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为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闪光点,也是张姗姗热心社会公益和志愿服务事业的真实写照。作为一名85后青年,担当和创新是她这一时代青年的历史符号;作为一名党员律师,真诚和责任是她践行诺言的永恒徽章。她立足律师本职岗位,长期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专业周到的无偿法律援助服务,让看似高贵的法律服务悄然走进千家万户,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真正成为一名人民的律师,把奉献转化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用青春谱写了自己的人生华章,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投身法律援助,关爱弱势群体
倾情法律调解,共筑静安和谐
由于其优秀的专业素养和忘我的奉献精神,张姗姗受邀担任上海电视台多种调解类节目的律师嘉宾,为参与电视调解的当事人提供专业的法律援助,还担任《新闻坊-市民议事厅》等节目的特邀嘉宾。遇到需要提供进一步法律服务的当事人,无论问题再大、困难再多她也毫不含糊。其中有一位当事人和她年幼的孩子长期都没有得到男友支付的抚养费用,身心备受摧残,张姗姗律师一边不断安抚当事人的情绪,鼓励她振作精神,一边为其准备材料,通过诉讼维护权益。一开始,男方中断了一切联系方式,法院传票寄到男方的户籍所在地也被退回,经过张律师的多次努力不放弃,最后通过社区民警,终于打听到了男方的新住址。来到法庭,男方又突然改口不承认与孩子的亲子关系。经过亲子鉴定,认定了双方父子关系。最终通过近两年的不懈努力,前后经过近十次庭审,张律师终于为当事人争取到了合理的经济补偿。近年来,她参与录制并播出的节目超过二百期。
与此同时,她还积极参与了数起因劳动争议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的调解工作,通过专业法律知识为外来务工人员维权,多次收到受援人的表扬信和锦旗,为弘扬志愿精神,倡导公平正义做出了应有贡献,在业内获得广泛好评。
作为一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她在服务中注重情与法的有机结合,结合专业法律条文提出切实可行的司法援助意见。她严谨求实的法律思维以及平和亲切的律师形象受到了当事人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正是这点滴的爱心,滋润着受助者的心田,犹如一站明灯,指引着人们的方向。”她觉得,一名优秀的律师,不仅是专业的法律人,更应肩负社会责任,在一生的职业道路上实践着帮助他人,让每一颗冰冷的心感受到正义的温暖。
热心公益行动,书写无悔青春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不忘初心,怀着一颗赤诚之心,热心静安区公益事业,尽心竭力为大家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2016年1月,她受邀作为“男神女神公益志愿团”成员参加静安团区委“团聚新静安,圆梦益起来”——“爱心RUSH”公益走访行动;8月入选感动上海年度人物候选人名单;10月,在静安区常德路工地墙上,她的个人形象出现在16位道德模范宣传墙上,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
2016年12月,上海市青艾健康促进中心负责人、静安区政协委员、静安区青联常委卜佳青专程来到静安区法律援助中心送来锦旗和鲜花,感谢张姗姗律师为一名因感染艾滋病被无理劝退的大学生成功维权,并为其开展心理疏导服务,最终成功取得毕业证书。她与上海青艾健康促进中心共同发起“逢生”公益项目,旨在通过公众援助基金帮助艾滋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人解决住院押金和改善生活技能,以使他们恢复健康、回归人生。
支持法制教育,关爱学生成长
此外,她还参与上海市青少年发展“十三五”规划青年汇智团系列活动,担任青少年维权与预防犯罪召集人,参与编写上海市青少年“十三五”规划青春众筹版《写给2020的你和我》。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2015年12月至2016年1月期间,张姗姗被市委宣传部确定为“中国梦、申城美”典型人物,相继接受《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新闻晨报》、《东方早报》、《劳动报》、《青年报》、《静安报》、上海电视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静安电视台、中共上海市委党刊《上海支部生活》、《上海画报》、上海市慈善基金会《至爱》杂志社等媒体的采访。2016年5月4日,她作为上海市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参加团市委庆祝五四运动97周年纪念活动,并接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同志的亲切接见。
她的先进事迹感染着身边很多人,“我不吝啬辛勤与汗水,哪怕为大家解决些许困难,哪怕为大家带来一丝助益,那也是值得的。”张姗姗常说“我是一名青年志愿者,我的奉献正是我的骄傲!”正是她乐于助人、奉献无私、爱岗敬业的品格支撑起了她的志愿者梦想,在铿锵镐尖上成长,在平凡岗位上坚守,把自己的热情奉献给每一位需要援助的人,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她的青春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