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歌法的法律案拟于今年6月初审国歌发展历史及背后的故事

政闻|国歌要立法?背后这些故事有点厉害

又到周一,路过小学外,总能听到嘹亮的国歌响起。还记得上学时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吗?

这首歌,你我都会唱。

每一句歌词,每一个音节,都那么昂扬。

(义勇军进行曲词谱。新华社发)

这歌声,穿过82年时光变迁,

至今听来仍让每个中国人热血沸腾。

同国旗、国徽一样,

国歌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气质,

是一个国家的象征。

它早已不只是一首歌曲。

历史的硝烟散尽,

《义勇军进行曲》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苦难与奋进,

成为中国精神的化身。

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了2017年立法工作计划。其中,关于国歌法的法律案拟于今年6月初审。

意味着,国歌和国旗、国徽一样,将有一部专门的法律。这将有助于规范国歌的奏唱、使用等行为,进一步捍卫国歌的尊严,促使人们更加珍视对于国歌的情感。

这感情,远可至浴血疆场的老战士,近可见于寻常百姓心中:

——东北抗联老战士李敏曾说:“有一次,仗打得眼看就难以支持了,大家唱起《义勇军进行曲》,敌人居然愣住了,我们鼓起了力量,最终突围成功。”

他认为,国旗、国徽都有了专门的法律,国歌也应享有同等待遇,这有助于增强公民的国家观念和爱国主义精神。俄罗斯、日本等国家已经制定颁布了国歌法。他还专门草拟了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建议稿)》,对国歌的性质、使用办法提出了详细建议。

夏明芳的建议得到了肯定和支持。按照有关规定,河北团30多位代表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最终将夏明芳的建议制成了一份正式议案。

我国虽然没有制定专门的国歌法,但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对国歌的演奏、播放和使用作了一些规范。

2014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了《关于规范国歌奏唱礼仪的实施意见》。

但在现实生活中,国歌却未得到普遍尊重和爱护:

1)奏唱国歌存在一些不得体行为。由于缺乏法律约束,社会上存在随意使用国歌、奏唱国歌不严肃等问题。

2)国歌对青少年的教育功能发挥不充分。

他连续十年提案聚焦国歌立法。得知今年6月关于国歌法的法律案将初次审议后,他非常激动,“现在社会上对国歌不尊重、亵渎甚至侮辱的现象非常多,必须要立法保护国歌。”

目前,审议有关国歌法的法律案已经列入了全国人大常委会2017年立法工作计划,将于今年6月提交常委会会议初次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受委员长会议委托,正在抓紧起草国歌法草案。

国歌小档案

——1935年1月,上海电通影业公司拍摄抗日影片《风云儿女》,田汉在写影片故事梗概的时候,为片中的主人公创作的长诗《万里长城》拟写了最后一节诗稿,即“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后来,它被作为影片的主题歌词,即《义勇军进行曲》。

田汉在完成《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创作后,被捕入狱。得知这首歌词,青年音乐家、共产党员聂耳主动要求为之谱曲。为逃避国民政府追捕,聂耳远渡日本,从东京寄回了歌谱,定稿题头上写着“进行曲”三个字。23岁的聂耳选择用军号独奏的音调,作为歌曲的前奏,听起来就像是吹响了嘹亮的进军号。

1935年5月8日,上海《申报》、《时报》刊出《义勇军进行曲》词谱。

(2015年聂耳与国歌展览上记者拍摄的资料图。新华社记者李钢摄)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其中第三项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未正式制定以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国歌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新华社发)

——1978年3月5日,五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决定,更改了田汉原作的歌词。由于各方面对更改国歌歌词一直有不同意见,1982年12月3日,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决定:恢复《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撤销本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决定。

——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将宪法第四章章名“国旗、国徽、首都”修改为“国旗、国歌、国徽、首都”。第一百三十六条明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

“起来!起来!起来!”熟悉的旋律,曾在无数场合、让亿万中国人民内心激昂澎湃。音乐无国界,这饱含民族深情的《义勇军进行曲》也曾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一支脍炙人口的战歌。

(美国黑人歌唱家保罗·罗伯逊演唱《起来》唱片)

