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正案》主要针对《2021年在线安全法》(OnlineSafetyAct2021)作出修订,规定某些社交媒体平台(certainsocialmediaplatforms)有义务采取合理措施,禁止16周岁以下的儿童拥有账户。《修正案》第1条规定:“Attheendofsection4Add:Thereareagerestrictionsforcertainsocialmediaplatforms.Aproviderofsuchaplatformmusttakereasonablestepstopreventchildrenwhohavenotreachedaminimumagefromhavingaccounts.”第2条规定“Section5Insert:age-restrictedsocialmediaplatformhasthemeaninggivenbysection63C.age-restrictedusermeansanAustralianchildwhohasnotreached16years.”明确《修正案》所涉社交媒体平台应禁止16周岁以下的儿童拥有账户的法定义务。
2
立法背景
澳大利亚的在线安全主要依据《2021年在线安全法》并由监管机构——电子安全专员(eSafetyCommissioner)负责。正如监管机构办公室最初被命名为“儿童电子安全专员(Children’seSafetyCommissioner)”,儿童在线安全是电子安全专员的工作重点,也是《2021年在线安全法》的规范重点。
2024年9月,南澳大利亚州政府任命的前高等法院首席大法官罗伯特·弗兰奇(RobertFrenchAC)发布了对禁止儿童使用社交媒体进行独立法律审查的报告。2024年11月,联邦政府宣布,在获得国家内阁的认可后,计划将16岁定为使用社交媒体的最低年龄。其后同月,澳大利亚联邦参议院投票通过了对不满16岁未成年人实施社交媒体禁令的《修正案》。至此,这部法案通过了参众两院的审议正式成为法律,将于12个月后生效。
3
1.“年龄受限用户”
《修正案》的关键在于第7条,即在《2021年在线安全法》中插入新的第4A部分——社交媒体最低年龄(Socialmediaminimumage)。第4A部分的目标是“减少某些类型的社交媒体平台对年龄受限用户造成伤害的风险”(toreducetheriskofharmtoage-restrictedusersfromcertainkindsofsocialmediaplatforms)。新的术语“年龄受限用户”(age-restricteduser)将被插入该法案的第5条,其含义为前文第2条所述“一个未满16岁的澳大利亚儿童”(anAustralianchildwhohasnotreached16years)。
2.哪些平台受到限制?
“年龄限制社交媒体平台”(Age-restrictedsocialmediaplatform,ARSMP)在《修正案》第63C条中进行了定义。同时还规定部长只有在确信有合理必要这样做以尽量减少对年龄限制用户的伤害的情况下,才能制定立法规则(TheMinistermayonlymakelegislativerulesspecifyinganelectronicserviceforthepurposesofparagraph(1)(b)iftheMinisterissatisfiedthatitisreasonablynecessarytodosoinordertominimiseharmtoage-restrictedusers)。
根据《修正案》第63C条的规定,年龄限制社交媒体平台是指满足以下条件的电子服务:(1)该服务的唯一目的或重要目的是实现两个或多个最终用户之间的在线社交互动;(2)该服务允许最终用户链接到部分或所有其他最终用户或与之交互;(3)该服务允许终端用户在服务上发布材料;(4)立法规则中规定的其他条件(如有);或立法规则中规定的电子服务;但不包括第(6)款所述的服务。(ForthepurposesofthisAct,age-restrictedsocialmediaplatformmeans:(a)anelectronicservicethatsatisfiesthefollowingconditions:(i)thesolepurpose,orasignificantpurpose,oftheserviceistoenableonlinesocialinteractionbetween2ormoreend-users;(ii)theserviceallowsend-userstolinkto,orinteractwith,someoralloftheotherend-users;(iii)theserviceallowsend-userstopostmaterialontheservice;(iv)suchotherconditions(ifany)asaresetoutinthelegislativerules;or(b)anelectronicservicespecifiedinthelegislativerules;butdoesnotincludeaservicementionedinsubsection(6).)
3.“禁令”如何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第63D条规定的最高罚款为30000个罚款单位(目前为9900000美元)。然而,解释性备忘录(ExplanatoryMemorandum)概述了这一点必须与2014年《监管权力(标准规定)法》(RegulatoryPowers(StandardProvisions)Act2014)第4部分“一起阅读”(readalongside),该部分规定:对于法人团体,最高刑罚为民事处罚规定中规定的罚金的5倍。因此,违反第63D条的法人团体的有效最高罚款为150000个罚款单位(目前相当于4950万美元)。
往期推荐
01
世界各国立法限制或禁止
低龄未成年人使用社交媒体现状
11月28日,澳大利亚联邦参议院投票通过了对不满16岁未成年人实施社交媒体禁令的《2024网络安全(社交媒体最低年龄)修正案》(“OnlineSafetyAmendment(SocialMediaMinimumAge)Bill2024”)。至此,这部法案通过了参众两院的审议正式成为法律,将在一年后生效实施。澳政府认为此举有利于保护目标人群的心理健康。根据媒体报道,这种限制是全面的,不满16岁未成年人即使获得家长同意也不能使用多数社交媒体平台,对系统性违反这一法令的社交媒体平台最高可处以4950万澳元(约合2.3亿元人民币)罚款。到目前为止,澳大利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通过立法全面限制不满16岁未成年人使用多数社交媒体的国家。
02
未成年人使用社交媒体的危害
在我《数字时代的社会法》一书中,全面研究了数字时代的未成年人保护、数字时代的公益诉讼等问题,开始系统研究数字时代的用户权利问题。
