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5677法理学自考模拟试题(5)

自考生网为考生收集整理了“2019年05677法理学自考模拟试题(5)”

2019年05677法理学自考模拟试题(5)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法学上通常所说的法的渊源是指()

A、历史渊源B.理论渊源C.形式渊源D.效力渊源

2、法律意识中的最高层次是()

A.法律理论B.法律观点C.法律心理D.法律知识

3、能够直接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或根据称为()

A.法律关系主体B.法律关系客体C.法律关系内容D.法律事实

4、属地原则是指()

A.确立法律对人的效力的原则B.确立法对地域效力的原则

5、中国第一部较系统的封建法典是()

A.《法经》B.《秦律》C.《九章律》D.《北齐律》

6、行政执法的特点是()

A.一般具有单方面性B.具有被动性C.不告不理D.稳定性

7、“法治”一词的概念是指()

A.与人治对称B.执法者严明C.法律和制度D.与专制对称

8、中国有权监督宪法实施的国家机关是()

A.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B.国家司法机关C.国家检察机关D.国家行政机关

9、属于法的本质属性的是()

A.阶级性B.公开性C.普遍性D.规范性

10、法系划分的标准是()

A.法的历史传统B.法的历史类型C.法的阶级本质D.法的立法体制

11、徒法不足以自行说的是()

A.法律万能B.法律可有可无C.法律不能自己行走D.法律有局限性

12、法律义务是指法律关系主体()

A.可以自己做出一定的行为B.可以要求他人做出一定的行为

C.可以自己不做出一定的行为D.必须做出一定的行为

13、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共同点是()

A.规范内容相同B.指导思想相同C.实施方式相同D.表现形式相同

14、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是指()

A.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B.法律规范的制定方式

C.法律规范的经济基础D.法律规范由哪些部分构成

15、普通法法系国家法律的分类是()

A.公法和私法B.普通法和衡平法C.普通法和根本法D.普通法和一般法

16、命令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可合称为()

17、法律编纂是一种()

A.对原有的规范性文件进行整理B.不改变原有规范性法律文件内容

C.不是立法活动D.是一种立法活动

18、法的关系根源于()

A.思想社会关系B.人与人的关系C.人与物的关系D.物质生活关系

19、我国的司法解释一类是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解释,另一类是()

A.全国人大的解释B.人大常委会的解释

C.人民法院的解释D.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

20、世界上保存最古老的成文法是()

A.习惯法B.条约C.法经D.汉谟拉比法典

21、在现代世界各国中,严格责任确定的是()

A、民事责任的原则B.刑事责任的原则C.违宪责任的原则D.行政责任的原则

22、法的本质是指()

A.法的规范性B.法的表现形式C.法的强制性D.法的阶级性

23、党的政策与法律的关系应该是()

A.互不干涉B.法的权威大于政策C.政策指导法,法制约政策D.法必须服从政策

24、社会主义法律秩序是指()

A.有法可依B.干部守法C.党员守法

D.依照社会主义法律的观点建立起来的生产、工作、教学、科研和社会生活秩序

25、普通法法系国家的法典主要是()

A.成文法的汇编B.不成文法的汇编C.判例法的规范化D.成文法的整理

26、战后资本主义法制的发展特点表现为()

A.公法转向私法B.现实主义转向理想主义

C.减少法官解释法律的权力D.两大法系逐步靠拢

27、法的社会性一般是指()

A.法是一种社会规范B.法适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具有促进社会前进的作用

C.法是人类社会的行为规范D.法对社会的一种影响

28、法体现的是()

A.国家意志B.统治阶级全体成员的意志

C.被统治阶级的意志D.执政党的意志

29、法与统治阶级的道德的关系是()

A.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B.相互对立的关系

C.法决定道德,道德服从法D.相互渗透、相辅相成

30、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

A.人们的思想B.友情关系C.同学关系D.物、精神财富和行为

31、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

A.宪法B.刑法C.民法D.经济法

32、法律关系主体的构成要件是()

A.具备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B.达到法定的年龄

C.可以自己不做出一定行为的能力D.必须做出一定行为的能力

33、民主的意思是()

A.专指国家的形式B.永恒存在的现象

C.人民管理一切事务D.包括国体和政体两个方面

34、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环节是()

A.有法可依B.执法必严C.违法必究D.有法必依

35、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是()

A.自发形成的B.强制灌输的C.自觉培养而成的D.自然赋予的

36、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和称为()

A.立法体系B.法律体系C.法规体系D.法律部门

37、英国的法律属于()

A.大陆法系B.民法法系C.法典体系D.普通法法系

38、实现法的历史类型的更替的根本条件是()

A.人民群众的觉悟B.社会革命C.先进的理论指导D.物质生活关系变化

39、我国的立法体制是指()

A.立法技术水平B.立法的规划C.立法的分工D.立法权限的划分

40、按照法律的创制和适用主体的不同,法律规范划分为()

A.成文法和不成文法B.一般法与特别法

C.根本法与普通法D.国内法和国际法

41、法与道德的关系是()

