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大代表既是荣誉,也是沉甸甸的责任。只要还在人大代表这个神圣的岗位上,就一定要认真履行好一名人大代表的职责,绝不辜负组织的信任和群众的期待。
人大代表以有限的力量
贡献了无限的热忱
坚持发挥人大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
坚持用心聆听群众的呼声
以履职实效回报群众的信任
为保障和改善民生贡献力量
人大代表风采录
高付广,青岛市普济众生医疗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市北区第三届人大代表。
自当选为区人大代表以来,高付广在坚持亲临一线参与抗击疫情的同时,全面接管市北区1520核酸采样圈核酸采样、样本转运、医疗垃圾转运工作;打造两处临时疫苗接种点;捐赠核酸采样亭两个价值4.66万元;派送支援全民核酸采样人员共计770人次;即墨疫情爆发时安排医护人员7名参与支援;为市北区疾控中心派遣5名医护人员常驻酒店核酸采样;为工作在一线的防疫人员捐赠矿泉水200余箱,以实际行动展现了一名人大代表在重大灾难面前无私奉献、积极担当作为的风采。
高付广还认领了洛阳路、大港、即墨路和开平路4个街道的11个党建网格,投资近3000万元,建设了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和6个党群网格服务站,为周边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
胡进宇,青岛半岛信网网络传媒有限公司总编辑、总经理,青岛市网络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
自当选人大代表以来,胡进宇时刻牢记代表使命,践行职责,热心公益。他创新打造了“信新相映”公益服务品牌,整合了青岛近百支公益队伍,以周均3-4次的频率,进街道进社区,为群众提供便民服务。胡进宇领导下的“信新相映”公益大集,2022年全年开展公益大集130余场,足迹遍布青岛市内辖区的各个社区,为居民提供家电维修、更换纱窗、修理防盗门、体检、理发、防范诈骗、义诊、矛盾化解、法律咨询等各类公益服务,受到广泛好评。
疫情期间,胡进宇积极参与、组织志愿者下沉社区达50余人次,参加了4个街道7个核酸检测点的工作,组织捐助物资价值4万余元,给市北区隔离点群众送有机白菜4700余斤,大桶水130桶。
迟永杰,市北区即墨路街道冠县路社区人大代表,青岛环海湾投资发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自当选人大代表以来,他时刻不忘记履行人大代表职责,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密切联系群众,深入群众,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尽己所能为人民服务。全年走访社区代表、困难群众、老党员12次,为社区群众解决路灯、消防、盲道等实际困难10余件,赠送防疫物资、生活慰问品6次,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在解决新疆路-商河路地下通道照明问题过程中,多次协调通道管理单位青岛铁路工务段,论证照明方案及操作路径,推动完成工务段审批和太阳能灯具安装,解决周边居民多年出行困扰。
在11月份街道疫情防控最吃紧、最紧要关头,组建100余人的环海湾青年突击队,连续十余天凌晨赶赴社区一线,深入高风险区,昼夜奋战,发挥先锋作用,筑牢“红色防线”,为辖区内疫情防控工作做出重要积极贡献。
刘振胜,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市北区第三届人大代表。
自当选人大代表以来,刘振胜同志积极响应人大组织的“为民办实事”活动号召,针对群众关切的看病就医方面的问题,带领第六人医院干部职工,开展改善医疗服务“十满意”专项行动。他亲自研制行动方案、亲自谋划部署,亲自指挥推进,以提升群众满意度为标尺,确立了医患沟通满意、入出院帮办服务满意、医疗收费服务满意、“一站式”服务满意、信息化服务满意、医院环境满意、诊疗技术服务满意、公共卫生服务满意、医护人员满意、医德医风满意等十项行动目标,并对照攻坚任务,坚持问题导向,精准综合施策,制定了40项具体细则措施。
作为市第六人民医院“掌门人”,刘振胜认真履行“一把手”责任,担负起医院高质量发展第一责任人职责,积极改革创新,坚持“凝心聚力谋发展”,推动医院快速走上科学、规范、有序发展的道路。
于志杰,山东盛火令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级会计师,市北区第三届人大代表。