三是社交媒体带来了很多未成年人网络安全问题。近几年来,我国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呈不断上升趋势。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的数据,2019年至2021年,遭受犯罪侵害的未成年被害人从4.6万人上升至5.2万人,年均上升6.3%;2022年,检察机关起诉强奸、猥亵儿童等性侵未成年人犯罪36957人,同比上升20.4%。其中由于社交网络发展带来了一种新类型案件:“线上猥亵”。在有的案件中,一个犯罪分子就在网络上联络数百未成年人,侵害几十人甚至上百人。更可怕的是,一些犯罪分子在网络上引诱未成年人,建立信任关系后采用胁迫、利诱等方式对未成年人进行性侵害,这导致很多未成年人处于危险状态,而父母对此状况无从知晓。社交媒体给未成年人带来的安全风险不仅是性侵害,还包括网络欺凌、个人信息泄露等。传统的安全自护教育在无所不在的社交媒体面前显得苍白无力,未成年人成长面临着全新的安全风险。
03
反对全面禁止不满16岁未成年人使用多数社交网络的立法思路,澳大利亚的做法并不可行
一是要充分认识到,时代变了,未成年人要适应变化的时代。人类社会在经历了漫长的农业时代、200多年的工业时代后,快速进入了数字时代。这不是某个事件的变化,而是整个时代的巨大变化。我们生活的空间变了,原来人类生活在现实的物理世界,现在多了一个无限扩展的虚拟空间;生产要素以及生产工具都发生了重大改变,数据成为一种重要的新型生产要素,数字成为一种重要的新型生产工具;人们使用的货币和支付方式都变了,比特币等各种非主权数字货币在世界很多国家被广泛应用,中国公民在国内已经越来越少地使用现金支付。由此,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全面的改变。这种时代的重大变化不可逆转。时代变化必然带来新的利、弊,但每个人包括未成年人都不得不适应这种新的利、弊。为了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人类社会要正视社交媒体给未成年人带来的风险和危害,要思考如何创新保护未成年人的方式方法,但不能将未成年人隔离到网络环境之外。正如北京曾经的雾霾天,整个思路应该是如何治理以改善环境,而不是逃离或者回避。未成年人终究要生活在这一全新的数字时代,所以不得不从小适应这种变化的时代。
二是平台功能的多元将导致难以区分什么是社交媒体。在我国平台企业发展的初期,不同平台之间的功能定位是清晰的,开展网络销售、生活服务、社交娱乐、信息资讯等各类平台企业界限比较清晰。但随着直播以及各种创新经营方式的改革,不同平台功能开始紧密融合,很多网络销售、生活服务、信息咨询等类型的平台企业也有了社交功能,社交娱乐类平台也开始售卖商品。这种平台功能的多元化发展将导致难以区分哪家企业是社交媒体。从数字时代发展的进程来看,融合各种功能将是平台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社交将是未来很多平台企业不得不发展的重要功能。立法禁止未成年人使用多数社交媒体,人为地将未成年人与这个全新的时代进行隔离,粗暴地将未成年人限定在传统的工业时代,这是很难想象的。
04
解决社交媒体危害的建议
既然社交媒体给未成年人成长带来了如此多的风险和危害,既然认为隔离并不是好的解决问题的方向,那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就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网络保护等问题,历史上多次媒体采访中都问过,能否提一两个最有效的对策呢?这种考虑问题的视角是片面的,因为这种视角往往只是回应了某些关切,表面看来解决了问题,实际则是回避了更多深层次的问题。通过立法全面禁止未成年人接触社交媒体就是这种片面思路的反映。网络时代人们似乎更欢迎那些听起来简单的、哪怕是粗暴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但必须提醒的是,解决这些复杂的社会问题很难找到一两剂灵丹妙药。简单的一两个对策只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方面世界很多国家都在想办法“堵”,但光靠“堵”是难以解决问题的。《县域未成年人网络消费调研报告》中未成年人的视角或许对我们有很大启发:“成年人在针对未成年人上网问题的观念上,应该明确只能‘疏’、不应‘堵’的思想观念。就像鲧当年用‘堵’的办法,不仅没能把水治好,反而引起了更大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一味地限制未成年人使用网络只会引起未成年人的逆反心理,引起未成年人与互联网平台、父母、学校、老师的矛盾。我们应该使用大禹‘疏’的思想,将未成年人的注意力‘疏’到更加健康的活动上。”站在成年人的视角,现在应该明确的是,面对网络对未成年人的复杂影响,单纯“堵”和“疏”都无法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人类社会应制定“堵”“疏”结合的应对思路。
1、必要的“堵”是需要的。未成年人毕竟身心尚不成熟,自我控制能力较弱,通过立法政策对未成年人使用社交媒体进行某种限制是必要的。当前我国对未成年人直播、玩网络游戏等进行了某种程度的限制,未来还应该对哪些年龄段的未成年人、在哪些场所、使用哪些网络功能等进行限制?比如针对未成年人玩网络游戏的分级分类分年龄管理问题、夜间未成年人上网等问题,是否要限制?怎样限制?都应该尽快进行更多研究。
5、为未成年人提供更多线上及时便捷的专业服务,赋权赋能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既然不是立法全面禁止未成年人接触社交媒体,那未成年人在上网尤其是接触社交媒体的过程中,就会面临很多困惑、挑战、风险。如何识别不良信息?如何识别安全风险?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如何辨析性引诱以及线上猥亵?面对不良信息、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怎么办?面对性引诱、线上猥亵、网络欺凌的风险怎么办?未成年人怎样参与网络社区的建设?孩子们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面临的很多问题,都需要专业的法律、社工、心理背景的专业人士提供服务。网络虚拟空间不应该是一个冰冷无助的大杂院,而应该是一个安全的、有专业人士可以提供帮助的温暖空间。正如国家应该为所有未成年人提供各种服务一样,平台企业也应该在建设的虚拟空间为未成年人提供各种服务。这些服务不仅是要保护孩子们的安全,为孩子们解决各种问题,更关键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赋权赋能给孩子们,从而全面提升未成年人的能力和素养。很多平台企业也开展各种公益活动,那为什么不首先在自己的网络平台上提供专业服务帮助孩子们及时解决各种问题呢?
