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名家潘泓——南窗坐朵向阳花访谈

潘泓网名夫复何言,湖北红安人,生于1957年。中华诗词学会理事,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中华诗词》杂志编辑部主任。

这是中国诗歌网旧体诗版块推出的《名家访谈》栏目,第十四期我们邀请到了潘泓主任,感谢潘老师的到来,现在开始我们的访谈。

中国诗歌网诗词编辑邢建建:

潘老师您好。您是中国诗歌网的老朋友了,曾有多首作品入选每日好诗,还点评过多首作品。您的《歌新疆棉》有句:雪水源头青史湿,秋风枝上白云轻。写的极妙。在点评《鹧鸪天习字偶成》时说到诗意的生活这个命题,您说:写诗意的生活,在生活中发现诗意,这个命题做起来,也难,也不难。说难,是柴米油盐家长里短饮食起居,何来诗意?说不难,只要有清澈的眼光和明亮的心境,就能品嚼出生活中的滋味。我非常赞同您的说法。诗意看似无处可寻,其实就在不经意之间。您能以如何发现生活中的诗意,更进一步的谈一谈吗?

潘泓:

谢谢中国诗歌网,多年以来,中国诗歌网对我很关爱,我也在这里吸收了诗词的养分,认识了很多优秀的诗人,读到了很多优秀的诗词。这里有我的良师和益友。

关于写诗意的生活,是一个可以展开来说的大题目。第一点他是从诗产生的原理而来;第二点他是一种创作的理念;第三点他是写作的土壤和门道。

明白了诗产生的原理,还要前进一步,要训练,让在生活中发现诗意成为创作的理念之一。为什么有的人写诗,题材多是前人写过太多的那些东西,重复题材不要紧,重复意思就不可了。“我”的生活,不是别人的生活,“我”的经历,“我”的思想,是独一份的。要有这个理念:我读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必须与别人不同,因为这是从“我的生活”里自己品味领悟到的。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还要加一个“多思”。有了这个理念,就会不跟风随大流了。

生活是诗的土壤,在生活中发现诗意是写诗的门道。如果要说得非常具体,如何发现生活中的诗意,真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当然,也不是完全不可言。比如,要抓住一现的灵光,要有深挖诗意美感的笔力眼力,要有多向(侧面、逆向)的思考,要让作品有美感。你前面提到的“秋风枝上白云轻”,是我的一首七律。当时的想法,就是要在国际反华势力就人权问题抹黑新疆棉花的背景下,如何把新疆棉花写出美感来,我是看到一幅图片,图片里的棉花洁白而背景是蓝色的天空,非常美,于是就生发了棉花像“落在秋枝上的白云”这个诗思。

在生活里发现诗意,好多作者在这方面有成功的实践。说的再多,不如举几首《中华诗词》上刊登的诗让同好们品嚼:

山里人家

疏影筛风也滤尘,半庭小坐暖如春。

野藤竟日无拘束,直欲翻墙作主人。

浣溪沙·为老公做玫瑰酱

瓣瓣红柔素手拈,微尘浣净蜜糖添。琉璃瓶里梦同缄。花被渍腌犹艳嫩,爱经等待更香甜。舌尖绕罢又心尖。

鹧鸪天·补衣服一首寄内

问我归期不可期,他乡日子自操持。穿来柳色新丝线,学补尘途旧客衣。

伊惜我,我怜伊。近来何事少新诗。愁随岁减非情淡,惯了人间久别离。

与妻街边小憇

趁闲小坐柳阴浓,烟雨一壶濡碧空。

大好心情眼波里,全新事业茗香中。

风光千里归平淡,唇齿百年存异同。

已惯二人成世界,守巢到此暖融融。

农家乔迁

新楼座座对花开,远近亲朋接踵来。

柳絮东风都是客,一齐请到小阳台。

听路边店铺播放老歌

提篮早市果蔬新,乍起心澜别有因。

老曲一支勾旧绪,那些日子那些人。

强调一点,艺术有规律性,但没有绝对性。千千万万的创作谈,只是一谈,艺术如果没有“例外”,那也就没有生命与进步了。比如诗词,如没有一点一滴的“例外”积累,然后由量变到质变,那我们今天可能还在写“诗经体”。

