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名单出炉,崇明区法律援助中心荣获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一起来了解他的先进事迹吧!
崇明区法律援助中心
上海市崇明区法律援助中心现有在编在岗人员9名,其中党员6名,公职律师2名,一直以来,他们立足优质服务,团结协作、奋勇争先,在平凡的岗位上铸就各自的不平凡。自2017年以来,该队伍先后荣获2018-2019年度上海市司法行政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大浪淘沙沙去尽,沙尽之时见真金。”在江生海孕的崇明岛上,活跃着这么一支大浪淘沙、百炼成钢的队伍,他意志坚定、恪尽职守,用责任担当践行初心使命;他耐心细致、甘于奉献,用热忱真情为民排忧解难;他追求卓越、勇于创新,用执着奋进书写时代答卷。他,就是上海市崇明区法律援助中心。
强服务
暖心惠民有温度
一是疫情防控期间法律援助“不打烊”。扩大法律援助范围,加大对受疫情影响的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力度。开通法律援助咨询专线,集中优化服务模式,“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和上海法网7×24小时法律咨询不间断服务。
三是深入开展“法援惠民生”品牌系列活动。致力于有力有效、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办理了一批涉民生案件,如范某某职业病赔偿案件等,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
四是“以案释法”注重法律援助成果转化。2017年-2021年,12348中国法网“司法行政案例库”刊载典型案例17篇,各类媒体刊物刊载案例30篇,其中“对邢某非法捕猎、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提供法律援助案”获评司法部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典型案例。
严监管
保质保量有力度
“案件质量是法律援助的生命线,也是全面提升法律援助服务效能的关键所在,更是群众最为关切的问题。”基于此,崇明区法律援助中心研究制定出了一套常态评估、激励长效、保障监管的法律援助质量管理体系。
一是创新案件常态评估机制。“一案一评”“一案一结论”,实现办结案件质量评估全覆盖;细化法律援助服务标准,明确律师在会见、调查取证、参与庭审等各个环节的服务内容,引导鼓励律师以积极态度实现与当事人完整有效沟通,严禁乱办案、办错案情况发生。
二是建立律师激励长效机制。制定关于案件质量与指派数量相挂钩的激励机制,明确案件评估结果与指派数量的量化关系。完善律师办案报告制度,细化需报告的情形和适用范围。加强案件讨论机制,对疑难复杂的案件邀请专家座谈讨论,确定办理方案。
三是完善保障和监管机制。基本形成以“诉求”为中心的案件受理及监管模式,突出法律援助案件全程监管,加强事前、事中、事后动态监管,促使律师重视案件质量提升。在2019年、2021年全市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中,本区案件质量位列全市首位。
求突破
人权保障有态度
“加强人权司法保障,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为深入推进刑事法律援助司改工作,崇明区法律援助中心从人权保障制度上寻求突破,充分发挥律师在刑事案件中的职能作用,彰显司法公正。
一是扩大援助范围。为经济困难的申诉人等特殊群体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建立法律援助参与申诉案件代理制度,将聘不起律师的申诉人纳入法律援助范围。加强与公、检、法、看守所等单位沟通协调,着力破解律师执业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不断完善律师执业权利保障机制。
三是推进刑事案件辩护全覆盖试点工作。细化工作程序,与区检察院、律工委制定印发《崇明区刑事案件审查起诉阶段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工作办法(试行)》,探索将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工作向审查起诉阶段延伸。2017年-2021年,中心累计受理审批各类法律援助案件6700余件,接待群众来访来电12万余人次,为受援人挽回经济利益损失5000余万元。
原标题:《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崇明区法律援助中心跑出为民服务“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