人类社会正在快速进入数字时代,未来一代的生活和工作都将越来越离不开网络。要清醒认识到的是,当下孩子是否具备健康的网络素养,不仅将影响着他们参与未来社会竞争的能力,也会影响一个国家的竞争力。《2017年世界儿童状况——数字时代的儿童》介绍了约旦难民营里一位母亲说的话,“在我们那个年代,文盲是指不识字。现在,不会使用互联网的人也可以称作‘文盲’。我不希望孩子成为这类人。这一点很重要。我们希望孩子有更好的未来。”在我国近些年的立法政策中,都高度重视培养未成年人网络素养问题。可以说,培养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是培养数字时代数字公民的基本内容。
立法禁止未成年人接触社交媒体的思路,是与人类社会适应数字时代要求培养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的发展方向背道而驰的。简单粗暴地限制、禁止的思路很多时候不仅不能解决问题,效果可能适得其反。不要嫌麻烦,如何培养数字时代的合格公民,需要我们有更多创新的思路,需要平台企业更加积极的作为,需要我们各方都有更多的耐心和努力!
“网络经纬·e法同行”系列专家访谈
如何构建数字时代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新机制?互联网带给未成年人学习、娱乐等便利同时,也带来了违法与不良信息侵害、隐私泄露、网络沉迷、网络欺凌等风险。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以下简称《未保法》)2021年6月1日实施以来成效如何?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等如何协同,共同完善数字时代未成年人保护机制?
全社会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意识明显提升
南都:在您看来,《未保法》实施3年多以来效果如何,在网络保护方面已经发挥出哪些作用?
佟丽华:首先从社会角度来看,对网络未保认识度明显增强。以前提到未成年人保护只有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等四大保护,没有“网络保护”。
需强化未成年人模式下平台内容、功能输出
南都:《未保法》确立“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大保护体系,您认为应如何协同发力?
佟丽华:从六大保护统筹协调角度而言,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需要学校、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各方面协同,需要党委和政府加强统筹协调。
以往,司法机关处理案例往往在末端,未成年人权益往往已经受到严重侵害。现在,司法机关从案件中发现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等方方面面工作不足,在源头上加强保护,预防犯罪,在前端发挥重要作用。未成年人保护案件涉及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假如案件涉及父母侵权或者没有正确履行职责,导致孩子权益受伤害或者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司法机关办理案件过程中就可以推动有针对性家庭教育。
从网络角度来说,家庭、学校、网络平台需要发挥更积极作用,参与协同保护。我们常说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培育很重要,但很多父母、老师的网络应用技能甚至不如未成年学生,这也是现实存在的问题,需要提升父母、老师的网络素养包括网络应用能力。同时,也需要网络平台企业引导,在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培育中发挥更积极作用。
南都:2024年1月1日施行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积极回应涉及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饭圈乱象”“天价充值打赏”“网络欺凌”等问题。在您看来,条例实施带来哪些新变化,哪些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
佟丽华:《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是我国在未成年网络保护法律体系中一个重大发展,在个人信息保护法、《儿童个人信息网络保护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保护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的制度要求,包括实行社会共治、以促进未成年人网络素养为基础、规范网络信息内容、加强未成年人网络沉迷防治等,对于未成年人网络素养领域的健康内容把握、网络欺凌治理、饭圈乱象治理等提供了全面法律支撑。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第20条明确对“未成年人用户数量巨大或者对未成年人群体具有显著影响的网络平台服务提供者”规定了应当履行的特殊义务。我认为网络平台应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对于条例中提出的一些特殊要求,其实做得不够。目前,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已经进入“深水区”,我们该有的一些基础制度已经有了,比如内容审核、防沉迷系统、未成年人信息保护等,制度建设不断加强,但问题是网络平台做得如何,质量、效果怎样,这是我们必须正视的。
未成年人模式是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方面非常有价值的探索,但调研发现只有50%左右的人在使用。没有使用的人反映未成年人模式内容太单薄、功能不全,没有达到让未成年人喜欢的标准,需要强化未成年人模式下平台内容以及功能输出。
在传统线下空间,更多还是政府、司法机关在开展治理工作,但数字时代,虚拟空间日常治理工作其实是网络平台企业在负责,建设清朗、健康的线上虚拟空间需要网络平台企业承担起更多责任。
网络平台对怎样更好做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
南都: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生活、学习已成常态,让未成年人安全、健康、文明使用网络是常论常新的课题,我们如何更好教导未成年人正确认识网络、辨别网络信息真伪、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网络平台需要怎么更好承担社会责任?
