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法律援助一头连着党和政府,一头连着经济困难群众。

2023年,浙江省法律援助工作以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争创法治中国示范区为牵引,聚焦三个“一号工程”,全面实施法律援助法,积极护航杭州亚运会安全稳定,交出了一份服务民生、维护稳定的高分答卷。

这一年,全省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0.74万件,值班律师法律帮助9.33万件,法律援助咨询量169.05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30.9%、7.8%、13.08%。

这一年,浙江省法律援助中心被授予东部战区六省(市)涉军维权工作先进单位、浙江省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成绩突出单位等荣誉称号。

支部联建循迹溯源

多样化党建活动提升为民服务意识

浙江省司法厅法律援助工作处党支部与省女子监狱管教党支部签署共建协议

好事办好办到心上

市域通办便民增强群众法治获得感

舟山市法律援助中心组织志愿者开展法律咨询和市域内通办政策宣传

“法律援助市域内100%通办”高票入选2023年浙江省政府十方面民生实事事项。始终坚持把好事办好、办到群众心坎上的工作要求,制定“法律援助市域内100%通办”实施方案,召开视频培训会,建立“一月一暗访一通报一调度”机制,高效推动目标任务落细落实,让群众更有法治获得感。二季度,提前完成全省通办率100%的目标任务。1-12月,全省共受理审查通办案件4173件,给予法律援助3939件,省市县三级开展明察暗访3400多次,网上抽查5661多件次,群众好评率、申请满意率和承办满意率分别为99.49%、99.79%和97.86%。

绿色通道暖“薪”保障

“浙法援农民工讨薪”服务温暖人心

衢州市柯城区司法局开展“法援惠民生助力农民工”法律援助志愿服务活动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维稳安保主题主线,发挥法律援助服务农民工讨薪、维护社会稳定的独特作用,部署开展法律援助“农民工讨薪”专项行动,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落实法律援助早期介入、部门联动等机制,深入建筑工地、企业园区、车站码头等开展劳动用工法律咨询、劳动法律风险提示等活动,畅通农民工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加强群体性讨薪纠纷预防化解,当好农民工群体“护薪人”。1-12月,全省举办宣传活动5019场次,发放资料103万余份;办理“农民工讨薪”案件1.83万件,提供劳动争议法律咨询4.6万多人次,帮助农民工追讨欠薪1.6亿多元。

聚焦共富奋勇创新

经济困难群众申请法律援助不受事项限制改革试点破题

宁波市法律援助中心走进市第一医院工伤鉴定中心为群众提供法律援助咨询服务

聚焦共同富裕,以省级点题、市县领题、试点破题、聚力解题为思路,经省政府批准同意,确定由宁波、绍兴两地开展经济困难群众申请法律援助不受事项限制改革试点。印发试点通知,明确试点要求,开展探索改革,努力让经济困难公民和符合法定条件的其他当事人共享发展成果,实现法治共富路上“一个都不掉队”。

五位一体差异补贴

法律援助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健全

全省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工作交流座谈会在衢州举办

围绕“案件质量是法律援助生命线”要求,实施法律援助案件质量提升行动,深化“五位一体”案件承办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要求法律援助机构全年旁听庭审案件数不少于开庭审理案件总数的5%。发挥省法律援助统一服务平台在线评估、在线抽查功能,加强对案件办理服务情况的网上监督、抽查、评价。省市县三级共抽取23509件案件进行质量评估,其中省级评估1654件,同比增长200%。建立法律援助案件差异化补贴机制,将办案补贴发放与案件质量评估结果挂钩。1-12月,全省法律援助受理审查满意率99.69%、承办满意率97.10%,分别高于年度目标2.69、5.1个百分点。

线上线下共同发力

首个法律援助宣传月活动多举措推进

杭州市临平区建成乡村法律援助主题公园

提升能力壮大队伍

法律援助队伍建设开创新局面

2023年全省法律援助培训班在安吉举办

实施法律援助队伍专业化行动,推动落实各法律援助机构至少配备一名持有法律职业资格证书的法律援助工作人员要求。优化法律援助资源库,重新招募220名省法律援助中心资源库律师。在安吉举办全省法律援助机构工作人员培训班,在衢州举办首次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人员培训班。深入推进浙江律师法律援助志愿服务行动,选派第六批志愿律师赴20个山区海岛县(市、区)开展志愿服务。加强与浙大、浙工大、浙工商等高校法学院合作,组建法学教师、学生为主力的志愿者队伍。指导杭州市司法局会同文明办等7个部门出台《杭州市法律援助志愿服务实施办法》,规范法律援助志愿服务。目前,全省法律援助机构拥有持证人员156人,志愿服务人员3674人,提前两年完成目标任务。

开发应用优化功能

省法律援助统一服务平台迭代升级

浙江省法律援助统一服务平台迭代升级

会同省检察院依托政法一体化办案系统开发“认罪认罚协同”场景应用建设,实现认罪认罚案件跨部门值班律师预约、审批指派、检律协商和认罪认罚具结等网上协同办理,提高部门间协作水平和工作效率。围绕法律援助质量监管、数据分析、信息共享核查、服务指数评价指标体系、跨部门跨区域协同等功能,推进省法律援助统一服务平台优化建设。开发法律援助“代书”模块,推进代书服务数字化、规范化。探索法律援助“智能指派”“智慧法援”“智慧结算”等特色应用,开展法律援助大数据分析和智能应用,提升数字化应用水平。

深入调研科学谋划

出台首个法律援助三年行动计划

乐清市法律援助中心开展“援来为你助共富”夜市宣传活动

严格规范公平公正

法律援助案件指派工作有章可循

杭州市法律援助中心表彰十佳法律援助律师、十佳法律援助案例

THE END
1.某县法律援助中心2013年法律援助工作总结中心在县司法局的领导下,在市法律援助中心的业务指导和关怀下,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践行“贫者必援、弱者必帮、残者必助”三必承诺,不断创新援助形式,延伸服务机制,拓展服务空间,积极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成事,法律援助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2013开展的法律援助工作情况总结https://www.wydbw.com/Info/7/38539.html
2.县法律援助中心2014年度工作总结县法律援助中心2014年度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法律援助中心根据县司法局的统一部署,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梳理排查在服务群众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差距,找准个人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坚持边学边改、立行立改,推动工作发展,将学习整改成果体现在服务能力和工作质量的提高上,确保活动http://www.fanwy.cn/1w/186/370497.htm
3.法律援助个人工作总结与法律援助中心主任述职述廉报告汇编.doc现将20**年法律援助工作总结如下:一、加强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站点建设,健全法律援助工作网络今年以来,我站加强法律援助工作站和村级法律联络点的建设工作,明确了各站点的工作人员,指导他们的工作,为畅通申请渠道、就地就近满足困难群众的法律援助需求奠定了基础;加强基层法律援助组织建设,将法律援助网络构筑在农村,深入到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8/0421/162262186.shtm
4.法律援助站工作总结8篇(全文)一是严格按《县法律援助实施办法》、《律师承办法律援助案件指派规则》、《县人民法院、县司法局关于法律援助诉讼案件有关问题的规定》受理承办法律援助案件,严把案件审查关。二是在办案过程中实现了法律援助工作“四统一”,即:由法律援助中心统一援助案件标准、统一受理法律援助案件、统一指派法律服务人员办理援助案件、https://www.99xueshu.com/w/filetg20016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