定不再提起此事,殊不知程序已经启动了,但她没有料想过结果,也没去阻止。要是秋菊知道案件的性质之分,或许她也有权以第三人的身份或是代表自己丈夫,提起这样的民事诉讼,其结果正正是她想要的赔礼道歉2。其次,秋菊不了解律师的职业,也不完全信任律师。当她讨说法一直讨到律师那儿。在见到吴律师后,秋菊有一百个疑问,犹豫再三,出门之后犹豫再三,仍推门进去,她还是那一句话:“我乡里、县里、市上都跑了一个冬天了,都没个说法,我到你这里来,你就能给我一个说法了?”最终的认可也是十分

5、勉强。3接下来的便是交织在故事发展中的人情。我国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是一个人治的社会,社会上处处都是人情。所谓出外靠朋友。有人情的帮助,什么事都可以变得方便简单。在秋菊那个贫困的小山村更是如此。秋菊打官司很大程度上不是法律意识强化的表现,她打官司只是为了“讨个说法”,维护自己的“面子”,而村长之所以不道歉也是因为“面子”的缘故。李公安也好,局长也好,他们那些“公家人”在调解的时候,也往往顾全到了面子,因为对于他们而言,面子就是权威,即使是村长这些小的干部,也是需要的。人情一级级传递,直到严局长建议秋菊走诉讼道路才到了头。因为法律是不讲人情的。等到村长救了秋菊,秋菊便忘记了当初的恩怨,热情邀请村

7、了现在,似乎仍存在很多需要加强的地方,其中一项便是法律的普及。可以看见的是,法律的普及有一定效果,但仍远远不够。人们总是抱着一副漠不关心的态度对待发生在别人身上的悲剧,轮到自己时却又手足无措,不知如何、向何处表达诉求。这便是普法要做到的一大任务。数据显示,以农民工为例,电视、广播、报刊、杂志这些传统媒体仍然是农民工获取法律知识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占到了被调查人数的54.64%;通过法制宣传橱窗获取法律知识的农民工占到了总数的25.24%;以互联网为载体获得法律知识的农民工只占到了总数的1.6%。4故宣传法律知识的方式便值得加强。既然普法已有一定成果,那么是否民众都有一定的法律意识,并勇于拿起法律

9、,目的是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法治国家,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因此在进行司法体制改革的同时,也要进行配套改革,以切实保障当事人进行诉讼的机会与权利,其中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只重要的内容。6完善法律援助,有利于帮助向秋菊一样的社会弱势群体。这项制度对于农民特别是经济困难、无钱诉讼的农民来说,显得特别重要。它使农民的权利得以维护,充分体现社会公平、正义,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我们应大力发展这一制度,不断加强法律援助机构建设,切实为农民利益服务。不少农民工即使有意去执起法律武器,但却因其高昂费用而却步。法律援助则是对他们极好的帮助。其三,人情社会。事情的解决往往通过走侧门,而非法律这条光明大道。当收到侵

10、害时,明明可以用法律的武器去回击,有的人害怕事件曝光以后会被报复,选择大事化小或是忍气吞声。事件的态势往往没有想象中的简单,一旦走上例如法律诉讼的道路,就必然会在一定的区域内引起反响。而反向的效果不可估量,当事人也不确定能否承受得住。或是碍于情面,日后或许还要相见;或是碍于日后尚要合作,等等。由此可得,莫说秋菊,即便是现代的人,也并非真正拥有法律意识。除去法学专业或是司法、律师行业的人,又有多少个是了解现行法律的呢?忘了在哪处可得到的法律宣传册,又有多少人取阅过?从我自身觉得,法律离我很近,因为它常在耳边提起,各种各样的修订版,各种各样的领域,我却连其中的一条的大概都说不上;法律离我很远,因为

