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艺术,后法律

当这个世界毫无规则的时候,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在壁洞里绘画了。《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典,它被刻在一根两米高的玄武岩柱上,上半部分是精致的浮雕,下半部分才是法典,现在这部法典已经作为一件艺术品珍藏在卢浮宫。

中国第一次公布成文法是在公元前536年,郑国第一次将法律条文铸在了一座金鼎上,向社会公布,历史称“铸刑书”。这个鼎可惜没有保存下来,否则也必然是非常珍贵的艺术品。

所以,艺术是法律出生的母体。法律在艺术的光辉中诞生,艺术赋予了法律尊贵的血统,让人们膜拜推崇。

//////////

法律自诞生开始,就以法治为终极目标。法治的实现不仅依靠形成文字的法律,更依靠刻在每个人心中的法治意识,而法治意识中最重要的是人的权利意识,所以法治意识归根到底是以人为本的意识。在封建神权和思想控制的时代里,不可能出现以人为中心的意识,所以也不可能有法治。

首先打破思想枷锁的是艺术。先有文艺复兴,才有思想启蒙;先有达芬奇,后有孟德斯鸠;先有《最后的晚餐》,才有《论法的精神》。

二、人物,故事和时代

这就是艺术和法律的共性,在数学上表述为点,线,面,相互构成,相互影响,文学的表述就更为诗意:“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可能就是一座山。”

艺术家和律师应该能深刻地理解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因为我们同是描述人物和故事的人,卓越的艺术家或者法学家甚至可以影响一个时代。

所以,我想探讨一下艺术和法律的这些共性,并希望从艺术中找到灵感,更好地从事法律工作。

/////////

艺术作品中最打动人的,是作品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作者自己的内心世界。

千百年来,人们一直被蒙娜丽莎的神秘笑容所吸引,但让人们更好奇的,是蒙娜丽莎笑容背后的内心世界。很多人认为,艺术是多情的,而法律是无情的,“在法律人眼中,没有男人和女人,只有原告和被告”。

我想告诉各位,这是一个认识的误区。事实上,艺术工作和法律工作的一个重要共性是,我们都在探索人的情感,人的内心世界。

以刑法为例,每一起犯罪都要求行为人有罪过,罪过指的是内心的故意或者过失,“无罪过则无犯罪”,这是一句刑法格言。理解法律是容易的,但是探索人的内心是困难的,但是如果没有清楚了解人的内心世界,又如何能准确适用法律呢?十几年的法律工作,给我最大的感触,不是法律多么博大浩瀚,而是人性多么复杂多变。

作为一位辩护律师,我们必须像艺术家一样,善于探索和捕捉人的内心世界,才能成为一个出色的律师。

关于艺术作品所反映的作者的内心世界,我狭义地理解为这是作者内心的一种评价。

《最后的晚餐》讲述了一个故事,一个众人皆知的故事,作者不是想告诉人们真相,而是表达他对告密者、对邪恶力量的批判,这就是作者的评价。

法律工作和艺术工作的另一个共性是,我们都在评价我们笔下的人和事。不同的是,法律的评价依靠的是规则,但是艺术没有规则,只有作者内心深处最真的感受。

我想,对于任何人物和事件的评价,都离不开那个特定的时代,那个时代的规则,那个时代的情与理。而时代是局限的,规则是滞后的,情与理也在发展变化。

昨天认为无法饶恕的,今天可能普遍接受;今天认为错误的,明天可能是正确的。

所以法律的评价充满了时代的局限性,离开那个时代回头看,有些评价可能极为荒诞,甚至违反人性。而艺术,总是在挑战严苛滞后的法律。

规则在不断发展变化,只有人内心朴素的情感是相对稳定的。我们法律工作者要向艺术工作者学习的是,我们依据规则,但不能机械地适用规则,应该遵从内心的真情实感,去评价我们面对的人和事,所谓法律,“就是在冷冰冰的法条之下,隐藏着一颗悲天悯人的心”。

艺术的评价离不开美与丑,很多人认为艺术是唯美的,而法律是功利的,我想这也是一种认识的误区。

在艺术中,不是所有的美都能让人视觉愉悦;在法律中,不是所有的良言都能让人心里舒服。很多艺术作品表面看起来丑陋不堪,比如罗丹的著名雕塑《欧米埃尔》,他塑造了一个丑陋的老年妓女,但是作者想让人们了解的是真相,通过批判丑陋来追求美。

我想,这也是艺术工作和法律工作的共性之一吧。揭露真相,批判所谓正义的指控,不就是我们辩护律师的职责吗?虽然有时候真相让人难以接受,虽然有时候为“坏人”辩护可能会遭受非议,但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是美好的,那就是法治。

