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以来,山东省诸城市相继撤销1249个建制村,合并成208个农村社区。这项大刀阔斧的改革,使诸城成为全国首个撤销全部建制村的县(市、区)。
撤销建制村设社区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条件时机是否成熟?农民群众的利益能否得到保障?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来到诸城市一探究竟。
是否符合法律法规
“先发明白纸,后开村民会议,举手表决签名摁手印”
在诸城市舜王街道九台社区档案室,招户店子村的村民会议原始记录,再现当时情景:6月21日,该村在村委大院召开村民会议,村主任于术荣主持会议,全村62户的62名代表中,实际到会57人,全部同意撤销现有村建制,每位参会者均签名并摁红手印,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对村民会议“有本村三分之二以上的户的代表参加”的规定。撤销建制村后,招户店子等6个村合并成九台社区。撤销建制村,首先要乡镇街道提出,最后要诸城市政府批准,而村民同意是最关键的前提条件。
据舜王街道党工委书记赵治国介绍,撤销建制村前,每个村先发放“明白纸”,然后召开村民会议讨论,举手表决并签名摁手印,绝大部分村民都很赞同撤销建制村。全街道共撤销133个建制村(居),合并成24个农村社区。
“撤建制村设立社区后,各社区以‘两推一选’或‘两推直选’的形式,选举产生社区党委。在社区党委的组织指导下,街道和镇驻地的社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选举产生居民委员会——该法第二十一条规定,‘本法适用于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所在地设立的居民委员会’;其他社区待重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后,再选举产生居民委员会。‘两委’成员尽量交叉任职。”诸城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鞠进增说。
赵金銮以前是辛兴镇东辛兴村党支部书记,在东辛兴社区“两推一选”党委选举中,于7月13日当选为社区党委书记。他介绍党委选举过程:“社区党员和群众代表各推荐8名人选,集中统计后按得票高低选出8名人选。公示通过后,由社区80%以上党员选举产生6名党委成员,委员再选举党委书记。”街道和镇驻地社区居民委员会的选举中,一般以30户为一组,每组推选3名选民代表,同时推荐出居委会候选人,然后召开全体选民代表会,按每组推荐的得票高低排出候选人,再投票产生居委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目前,3个街道和镇驻地的67个社区居委会已全部依法选举产生。
条件时机是否成熟
“经过3年农村社区化实践,撤建制村设社区已是水到渠成”
撤村设社区是不是急功近利?会不会揠苗助长?面对疑问,诸城市委副书记张洪全说:“诸城经过3年农村社区化服务与建设,已取得成功经验,为撤建制
村设社区奠定了基础,撤建制村设农村社区已是水到渠成,是农村社区化发展的必然。”
2007年以来,诸城为解决公共服务在农村缺乏的问题,把1257个村庄规划为208个农村社区,在社区设立服务中心,开展医疗卫生、劳动保障、人口计生等便民服务,形成多村一社区的“诸城模式”。2009年初,诸城又提出全面推进农村社区化发展,以农村社区为单元,统筹推动公共服务、经济、政治、文化、组织、聚合居住等工作,实现“集聚式”发展。
“3年来,诸城农村社区化虽然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不足之处,比如,社区范围内存在建制村,各类生产要素不能有效集约利用;个别村的宗族派性对民主管理和社会事务的公开办理存在干扰;社区内存在中心村和非中心村之分,村庄之间的公共服务不够均衡等等。撤建制村设社区,有利于解决这些问题,有利于更好地建设农村民主政治,有利于更好地发展农村经济社会。”鞠进增说。以密州街道东山社区为例,社区内原有前姜庄、后姜庄、管家庄、转头山等7
个村,60%的村民从事狐、貂等特种动物养殖,并加入大森林特种动物养殖合作社。“目前,合作社建设了占地2000多亩的特种动物养殖基地,使农民享受到良种、防疫、饲料供应、技术指导、协调贷款及销售‘六统一’服务,然而受建制村建制所限,很难建设更大规模的养殖基地。”东山社区党委书记、大森林特种动物养殖合作社理事长孙万红说。建制村撤销后,新的社区党委、居委会决定筹资1.78亿元,再建2000亩养殖基地,使貂的养殖规模在全国占据绝对优势地位。
农村社区化发展为撤建制村提供了充足条件。仅今年1至7月,诸城市农村社区为居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110万人次,通过新农合为农民报销医药费5200多万元;调处农村矛盾纠纷5300余起,实施农村法律援助4850人次;建立起3.6万人参与的各类志愿者服务队1700余支,为群众办实事、好事4.6万件。
“这几年尝到农村社区化服务的甜头后,大多数村民对撤建制村设社区的认可度很高,很向往过上城里人生活。”诸城市民政局局长蒋加平说。
农民利益如何保障
“在‘三不变、两不降’的基础上,探索制定完善的政策”
撤销建制村前,各村之间的土地资源、集体资产、福利待遇、债权债务不同,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是:原建制村的债权债务如何处理?自己的利益会不会受损?