邢建建:

金秋笔会是《中华诗词》杂志的一个固定活动,每年举办一次,旨在向广大诗词爱好者普及诗词知识、提高创作技能。您当时参加金秋笔会时就写得很好了。你的成就其实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我充其量是在技术层面说一些看法而已。写诗,技术需要,但最重要的是自己有悟性,有诗的思维。

您说到诗词作品的鉴赏,从编辑的角度看作品,也许与作者有所不同,但我想,对一首诗词作品的评价,基础还是相通的。从字面来说,能够进入“鉴赏”这个层面的作品,应该基本是“成品”而不是“产品”,也就是经过检验,没有硬伤的作品。这有点像人的病,要命的病,不治是不行的,这是诗词作品可否进入“鉴赏”层面的要求,是“行不行”的问题。而有的病不要命,但没有他生活质量更高,这是“好不好”的问题。一首作品,消除了“行不行”的问题,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干掉了“好不好”的问题,这首作品就可以“鉴赏”了。

其实鉴赏作品,也是创作,是以“我”的眼光来看作品。鉴赏是个体的活动,我之所见我之所爱,于别人未必同感。时下有一些“鉴赏”文字,或者是浮光掠影,或者是为造势捧场,或者是自己没有见地,所以鉴赏其实是一个难点。我觉得,鉴赏还是要从作品的主要方面来入手,首先是诗的情感,真善美,再就是诗的气韵,有风格。诗的风格,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说的很清楚。再就是诗的章法,如格律、手法。

潘老师的这层比喻很是恰到,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也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读本。诗,是嵌在中国人骨子里的一种雅致,经历了风雨的洗礼沉淀在岁月深处的美好。能够写出一首绝妙的作品,是每个诗人的向往,关于诗的创作亦是经久不衰的话题。可能,每个成熟的诗人都自己的创作观,潘老师以您的创作来说一说这个话题吧。

写诗有如写字,也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临摹,照着碑帖一笔一划写;第二阶段是放飞,自信满满;第三阶段,炉火纯青,信手而为不受拘束却自成一家。在第一阶段,照着某一位前贤大师的诗词来写,亦步亦趋,有点模样,于是有信心了,继续前行,当然,在这个阶段尽管“有模有样”了,但必须看成是习作而不是作品。刚好手头有一位大学生的稿件《秋日早行》是这样写的:

孤馆灯残野店鸡,微云摄月入天西。

枫林不肯留余客,瑟瑟荻花送马蹄。

作品格律无问题,形貌也可看,但意境词汇全是摹仿的,这个就不能算是作品了。

回头看,我可能只是刚进入第二阶段,真的没有什么创作经验可谈。实在要说,也是老生常谈,那就是多读、多思、多写。

多读,当然首先是多读诗词经典。一是以此来积累词汇;二是通过诵读领悟诗与词的节奏感、音乐感;三是品味高手们的章法,特别是对不同题材的写法。多读,其实就是知识与美感的积淀。多读,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就是不仅读前人的佳作,当代大家高手的作品要读、当代中坚作者也有好多佳作也要读。多读,不仅是读诗词,诗词之外的书,三教九流,天文地理都看看,杂七杂八的书读多了,写诗时联想的空间就开阔了,作品就会增添厚度。多读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免得重复别人或前人。比如写荷写中秋,常见的题材,假如我费了老大的气力,自认为写出了新意,结果,别人或前人已经这样写过了就白费劲了。这有点象国家科研层面,要想做某一个课题,必须先检索一下,看国际上有人作了没有。