佟丽华:现在法律制度不断完善,有法可依,政府部门、平台企业均采取相应举措,开展了卓有成效工作,深化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但是,随数字时代来临,网络平台企业采取的措施是不够的,需要更好承担责任,发挥更重要作用。
比如《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明确“在网络平台服务的设计、研发、运营等阶段,充分考虑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特点,定期开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影响评估”,网络平台能否做到?是否建立有效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合规制度体系,制定专门平台规则,明确平台内产品或者服务提供者义务?我认为网络平台企业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方面,除了日常的内容审查、防沉迷等,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本文转载自:南方都市报APP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采写:南都记者袁炯贤
中国教育报客户端讯(记者李柯)9月7日,一场以“守护安宁校园,共建清明网络”为主题的反校园欺凌,未成年人保护主题座谈会在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举办。会上,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全面系统分析了校园欺凌现象产生的原因与应对措施。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在座谈会上发言。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供图。
佟丽华说,相对于校园暴力而言,校园欺凌在中国是一个新话题。他强调:“校园欺凌的微妙之处在于其对被欺凌者的长期影响。”
2021年,教育部就发布了《未成年学校保护规定》,这是在《未成年人保护法》通过之后发布的一个非常规范的规章。佟丽华先后参与了上百部法律政策的协调和论证,许多建议都已转化为实际现行的法律政策。他提出,学生应有效参与欺凌问题的解决,发挥学生“社团”作用,促进问题及早发现和处理。
在此次座谈会上,法学专家、法援律师、心理专家、学生与家长代表们围绕校园欺凌行为的危害性、法律救济的理论与实践等展开深入研讨,集实招、谋良策,以期引导社会各界共同守护青春校园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陈强律师在会上发言。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供图。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白庆坤律师在会上发言。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供图。
“受伤的不仅是身体,还有孩子的心理。但当他们受伤时,家长却不太了解都有哪些方法和工具可以治疗心理创伤。”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律师白庆坤律师曾是特殊教育学科一级教师,并具备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她通过承办的学生欺凌案件,呼吁加强心理知识科普,不仅是针对未成年人,成年人也应当掌握常见心理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法。就像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准确判断身体的伤口是需要使用创可贴即可,还是严重到需要去医院缝合的程度,我们对心理健康亦应如此。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青少年犯罪与少年司法研究中心主任皮艺军教授在会上发言。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供图。
同时,预防青少年犯罪,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呼吁学校、家庭、司法部门共同协作,制定科学合理的法规,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环境。同时,增强法律意识,让青少年明白法律的重要性,从而避免走向犯罪的道路。
8月1日下午,《县域未成年人网络消费调研报告》在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发布,该报告由我中心实习生、高中学生佟毕铖同学独立完成。作者陆续到河北、贵州、江西、安徽、陕西、山东六个省8个县开展了调研工作,整个过程行程将近9000公里。本次调研共收回有效问卷1108份,并访谈了110名未成年人,其中年满12周岁的未成年人占比95%。
核心数据
二、未成年人网络消费平台高度集中,这些平台企业应当率先履行《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的要求,构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合规体系
1.县域未成年人中热度最高的五款手机游戏分别是:王者荣耀、和平精英、蛋仔派队、我的世界、欢乐钓鱼大师。问卷调研显示,65.25%未成年人玩王者荣耀,56.41%玩和平精英,玩其他三款游戏的分别为39.08%、29.87%、26.81%。
3.快手、抖音是县域未成年人最受欢迎的两款直播平台。被调研未成年人观看快手直播的有876人使用,占比79.06%;观看抖音直播的有523人使用,占比47.20%。
4.县域未成年人使用最多的五款购物平台分别是:拼多多、淘宝、得物、京东、抖音。使用拼多多的占比78.07%,使用淘宝的46.48%,使用得物的31.50%,使用京东的22.56%;使用抖音的26.62%。
5.县域未成年人使用最多的五款视听娱乐平台分别是:酷狗音乐、网易云音乐、腾讯视频、qq音乐、爱奇艺。使用酷狗音乐的占比59.84%,使用网易云音乐的40.16%,使用腾讯视频的36.82%,使用qq音乐的31.59%,使用爱奇艺的28.88%。
三、青少年模式及游戏实名制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制度执行效果不佳,应该及时进行改革
1.青少年模式使用比例低,很多未成年人不喜欢青少年模式。使用过青少年模式的有460人,占比41.52%;没有使用过青少年模式的有648人,占比58.48%。有201人表示不了解青少年模式功能,占比18.14%;有471人认为限制太多,占比42.51%;有228人不喜欢被监管,占比20.58%;有208人认为没必要,占比18.77%。
2.县域未成年人借名认证情况严重,实名制保护作用很小。根据问卷调研情况,不用自己信息进行认证的有849人,占比77%。在访谈的92名玩游戏的同学中,自己实名认证的仅有5人,占比5.43%;借用父母、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其他亲属名义认证的有81人,占比超过88%,其中72位同学表示他人不知道帮助自己进行了身份认证,有9位同学表示他人知道帮助自己进行身份认证。
报告发出后,很多用户留言,对报告观点表示赞同,并就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也有很多用户通过后台私信,想要阅读完整报告。
部分用户留言
后台发送关键词“报告”即可获取全文
活动信息
活动主题
中美慈善事业洞察:
以国内某慈善机构和美国科技资助为例
活动语言
中文
活动地点
丰台区纪家庙花乡青旅科创园A17-A18
刘俊莹
李一佳
吕月
主持人
姜洋阳
中致社会发展促进中心实习生
中华民族是一个热情仁爱、乐善好施的民族。关于慈善的思想源远流长,譬如,儒家讲“仁爱”,佛教讲“慈悲”,道教讲“积德”,墨家讲“兼爱”,再到如今的“慈善”,不管社会如何发展变迁,都蕴含着救人济世、福利为民的道德准则。慈善事业正在不断的发展中,山长水阔不辞其远,赴汤蹈火不改其志,让我们共赴新时代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中致社会发展促进中心
中致儿童关爱基金会实习生
国内某慈善机构作为慈善行业的“明星机构”,曾经获奖无数,成为诸多公益机构的学习榜样。然而,2023年该机构却因一场风波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并最终遭到民政部的处罚。这一事件看似突然,实际上却早因其制度漏洞埋下了草蛇灰线。本次报告将细数该机构成立以来面临的主要争议事件,分析其中的暴露出的制度漏洞,阐述该事件对公益行业的影响,讲解如何正确看待该事件和公益行业。
