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建设、社会治理、普法宣传、法治文艺及会员单位等宣传信息重要发布平台
自今年以来,中心镇综治中心持续加强规范化建设,推行实体化运行,将办公场所划分为群众接待大厅、综合办公室,设立指挥调度室、法律援助室、矛盾纠纷调解室、治安防控室、心理咨询室等,充分发挥整合社会治理资源、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的重要平台作用,助力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推动平安建设提质增效。
一聚焦“实体化”,筑牢平安底板。着力加强综治中心建设,以综治中心为枢纽,按照“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原则,以综治中心为枢纽,整合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信访接待中心、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政法智能化中心等平台,汇集政法、信访、司法、民政等部门力量入驻。
二聚焦“实战化”,彰显功能优势。强化综治中心社会治安形势分析研判、数据信息互联互通、网上视频巡查能力,按照“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模式,探索与职能部门协调联动、应急调度机制和风险分级分类管理或“红橙绿”三色预警模式,扎实做好治安防控、维护稳定、矛盾化解、打击养老诈骗等工作,为平安中心建设提供坚强有力支撑。
三聚焦“实效化”,树立为民导向。提供“只进一扇门”“一站式”服务,由综治中心牵头,拓宽群众表达渠道,及时受理群众反映诉求、法律咨询援助等服务,让群众“有地方说事、有平台受理、一条龙化解”,切实发挥综治中心为民“解困纾怨”的主阵地作用,真正让“有困难找中心”“有问题来中心”成为群众第一选择。
四聚焦“实质化”,融合多方资源。推进建设大整合、高共享、深应用统一的社会综合治理智慧大脑,推动“小治安”向“大平安”转变。持续拓展综治中心感知源等各类资源融合互动,形成资源矩阵,让综治中心成为数据信息中枢,实现“治理”向“智理”跨越。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知识产权(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连续出版物刊号川KXO1-093·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川B2-20191090·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川网文【2019】5415-440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