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元元:认真对待社会规范——法律社会学的功能分析视角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

本公众号是《法学》的公众平台。《法学》是由华东政法大学主办的法学学术期刊,创刊于1956年。长期以来,《法学》一直是国内最具中国问题意识,追求探索创新的法学杂志之一。入选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第一批)、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指标A类期刊。

吴元元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

【内容摘要】法治、自治、德治彼此契合,构建协同共治格局是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技术现代化转型的内在规定性。社会规范能够聚合、转化繁复多样的“地方性知识”,为实现基层治理目标奠定知识论基础。“制度企业家”在社会规范变迁中扮演重要的知识角色。社会规范的自我实施机制依托声誉和长期博弈关系得以顺利运转,提升社会治理效率。一体同构状态使得法律能够嫁接社会规范的自我实施机制,遵守法律可以帮助社会主体摆脱不合理的社会规范的束缚;社会规范可以填补法律漏洞,法律则是新生社会规范的重要支持力量。应当从增强社会规范对于“地方性问题”的回应性、法律适度吸收社会规范的有益成分、充分挖掘法律与社会规范各自的比较制度优势等维度切入,实现协同共治。

【关键词】社会规范地方性知识声誉机制自我实施多元共治

一、从“地方性知识”到社会规范:

知识论的考察

(一)作为“地方性知识”聚合—转化机制的社会规范

(二)“制度企业家”对于社会规范变迁的知识角色

(三)基于知识优势的社会规范的治理意义

由可观察性和可检验性决定,单一的“法律中心主义”在治理实践中很可能异化为中看不中用的“屠龙术”,而科学高效的治理制度结构应当是法律、道德自律、社会规范分工合作的协同产物。社会规范是繁多如恒河沙数的“地方性知识”的聚合—转化机制,它们对于分殊各异的利益诉求、价值判断、心理预期具备个性化的因应之道,能够有效改变社会治理主体和治理相对方因为知识不足所导致的信息不对称;同时,加之对于“地方性知识”相当敏感的“制度企业家”的努力,社会规范的知识优势极大地降低了社会治理对于行为的可观察性、可检验性的要求。在“地方性知识”作为治理底色的支持下,社会规范可以很好地借助公共舆论、社群交往、声誉机制等社会资源成就自我实施,形成密如凝脂、繁若秋荼的规训机制,即便无法同时满足可观察性和可检验性,自我实施机制仍然可以凭借高速流布的信息之网、长期博弈的交往格局、难以替代的互惠资本,或是及时惩罚社会主体的机会主义与道德风险,或是在事前就对之形成充分威慑,从而有效减少社会治理负荷。

二、社会规范自我实施机制的

构成与运行

(一)高效流播与充分共享的信息基础

(二)以强力维度—长期博弈为核心的自治格局

1.声誉机制的行为约束功能

2.声誉约束功能的适用场域拓展

3.遵守社会规范与文化资产积累

三、社会规范与法律交互作用的

内在机理

社会规范与法律之间存在相当复杂微妙的互动机制和原理。同为提供行为指引、稳定人们的社会交往预期、建立良好社会秩序的规范形态,二者的比较制度能力不同,比较优势各异,倘若彼此能够取长补短,互补协力,则可以成就一个分工协作的共治治理结构,最大限度地推进各类规范的自我实施机制运转。一方面,法律可以借力社会规范的自我实施机制,提升法律运行实效;另一方面,人们可以“以守法为借口”摆脱不合理的社会规范的束缚,法律可以将他们从既无效率也不公平的社会次优状态中解脱出来。同时,社会规范可以填补法律漏洞,而法律则是新生社会规范的重要支持力量。法律更可以借助自身在形成速度、覆盖广度、国家强制力度等层面的优势,在社会规范力所不逮的地方及时展开治理之翼,积极推动现代民族—国家的战略治理实施。

(一)经由社会规范的法律自我实施

(二)“守法作为借口”对于社会规范的改造

(三)社会规范对于法律漏洞的填补功能

法律并不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完备的封闭体系。在法学发展史上,一直不乏对于法律作为一个逻辑自洽、无所不包、自为自在的“物自体”想象,认为法律可以完美地自我运行,在此基础上形成纯粹逻辑演绎的法律科学,即便实践中出现法律运转失灵,那也是暂时的偶在的现象,依靠法律内部机制如法律解释、法律推理、类推适用等足以解决,从而恢复法律体系圆融自洽。然而,正如制度经济学研究所指出的那样,法律是不完备的,本质是一种不完备的契约,其间必然充斥着相当的空白、罅隙和漏洞,仅仅依靠法律解释等内部机制无法有效回应法律的不完备性所提出的制度挑战,势必要求有与之相匹配的外部机制予以有效填补,在此基础上进行法律的发现,甚至是法律的续造。