1941年,美国黑人歌唱家保罗·罗伯逊曾灌制过一张唱片名为:《起来》。宋庆龄先生亲自为唱片撰写了序言,使这首歌享誉世界,让正义的人们了解到中国的奋斗和牺牲。

随着国歌立法的推进,依法爱护国歌、尊重国歌的理念也将深入人心。

它曾是战场冲锋陷阵时的进军号,是走向敌人刑场的从容音……我们以立法的形式,不仅仅维护一首歌,更是维护和平年代里,中华儿女共同的心底之音。

THE END
1.法律学的起源和发展有哪些重要阶段在漫长的人类历史进程中,法律作为社会秩序维护的一种手段,不断地演变和完善。从古代的原始法规到现代复杂的立法体系,每一个时代都留下了自己独特的法律遗产。在探讨法律学的起源与发展时,我们首先要理解“我想学法律”背后的深层含义。 对于很多人来说,“我想学法律”意味着追求正义、尊重规则以及对未来职业生涯充满https://www.5i4b5wvnu7.cn/jun-lei-cai-pu/484714.html
2.民法典与古籍律典纠缠于时空的法律变迁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法律始终是社会秩序和文明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最早的原始部落法规到现代国家立法体系,每一代人都在不断地为自己时代的需求而创造新的法律制度。在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国,其法律体系也经历了无数次改革和完善。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际交流加深,中国民法典的制定成为了https://www.fikyjuyw.cn/nong-ye-zong-he/403771.html
3.法则编织百条守护之律一、法则之源:法律的起源与发展 法律,作为社会秩序和行为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从原始部落的习俗到现代国家的立法体系,法律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演变过程。在这一百条法律法规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的法律特点。 二、守护之律https://www.b9yemu9l.com/jun-lei-yang-sheng/462186.html
4.民法典从古老的条款到现代生活的守护神民法典是国家基本法律体系中的一部重要法律,规定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它是对过去各类分散的法律进行整合和规范化,确保社会公正、保护合法权益,是维护社会秩序和促进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法律基础。 二、历史演变 民法典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内容和功能都有所不同。在封建时代,它更多的是根据皇https://www.f3kg3td6j.cn/zheng-ce-fa-gui/451441.html
5.规律之书法律的铭刻与自由的呼唤然而,在这套严格而又完美无缺的框架之下,却也有一种自由呼唤的声音。在不断变化发展中的世界里,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都不尽相同,他们渴望寻找更多自我表达和发展空间。而这个过程,也正是法律不断进步和完善的一个重要推动力。 4. 正义追求 在《规律之书》中,有着关于诉讼程序、刑罚制度以及赔偿原则等内容,https://www.1lhyh3ij.cn/ke-yan-cheng-guo/415472.html
6.宋元明清四朝法制沿革及社会生活宋元明清四朝法制沿革及社会生活 一、宋代法律的变革与发展 在宋代,中国的法律体系经历了显著的变化。北宋时期,为了应对频繁的边疆战争和内乱,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以增强中央集权和军事力量。在《大诰》中,对律令进行了整顿,使得刑法更加严格,同时也加强了对农民阶层的控制。 https://www.sddwangm.cn/li-shi-shang-de-jin-tian/493979.html
7.精品收藏2019考研政治:思修法基道德法律高频汇总考点1.法律及其历史发展 1.法律的含义 (1)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和实施的行为规范。 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方式主要有两种:①国家机关在法定的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律程序,制定、修改、废止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②国家机关赋予某些既存社会规范以法律效力,或者赋予先前的判例以法律效力的活动。 https://www.wangxiao.cn/ky/2693651.html
8.2.1法学的历史(一):西方法学的历史西方法学的历史发展关于恶法的效力和守法义务来源问题 此时法学尚未独立,散见于哲学、政治学、伦理学、文学作品之中。 柏拉图 《理想国》 《法律篇》 亚里士多德 《雅典政制》 《政治学》 《尼可马克伦理学》 荷马史诗 索福克勒斯 《安提戈涅》 作为实践学问的法 政治学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3909650/article/details/124350370
9.西方财产税法律制度的历史源流在漫长的西方社会发展史上,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最终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财产税一直占据着西方国家政府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与其他制度一样,财产税法律制度的产生与演变不仅受到社会生产力及经济基础的约束,而且与一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从税种产生的时间顺序来说,西方财产税的历史发展过程大致是土地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276-1015508091.htm
10.2020考研政治:思修重要考点背诵整理(一)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2)法律的历史发展 法律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恒存在的。它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也将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https://www.kaoyan365.cn/zhengzhi/sifa/175442.html