三、技艺,人文和内涵

当我们在欣赏一个美好的艺术作品的时候,我们通常会被作者出色的技艺所打动,完美的线条,夺目的色彩。

然而,任何表达都是自内而外的,艺术如此,法律也如此。没有深厚的艺术修养和法律修为,技能都是花架子。

而艺术修养和法律修为的基础便是人文关怀,人文关怀是艺术和法律的共同意蕴,也是衡量美学和法学教育成功与否的最高标准。

没有人文情感的艺术家可能会被摄影机、3D打印机所取代,没有人文情感的法律人也可能会被法律机器人逐渐淘汰。机器人所不能替代的,是人的同理心。

古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说:“法是善良且公正的艺术”。我们希望通过艺术的潜移默化,让这个社会更多一点人文关怀,我们也希望法律工作者,尤其是刑事法律工作者,能有更多的人文关怀,不要沦为法律流水线上的机器工人。——这就是我们宋氏律师所今天举办艺术主题年会的动因吧。

电影《无双》中有一句话:“任何事做到极致都是艺术。”希望我们刑辩律师们能像艺术创作一样,坚持极致的追求,在执业生涯中留下更多更好的作品。

THE END
1.民法典之谜揭开法律的神秘面纱在遥远的古代,人们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与公平正义,创造了第一个民法典。自那以后,每个时代都有新的律法诞生,它们不断完善着人类社会的基石。今天,我们面前的“民法典”——这部集百年智慧于一身的大型立法作品,是现代中国法律体系的心脏,也是我们探索法律奥秘、解读社会真理的重要工具。 https://www.cjan6a6c.cn/xue-shu-bao-gao/400517.html
2.法律从何而来问答中心法律不是道德的基础,道德才是法律的基础。法律的基础就是道德,没有道德,法律一天都不能存在,就算制定了非常完善的法律也不会起作用。譬如民法,民法讲契约,契约的根本是诚信,而诚信是每个人心中的道德,法律上的诚信首先建立在道德的诚信上,如果一个人在道德上没有诚信可言,合同就是一纸空文,契约就没有效力。所以http://m.gaokaomanfen.com/know/1109027.html
3.隐秘的法典揭开法律之幕后在一个被称为“文明”的世界里,法律是维持秩序和公正的基石。它们如同一张张神秘的网,覆盖着每个角落,每一个社会成员。然而,有的人可能会好奇,这些法律法规都有哪些?它们背后的故事又是什么? 第一章:法律法规的种类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到,法律法规可以分为几大类。一种是宪法,它规定了国家政体、权力分配以及基本https://www.1lhyh3ij.cn/ke-yan-jin-zhan/395657.html
4.法则纷呈揭秘法律法规的奥秘法律法规,作为社会治理和秩序维护的重要工具,其起源可追溯到人类社会早期。原始社会时期,人们通过习惯和约定来规范行为,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规模的扩大,需要更为系统化和正式化的管理方式,因此产生了最初的一些法律条款。随着文明的发展,这些初级法律逐渐演变成更加完善、体系性的法律体系。 https://www.28q660zh.cn/mi-feng-zi-xun/279675.html
5.法则之门探索法律知识的宝库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则,自古就存在于人类社会中。它起源于远古时期的原始法则,如部落联盟和氏族公约,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演变,逐渐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认知的现代法律体系。了解这一历史背景对于掌握法律知识至关重要。 二、立法原理:构建合理有效的法规体系 https://www.l9l01mz0mt.cn/jun-lei-cai-pu/391395.html
6.法则之舞法律的律动在这个世界上,无处不在的规则与条例,让我们感到安心,同时也为我们的行为提供了框架。法律,是这些规则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是社会秩序和公正的基石。对于那些渴望掌握这种力量的人来说,学习法律是一项令人兴奋且充满挑战的事业。 我想学法律 当人们说出“我想学法律”,他们往往是在表达一种对正义、秩序和制度理解的https://www.gntpr.com/tu-pian-zi-xun/79121.html
7.民法典的新时代征程法律体系的现代化与完善摘要: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民法典简介作为一部集百年积累、现代智慧和实践经验于一体的法律大作,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一部分,更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15年起,我国开始筹备编制新的《民法典》,经过数年的艰苦努力,该文明终于在2020年正式实施,为我国宪法制度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https://www.f3kg3td6j.cn/zheng-ce-fa-gui/441710.html
