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是什么

在提出“法律是什么”问题之前,哈特明确了一个社会事实:在某一时刻社会中人类的行动不再具有任意性,而是具有了义务性,哈特认为此种法的义务性取代是最低限度的社会事实。在此前提下,哈特将“法律是什么”这一问题分解为了三个问题:首先,法律义务与奥斯丁的强制命令问题;其次,法律义务与自然法中重要的道德义务问题;最后,什么是规则及法律在什么程度上属于是规则问题。哈特论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是规则”的问题,前两个问题包含在规则问题之中,也即“什么不是规则?即道德与强制”。哈特通过化约的方法,借助义务性将法律化约为了规则。

二、对奥斯丁命令理论的批判

在批判之前,哈特对奥斯丁的命令理论进行了修正。在当时,奥斯丁理论存在问题已经是一种学术共识,哈特选择将奥斯丁理论进行修正达到完美状态后再进行彻底的批判。哈特对奥斯丁的理论进行了五个修正:普遍性、持久性、服从性、内部至上、外部独立修正。通过哈特修正,命令理论表述为:强制性命令是一种以制裁为后盾的具有普遍性与持久性的公众具有一种服从习惯且命令的主权者具有对内最高对外独立的地位的命令形态。

通过论述“法律的多样性”,哈特证成足以批判奥斯丁命令理论的四种法律样态。若能找出不包含在修正后的“强制性命令”范围内的法律样态,便达到了彻底批判命令理论的目的。哈特找到了如下四种法律样态:授予权力的法律、惯例法、自我约束的法律、复杂的和未知的法律。例如:未遵循授予个人权利的法律(如遗嘱)导致法律行为(遗嘱)无效,但遗嘱的无效并非违反命令的制裁结果。哈特认为制裁与行为可以分离,但无效必须基于行为。由是,授予个人权利的法律不是命令。

哈特继续驳斥命令理论的另一层面:服从习惯问题。在奥斯丁命令理论中,主权者是臣民的服从习惯,哈特认为服从习惯理论无法解释法律的持续性与连续性问题。首先是立法权威的连续性,也即在现世的主权者去世后公众的服从习惯具有连续性地转移到了继任者身上;其次是法律的持续性,也即当时的主权者早已去世,公众对于其制定的法律的服从习惯仍有持续性。

哈特认为奥斯丁混淆了习惯与社会规则的概念:首先,习惯与社会规则事实属性相同,即两者涉及的行动一致且具有群体重复性。其次,社会规则与习惯存在批评区别,即偏离社会规则会导致批评且偏离就是批评的充分理由,但偏离习惯则不会导致批评。最后,哈特认为习惯仅具有外在面向;社会规则具有内在面向与外在面向,是授予权力的规则;纯粹规则仅具有内在面向,是科予义务的规则。

三、分析实证主义法概念重构

但初级规则存在三个缺陷:不确定性、静态性、无效率性,需引入非科予义务的规则即次级规则来解决这三个缺陷。次级规则与初级规则为次级规则单向指向初级规则的单向指向关系,次级规则中承认规则、改变规则、裁判规则分别单向指向不确定性、静态性、无效率性。

哈特的将初级规则与次级规则结合法律规则理论构建了法律分析实证主义的基础,后续衍生出第一性规则和第二性规则的制度化结构。法实证主义经过对哈特批判与发展,关于“法律是什么”的问题,约瑟夫·拉兹、夏皮罗、尼尔·麦考密克分别提出了服务性权威观、法律规划理论、制度法理论等多种理论途径,但哈特“法律是规则”的论证仍是最精深的法律分析实证主义理论之一,启迪着未来的法哲学读者。

(作者:张波,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2020级法学实验班本硕连读生)