报名方式
名额有限,请扫描二维码报名
致诚实习生:
致诚公益是依托北京市致诚律师事务所建立的综合公益法律服务机构,包含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北京致诚农民工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中致社会发展促进中心、北京中致儿童关爱基金会。2005年以来,已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国内外数十所知名高校的数百位优秀学生到致诚实习。致诚已经成为国内外有良好影响的培养优秀法律人才的平台。
文字|刘俊莹、李一佳、吕月
编辑|刘俊莹
OldEnoughtoStandTrial,ButTooYoungtoDrive
AComparativeDiscussionontheAgeofCriminalResponsibility
刑事责任年龄的国际比较探讨
English/英文
2024年7月4日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
HuangxiangQinglvTechonologyVenturePark,A17-A18
主讲人
SarahCox
LilyFrautschi
CameronMercer
季杨子彦
主题介绍
Inthisdiscussion,thesethreelawstudentswillpresentabrieflookintotheminimumageofcriminalresponsibilityandacomprehensivediscussionintheUnitedStatesandabroad.Inthispresentation,wewillcoversubjectsconcerningtheAmericanlegalsystemgenerallydiscussingfundamentaltopicssuchasfederalismandtheconceptofpositiveandnegativerights.Wewillalsopresentanoverviewofjuvenilesandthecriminalsystemwhichwillcoverthehistoricalbackgroundandprovidecontextofthecurrentrelationshipbetweenjuvenilesandthejusticesystem.Eventually,thiswillculminateandcovertheongoingdebatesintheAmericanlegalworldregardingtheminimumageofcriminalresponsibility.WewillalsobrieflycoverthistopicasitstandsinthelargerinternationalcommunityandChina.
在本次讨论中,三名致诚实习生简要介绍了美国的刑事责任年龄制度,并结合国外立法进行全面梳理。第一部分讨论聚焦美国法律制度,涵盖联邦制、积极权利、消极权利等基本主题。第二部分将介绍青少年与刑事体系的概况、历史背景,并讨论青少年与司法系统当前的关系。最后,引出当下美国法律界关于刑事责任年龄的持续辩论,并简要讨论这一主题在更广泛的国际社会和中国的现状。
活动流程
ThistopicwaspresentedbythreeAmericanlawstudents:SarahCox,LilyFrautschi,andCameronMercer.TobettershedlightonhowtheUnitedStateshasdifferentapproachestowardjuvenilejusticeindifferentstates,theybeganwithageneraloverviewofkeyAmericanlegalconceptssuchasFederalismandnegativeandpositiverights.
Federalismdescribes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nationalgovernmentandstategovernments.AccordingtotheU.S.Constitution,boththefederalgovern-mentandthestateshavepowerseitherenumeratedinthatConstitutionorestablishedthroughcaselaw.Thissplitofpowersshowsthatwhiletherecanberegulationatthefederallevel,eachstatehasthepotentialtosettheirownrulesregardingtheminimumageofcriminalresponsibility(MACR).
Theyalsodiscussedtheideaofpositiveandnegativerights.Positiverightsassertthegovernment’saffirmativedutytoprotect,providefor,orservetheircitizens;negativerightsassertacitizen’srighttobeshieldedfromactionsthegovernmentcouldtake.
本次活动的三位主讲人分别是SarahCox、LilyFrautschi和CameronMercer,他们均是美国JD在读。为了更好地阐述美国各州对于青少年司法所采取的不同方式,他们首先概述了联邦制、积极权利、消极权利等重要的美国法概念。联邦制指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之间的关系。根据美国宪法,联邦政府和各州都拥有一定的权力,这些权力或在宪法中列举,或是通过判例法所确立。由于这种权力的分配,联邦政府虽有规制的权力,但各州仍可自行制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MACR)。他们还讨论了积极权利与消极权利的概念。积极权利是指政府有责任保护和服务于其公民;消极权利是指公民有权免受政府可能采取的行动的影响。
Afterthis,theygaveabriefhistoryofjuvenilecriminalandstatutoryoffensesintheU.S.Sinceitscreation,theU.S.legalsystemhasbecomeincreasinglylesspunitivetowardjuveniles’actionsduetoandevelopingunderstandingofminors’lessenedmoralculpability.Therewasanabandonmentofmilderpunishmentswhenthecrimeratesskyrocketedinthe1990s,butsincethen,amorerehabilitativeapproachandagoaloflessornoincarcerationhasbeenretaken.Additionally,thedeathpenaltywasabolishedin1988forcrimescommittedundertheageof18,andmoststatesnowhavemovedaway,oraremovingaway,fromlifesentenceswithoutparoleforcrimescommittedundertheageof18.
在此之后,他们简要回顾了美国青少年刑事和法定犯罪的历史。美国法律体系自构建以来,越发承认未成年人应有较低的道德责任,因此对青少年不良行为的惩罚措施愈发宽容。1990年代美国犯罪率飙升时,司法系统废除了较轻的惩罚措施,此后又采取了一些做法,以再教育和减少或避免监禁为目标。此外,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死刑于1988年被废除,且现在大多数州已经或正放弃对未成年犯罪者可能采取的无期徒刑且不得假释的判决。
Inoverviewingthejuvenilejusticesystem,itwasreiteratedthatwhiletherearesimilaritiestotheadultcriminalcourtsystem,thegoalofthejuvenilejusticesystemisdifferent.LikeinChina,thefocusisontherehabilitationofthechildrenandtheirreintroductionintosocietyfollowingadelinquentact.However,justlikeinChina,thatisnotalwayswhattakesplace.Forexample,racialdiscriminationoftenleadstodisparitiesintheapplicationoflegalprocessesinjuvenileandcriminalcourt.