THE END
1.秋菊打官司法律分析[4篇].docPAGE PAGE 1 秋菊打官司法律分析[4篇] 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秋菊打官司法律分析的资料4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秋菊打官司法律分析(一) 法律意识的觉醒? --《秋菊打官司》的法律反思 摘要:秋菊,一位普通的乡村妇女,为讨说法不辞艰辛依次到县里、 市里申诉。最终结果却与她的期望相反。这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8/0826/8012056076001121.shtm
2.法律视角下电影《秋菊打官司》中的现实问题分析【摘要】:《秋菊打官司》是20世纪九十年代由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的一部电影,电影围绕秋菊一家与村长之间强烈的现实矛盾冲突展开,深刻反映了现代法治和传统习惯法的冲突。本文旨在对该电影中的现实法律问题进行梳理剖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更多同类文献个人查重>>个人AIGC检测>>文献综述>>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JZT202022067.htm
3.法律视角下电影《秋菊打官司》中的现实问题分析梅真硕就是一部以法律为题材的电影,通过电影内容有效地反映出1949年后人民具有的法律意识以及与传统观念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这部电影也受到了人们的强烈反映,同时也引起了法律界激烈的争辩,这对我国法律的改进和完善具有积极意义,下面本文就针对法律视角下电影《秋菊打官司》中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其电影中的法律相关内https://www.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masterpiece-appreciation-year_thesis/0201272650439.html
4.秋菊打官司观后感法律角度法律基础课结课了,最后一节课,观看了《秋菊打官司》,在最后居然还要写观后感,秋菊打官司观后感。《秋菊打官司》的故事发生在中国西北的一个小山村,农民王庆来与村长发生冲突,被村长踢伤。王庆来的妻子秋菊忍不下这口气,找村长论理,村长不肯认错。为了讨个说法,秋菊带着六个月的身孕,踏上漫长的告状之路,她从乡里.https://www.unjs.com/h/b/788692.html
5.法学浅见‖走心的论文关于《秋菊打官司》的法律问题思考就其中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思考 能力有限,绝对走心 本人法学知识匮乏 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欢迎大家多提意见,多多交流 欢迎投稿,感谢支持 愿我们都能在交流中共同进步 越努力,越幸运 共勉 《秋菊打官司》是由张艺谋执导,改编自陈源斌小说《万家诉讼》的一部农村题材剧情片。该片讲述了在陕西榆林的山村中,秋菊的丈夫庆来http://www.360doc.com/content/21/1125/11/77854826_1005812893.shtml
6.《秋菊打官司》影评分析(秋菊打官司)影评一、《秋菊打官司》剧情回顾秋菊的丈夫万庆来为了自家的承包地与村长王善堂发生了争执,被村长一怒之下踢中了下身要害,整日躺在床上干不了农活。秋菊此时已有了6个月的身孕,丈夫被踢伤,她便去找村长说理。村长不肯认错,秋菊认为这件事一定得找个说理的地方。于是,便挺着大肚子去乡政府告状。经过乡政府李公安的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3278448/
7.批判法律理论的谱系——以《秋菊打官司》引发的法学思考为例展开这项研究首先就要矫正目前法学界主流的、以“法律与文学”视角对《秋菊打官司》展开的研究,这构成本文第一部分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本文第二部分分析苏力的文本,指出苏力的批判法律理论实际上是基于一种法律多元主义来批判一种源于西方普适主义的“法治理论”,而他秉持的是一种功能主义法治观。苏力的批判法律理论https://www.pkulaw.com/qikan/971f4cab6afebf63f62e4b451c6a7e41bdfb.html
8.法益观影室:《秋菊打官司》法律视角下的浅析群益观察法益观影室:《秋菊打官司》法律视角下的浅析 张艺谋拍摄的《秋菊打官司》是一部经典的法律题材电影。故事发生在中国西北一个小山村,秋菊的丈夫王庆来与村长王善堂发生了争执,被村长踢中要害。怀着身孕秋菊去向村长讨个说法,村长因为王庆来骂他断子绝孙的事情不肯认错。http://www.qysee.com/archives/1245
9.《秋菊打官司》的法律视角解读同样作为现实生活的折射,法律法规则与影视的表现方式完全不同,因为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逻辑的严谨与规则的缜密,将现实中的法律经过电影的艺术加工与展现,呈现出来的便是各个银幕上的画面,从而让观赏者欣赏到生活中蕴藏的艺术,并对艺术性的生活加以认真思考。《秋菊打官司》作为反映我国农村百姓法律意识的典型影视作品,https://la.swupl.edu.cn/articles/article_detail.aspx?id=664549046&wd=&eqid=ac7ff1260012073d0000000264297282
10.经济法学论文范文(3)合理使用法律经济学方法的问题。法律经济学从经济学意义上说,是以理性人、个人主义和完全竞争为假设的,运用法律经济学方法应当注意其在法学中的适用范围,不宜将其用来分析一切法律问题;效益目标应在经济法的价值目标体系中准确定位,不宜过分拔高其地位;量化分析应当以来源于我国实践的数据资料为基础,不宜照搬国外https://www.gwyoo.com/haowen/821.html
11.也谈《秋菊打官司》的法律漏洞当我看过《秋菊打官司》影片之后,首先给我的感觉是自然、朴实和没有过多的做作,《秋》片能够在威尼斯拿到“金狮奖”也是当之无愧的。然而,影片中有几处法律漏洞甚至错误,使我对《秋》片的美中不足甚感遗憾。其一,混用了“被告人”和“被告”两个法律概念。一般讲,刑事诉讼中犯罪人是已经确定的,适用“被告人https://wh.cnki.net/article/detail/DYPJ199308047
12.做懂法守法小公民班会10篇(全文)国家一直在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努力地在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教育公民自觉守法,并且学会使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利益。而对于执法机关,普法的意义则在于能促使执法者更公平、更公正、更合法的行使自己的工作职能,惩治违法犯罪份子,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多年来,我们的普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就好像电影《秋菊打官司》https://www.99xueshu.com/w/fileouh28nv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