多思,是指把生活的阅历咀嚼、消化、转化。让它与写作的冲动起化学反应。多思,可以避免习惯性思维,不让作品思维雷同。

多写,这是创作的基本要求,要动手,要勤动手。不要怕写不好,写了接着改,改了再改。手动多了,文字就会听调遣了。(有人问我,说他那一首诗哪里“拗”了然后我在哪里“救”了,行不行?我说,这么多常用汉字供你使用,为什么要拗啊救?还有韵字,死字活用,比如名词形容词动用,办法很多,为什么要“邻韵”、孤雁“入群、出群”?)。要有自信,诗是从狗屁来的。我们看许多前贤大师的诗集,也不是每一首都叫响。关于多写,特别要注意一点,就是重点之重点在一个“改”字,千万别猴子掰包谷。诗不厌改,语不惊人死不休。写一首改成一首是好习惯,写一首拉一首过后不闻不问,易于手滑。当然,诗,我们常常是觉得自己的好,自己审视自己,往往看不到新作哪里要改,这时候可以多与同道们交流,现在社交非常方便,多交流、多向高手请教,反复改,这样的多写才有实在意义。

我的诗词观,非常简单,那就是用传统的手法,用自己的思考和语言,表达生活在当下的“我”的生活。

诗不厌改,潘老师的诗道很有贾岛之风。用自己的思考和语言,表达生活在当下的“我”的生活,这句说的太妙了,只有细细品读过后,方可有更深的感悟。也不知是误解,还是错觉,总感觉太多的诗人纠结于格律,而在于诗意的表达上欠了火候。近期,读到了高昌老师的《律为我之助,我非律之奴》。感觉特别贴切,您对于这个问题是怎么看的呢?

即使格律诗和词出现了,其它诗体仍然有大量好作出现。随着“守正创新”被越来越多的诗人认可与运用,将来一定会有新的样式出现。艺术的样式,是不能也不会被“凝固”起来的。

正如你所说,的确“太多的诗人纠结于格律,而在于诗意的表达上欠了火候”。这个问题也比较大。一、我们要遵循格律,但不要拘泥于格律,更不要以为格律没问题了就是好诗。当下有不少“格律溜”,这是相对于“顺口溜”的一个概念,这一类诗,格律毫无问题,但也毫无诗意。二、既然标明是写格律诗词,还是要遵循格律诗词的要求来写。比如你是开车的交通参与者,你上路了,就得遵守交规。你在中国是左方向盘,你到了香港他是右方向盘,你不遵守这个交规如何出行?当然,讲格律不是说一个字也不能变通,比如“故人西辞黄鹤楼”中“人”就是平声,大家也很接受,这也正是艺术的“例外”。强调一点,“例外”是“只能这样”或“这样更好”,不是不懂规则的“例外”。还强调一点,“例外”有个度,比如一首格律诗如果“例外”过多,那就“质变”了不是格律诗词了。三、如果既“纠结于格律”又在“诗意的表达上不欠火候”岂不更好?

再次感谢潘老师的解答,潘老师的诗、词俱佳,诗词规范,情感充盈,作品也多贴近于当代时事,堪称为当代诗词的楷模,您又是《中华诗词》杂志社的编辑部主任,每天肯定会读到大量的诗词作品,在这些作品当中,您是怎么发掘一首好诗的呢?能否就此说一说。

好诗是不用发掘的。他一定会让读者眼睛一亮。

但好诗是要发现的。他在那里等着我,我必须尽可能地看到他。所以,作为编辑来说,电子稿、纸质稿,都得看,只有都看了,才能发现好作品,才不会漏掉好作品。

我看诗的成色,首先看作品的题材,高明的作者,在选题上是“你无我有,你有我优”。现在的生活日新月异,传播的迅捷更让人有资讯应接不暇之感,也就是说像“新闻点”一样,每天有大量的“诗点”。敏感的诗人,会从大量的来自生活中的事物,发现“诗点”,以此为题材写诗词,这就是“你无我有”;在此基础上,某些传统题材、热点题材,轻易不写,写就要挖掘出深意新意,这就是“你有我优”。作为编辑,每天的确有好多诗词进入我的视野,但作品一入眼,题材新内蕴新的作品,就会让人再看一眼。

▲菜场回家途中

豆荚椿芽买未讹,尘霾退却太阳多。

五三六路公交上,奶奶爷爷说暖和。

▲欲制柳哨未成

吹响青春即此时,童心拟药老来痴。

遍寻亮马河边树,不是红安那一枝。

▲阿尔山闻伐木工人已“转业”