THE END
1.法律基本知识法则之网民生之舵一、法律基本知识概述 在现代社会中,法律是维护国家秩序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了解法律的基本知识对于个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保护至关重要。因此,我们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法律基本知识,并探讨其内容。 二、法理学基础 作为研究法律的科学理论基础,法理学涉及到对法律本质、性质、目的等方面的分析。这包括对正义原则、平等原https://www.1lhyh3ij.cn/tu-pian-zi-xun/413619.html
2.如何理解民法典是国家法律体系的基石其次,从历史角度来看,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特定的法律需求,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在当今世界,由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等因素带来的快速变迁,对于传统意义上的“私人”概念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更新完善现有的民法典变得尤为必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时刻关注并适应这些变化,以确保我们的法律能够有效地保护每个人https://www.cjan6a6c.cn/xue-shu-huo-dong/399309.html
3.中国古代法制法律的起源及制度4、军事法律规范 《尚书?甘誓》记载着启伐有扈氏时的军令:“左不攻于左。汝不恭命,右本攻于右,汝不恭命,御非其马之正,汝不恭命。用命,赏于祖;不用命,戮于社,予则孥戮汝。”用厚赏重罚激励和强迫作战者,服从命令,勇敢杀敌行军打仗,执行任务时,要求步调一致,严守纪律,足见其军法十分森严。 https://zhuanlan.zhihu.com/p/461382527
4.法律意义是什么为什么需要法律法律,是国家的产物,是统治阶级为了实现统治并管理国家的目的,经过一定立法程序所颁布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也是国家的统治工具。法律的意义则在于通过一系列规则和原则来规范社会行为、维https://lvlin.baidu.com/question/2214624122218405788.html
5.每集标题的来源,含义以及对剧情的暗示(冰血暴第五季)剧评10. Bisquik (为一种松饼预拌烘焙混合物的名字)标题含义:1. 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 (公地的悲剧)"公地悲剧"是经济学和生态学中的一个经典概念,它指如果人们可以不受限制地访问有限而有价值的资源,他们往往会过度使用,最大化自己的个人利益,而使资源枯竭,最终导致整个群体受损。比如牧场——当每个农民都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5599073/
6.“法律与金融”交叉研究漫谈(下)的逐一修改,而法律条文的逐一修改是缓慢且代价高昂的;第二,判例法系国家更有可能把法院裁决作为法律来源(LLSV, 2003),由于法院裁决直接源于社会经济实践,因而比严格的法条更能对经济金融环境变化作出及时、灵活的回应;第三,判例法系国家法律形式主义较少,较少的形式主义使起诉和上诉变得相对便利,从而改善了法律的https://www.finlaw.pku.edu.cn/jrfy/gk/2008_jrfy/2008nzd77j/240161.htm
7.备案审查中的法律解释:权力配置解释方法与实践效果[2]然而,合宪性审查固然也极为重要,但其适用场域和案例来源都小于备案审查。关注备案审查中的法律解释,既有助于反思和推进备案审查制度建设,又能够更加充分地发挥其确保法制统一的重要功能,同时对理顺备案审查和合宪性审查的关系以及二者的制度衔接也具有重要意义。http://www.calaw.cn/article/default.asp?id=15277
8.国内生产总值对汇率影响 指标意义 5详细介绍 法律依据 资料来源 核算方法 核算范围 核算单位 计算过程 质量评估 数据修订 核算频率 6中国情况 核算历史 数据发布 近年数据 7统计发布 8发展趋势 9气候影响 10词条图册 1含义概念编辑 含义 GDP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内https://baike.sogou.com/v6172.htm
9.蒋传光:马克思主义法学为什么是有意义的?马恩原典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石命题是经济对法律的决定作用。经济关系构成法律的规则胚胎。在这个意义上,经济决定法律规则的产生、基本内容及其演变。一般来说,法律规则必须与经济匹配才能有效服务。要想匹配,就要按照经济需要的规则模式进行设定。这个规则模式就是法律的规则胚胎,即经济决定法律的规则介质。规则胚胎来源于反复经济行http://www.marxistjuris.com/show.asp?id=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