(四)法律对于新生社会规范的支持作用

四、构设法律与社会规范的

良性互动格局

应当高度重视社群内部“地方性知识”及其对于制度建设的功能意涵,为社会规范预留足够的发展空间。信息是决策的基础,“地方性知识”是独属于社群内部的、无可替代的信息,充分反映了群体成员作为独特的“这一个”的利益诉求、情感心理、价值判断。忽视了“地方性知识”对于基层社会治理的构成性作用,所选取的制度治理技术往往难以做到有的放矢,因时因地制宜。社会规范是群体成员实现社群共治和自治的重要制度载体,他们的“地方性知识”需经由这一规范的建设渠道,方能转化为有约束力的行为模式—责任后果,才能对包括自身在内的众多群体成员产生约束效力,由此影响、决定甚至是塑造了群体的博弈格局和社会交往结构。由此可见,倘若过多地“送法下乡”或“送法上街”,过度地以国家法律强制替代社会规范自治,实际上是放逐了“地方性知识”,进而将会导致基层治理缺乏有针对性的实践信息,治理决策严重缺乏信息基础。欲为社会规范培育良好的生长空间,使之在基层治理中充分发挥行为指引、预期稳定、价值评价的制度职能,实现法律与社会规范协同共治的善治理想,有必要从以下维度入手进行制度构设:

(一)社会规范应主要针对“地方性问题”进行设计,突出社群个性

(二)法律应当适时吸收社会规范的有益成分,增强自身的可适用性

比较而言,以国家公权力为中心的立法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模式,如果立法者远离地方性场域,对于各类繁复多样的“地方性知识”相对疏离,不可避免地就会导致相应的制度设计疏阔迂远,更多地着眼于抽象而对于众多具象针对性不足、回应性较弱,从而导致所设置的行为模式在制度实践中容易被规避或违反,本应配套的法律后果也未能适时跟上,无法发挥应有的激励—威慑效应,不能证成法定行为模式的可置信性和必须遵守性。结构科学、功能良好的社会规范为立法者识别合理、有效的行为模式和责任后果配置提供了必要的通道,从知识论的意义上看,社会规范在相当程度上解决了立法的“知识不能”,即对于“地方性知识”的认知和吸纳弱势。如前所述,信息是决策的基础,立法的知识论上的实质则在于对繁复多元的信息是否能够充分识别、吸纳与整合,立法者的知与不知,即信息能力极大地决定着立法的实效,对于非己所长的信息——陌生的“地方性知识”——立法者应当借助相应的补强机制来补己之短,最大限度地填补信息鸿沟,避免在信息不完备或不准确的情形下展开立法决策,导致立法干预失灵。

(三)充分发挥互补效应,实现法治与自治、德治的协同共治

法律与社会规范的生成机制不同,实施机制不同,对应的社会约束条件不同,各自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在认真对待社会规范之时,同样应当对于法律的比较制度能力形成科学的认知,充分认识法律的“能”对于社会规范的“不能”所具有的结构性意义,以前者之长补后者之短,积极推进基层治理的制度技术创新。

五、结语

社会规范是多元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治理技术的现代化转型具有显著的制度意义。社会规范拥有知识论意义上的比较优势,能够对“地方性问题”给出具有充分针对性的因应方案。在这个创造性转化的过程中,“制度企业家”的知识角色使之足以推进良性的制度变迁。声誉机制和长期博弈关系成就了社会规范的自我实施机制,由此促使基层社会治理得以平滑顺畅展开。法律与社会规范的一体同构状态,使得法律可以经由社会规范而实现自我实施,有效提升法律实施效率;而法律对于社会规范的改造同样具有积极的意义,“以守法为借口”能够帮助社会主体勇于打破某些不合理的社会规范造成的制度僵局。社会规范可以填补法律漏洞,而法律则是新生社会规范的重要支持力量。在这个意义上,有必要从现代民族—国家的现代化战略建设的历史宏观视角来重新审视法律与社会规范,树立系统性的观念自觉,充分认知、把握法律与社会规范的适用条件、适用场域、治理功能,深度挖掘各自的比较制度职能,从而成就一个彼此呼应、优势互补的协同共治格局,充分实现国家—社会治理能力和技术的现代性转化。