遮山覆水绿无涯,偶见园区四五家。

可是护林人住处?金莲花间柳兰花。

▲蜻蜓

总是娇柔翅,飞飞恐晦暝。

晓荷含露立,稻野舞风醒。

七彩衣常饰,三冬雪未经。

悠游虽一瞬,侪侣每叮咛。

▲食汤圆

蟹眼山泉沸,波浮白玉脂。

氤氲飘不尽,和美舀堪持。

珠颗揉风雨,乡愁引缕丝。

好知饶口福,扫荡事休辞。

▲老伴出院记

幽思日日系天涯,减食毋分酱醋茶。

树病惟寻祥鸟啄,功奇已可大夫夸。

原非扯谎言心痛,却怕挨批骂肉麻。

所幸京华春正好,南窗坐朵向阳花。

▲打油小长假

人潮进退两汹汹,美女香车狭路逢。

大好河山醒睡眼,无边风月鼠狐踪。

酒家缥缈嗟何及,粪溷艰难出未恭。

踵继肩摩安所遇,星途处处现神龙。

▲日前遗失老花镜颇为纠结

当真仗此便还童,纳米光年一镜中。

暮享受兼朝享受,进朦胧似退朦胧。

看朱成黑花应泪,指鹿为猪雾有功。

世界原来能矫正,明眸谁说远衰翁。

▲诸乡党来京于SKP“一坐一忘”邀宴后有作

酒阵鸣攻一二三,眸斜手挽见情酣。

不辞湖海风波历,便觉饔飧雨露涵。

睡稳花阶难贼劫,坐闲板凳可狐谭。

黄州道与京畿道,何日重逢说苦甘。

▲题《连年有余》年画

恰宜红鲤伴红莲,杨柳枝头白雪天。

四季雨晴成老大,一茬人事得清圆。

浅深色调村醅酿,拙朴形容哲匠镌。

庆喜纵多金与璧,何如堂屋贴丰年。

▲刷“养老助残卡”乘公交车

从兹免费过长安,似可深冬敌雪寒。

六十恩荣车上坐,万千宠爱掌中看。

身轻猿鹤休疑卡,目极城楼已正冠。

让罢龙钟扶耄耋,去来不说路漫漫。

▲喜迁莺·除夕

江柳闹,雪梅论,酒馥万家春。鸿归燕返喜盈门,歌吹动轻云。红日下,迎良夜,七彩鱼龙迷榭。此间作个赏花人,呼吸尽香尘。

▲八声甘州·访盐城湿地保护区,因节令故丹顶鹤皆北徙,只与保护区科研基地数只丹顶鹤成一面之缘,为之咏

趁芦长水暖荇泥融,柔腻晚春天。借飘然雪氅,嫣然红帽,引圣游仙。知道葱茏湿润,佳处在人间。云路万千里,暑暑寒寒。昨日侪伦别过,羡冲霄一起,飞越关山。便去留无意,也祷共婵娟。想盐城、万般厚我,又何曾、南北两为难。须无虑、有林泉气,总是安娴。

▲临江仙·雄安望月岛

芦苇齐腰蒿近膝,行看春富春贫。偶然扑簌跳银鳞。绕堤杨柳嫩,铺径燕泥新。濯手濯巾刚水暖,是谁拍摄天真。是谁打桨弄波痕。艄公曾望月,渔父或知津。

▲诉衷情·蜗牛

可安身处便为家,修得慢生涯。庭阴正好消夏,吮露卧瑶葩。晨雾润,暮烟遮,炫豪奢。且将行篆,素壁闲书,一幅横斜。

▲诉衷情·蝴蝶

庄周梦境放心飞,田野夏风微。姗姗袅袅朝夕,一袭绿红衣。帘幕静,彩云随,咏而归。相趋相避,带露芙蕖,带刺玫瑰。

▲金缕曲·故岳丈家村子有老桂一株,粗可合抱,不知年龄。曾有人拟卖与城中作园林绿化,已斫根数面,赖明事理者阻止方得保全。近年居民春节后皆外出,村成空村矣。念及此,为金缕曲一阕,用野鹤韵。

