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法律概述讲义

3.掌握代理的概念和种类、代理关系和代理权、代理行为;

4.熟悉我国现行法律体系和法律的适用;

5.熟悉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6.熟悉诉讼时效;

7.了解法律和法规的含义;

8.了解民事法律关系;

9.了解民事责任;

第一章法律和消费者权益保护

一、法律和法规的含义(了解)

1.法律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

广义的法律是指由立法机关或国家机关制定,国家政权保证执行的行为规则的总和,包括宪法、基本法律、普通法律、行政法律、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等规范性文件。

狭义的法律在中国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

2.法规一词也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

广义的法规是指法律、法令、条例、规则、章程等的总称。

狭义的法规在中国是指法律效力低于宪法和法律的规范性文件,包括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和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二、中国现行法律体系(熟悉)

中国现行法律体系包括宪法、法律(基本法律、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和规章(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等。

(一)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它既具有一切法律的共同特点,.又具有与其他法律不同的特征,主要是:

(1)宪法的内容不同于其他法律。其他法律的内容只涉及社会生活的某一个方面、某一个领域。

宪法的内容涉及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根本问题,它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2)宪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一切法律都要以宪法为依据。正如人们通常所说的,宪法是母法,其他法律是子法。

(3)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二)法律

这里所讲的法律是狭义的法律,分为:

①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基本法律,如民法、合同法、物权法、刑法;

(三)行政法规

行政法规是指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有关行使行政权力,履行行政职责的规范性文件,如《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物业管理条例》。

(四)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地方性法规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

广义的地方性法规是指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包括:

(1)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2)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较大的市是指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

(4)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狭义的地方性法规是指上述第一、二种地方性法规。

(五)规章

规章也称为行政规章,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根据法律和行政法规在其职权范围内制定的关于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分为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

部门规章是指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如《城市房地产转让管理规定》、《城市房地产中介服务管理规定》。

地方政府规章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三、法律的适用(熟悉)

(一)法律的适用范围

法律的适用范围即法律的效力范围,包括:

(2)法律在空间上的适用范围。是指法律在地域上所具有的效力。制定法律的机关不同,法律适用的空间范围也不相同,大体上有两种情况:①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适用于全国;②凡属地方立法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只在各该立法机关管辖区域内发生效力。

(3)法律对人的适用范围。是指法律对哪些人具有效力。法律的对人效力存在两种不同的理论:

①属人主义,例如不论某人是处于国内还是国外,只要该人具有本国国籍即适用本国的法律;

②属地主义,即以地域为标准确定法律对人的约束力,例如凡是居住在本国领土内的人,不论其国籍是本国还是外国,均受本国法律的管辖。

(二)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

解决法律的适用冲突问题,一般遵循“上位法优先于下位法”、“新法优先于旧法”、“特别法优先于普通法”、“法律文本优先于法律解释”、“强行法优先于任意法”、“法不溯及既往”等原则。

1.上位法优先于下位法

上位法优先于下位法原则,是指在效力较高的法律与效力较低的法律相冲突的情况下,应适用效力较高的法律。

在中国,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

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

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

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的效力高于本行政区域内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

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施行。

2.新法优先于旧法

新法优先于旧法原则,是指同一事项已有新法公布施行时,旧法自然废止。该原则是在效力相等的法律有冲突时适用。具体来说,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新的规定。

3.特别法优先于普通法

根据法律的适用范围有无限制,可将法律分为普通法和特别法。

特别法优先于普通法原则,是指在效力相等的法律之间,特别法应优先于普通法而适用。具体来说,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适用特别规定。

4.法律文本优先于法律解释

法律文本是法律的书面条文的表现形式,法律解释是对法律条文的含义所作的解释,包括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如果法律解释与法律文本的含义完全不符,或者数个解释机关彼此之间也相互冲突,则仍然应以法律文本为准。

5.强行法优先于任意法

法律规范大体上可分为任意性规范和强行性规范。

任意性规范是指当事人可以通过约定排除其适用的规范,它允许当事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自由作出约定。

强制性规范是指当事人不能通过其约定加以改变的规范,包括强制性规定和禁止性规定两种。强行法优先于任意法原则,主要是指对于某一事项,强行法已经作出规定的,任意法不得再发挥作用。

6.法不溯及既往

法律是否溯及既往,是指新的法律施行后,对它生效之前发生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如果适用,即具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即不具有溯及力。

一般而言,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不溯及既往,但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别规定除外。

