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的《国家安全法》,该法自公布之日起正式实施。那么,该如何正确认识《国家安全法》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性质,深入理解和贯彻《国家安全法》又有哪些重大意义?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院长尹奎杰就此进行了深入解读。
二是一部综合法。《国家安全法》是一部全面调整我国国家安全方面的综合性法律,既包括政治安全、国土安全等传统国家安全,也包括文化安全、信息安全等非传统国家安全;既包括外部安全,也包括内部安全;既强调对国家安全状态的法治保障,也强调对国家安全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保障;既有对国家重大利益和安全的保障,也强调对人民福祉、人权方面的保障;既有对国家安全宗旨、根本、基础、依托、领域等具体安全保障问题的规定,也有对国家安全体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的设计,内容全面,高屋建瓴,体现了国家安全法律化的总体立法思路。
三是一部一般法。《国家安全法》从国家安全的一般规定入手,明确了国家安全的地位、原则与基本制度,凡是涉及国家安全方面的具体规定都要以这部法律为依据,具有“一般法”和“上位法”特点,其他法律规定都要从这个法律的基本规定出发,它也可以成为未来国家安全立法方面的基本依据。
尹奎杰说,《国家安全法》是以适应新时期国家安全形势发展变化为需要,以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机制、解决国家安全工作突出问题为任务,以构建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为目标的一部基本法律。
该部法律共有7章84条,规定了“国家安全”的定义和国家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国家安全工作的工作宗旨,国家安全工作的多个领域和基本任务(包括维护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方面任务),各国家机关特别是国家安全机关的国家安全职责以及对港澳台地区国家安全的维护义务,国家安全的五项工作制度和五项工作机制以及国家安全的保障体系和公民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的权利与义务。
二是体现了高度的政治性、政策性和顶层设计。《国家安全法》从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出发,把总体国家安全观和中央一系列关于国家安全工作的方针政策全面、准确地落实到法律条文中,注重了党的政策与立法工作相衔接,把党的政策要求用科学、规范的法律语言体现出来。
三是突出了依法统领国家安全的“法治国安”思路。《国家安全法》作为依法统领国家安全工作的基本法律,体现了维护国家安全的总任务、总制度、总要求,明确了党领导下的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自上而下对各地区、各部门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职责以及公民和组织的义务、权利作了具体规定,整部法律贯穿了法治思想和法治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