岩壑思盘郁。想依然、听秋虫语,浴晶莹月。岭栗坡松崖枫树,逊汝霜披风发。泉土石、皆神手设。玉蕊金葩开与谢,远嚣尘、好是无人折。荆雨霁,芋溪歇。暌违又是中秋节。这年来、汝应身健,予犹心澈。多少人生漂难主,终古舟帆无别。欣此夜、冰轮无缺。不要三更来梦里,待归来、枝干揩铜铁。湖海事,细言说。

▲踏莎行国庆西游之卧龙大熊猫养育硏究基地做志愿者

蕨叶临溪,竹枝垂路。蜀山蜀水谁看顾。霎时身到蜀云中,蜀林软洒秋天雨。百虑须除,万灵须柱。愚氓扫凈教安处。算来它是主人公,刀犂屛却留兹土。

▲金缕曲·听《红蜻蜓》

梦影童年友。是当时,炊烟场院,匿身翘首。禾麦田畦莎萝陌,风物想应如旧。回望处,藓斑苔锈。那日匆匆挥手别,汝如今,游戏安然否。晶露涸,辎尘有。柔桑一片黄昏后。小篮携,采撷曾经,月牙星斗。青涩温馨泠泠事,早在人涯干透。只汝伴,筠篁杨柳。便是心澄清脆律,又安能,逆水天真走。生老病,茶烟酒。