自当选人大代表以来,他始终坚守一名人大代表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恪守“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诺言。到目前为止,他先后主动认领感应灯维修,安装简易扶手,安装社区广场花坛栅栏围挡,更换维修小区木质休闲长凳,修整塌陷古力井、楼顶破损天窗修理等“微更新”民生项目11项,投入资金约10余万元,通过小而美的改造,直接给居民带来“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由“点”及“面”辐射辖区其他老旧楼院,既精修“面子”,又注重“里子”,把文明城市创建责任清单转化为人民群众的幸福清单。
微民爱心筹、滴水公益、腾讯公益等筹款平台都能看见他的爱心。捐款资助共青团青岛市委希望工程“希望小屋”项目。支持市北区街道东西协作项目,捐款5万元,资助甘肃省定西市临兆县100名贫困学生。捐助甘肃省定西市河口学校学习文具6万余元。
王秀华,青岛市市北区大港街道青海路社区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市北区第三届人大代表。
作为青海路社区的“领头雁”,王秀华结合社区实际,积极探索区域化党建工作,切实将党建优势转化为组织优势,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今年创城工作开展以来,她以身作则,每天都爬上爬下,到居民家走访,在社区内巡逻,带领社区清理了140个楼道内的杂物垃圾,尽管她有严重的腰肌劳损,但是搬重物、清理垃圾等脏活累活,她总是冲在最前面。她经常看望困难群众、独居老人,为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她成立“侨胞之家”,架起与侨胞侨眷的“连心桥”,开展文体服务、助老助残、医疗护理、科学普及、法治服务、卫生环保、扶贫帮困等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用心用情为侨界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真正实现“侨有所呼,我有所应”。
杜海辉,青岛市市北区人大代表、青岛美宝装饰艺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自当选市北区人大代表以来,杜海辉始终心系居民群众,时刻提醒自己要深入一线。杜海辉在人大代表挂牌履职活动中,了解到辖区内一栋楼在社区改造中遇到诸多阻碍,他积极主动到社区走访调研施工楼院、听取群众声音,调研中获悉由于方案不完善导致整个单元的卫生间排污都无法正常使用,群众意见很大。他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立即带领团队找出施工方案漏洞,用最低投入、最直接的办法解决了问题,赢得了居民的称赞,拉近了代表与居民之间的距离。
11月,市北区防控形式严峻,杜海辉主动联系街道,捐赠1000个N95口罩,550公斤消毒用品,支援街道防疫工作。杜海辉总说,他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只要是他能帮上忙的,一定义不容辞。
王芝芳,青岛吉利优行科技有限公司网约车司机、车队长,市北区第三届人大代表,青岛市第十七届人大代表。
自当选市北区人大代表以来,王芝芳充分利用自己网约车司机贴近群众的职业优势,将履职与工作紧密联系,在上线接单的过程中,认真倾听每一位乘客的心声。有乘客反映老城区停车难,王芝芳多次对老城区停车点实地走访,与周边居民深入沟通交流,详细了解群众诉求,提出了“优化布局交通网,解决老城区停车难问题”的建议;了解到一些双职工家庭的孩子在3岁前无人照看,王芝芳提出建议,加快推进新建社区和可改造社区为0到3岁婴幼儿提供安全可靠的托育服务,利用社区综合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站、闲置住宅和办公楼等,配建托育中心或托儿所,提供婴幼儿照护服务。
虽然身处最基层的平凡岗位,但王芝芳一直保持着一份赤诚和爱心,无偿献血,爱心送考,儿童节前往青岛市儿童福利院为小朋友们送去爱心物资等,这些公益活动的现场总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
刘晓玮,青岛爱华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市北区第三届人大代表。
2022年7月份以来,刘晓玮多次走进金坛路社区,开展“夏日的清凉”、“点对点帮扶”等公益活动,为社区居民送去爱心和实物慰问品,让社区居民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于晓飞,市北区第三届人大代表,青岛浩宁天诚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市北区法和致民商事调解中心主任。
于晓飞始终贯彻专业、敬业、服务为民的法律服务理念,他在青岛市市北区法律援助中心、青岛市法律服务中心网络调解平台、青岛市市北区人民法院诉前调解等多个法律服务窗口都设有法律服务站点,受理、调解达数百起案件,为调纷息讼的法律服务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