针对农村干部群众的顾虑,诸城市出台了“三不变、两不降”政策:建制村撤销后,原村集体资产、债权债务不变;原村资产形成的收益权属关系不变;原村的土地承包关系不变;原村村民的福利待遇不降;原村干部的补贴报酬标准不降。此外,对落选的村干部,由社区党委根据其本人意愿安排适当工作,在明年全省村“两委”换届结束之前,原补贴报酬标准和发放渠道不变。
“‘三不变、两不降’打消了村民的顾虑。”张洪全说,“下一步,我们将通过探索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办法,制定完善的政策,逐步解决原村集体的债权、债务等问题。”
“目前,各社区在总账下设原建制村二级账户,各村资产由原村独立处置。”诸城市农村经济管理局局长葛瑞祥说,对于原村的集体净资产及收益,将采取量化折股的办法,一部分作为成员家庭的分红,一部分作为集体积累及债务偿还;原村的债务除用净资产收益偿还外,再争取上级财政支持,逐步化解;对于强村和弱村之间存在的差距,不硬性要求强村出资帮助弱村,而是通过社区内的龙头企业带动,共同发展。各社区处置集体资产和债务的做法因地制宜。东山社区先将各村的集体资产量化,再由社区各专业合作社竞价购买;所得资金先偿还债务,再量化到村民人头;村民可以此作为加入合作社的公积金份额,如果不想加入合作社,可直接领取同额的现金。如今,各村的公共积累正在量化过程中。
随着农村社区服务的不断完善,原来分散而居的农民开始向社区聚集。目前,诸城市已有78个农村社区开工建设952栋住宅楼,建成后可容纳1.8万户居民入住。
据介绍,农村社区楼房户型设计上,力求尊重农民生活习惯,为解决农民聚集而居后的农机具存放、秸秆堆放等现实问题。有的社区在原村址建设平房,专门存放农机具;有的社区帮农民存粮,有的企业代农民储粮;有的社区倡导秸秆还田,或将秸秆用作沼气原料,避免秸秆无处堆放。
法律链接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第八条:村民委员会的设立、撤销、范围调整,由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提出,经村民会议讨论同意后,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第十七条:召开村民会议,应当有本村十八周岁以上村民的过半数参加,或者有本村三分之二以上的户的代表参加,所作决定应当经到会人员的过半数通过。
旁白
不搞强制拆迁
引导逐步聚集
在撤建制村设社区过程中,诸城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按照法律程序执行,通过各种方式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
应该明确,撤销建制村并不是大规模地归并自然村,更不是强制拆迁自然村。从分散居住到集中居住,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我们不强求农民搬迁,而是通过政策引导,条件改善,吸引农民逐步聚集。对民俗村、特色村,予以保留、保护。诸城市委书记邹庆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