▲生查子糖炒栗子

叶仗暖风舒,地择灵泉吸。安得谢天恩,颗颗黄金粒。笑口便常开,还赖良工惜。直使夏春秋,咀嚼皆甜蜜。

THE END
1.字体设计l诗词歌赋鮮设计诗词歌赋 琴棋书画 烟酒花茶 金木水火土 雨 17 好字 55 绝对设计 LOGO 6 07:34:04 王炳南 02:50:31 苏杭 标识字体 kaijin阿鹏 1 IP 形象国庆LOGO 设计海报设计插画设计壁纸图片作品集VI 设计UI 设计规范AI 绘画表情包PPT模板#中文字体中文字体中文字体中文字体logo书法中文字体设计中文字体#中文字体设计#中文字https://www.zcool.com.cn/work/ZNzAyNjI2Njg=.html
2.春光美最美春天在哪里,诗词歌赋无限春光。 春天一起来读诗吧! ?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 , 当春乃发生 。 随风潜入夜 , 润物细无声 。 野径云俱黑 , 江船火独明 。 晓看红湿处 , 花重锦官城 。 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https://www.meipian.cn/cpzwoah
3.野草中院诗词集锦(第136期)赋出纵横惊赤壁,兴来意气舞青阳。 文人志士风流远,野客孤舟岁月忙。 自是陶潜偏爱菊,何言浊酒醉刘郎。 【七律】精打细算 作者/刘结根(文刀555) 柴米油盐烟酒茶,人情客礼一团麻。 挣钱犹似针挑土,用费还如浪打沙。 细算开支长度日,勤劳节俭好持家。 http://u.booea.com/news/show_1694607.html
4.策划中秋节活动方案怎么写(16篇万能范文)自x月x日起,各种精品月饼、烟酒、保健品等送礼佳品将在一楼大厅举行展卖活动,优惠的价格,精美的礼品,表达您一份浓浓的情谊! 二、促销活动 活动一、海底捞月大行动 活动时间:x月x日至x月x日 活动办法:x月x日—x日,凡在当日一般商品单张收银单满__元以上、特殊商品单张收银单满__元以上,即可凭购物单到商场http://www.xiefangan.com/cehuafangan/58350.html
5.梨园春戏曲晚会6篇(全文)五、豫剧《村官李天成》选段、吃亏歌 表演者:马跃:河南电视台梨园春擂响中国少儿组银奖获得者 六、豫剧汝州市名洋烟酒行; 汝州市齐庭商行; 汝州市德益商行; 汝州市蓝氏商行; 汝州市手拉手副食品商行; 七、豫剧《香魂女》选段/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雪》表演者:林萍 河南电视台梨园春明星擂主 庆祝建国六十https://www.99xueshu.com/w/fileif39cnpn.html
6.沉痛悼念何流先生品烟酒茶论道,流亦有才。 刘润根 敬挽 05 河山为君变色; 流水因而含悲。 熊长龙 敬挽 06 河山留爱意,冰心不老; 流水泛清音,云鹤犹闲。 叶林 敬挽 07 德艺共诗词铸胆; 楹联与书法留香。 邹友良 敬挽 08 何事辞长,文朋心一恸; 斯人去远,笔友泪双流。 http://m.zgjxtxh.com/th/h-nd-1848.html
7.知乎中国诗词里有哪些让人读过顿生豪气?对我而言,喜欢诗词歌赋,是件很私人的事情,我是从很小就开始读了,背诵《唐诗三百首》这种事儿,还真干过,那时候小丁丁都还是既可远观亦可亵玩的,哪懂什么家国大事情啊爱啊的,但就是喜欢。 读到“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的时候,我还没见过杜鹃呢,但也挡不住对这句子的迷恋。 https://www.acfun.cn/v/ac2365467
8.佣空婚礼佣空千方百计漫画在哪看02、子夜歌 浮生愁苦知何限,悲欢离合谁能免。梁燕唤春归,星河天地垂。 凭栏生怅望,慎把层楼上。好媒人见女家开出媒条,即取出随身所带书有“茶仪”字样、内装钱币之红封筒送给妇家,俗称收茶钱。多以请来至亲好友,以糖果烟酒、饮料招待,再跳舞结束婚礼。这种习俗当地人大多不习惯。嫁娶讲派场,广收https://www.hongyingfang.cn/hunqing_541832
9.网络诗词:《月出集》孟依依20002006自选本诗词今得百千句,几字堪将比古人? 七绝句之一 世事移时看不惊,世人争处懒经营。 绿烟茶冷唤重煎,共坐春风亦偶然。 争似飞花兼落絮,春归犹有再生缘。 后海诗十首用苏曼殊本事诗韵其三笔秃无奇赋,家贫有悍妻。 鸣鸡催国士,牛死早扶犁。 杨花 风起便无家,谁怜一树花。 https://zhsj.zjtie.edu.cn/info/1018/1143.htm
10.饭后的诗词饭后钟的相关诗词释义:富足奢侈的生活还是山林平淡生活都是天意,有浊酒、粗茶淡饭颐养天年也已足够了。 关于财主的诗词 【诗人与财主的寓言故事】 有个财主饭后朝瘦骨嶙峋的诗人喷了一口饭。诗人不能忍受这种他常用菘菜、蔓菁、荠菜等,加入米粉、少量生姜自制成“东坡羹”,并赋诗云:“开心暖胃闲冬饮,知是http://m.nmgx.cn/shiji/18350.html
11.与素食有关的诗句8、世界糖尿病日提醒你,健康饮食需谨记:清淡素食最为佳,食油选择素质油,远离烟酒和糖茶,适当运动加锻炼,愿你绽开幸福长寿花。 9、他是一个素食主义者。 10、老年人饮食:宜适当素食。中国古代隐士和僧尼,皆因素食而高寿。现在,人们都知道,肥胖、心血管疾病、癌症三者对老人的生命有严重的威胁。而素食却能防止这些http://juzi.yuer51.com/etagid25604b0/
12.历史课堂导入的新方法(精选十篇)七、诗词导入法 中国是个诗歌的国度,用诗词导入新课,能够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如教学《国民政府的内外在讲到《巴黎公社》一文时,引导学生听或者唱《国际歌》是贴切到家的做法。讲《抗美援朝》时唱《中国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u0dd45g.html
13.春捂秋冻出自谁的诗句人之形体;不畏复不忧,常如饱中饥,粗茶淡饭延年益寿,心静则万病息。―――谚语 户枢不蠹,不如心宽,就会损害到具体的器官;是人体对外界的不同反映,从而加强器官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多欲则损智、和;人勤于智;文坛寿星,使人志气昏酣荒耗,身体必强,食须常少,饮清茶一杯,犹物至秋而死,死亡随至。―――https://www.lnky.net/hsjj/13524.html