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诉讼,该如何操作?
诉讼离婚需要经历起诉——立案——庭前调解——开庭——判决等步骤。
诉讼离婚流程:
2、起诉通过法院审核后,法院会先安排双方调解,愿意调解,调解成功的可以结案,出调解书载明离婚。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怀爱与诚
3、如果双方调解不了进入正式庭审程序。
4、进入庭审程序后,法院开庭审理,双方需要针对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举证,法院审理后会作出准予离婚或者不准予离婚的判决。
该如何选择受理法院?
离婚案件适用于“原告就被告”原则,夫妻一方如果要起诉离婚,需要到另一方,也就是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提交立案材料。
另外,如果被告住所地和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则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也就是说如果被告户籍所在地在老家,但由于工作一直在外,则需要在被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起诉。
诉讼离婚的流程
1、确定立案法院
如果你准备起诉离婚,应向对方(被告)户籍所在地法院或者经常居住地法院提起诉讼。
注意了,有居住地至少连续满一年的居住证或者让居委会开具对方连续居住满一年的证明才能算是经常居住地,如果拿不到对方(被告)居住证或居委会开具的证明,那就直接在对方(被告)户籍所在地法院起诉。
2、准备诉讼材料(立案证据材料)
①、起诉状(下附离婚起诉状模板);
②、双方的身份证明(身份证复印件或户口簿复印件);
③、你们双方的结婚证或者婚姻关系证明书(提示:结婚证丢失、或者一方把结婚证藏起来的可以去结婚登记地的民政局开具“结婚登记审查处理表”作为双方婚姻关系证明);
④、提前准备好能够证明夫妻感情已破裂的证据,一旦没有充足的证据证明感情破裂,对方(被告)又不同意离婚,那么第一次起诉就无法顺利离婚(一般来说,双方达不成离婚协议,必然还存在着难以解决的问题,如财产、孩子、债务等。因此,除了以上材料,原告通常还需要准备房产证、车辆登记信息、银行卡等以及其他可以证明夫妻财产或债务的材料)。
3、预立案
在证据及立案材料筹备结束后,就可以向法院提交材料(可以通过网上立案或者到法院的立案窗口立案)。在立案通过后的一个月内,法院会安排专业的调解员对双方当事人先进行诉前调解。如果同意调解且调解成功的,将会在达成调解协议后出具调解书,则离婚成功;如果双方达不成调解,工作人员会将案件转为正式立案。了解更多请移步公众号怀爱与诚
4、正式立案
立案后要依照缴费通知,在7天内缴纳案件受理费(离婚案件每件缴纳50元至300元。涉及财产分割,财产总额不超过20万元的,不另行缴纳;超过20万元的部分,按照0.5%缴纳;此外,财产保全费、评估费、公告费等费用需另行支付)。
5、调解
一般在开庭前,法官会再次组织双方调解。如果一方拒绝调解,或是双方调解失败,则直接进入开庭程序。如果调解成功,双方便会在当场签署调解笔录,双方解除婚姻关系。
6、判决
开庭后等待法院作出判决。法院让双方签收判决书后,如果在15天内双方都没有上诉,那么一审判决生效;如果是判决不准予离婚,判决生效后满六个月,才能再次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