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援助伸援手,为民解困暖三春”“耐心倾听百姓心声,帮助解释法律条例”“扶危济困,依法维权”……一面面锦旗高悬在松江区法律援助中心,锦旗上的大字熠熠生辉。2023年以来,松江区法律援助中心收到十面锦旗,每一面锦旗都记录着律师和工作人员全心全意为经济困难人群提供的法律援助。
帮助“花臂少年”及时纠错
写有“维护未成年人权益,构建和谐温暖社会”的锦旗是小周和其父母送来的。去年8月,因为看见朋友文身觉得很酷,小周就瞒着父母也文身了。当天晚上,父母发现了小周的文身,很是生气,在父母的一番耐心说理下,小周终于意识到,文身将会对自己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良的影响,他决定去除文身。
当小周就诊后,被医生告知因文身面积较大,虽然还未完成着色,但需要经过多次清洗才能洗干净,还有可能留疤。另外,仅单次清洗费用就需要数千元。无奈之下,小周希望通过法律援助寻求帮助,最后由法援律师李勇接手。
通过与小周的沟通,李勇了解到,当时,经营者未询问、核查小周的身份,也未做任何信息登记,双方约定在周某的右手臂上绘制满臂图案。但根据2022年新颁布的《未成年人文身治理工作办法》,任何企业、组织和个人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对难以判明是否是未成年人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
帮助伤残老人取证获赔
“扶危济困,依法维权”的锦旗讲述了一位老人在法援中心的帮助下拿到赔偿款的故事。2021年7月9日,顾老伯驾驶三轮自行车至张星公路北侧时,不慎摔倒。老人年纪大了,这一摔让老人出现了精神障碍,身体伤残,甚至导致行为受限。原来,当时施工方正在该路段施工,却未对施工路段架设警示标志,且路面还存有坑槽。
程邱博为此案忙前忙后,前前后后整整8个月,每次他都亲自将法律文书带至顾老伯家签订。最终经法院判定,顾老伯获得了超出交通事故认定比例的赔偿。虽然赔偿金额远远无法抹平顾老伯及其一家的痛楚,但他们深深感激程邱博对他们尽心尽力的法律援助。
耐心倾听每一通来电
令老人没有想到的是,好友在她手术期间,帮她报名了养老社区,签下了一份签约合同,按照合同要求,已经先行支付了部分定金,但还需要支付60多万元。老人发现,这笔高昂的钱款并不是他们所设想的入住年费,而是一笔购房款。老人想要维权,但不知道该向哪个部门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