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乐数学讲师广受学生信赖的“线代王”
第五章法的渊源、效力与分类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法律渊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法律渊源可以分为实质意义上的法律渊源和形式意义上的法律渊源
C.法的形式渊源指法的创制方式和表达形式
D.不同的法律渊源效力不存在差别
2.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正式的法律渊源的是()
A.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指导性案例
B.延边地区少数民族的交易习惯
C.某县发布的关于当地疾病防控的管理办法
D.国际条约
3.下列选项中不是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的组成部分的是()
A.《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B.《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
D.《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4.我国××省人大常委会制定了《××省食品卫生管理条例》。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法规性质上属于行政法部门
B.该法规制定后,不必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
C.该法规虽在该省范围内适用,但仍具有效力上的普遍性
A.法的溯及力是指法律溯及既往的效力,研究新的法律颁布后,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
B.我国法律原则上不具有溯及力,但也存在例外
C.法律效力的终止是指通过明令废止或默示废止的形式而终止某一法律的效力
6.1997年3月14日公布、同年10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32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根据以上条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法律条文中的行为模式为“勿为”
B.该法律条文所载内容属于确定性规则
C.1997年3月14日以后发生的故意杀人案,应当依此条文裁判
D.该法律条文中刑罚的排序意在对故意杀人行为依法优先适用较重刑罚
7.下列关于法的渊源,表述错误的是()
A.习惯法指经有权的国家机关以一定方式认可,赋予其法律规范效力的习惯和惯例
B.在大陆法系国家中,判例法也是重要的正式渊源
C.宪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渊源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发布的具有规范性内容的决定和决议,也属于法律渊源
8.下列关于法的效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折中主义指以属人主义为主,与属地主义、保护主义相结合的原则
B.凡是地方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只能在制定机关所管辖的范围内生效
C.我国法律对人的效力采用属地主义
D.我国现行刑法采用“从新兼从轻”的原则
9.我国某省人大常委会制定了该省的《食品卫生条例》,关于该地方性法规,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该法属于公法
C.该法规的具体应用问题,应由该省人大常委会进行解释
D.该法只能在该省范围内适用,不具有普遍性
10.关于宪法的渊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宪法在我国法律渊源体系中居干首要地位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B.从法律渊源意义上看,宪法也是我国的基本法律之一
C.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不同于普通法律
D.宪法渊源与宪法部门对应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并不完全一致
11.下列关于我国现今法律渊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发布的具有规范性内容的决定和决议,属于法律渊源
B.国务院发布的带有规范性内容的决定和命令也是法律渊源,其效力与一般法律等同
C.各级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也可以制定适用于本地区的规范性文件,但需要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D.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可以根据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但需要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12.关于成文法和不成文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者是以表达形式的不同作为区分标准的
B.成文法是指由特定国家机关制定和公布,以成文形式出现的法律,故又称为制定法
C.不成文法是指国家认可其法律效力,但又不具有成文形式的习惯法
D.在英美法国家,判例也是以文字形式表述的有效法律,也属于成文法
13.下列选项中,属于行政法规的是()
A.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的《烟草专卖许可证管理办法》
B.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C.国务院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D.某省人民政府制定的《物业管理办法》
14.以法律创制方式和表达形式的不同为标准,法律可划分为()
A.成文法与不成文法B.实体法与程序法
C.根本法与普通法D.一般法与特别法
15.根据法律的地位、效力、内容和制定主体、程序的不同,法律可分为()
16.某法院在审理一起合同纠纷案时,参照最高法院发布的第15号指导性案例所确定的“法人人格混同”标准作出了判决。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在我国,指导性案例是正式的法的渊源
B.判决是规范性法律文件
D.法官在该案中运用了类比推理
D.在我国,最高法院和各级法院均可发布指导性案例
1.下列关于两大法系的特殊法律分类,说法正确的是()
A.两大法系根据其历史传统的不同将法律分别区分为公法和私法、普通法和衡平法
B.普通法和衡平法是大陆法系的一种法律分类方法
C.普通法专指英国在11世纪后由法官通过判决形式逐渐形成的适用于全英格兰的一种判例法
D.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分类也适用普通法和衡平法
2.下列属于我国法的正式法律渊源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B.河北省人大出台的《河北省种子法》
C.《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
D.安徽省政府出台的《卫生防疫管理章程》
3.在实际的司法审判过程中,当规范性法律文件在某个问题上的规定发生冲突时,法官可以()进行审判
A.依据新法优于旧法原则
B.依据特别法优于一般法原则
C.依据上位法优于下位法原则
D.按照溯及既往的原则,适用旧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8条规定:“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关于该条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规定的是法的溯及力B.规定的是法对人的效力
C.体现的是保护主义原则D.体现的是属人主义原则
5.下列各选项,属于当代中国直接法律渊源的有
A.宪法和法律B.“两高”司法解释
C.中国共产党政策D.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
C.法律效力终止分为明示废止和默示废止两种形式
D.法律的溯及力是指新生效的法律是否适用于其生效之前的事件和行为的问题
7.下列属于我国法律效力终止的方式的是
A.新法中明确规定旧法自新法生效之日起效力终止
B.新法颁布生效后,旧法自动失效
C.某法律以具体条文明确规定了具体有效期限,期限届满该法律效力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