IntheUnitedStates,somestateshaveagelimitsforbothprosecutingchildreninjuvenilecourtaswellastransferringthemtoadultcriminalcourtthatareverylow—iftheyhavealimitatall.Twenty-fourstateshavenoagelimitforprosecutingchildreninjuvenilecourts(otherssetitfrom7to13,withthemostcommonagebeing10)andelevenstateshavenominimumageinplacefortryingchildrenasadults.Infact,everyyear,dozensofchildrenunder14arejudiciallytransferredtoadultcourts.
在美国,一些州对在少年法庭起诉儿童以及将他们转移到成人刑事法庭的年龄限制都非常低——如果这些州设置了限制。24个州没有在青少年法庭起诉儿童的年龄限制(其他州将年龄限制在7岁到13岁之间,最常见的是10岁),11个州没有将儿童作为成年人审判的最低年龄限制。事实上,每年都有数十名14岁以下的儿童被司法转移到成人法庭。
Therearethreewaystotransferaminorfromjuvenilecourttocriminalcourt:judicialtransfer,statutoryexclusion,anddirectfile.
未成年人从青少年法庭移送至刑事法庭的方式有三种:司法转移、法定排除和直接起诉。
Injudicialtransfers,thereare3typesofwaiver:discretionarywaiver,presumptivewaiver,andmandatorywaiver.Discretionarywaiveriswhenajudgeusesherowndiscretionindecidingwhetheracaseshouldbetransferredtocriminalcourt.Ajudgewilllookattheseriousnessoftheoffense;thelevelofinvolvementthejuvenilehadintheoffense;thepriorhistoryofthejuvenile;thejuvenile’smentalandemotionalcondition;andthelikelihoodofrehabilitationthroughcourtservices.Apresumptivewaiveriswhenajuvenilemustshowthatheorsheshouldnotbetransferred.Ifarguedsuccessfully,thejuvenilewillstayinjuvenilecourt.Inamandatoryjudicialwaiver,ajuvenile’scaseisauto-maticallytransferredaccordingtostatestatute.
在司法转移中,有三种豁免类型:自由裁量豁免、推定豁免和强制豁免。自由裁量豁免是指法官自行决定是否将案件转移到刑事法庭。法官会考虑犯罪的严重性、青少年在犯罪中的参与程度、青少年的过往经历、青少年的心理和情绪状况以及通过法院进行再教育的可能性。推定豁免是指青少年必须证明他或她不应该被转移。如果辩护成功,青少年将留在青少年法庭。在强制司法豁免中,根据州法律,青少年的案件会自动移送到成人法庭。
Statutoryexclusioniswhenstatelawmandatesayouthbeprocessedasanadult.Forexample,underMinnesotalaw,juvenileswhodrivewhileintoxicatedwillautomaticallybeprosecutedasanadult.
法定排除是指州法律规定青少年必须被当作成年人对待。例如,根据明尼苏达州法律,未成年人醉酒驾驶将自动被当作成年人起诉。
Fordirectfiles,theprosecutordirectlyfilescriminalchargesagainstajuvenile.Insomestates,ifajuvenilehascommittedacrimeinthepast,theywillautomaticallybetriedasanadult.
在直接起诉中,检察官直接对未成年人提起刑事指控。在一些州,如果一个青少年过去有犯罪历史,他们将自动被视为成年人审判。
ArealexampleofjudicialtransferisthecaseInReX.S.TheTexasJuvenileCourttransferredthedefendant’scasetocriminalcourtafterconsideringfourimportantfactors:thecrimeresultedinthevictim’sdeath;theoffenderbelongedtoagang;thedefendanthad“Murda[murder]doctor”inhissocialmediabio;andthedefendantcontinuedtoengageindelinquentbehaviordespitepriorreferralstojuvenileservices.
司法转移的一个真实案例是InReX.S.案。德克萨斯州青少年法庭在考虑了四个重要因素后,将被告的案件转移到刑事法庭:犯罪导致受害者死亡;犯罪者属于一个帮派;被告在社交媒体简介中写有“谋杀博士”;同时,被告曾被转至青少年管教部门,此后仍继续从事不良行为。
ThepresentersthendiscussedthecurrentargumentsbothforandagainstraisingtheMACRintheUnitedStates.Therearemultiplereasonswhyscholarsbothsupportandopposeraisingtheminimumage.Onereasonagainstraisingthecriminalageistoprotectyouthfromthestigmasofthecriminaljusticesystem.Havingapublicrecordofhavingbeenincarceratedcouldimpacttheiremploymentprospects.Researchhasalsoshownthatexposuretothecriminaljusticesystematayoungerageposesmanyrisksforthechild:theyarelesslikelytograduatehighschool;theyaremorelikelytoreoffend;andthechildhasahigherchanceofbeingexposedtophysicalandsexualabusewhileincarceratedfromadultsincharge.