8.美国学者探究中国法律根源古今法制的长河与智慧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法律传统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瑰宝,引起了世界各地学者的广泛关注。尤其是美国学者,他们通过深入研究和对比分析,不仅增进了对中国法律体系的理解,也为提升中美法治交流提供了理论支撑。 二、古代中国法律智慧:条文与道德 美国学者通常从古代开始他们的探索,因为那时期的中国法律系统不仅体现了严格的刑https://www.hqjiymxa.cn/guo-xue/598381.html
9.名师说“法”丨吴训祥:法律史研究格局的形成与“规范的”法律史三、现代法律史研究格局的形成法律史研究的“内外之分”得以在19世纪成为学界主流绝非历史的偶然事件,而是在法学学科发展中具有内在的逻辑:这种区分顺应了自18世纪末以降欧陆国家法律实证化的历史进程,亦即以普鲁士、法国和奥地利为代表的法典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xNjYxODI2NA==&mid=2247506563&idx=2&sn=241d08a2ba1f377a75d7b44a7b551223&chksm=96eb7ae12e1c9ef0e1978a9ecb9a30f72aab65a53b0abe23af2e84d101be7cbbe5d43dd5978d&scene=27
10.《外国法制史》“历史的传承与发展“——罗马法的产生与发展Attachment【《外国法制史》“历史的传承与发展“——罗马法的产生与发展.pdf】 Downloaded0九江学院法学院 地址:江西省九江市前进东路551号香远楼六楼 邮编:332005 院办:0792-8315993 E-mailhttps://zfxy.jju.edu.cn/info/1092/4069.htm
11.法律的起源(豆瓣)依序在渐次展开的物理世界、生物世界、动物世界、灵长类世界、晚期智人世界和全新世之初的人类大型社会为您现场解说各类法律诞生的奥秘, 以娓娓道来的方式讲述传统的法律史著作无法告诉您的法律史前史故事,并在共通的信息范式中获得关于永恒法、自然法、习惯法、 实在法、 宪法和国际法等的全新理解。 作者简介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7620035/
12.第一部法律诞生于哪一年法律知识第一部法律诞生于哪一年 法律分析:1954年9月15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 查看全文 张国铁律师 执业16年 资质认证 2022-04-29 我国第https://lvlin.baidu.com/question/1120793328764651379.html
13.法律职业的诞生——法律职业的精神法律的建立与法律职业的诞生如影随形,亦步亦趋。当人们致力于研究法律原理时,法律即已产生,一个以法律为使命的群体亦顺势而起。在共和国早期,所有古老的习惯法,不管是宗教的或是世俗的皆由僧侣、祭司掌控。他们最初的世俗职责是国王的顾问。即便在《十二铜表法》于罗马广场公布以后,祭司仍然掌握着法律的解释权以及http://www.law-lib.com/flsz/sz_view.asp?no=2238
14.在中国,一部法律是如何诞生的?律师科普普法法律知识2023-03-08 10:23:47中国日报北京 0:00/0:00 速度 洗脑循环 Error: Hls is not supported. 视频加载失败 中国日报 37.0万粉丝中国日报官方网易号 00:2011月6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有日媒记者提问,这次美国大选的结果会影响到中方的外交政策 https://www.163.com/v/video/VAUCB7365.html
15.五问解读《电影产业促进法》政策解读政策法规此次颁布的《电影产业促进法》尚且无法囊括电影行业的所有问题,比如电影的进出口管理,电影海外推广,电影审查标准和程序,发行及放映企业的审批、变更、终止的具体条件等,都须要未来在这部法律或者相关条例中进行补充规定。近年来互联网开始深度介入电影业,诞生了网络大电影等泛电影形式的作品,这些新鲜事物未来也可能被写进http://www.sx-ci.cn/zcfg/zcjd/content_20867?SessionVerify=73d15c66-69be-425f-a151-cb210b855667
16.《干货分享》西政法理学精点提炼——法律的起源和发展2,法律的起源(简答) (1)法律起源的历史进程 ①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发展、社会分工细化,家庭继集体之后成为基本生产单位,私有制萌芽 ②家庭生产交换能力不同导致财富积累分化,出现穷人和富人的区别 ③生产力发展导致剥削、奴隶制度的诞生产生了阶级矛盾 阶级矛盾导致阶级冲突,为了避免冲突的加剧,需要一种社会力量介入缓和https://zhuanlan.zhihu.com/p/392977757
17.民法典的前世今生北大法律信息网一、民法典诞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全文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45号主席令予以公布,新华社6月1日受权全文播发这部法律。“北大法宝”第一时间上线民法典,供大家参阅。 为了助力广大法律工作者们更快、更全面地了解民法典全文,北大法宝https://www.chinalawinfo.com/Feature/FeatureDisplay1.aspx?featureId=74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