11.2025考研政治思修:法律的历史发展2025考研政治思修:法律的历史发展 考研政治备考过程中需要注意多做练习、熟记知识点等。为了让各位正在备考考研政治的考生高效复习,下面小编为大家归纳整理了“2025考研政治思修:法律的历史发展”,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点击下载>考研政治思修100个必备知识点https://m.koolearn.com/kaoyan/20240827/1748879.html
12.依法治国历史进程的回顾与展望这一奇迹和这些成就的取得,是由于我们在这个历史新时期里,采取了五个最具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战略决策:一是从阶级斗争为纲转变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二是由“闭关锁国”走向对外开放;三是由实行计划经济转变为实行市场经济;四是由人治向法治转变,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五是确立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http://gzw.sc.gov.cn/scsgzw/fzjszl/2014/4/24/1376c8345b8540e4a642945154fb501e.shtml
13.天翔环境: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报告书(修订问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审计机构信永 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及资产评估机构北京中企华资产评估有限公 司均已出具如下承诺:如本次重组申请文件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 漏,本公司/本所未能勤勉尽责的,将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因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为成都天翔环境股份有限https://stock.stockstar.com/notice/JC2017121400001712_26.shtml
14.《法治的历程》:展示人类社会5000年的法治发展史我们在研究法治的历程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法律的起源问题。早在人类原始社会阶段就已经产生了原始习惯和原始戒律,这是人类法律及法律文明的直接来源。而这些原始习惯和戒律,则又直接来源于人类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对于社会秩序和生活规则的强烈需求。 法律与国家一样都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https://new.qq.com/omn/20200821/20200821A0KTEJ00.html
15.国债是什么国债特点种类购买知识大全→MAIGOO知识我国国债发展历史 国债的主要特点 从法律关系主体来看 从法律关系的性质来看 从法律关系实现来看 从债务人角度来看 从债权人角度 国债的发行目的 筹措军费 平衡财政收支 筹集建设资金 借换国债的发行 国债有哪些分类 按举借债务方式分 按偿还期限不同 按发行地域不同 https://www.maigoo.com/goomai/216661.html
16.西北师范大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2023年考研自命题科目参考大纲4、考生进行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律研究的基础及进一步培养的潜力。 三、考核内容 第一章行政法概述 第一节行政法与行政法学 一、行政的概念和特征 二、行政法的概念、特征和作用 三、行政法的历史发展 四、行政法学 第二节行政法的渊源 一、行政法渊源的概念和特征 https://www.gaodun.com/kaoyan/1291523.html
17.李斌雄,杨竹芸: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法规制度探讨厘清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法规制度的理论逻辑,实际上包括明确党支部工作法规制度的内涵和特征,依据党支部法规制度历史发展的事实,分析党支部工作法规制度体系的要素、结构和功能,探讨党支部工作法规制度体系的理论基础等。 (一) 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法规制度的内涵和特征 https://iplr.whu.edu.cn/info/1027/5036.htm
18.中国法律史学史大咖说法这既是学术进步和学科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代际逻辑在学术发展历程中的充分体现。二是法律史学的进步归根到底是法律研究史观的进步,这是二十世纪中国法律史学研究与发展已经充分展示了的。二十世纪中国法律研究史观的进步主要体现在两个阶段上,即从朴素的唯物观和朴素的进化论发展到近代进化论,从近代http://www.mzyfz.com/html/1335/2019-12-24/content-1414055.html
19.法律的发展经历了原始社会法律奴隶制法律封建制法律资本法律的发展经历了原始社会法律、奴隶制法律、封建制法律、资本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法律五种历史类型。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错误。法律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恒存在的。它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也将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消亡而消亡。因此,除原始社会没有法律外,法律发展史上也相应地先后https://easylearn.baidu.com/edu-page/tiangong/questiondetail?id=1721441228829735648&fr=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