主讲人随后讨论了目前支持和反对在美国提高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的观点。学者们支持和反对提高最低年龄的原因很多。反对提高刑事责任年龄的一个原因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免受刑事司法系统的污名化。公开的入狱记录可能会影响他们就业。研究还表明,在较小年纪接触刑事司法系统会给未成年人带来许多风险:他们不太可能高中毕业;很有可能再次犯罪;在被监禁期间,儿童更有可能受到成年看守人的身体虐待和性虐待。
Opponentsaimtoholdchildrenresponsibleforseriouscrimes,preventgangsfromexploitingchildren,andsafeguardpublicsecurity.Additionally,asof2024,parentshavebeenheldaccountablefortheirchildren’sactions.Inthisrecentandradicalcase,twoparentsweresentencedto10-15yearseachaftertheyfailedtopreventtheirsonfromshootingandwoundingstudentsathishighschool,whilethejuvenilereceivedlifewithoutparole.Manyareconcernedthatiftheageisraised,manymorecaseslikethiswillbebroughtandresultinparentsbeingheldaccountablefortheirchildren’sactionsinsteadofonlythechildbeingpunished.
反对者的观点则是让儿童为重罪负责,防止帮派利用儿童,保障公共安全。此外,自2024年起,父母必须为子女的行为承担责任。在最近发生的一起激进的案件中,两位家长因未能阻止其儿子在其高中开枪打伤学生,各被判处10至15年徒刑,而该青少年被判无期徒刑且不得假释。许多人担心如果提高刑事责任年龄,更多类似案件会被提起,导致父母被追究其子女行为的责任,而不仅仅是儿童受到惩罚。
Thepresentationalsocoveredwaysofreducingrecidivism.Neitherlightly-supervisedprobationnortransferandharsh,military-stylebootcampsareeffectiveinreformingjuvenileoffenders.Somesolutionsincludecognitivebehavioraltherapytargetingantisocialbehavior;somepunitiveconsequencesinconjunctionwithpromotingyouthdevelopment(jobskillbuilding,academicperformance,self-control);andafocusonhome-lifecontinuityandinter-personalrelation-ships.
Throughtwoshortvideoclips,thegroupcoveredafictitiousdepictionofasevenyearoldstandingtrialinanadultcriminalcourtforaccidentallyshootingaclassmate.Inthisclip,apsychologistaddressesthecapacityofachildthatyoungtofullyunderstandtheconsequencesofhisactions;ultimately,theydecidehecannot.ThesecondvideoclipcamefromanewsreelregardingarecentlypassedFloridalegislationthatraisedtheMACRofficiallytosevenfollowingsix-year-oldKaiaRolle’soutburstinschoolwhichresultedinherbeinghandcuffedwithziptiesandtakentoajuveniledetentionfacility.Kaia’sgrandmothergivesatearfulinterviewabouttheinhumanetreatmentherchildreceivedatthehandsofofficersandhownochildshouldgothroughsomethinglikethatagain.
通过两段短片,主讲人展示了一个七岁儿童因意外射击同学在成人刑事法庭受审的情节。在视频中,一位心理学家探讨了如此年幼的孩子是否完全理解其行为的后果;专家最终认定孩子不具有该认识能力。第二段视频是一条关于佛罗里达州最近通过的将刑事责任年龄正式提高到七岁的新闻片段。原因是一位六岁的小女孩KaiaRolle在学校的突发行为导致她被铐押送往青少年拘留所。Kaia的祖母在采访中泪流满面,谈到她的孩子在警察手中所受的非人待遇,并表示不应再有孩子经历这样的事情。
自由交流
展示环节结束后,主讲人讨论了国际和中国关于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的观点。对于国际社会,联合国发布了几条建议——会员国应将科学和法律研究纳入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的制定中。目前,联合国建议的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为14岁,但对那些将其设定为15岁或16岁的国家表示肯定。因为科学研究表明,儿童既没有完全理解其行为的心理能力,也无法理解这些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联合国不建议设定两种最低年龄——例如,一种适用于一般犯罪,另一种适用于更严重的犯罪。在非洲联盟国家,平均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为13岁;在欧盟国家,平均为14岁。主讲人还讨论了澳大利亚等国关于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的讨论情况。在这些国家,许多反对提高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的人认为,研究表明较低的刑事责任年龄实际上会导致再犯率更高。
InChina,thisisa“hottopic”becausein2021,thecountrylowereditsMACRfrom14to12fortwooffenses:intentionalhomicideusingespeciallycruelmeansandintentionalinflictionofbodilyharmresultingindeathorseriousdisabilityusingespeciallycruelmeans.Intheyearsbefore2021,therehadbeenaslewofcasespublicizedinwhich13-year-oldscommittedviolentmurdersandsufferedfew,ifany,consequences.Oneboy,aftermurderinghismother,returnedtoschoolafterameretendaysofdetention;anothermurdereda10-year-oldgirlandwroteonlinetohisfriendheknewitwouldturnoutfinebecausehewasunder14.Suchcasescomingtolightsparkedoutrage,andsoanamendmentwasproposedandadopted.SomeChineseareadvocatingforanevenlowerMACR.