END

上海市法学会欢迎您的投稿

fxhgzh@vip.163.com

原标题:《吴元元:认真对待社会规范——法律社会学的功能分析视角》

THE END
1.法律具有哪些作用一、指引作用。这是指法作为一种行为规范,为人们提供某种行为模式,指引人们可以这样行为、必须这样行为或不得这样行为,从而对行为者本人的行为产生影响。二、评价作用。这是指法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具有判断、衡量他人行为是否合法或有效的作用。三、教育作用。这是指通过法的实施,法律规范对人们今后的行为发生直接或间接的https://m.64365.com/tuwen/aaansyk
2.法律的作用是什么?六、维护人类文明和精神文化法律还是维护人类文明和精神文化的重要手段。法律规定了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行为准则和标准,促进了人类文明和精神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法律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维护社会公正和公平、维护人类文明和精神文化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3598170549834378&wfr=spider&for=pc
3.法律的作用是什么法律的作用是什么? ①法律规定权利和义务,并对侵犯他人权利和不履行义务的行为予以制裁。 ②法律协调人际关系,解决纠纷或矛盾。 ③法律通过制裁违法犯罪来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2013江苏中考语文试题汇总 2013山东中考语文试题汇总 2013四川中考语文试题汇总 https://www.liuxue86.com/k_%E6%B3%95%E5%BE%8B%E7%9A%84%E4%BD%9C%E7%94%A8%E6%98%AF%E4%BB%80%E4%B9%88/
4.法律的作用是什么法律的作用是什么口琴 精选回答 法律的作用是指法对人与人之间所形成的社会关系所发生的一种影响,它表明了国家权力的运行和国家意志的实现。法律的作用可以分为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规范作用是从法是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这一角度提出来的,而社会作用是从法在社会生活中要实现一种目的的角度来认识的,两者之间的https://edu.iask.sina.com.cn/jy/gmhlJeILbJRg.html
5.法律的作用是什么今天背诵的知识是:法律的作用有哪些? 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 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法律让我们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法律也为我们评判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https://www.jianshu.com/p/f5f6606d732d
6.法律的作用是什么?法律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法律规定了人们的行为准则,保护了人们的合法权益,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和公正。2. 规范行为准则:法律规定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规范了人们的行为,使人们能够在社会生活中有序地行动。3. 保障人权和自由:法律保障了人们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如言论自由https://www.chinaacc.com/chujizhicheng/jhwd/zy20240112151408.shtml
7.法律作用是什么意思法律作用的翻译音标读音用法例句爱词霸权威在线词典,为您提供法律作用的中文意思,法律作用的用法讲解,法律作用的读音,法律作用的同义词,法律作用的反义词,法律作用的例句等英语服务。https://www.iciba.com/%E6%B3%95%E5%BE%8B%E4%BD%9C%E7%94%A8/
8.的行为。法律的作用,突出表现为,它规定人们人们可以做什么2、我国法律的作用: (1)法律具有 作用。法律通过规定 与 ,规范 的行为。法律的 作用,突出表现为,它规定人们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如果人们违反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或处理http://www.1010jiajiao.com/paper/timu/1183544.html
9.法律的作用有哪些律师普法法律的作用是: 1、明示作用,法律的明示作用主要是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明确告知人们,什么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 2、预防作用,作用主要是通过法律的明示作用和执法的效力以及对违法行为进行惩治力度的大小来实现的; https://www.110ask.com/tuwen/4466551010852393403.html
10.精品收藏2019考研政治:思修法基道德法律高频汇总②道德的规范功能是在正确善恶观的指引下,规范社会成员在职业领域、社会公共领域、家庭领域的行为,并规范个人品德的养成。道德和法律一样,都是通过规范人的行为发挥作用。 ③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功效与能力。道德评价是道德调节的主要形式,社https://www.kaoyan.com/zhengzhi/jingyan/5bdc0d878d393.html
11.逾期说贷款账户异常什么意思,网贷逾期引起贷款账户异常,是什么网贷贷款逾期了有什么作用 网贷贷款逾期的作用及应对措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贷平台逐渐成为了一种新型的借贷途径。网贷贷款逾期疑惑也随之而来。本文将从法律角度探讨网贷贷款逾期的作用以及相关的应对措。 一、对个人信用的作用 逾期还款会对个人的信用记录产生不良作用。网贷平台多数情况下会将逾期信息报送至信用机构https://www.hezegd.com/lawnews/zixun/701551.html
12.谈谈法律的重要性冯继刚法律是社会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保护个人权利和促进社会公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法律为人们提供了行为准则和规范。它明确规定了人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以及违反法律规定所应承担的后果。这些规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减少冲突和犯罪的发生。 https://lawyers.66law.cn/s2401648080c02_i1392569.aspx
13.法律最终作用 6重要论述 7法律体系 传统法系 门类 国际法 国内法 刑法 侵权行为法 合同 物权法 8法律制度 基本概念 法制宣传 9法律效益 专业律师 公民社会 10法律逻辑 11历史发展 历程简介 著名法典 12词条图册 1基本内涵编辑 法律法律通常是指由社会认可国家确认立法机关制定规范的行为规则,并由国家强制力(主要是 司https://baike.sogou.com/v573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