A、道德是法的一种形式B.法与道德一致

C.法与道德无关D.法与统治阶级的道德一致

42、拿破仑主持的法典编纂中影响最大的是()

A.刑法典B.民法典C.宪法典D.商法典

43、当代中国法律体现了()

A.统治阶级的意志B.中国人的意志C.全国人的意志D.全国人民的意志

44、关于法的产生、消亡问题的正确看法是()

A.法自古以来存在B.法是与人类共始终C.法将会永恒存在

D.法是随阶级和国家而产生,并随之而消亡

45、法的规范性是指()

A.法对人的行为的指导作用B.法为人们提供了是非标准

C.法为人们提供了行为模式D.法总结和概括了统治阶级的胜利成果

46、狭义的法律是由什么机关制定的()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B.国务院

C.地方权力机关D.国务院各部门

47、法律调整的对象有()

A.行为关系B.思想关系

C.意志关系D.同学关系

48、对法学研究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方法()

A.社会调查的方法B.历史考察的方法

C.语义分析的方法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

49、中国古代将“律”字解释为“均布”,其含义是()

A.准则B.刑罚C.公平D.正义

A.古希腊B.古罗马C.英国D.美国

51、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属于法的构成中的()

A.法律概念B.法律原则C.法律规范D.刑法

52、划分部门法的第一位标准是()

A.法律调整机制B.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种类

C.相对稳定的原则D.法律规范的规定

53、中国自汉代以后的封建法都是以以下思想为指导的()

A.法家思想B.道家思想C.马克思主义思想D.儒家思想

54、对人的效力我国采取的是()

A.属地主义B.属人主义C.保护主义D.以属地主义为主,兼顾属人主义和保护主义

55、市场经济实质上是()

A.法治经济B.人治经济C.自然经济D.计划经济

56、人身权利属于()

A.绝对权B.相对权C.特殊权D.职权

57、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

A.立法上平等B.守法上平等C.司法上平等D.法律的实施上平等

58、对法的产生和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上层建筑因素B.生产关系因素C.劳动力因素D.经济因素

59、对法律的正式解释包括()

A.社会团体的解释B.法系家的解释C.法官的解释D.司法解释

60、凡是违法行为都要受到()

A.法律制裁B.行政制裁C.刑事制裁D.经济制裁

61、经济基础决定法意味着()

A.经济的要求即是法律B.法律没有自己的历史

C.法律没有相对独立性D.法从经济关系中自动产生

62、法和国家一般关系是()

A.法高于国家B.国家权力大于法

C.二者相互依存,互相支持D.二者相互独立,互不依赖

63、属于民法法系的国家有()

A.英国B.法国C.美国D.印度

64、最终决定法的因素是()

A.国家权力B.人类理性C.文化传统D.物质生活条件

65、行政处分的对象是()

A.公民B.法人C.国家工作人员D.社会组织

66、国务院有权制定()

A.基本法律B.行政法规C.特别行政区基本法D.地方性法规

67、按照法律适用的范围不同,法律可分为()

A.根本法和普通法B.一般法和特别法

C.实体法和程序法D.成文法和习惯法

68、法学研究的根本方法()

69、法的科学性是指()

A.法是社会发展规律的反映B.法是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C.法能够反映客观规律D.法是社会全体成员利益的反映

70、在法的本质问题上,以往的法学主张()

A.法有阶级性B.法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C.以不同的形式否认法的阶级性D.法必须为统治阶级服务

71、法律的溯及力属于()

72、划分部门法的标准之一是()

A.法律调整机制B.根本法与普通法C.相对稳定的原则D.法律规范的规定

73、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特点是()

A.适用于特定的人B.具有普遍性C具有规范性D.适用于一般的人

A.鼓励人们从事某种行为B.命令人们从事某种行为

C.禁止人们从事某种行为D.防止人们从事某种行为

75、有权制定狭义法律的有()

A.国务院B.地方权力机关C.全国人大常委会D.国家行政机关

76、对法律的正式解释包括()

A.社会团体的解释B.律师的解释C.当事人的解释D.立法解释

77、普通法法系的特点之一是()

A.制定法是法律渊源之一B.判例是法的渊源之一

C.道德是法的渊源之一D.赦令是分的渊源之一

78、奴隶主法的特点之一是()

A.确认法律上人人平等B.确认奴隶的权利

C.确认奴隶主对奴隶的人身占有D.确认自由民的特权

79、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区别是()

A.指导思想不同B.历史使命不同C.基本要求不同D.调整范围不同

80、法律事实分为()