在中国,这是一个热点话题,因为在2021年,中国将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从14岁降低到12岁,这适用于两种罪行: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的。2021年前的几年中,有一系列案件被广泛报道,比如13岁的青少年犯下暴力谋杀罪但几乎没有受到任何惩罚;一名男孩在杀害母亲后,仅被拘留十天后就回到学校;另一名男孩杀害了一名10岁女孩,并在网上写信给他的朋友说他知道自己不会有事,因为他未满14岁。这些案件的曝光引发了公众的愤怒,因此一项修正案得以被提出并通过。一些中国人依然主张进一步降低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
Q&A
Afterthepresentation,thepresenterstookabriefbreak,networkingwithaudienceguestsbeforethentakingquestionsfromthegeneralaudience.Herearesomeofthequestionsaskedaswellasashortenedversionoftheresponses:
演讲结束后,主讲人与观众进行短暂交流并回答了一些问题。以下是简短记录:
Q:WhatdoesaninternatZhichengdo
A:TheforeigninternsatZhichengdocomparativelegalresearch,caseanalysis,andparticipateinactivitiesheldbytheorganization.Forexample,wecompletedresearchrelatedtotheprotectionofchildren’sdataandtherelationshipbetweensocialmediaandjuvenileoffenses.Wealsoparticipatedinameetingwherescholars,re-searchers,andprofessionalsdiscussedtheprotectionofchildrenontheinternet.Jiang,whoisfluentinbothEnglishandChinese,assistsinrespondingtotheorganization’sonlineconsultations.Jiangalsotranslatesfortheemployeesandforeigninterns.
问:致诚实习生的工作内容有哪些?
Q:Whataresomegoodcasestoreadtobetterunderstandthejuvenilejusticesystemorthechangingviewpointssurroundingchildren’srightsintheUnitedStates
A:Sinceeverystatehasadifferentsetoflaws,itcanbehelpfultolookatSupremeCourtdecisions,astheyapplytoallstatesandgenerallyprovideanoverviewofthehistoryofthelawdiscussed.RevolutionarycasesIwouldrecommendlookingatincludeThompsonv.Oklahoma(1988)andRoperv.Simmons(2005).YoucanseetheCourttakingintoaccounttheshiftinstatelawstomoremodernjuvenilejusticeapproaches.
问:为更好地了解美国的青少年司法系统或儿童权利观点的变化,有哪些值得阅读的案例?
答:由于各州法律不同,查看适用于所有州的最高法院裁决可能会有所帮助,因为它们通常提供了所讨论法律的历史概述。我建议阅读的具有突破性的案件包括Thompsonv.Oklahoma(1988年)和Roperv.Simmons(2005年)。你可以看到最高法院将州法律关于青少年司法方式的现代化转变纳入考虑。
Q:InChina,penetrationisrequiredtoreachanoffenseofsexualassaultofafemaleadultbutitisnotrequiredforafemaleminor.IsthissimilarintheUnitedStates
问:在中国,强奸罪的犯罪既遂为“插入说”,但对于强奸幼女,则以“性器官接触说”为既遂标准。美国是否有相似规定?
答:在美国,法定强奸罪的规定基于“儿童在达到一定年龄之前没有能力表示同意”的观点。性同意年龄因州而异。有些州会根据犯罪者的年龄来决定惩罚的严重程度——对21岁以上且与未达到法定年龄的人发生性关系的犯罪者的惩罚最为严厉,尤其是另一方年龄为14岁或13岁以下时。但是,每个州都要求必须有性交或性插入行为才能构成此罪行。对未成年人的不当性行为有单独的罪行,但这与美国的性侵犯不同。有几个州有例外:如果双方性器官存在接触,则允许对不具有插入行为的性侵犯进行起诉,但这在各州并不普遍。
致诚实习生
文字|季杨子彦
编辑|季杨子彦
图片|陈思妤
审核|陈强
主讲人简介
SarahCox,originallyfromSt.Louis,Missouri,isarising2LatWilliam&MaryLawSchool.Forherundergrad,shemajoredinPoliticalScienceandClassicsandminoredinReligiousStudies.Afterundergrad,SarahworkedasapersonalinjuryparalegalforthreeyearsbeforereturningtolawschooltoobtainherJurisDoctorate.WhileatWilliam&Mary,sheparticipatedinandcompetedwiththeInternationalCompetitionTeamandwasselectedtojointheJournalofRace,Gender,andSocialJustice.
CameronMercerisarising2LatWakeForestUniversitySchoolofLaw.CamerongraduatedfromUNCCharlotteandmajoredinHistory.Whileanundergraduate,hewrotetwolegalresearchpapers,“Chinese-AmericanLegalChallengesPriortotheExclusionAct”and“TheDevelopmentofTortLawinthe19thCentury.”HehasinterestsinU.S.taxlaw,U.S.regulatorylaw,andlawsimpactingrefugees,migrants,andminors.
Inthisdiscussion,thesethreelawstudentswillpresentabrieflookintotheminimumageofcriminalresponsibilityandacomprehensivediscussionintheUnitedStatesandabroad.Inthispresentation,wewillcoversubjectsconcerningtheAmericanlegalsystemgenerallydiscussingfundamentaltopicssuchasfederalismandtheconceptofpositiveandnegativerights.Wewillalsopresentanoverviewofjuvenilesandthecriminalsystemwhichwillcoverthehistoricalbackgroundandprovidecontextofthecurrentrelationshipbetweenjuvenilesandthejusticesystem.Eventually,thiswillculminateandcovertheongoingdebatesintheAmericanlegalworldregardingtheminimumageofcriminalresponsibility.WewillalsobrieflycoverthistopicasitstandsinthelargerinternationalcommunityandChina.JointhesethreeAmericanstudentsastheypresentthiscontentioustopicandopenthefloorforquestionsandconversationonThursday,July4that5pm.
在本次讨论中,三名致诚实习生将简要介绍美国的刑事责任年龄制度,并结合国外立法进行全面梳理。第一部分讨论聚焦美国法律制度,涵盖联邦制、积极权利、消极权利等基本主题。第二部分将介绍青少年与刑事体系的概况、历史背景,并提供青少年与司法系统当前关系的背景。最后,引出当下美国法律界关于刑事责任年龄的持续辩论,并简要讨论这一主题在更广泛的国际社会和中国的现状。讨论将于7月4日17点举行,并欢迎提问和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