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律师协会公益法律服务中心:人民律师为人民公益服务暖人心陕西站

“让困难群众请得到律师、打得起官司,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应有之义,也是律师行业的社会责任,我们将积极开展公益法律服务,维护好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让他们沐浴公平正义的阳光。”陕西省律师协会秘书长兼公益法律服务中心主任张新春这样说道。

陕西省律师协会公益法律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公益中心”)前身为陕西省律师农民工维权工作总站,是在陕西省律师协会的指导下,专为农民工、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和妇女等困难群众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案件代理的公益性法律援助机构。成立16年来,该公益中心始终把为群众办实事放在首要位置,用心用情为困难群众解决急难愁盼的法律问题,维护了数以万计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2016年,公益中心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

普法宣传惠及百姓

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关乎广大农民工的切身利益,关乎社会公平正义、和谐稳定。一直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民工合法权益保障,公益中心积极贯彻落实党委政府有关保障农民工权益的部署和要求,充分发挥律师专业优势和公益法律服务作用,助力依法解决农民工工资支付问题,通过各种途径开展普法培训和政策宣讲,引导农民工尊法、守法、懂法、用法,提高维权意识,增强维权能力。

公益中心开展普法小课堂活动

为了让遇到纠纷的农民工在最需要的时候尽快得到法律援助,公益中心将24小时维权热线公示在劳动局、劳动仲裁委员会以及建设工地项目公示牌上,同时简化案件受理程序,让农民工及时得到帮助。公益中心的接待大厅常年开设农民工维权小课堂,专职律师针对代理过程中遇到的典型纠纷案例进行讲解,同时播放普法宣传片,让来访的群众可以更灵活地接受普法宣讲。

坚守初心维护正义

接待来电、来访,提供免费的咨询服务,就个案提出具体的处理意见,指导当事人依法有效的解决纠纷,积极做好疏导工作,缓解矛盾冲突,化解纠纷是公益中心的工作日常。公益律师面对咨询来访的困难群众,总是满满的热情和耐心的解答,接待当事人中午不能按时吃饭、晚上不能按时下班的情况非常普遍。

“虽然忙碌辛苦,但看到请求援助的朋友们满怀期待、充满信任的眼神,我们没有理由不把工作做得更好。”公益律师们表示。每年成百上千件法律咨询或法律援助案件的办理,让公益中心在农民工群体里树立了口碑。

随着咨询接待人数的不断增加,为提升工作效率,更好服务群众,公益中心制定了一系列规范化建设制度,确保了法律援助工作高效有序开展,同时不断拓展法律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满足农民工多元化的法律服务需求,形成了“心理疏导+法律援助+物质帮扶”创新的服务模式。

受援群众送给公益中心办公室的锦旗

2021年11月,马某在汽车修理店工作时被坠楼人砸伤致残,经司法鉴定为身体二级加十级伤残,多处骨折。该事故导致马师傅近乎丧失劳动能力,至今仍在住院治疗,已花费医疗费20余万元,治疗费仍在继续产生,家庭已无力承担巨额的医疗费,侵权行为给马师傅的身体和家庭造成了巨大的创伤。马师傅的家属来到公益中心寻求帮助,公益律师刘恒在了解案情后立即介入,一面安抚家属的情绪,一面依法申请人民法院依法将某区民政作为遗产管理人参加诉讼,保障马师傅的诉讼权利。该案件历经两年四个诉讼程序,终于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公益中心承办的案件多次被评为法律援助优秀典型案例,对办理同类案件具有指导意义,律师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得到了受援人的一致好评,先后收到受援人送来的感谢锦旗近300面。层层叠叠挂满墙的锦旗是公益律师十六年来践行初心使命,维护正义、扶危济困的不竭动力和最好表彰。

树立形象打造品牌

近年来,为进一步提升法律援助工作质效,提高法律援助在群众中的知晓率,让更多的群众了解法律援助制度,知晓维权途径,省司法厅、省律师协会通过多种举措加大对公益中心法律援助公益品牌的推广力度,在通往西安市火车站、市中心的多辆公交车上宣传公益中心法律援助律师,公布维权热线;强化公益中心执业律师管理和培训,选优配强工作人员,定期化开展案件质量评查,提高中心服务质量,为办好法律援助案件、做好法律援助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公益律师在西安市灞桥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值班接待来访群众

公益中心与西安市各区法院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达成合作,在各区法院及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立案室放置宣传资料等,介绍公益中心的性质和受理案件的范围,方便有需求的群众及时得到法律援助。近年来,公益中心在方便群众及时获得法律援助、提高法律援助服务质量等方面做出了诸多积极的努力,树立了律师行业的良好形象,打造了优质的公益法律服务品牌。2021年,公益中心被全国总工会、司法部、全国律协评为2017-2020年“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服务农民工公益法律服务行动成绩突出集体。

公益法律服务是一场任重而道远的接力跑,公益律师们将用情系公益、大爱无私的精神影响和带动身边更多的人,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律师为人民”的服务理念,诠释自己对社会主义法治的信仰,对人生价值的不懈追求。

THE END
1.法律援助条例第一条 为了保障经济困难的公民获得必要的法律服务,促进和规范法律援助工作,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公民,可以依照本条例获得法律咨询、代理、刑事辩护等无偿法律服务。 第三条 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责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积极措施推动法律援助工作,为法律援助提供财政支持,保障法律援助事业与经济、社会http://www.changyuan.gov.cn/sitesources/cyxrmzf/page_pc/xxgk/bmxxgkznhml/zcwj/articlede139dffb65f4fc6a39140f38b3fec0f.html
2.农民工领域出版专著和网站MigrantWorkers’PublishedWorksand其中分为“劳动法律规定”和“农民工法律援助的办案技巧和方法”两大类。相对于北京致诚农民工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之前出版的特定主题的普及读物,本书将劳动者从入职到离职之间涉及到的可能出现的问题全部收编其中,包括了劳动合同、工资、休息休假与劳动保护、工伤保险、其他社会保险、劳动争议的处理。在“农民工法律援助https://www.zcpi.org/%E5%86%9C%E6%B0%91%E5%B7%A5%E9%A2%86%E5%9F%9F%E5%87%BA%E7%89%88%E4%B8%93%E8%91%97%E5%92%8C%E7%BD%91%E7%AB%99migrant-workers-published-works-and-websi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