A.法律事件B.法律后果C.法律责任D.法律制裁

自考生题库

专业智能,巩固提分

真题全景再现

进入做题

模拟考场

海量题随机做

考前点题

部分科目押题

章节练习

章节专项突破

错题收纳

试题收藏复习

易错题

高频易错习题

网课试听

教材大全

做题闯关

温馨提示: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参考,考试政策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THE END
1.中国的法律体系包括几个组成部分及简述我国法律体系构成法律部门的名称与该部门所包含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名称并不完全吻合。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以调整对象为主,调整方法为辅。公法与私法的划分最早由古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提出,社会方案因“法律社会化”而产生,它是介于公法和私法之间的法律,如社会保障法。 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主要由七个部门法和三个层级构成。https://n.cn0395.com/wenji/45862.html
2.法律基础知识概述法律体系是国家的根本法治原则,它由宪法、基本法律和其他普通法律等组成。宪法是最高的法律规范,规定了国家的政权结构、经济体制、社会制度以及公民权利和义务等基本关系。基本法律包括行政法、刑法、民商事法等,它们分别对行政行为、刑事责任和民事纠纷进行规范。而普通法律则是针对特定领域,如环境保护、税收征收等,细化https://www.fikyjuyw.cn/tu-pian-zi-xun/51049.html
3.我国法律体系架构与适用#法律热点解读#我国的法律体系是在改革开放以后逐步形成的。他是以宪法为统帅,依法律为主干,以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法和非诉讼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的整体。我们平时宪法是国家的母法,第一、宪法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制定的,第二、宪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如果法律违反了宪法精就叫‘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9862871973659861&wfr=spider&for=pc
4.保命35名词包含关系(三)国家根据现行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及其调整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不同的法律部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统帅以法律为主干,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由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其中,实体法律部门包括宪法相关法、民法典、行政法、经济法、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3NjYwNjA2OA==&mid=2247552063&idx=2&sn=d23e09e75057c3ef70c53a39e68e0230&chksm=fc38bd6a8e264978d07d4997175828983cd7049b90fe7325760e8706e6628fed8f57a704457e&scene=27
5.清华考研辅导班:2020年清华大学法律硕士考研498法硕联考综合(非法律部门的含义;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法律部门的划分原则。 第三节 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 一、当代中国法律体系的特色 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体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体现结构内在统一而又多层次的国情要求;体现继承中国法律文化优秀传统和借鉴人类法制文明成果的要求;体现动态、开放、与时俱进的社会发http://www.shuoedu.com/articlenew.php?id=79336
6.法硕复习指导:法律体系与法律要素新浪教育(二)法律部门,亦称部门法,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对一国现行全部法律规范所作的分类。法律体系是由若干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法律部门是构成法律体系的基本单位。 中国法学界一般认为,划分法律部门的标准有两个:法律调整的对象和法律调整的方法。划分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种:客观原则、目的原则、平衡原则、发https://edu.sina.com.cn/exam/2006-10-26/115558784.html
7.2022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自命题620《法学3. 法律部门的划分原则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六、法律关系 (一)法律关系概述1.法律关系的概念 2.法律关系的特征 (二)法律关系的分类 (三)法律关系的主体1.法律关系主体的概念 2. 法律关系主体的种类 3. 法律关系主体的资格: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 (四)法律关系的客体1.法律关系客体的概念 2.法律关系客https://www.ibudding.cn/a/129889.html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结构原则与制度阐释呼和浩特市本书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关法律部门的划分,回顾了这七大法律部门的形成过程以及近年来的完善进程,同时也对各个法律部门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进行了简明扼要的阐述,力求与实际相结合,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使读者能够通过一册书而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概貌。目录https://www.cxstar.com/Book/Detail?pinst=1ad691ca0000cc0bce&ruid=22bd18f60010a0XXXX
9.课程中国民主政治的基本制度 田源 ● 11.4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田源 第十二章 中国社会主义法与经济、文化、社会 ● 12.1 社会主义法与经济 张亮 ● 12.2 中国社会主义法与文化 张亮 ● 12.3 中国社会主义法与和谐社会 张亮 第十三章 中国社会主义立法和法律体系 ● 13.1 中国的立法体https://higher.smartedu.cn/course/62354cde9906eace048de594
10.雷磊《法理学》读书笔记(法理学)书评法律规范是法律部门的基本构成单位,法律部门则是形成法律体系的中间环节 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 当代中国法律体系的融贯化 第五章 法律秩序 第一节 法律秩序概述 法律体系:按照法律部门划分;法律秩序:按照法律位阶划分 静态的法律秩序 v 动态的法律秩序 第二节 法律秩序的结构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5637860/
11.浅谈新时期我国法治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一)逐步建立部门齐全和结构完整的法律体系 要建立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法律体系,保障社会经济正常轨道上运行,需要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的立法工作。同时在新时期立法工作中,要按照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等立法原则,在充分考虑保障公民权利、健全社会保障、规范市场运行、保障政治权利等方面后,逐步建立起结构完整、部门齐全的法律https://www.fx361.com/page/2020/0716/6873652.shtml
12.第八讲:标准化基础知识与文化馆服务标准化在文化馆服务标准体系建设的过程中,主要遵循了五项原则,包括:重点突出、科学先进、实际适用、系统配套、适度的前瞻性。 (二)文化馆服务标准体系总体结构 文化馆服务标准体系总体结构是在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和方针目标的指导之下确定,文化馆服务标准体系第一层框架主要有三个体系:JC100服务通用基础标准体系、TG200http://qf.pyswhg.cn/index.php?c=show&id=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