THE END
1.狭义的法律有什么狭义的法律有什么 之前小编发布了一篇文章专门讲什么是广义的法律,所以本期小编准备讲一讲什么是狭义的法律。狭义的法律顾名思义就是仅仅专门指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所以行政规章及地方性法规都不算是狭义的法律。狭义的法律在立法法中很重要,比如法律保留原则。关注小编,我们下期见。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2586811998139170&wfr=spider&for=pc
2.狭义的法的效力包括法律〔〕4、[单选题]有权制定狭义法律的有() A、国务院 B、地方权力机关 C、全国人大常委会 D、国家行政机关 点击查看答案 进入题库做题 5、[单选题]经济基础决定法意味着() A、经济的要求即是法律 B、法律没有自己的历史 C、法律没有相对独立性 D、法从经济关系中自动产生 https://www.zikaosw.cn/daan/19114527.html
3.狭义的法律和广义的法律律师普法狭义的法律和广义的法律 普法内容 1、法律有广义、狭义两种理解。广义上讲,法律泛指一切规范性文件;狭义上讲,仅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在与法规等一起谈时,法律是指狭义上的法律。 2、法规,在法律体系中,主要指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法规及经济特区法规等。https://www.110ask.com/tuwen/12014981560953522156.html
4.“法治”≠“法制”,这个很重要!法制(Legal system)本意是一个静态的概念,是“法律制度”或者“法律和制度”的简称。 法治(rule of Law)表达的是法律运行的状态、方式、程度和过程。 2产生的时间先后不同 人类世界还没有产生宪法以及民主的时候,就存在“法制”。 “法治”则是晚近才产生,强调对国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xMjYzMTkzOA==&mid=2653155595&idx=2&sn=0a54b91b7cd0eefeafd11be9ef364fe7&chksm=81eb5a36c59acdf5ffaa03bd8fcbf3b20dbe91794b5857ed53c5fd45dff51fae0b21d327f1a7&scene=27
5.“法律”一词在使用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下面属于狭义上使用的是D. 法律与道德的调整内容是一致的 扫码下载作业帮搜索答疑一搜即得 答案解析 查看更多优质解析 解答一 举报 B. 全国人大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解析看不懂?免费查看同类题视频解析查看解答 相似问题 “法律”一词在使用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下面属于狭义上使用的是 在我国.广义的法律和狭义的法律分别是指什么?具体怎么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f51d97a85612288c117d84a0bfc54341.html
6.狭义的法律效力分为:查看 多选题 狭义的法律效力分为: A 对人的效力 B 对事的效力 C 空间效力 D 时间效力 --- 正确答案:ACD --- [华图教育题目解析]:解析:法的效力范围,即指法对何种人,在何种空间范围、时间范围内有效,从而发挥法的约束力和强制力由此,法的效力范围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法的对象效力范围、法的空间效力https://m.foshan.huatu.com/tiku/2260468.html
7.法律法规和规章有什么区别?于都县信息公开(1)法律有广义、狭义两种理解。广义上讲,法律泛指一切规范性文件;狭义上讲,仅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2)法规,在法律体系中,主要指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法规及经济特区法规等。 (3)规章,是指有规章制定权的行政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决定并以法定方式对外公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 https://www.yudu.gov.cn/ydxxxgk/c100257mgru/202103/12949faf5a844510bfa470ebd6dbfd6f.shtml
8.狭义的法的效力包括法律速来学考试网(www.sulaixue.com)为您整理了“狭义的法的效力包括法律”,更多相关文章请点击查看 ,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速来学考试网sulaixue.com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本文关键字:狭义的法的效力包括法律 http://www.sulaixue.com/kaoyan/fd/49718.html
9.中国房地产估价师摘要:本文较全面介绍了资产评估法出台的背景,较客观评价了该法的积极作用和现实意义,较前瞻性地指出了要防止和避免其施行后可能出现的以下问题:一是狭义与广义的资产评估概念混用而引起更大混乱,二是将估价与评估混淆而要承担过多过大的法律责任,三是法定评估业务不具体而造成评估机构和人员违法,四是因评估委托不合https://www.cirea.org.cn/content/6130
10.狭义的刑事诉讼法是指什么我对刑事诉讼中的证据种类了解不够,能帮我解释一下吗?https://m.66law.cn/question/answer/30653193.html
11.科学网—法律与道德的精准定义要说明一下:狭义的法律通常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即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保证实施的,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具体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广义的法律是指所有具体条文式行为规范,它包括国家法律(即狭义法律)、地方规章、企业(或事业)制度、部门条例、国际公约、合同、协议、政策、命令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568-1182330.html
12::论宪法与其他法律形式的关系总之, 关于狭义上宪法与狭义上法律之间关系的性质, 不论是以人民主权说作为宪法的正当性依据, 还是以基本规范作为宪法自身合法性的前提, 宪法作为一个国家的根本法, 不是由哪个具体的立法机关或者是依照某个具体的法律程序制定出来的, 而是基于自然权利观念、人民主权学说以及基本规范等理论假定无条件成立的, 宪法与http://iolaw.cssn.cn/zxzp/200807/t20080717_4601225.shtml
13.法律解释学(豆瓣)法律解释与法律论证 一、法律解释中的法律论证是解释者的义务 二、法律论证的内容 三、论证程度上的区分 第二节 法律解释与利益衡量 一、利益衡量的概念 二、利益衡量的功能及其局限性 三、利益衡量是附随于解释方法的验证和论证方法 四、利益衡量需要考虑的因素第四章 狭义的法律解释方法 第一节 概述 一、狭义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6006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